理性与美感兼得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的语言,在一般论说类文章的准确精练之外,还呈现出明白晓畅、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包含感情等方面的特点,兼具科学论文的理性和文艺作品的美感。
  关键词:论说文语言;《中国建筑的特征》;理性;美感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科学小论文,研究的对象是中国传统建筑。从学科分类上说,建筑既属工程技术,又关系人文艺术,学科属性比较特殊。与这种特殊的学科属性相关,文章在语言运用方面,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一、准确精练
  准确、精练是科学论文基本的语言特征,《中国建筑的特征》的语言也是如此。这篇文章的语言准确,表现在词语、数据和论述的准确上。
  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近代。
  “殷代遗址证明”是下文判断的事实根据,体现了作品的科学性;“公元前15世纪”时间准确,“至迟”是中国建筑体系形成的时间下限,用语准确,语气坚定;“独特的体系”说明中国建筑相对独立于世界其他建筑体系,是中华民族自己的独创;“基本上形成”说明到这时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已经形成,但仍在发展之中;“一直”说明这个建筑体系的不间断性,这是中国建筑相对于世界其他民族建筑的一个重要区别特征。这里,词语、数据的运用准确,论断严密。
  语言准确,就能一语中的,使表达言简意赅。
  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作“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作“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作“斗拱”。
  这里运用作诠释的方法,对“拱”“斗”“斗拱”进行说明。“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两层拱之间”说明构件所处的位置,“逐渐挑出”“垫着”说明构件的用途,“弓形短木”“斗形方木块”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构件的形状。从位置到用途再到形状,条理清楚,语言准确,简洁精练。
  二、明白晓畅
  梁思成先生是著名建筑学家,他倾毕生精力于建筑事业,运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中国建筑传统,成果丰硕。他谈到中国建筑的特征,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语言流畅,如舟行水上,略无滞着。
  這就是说,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每一副梁架有两根立柱和两层以上的横梁。每两副梁架之间用枋、檩之类的横木把它们互相牵搭起来,就成了“间”的主要构架,以承托上面的重量。
  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
  这是关于中国建筑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的说明。从立柱、横梁组成梁架,到两副梁架构成间的构架,再到不负重的墙壁,墙壁上的可以灵活安排的门窗,作者按照建筑工序的先后顺序一一予以呈现,流畅而又具体,即使没有见过建筑施工过程的人,读起来也能产生如临其境、如历其事之感。
  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
  这里连用六个“怎样”,构成一组排比句,在明白晓畅的同时,又增强了语言气势;“砍割”“组织”“结束”“切削”“布置”“联系”等一连串动词,再现了建筑的产生过程,使人深切认识中国建筑法式的繁复和奥妙无穷;流畅而又动感十足的表述,传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建筑和创造了中国建筑的劳动者的赞美。
  三、生动活泼
  对中国建筑传统的深入认知,使作者在行文过程中,能够不露痕迹地运用多种说明方式,并且在各种表达方式之间轻松自如地进行切换,使语言呈现出一种活泼生动的特点。
  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的瓦面是弯曲的,已如上面所说。当屋顶是四面坡的时候,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它的壮丽的装饰性也很早就被发现而予以利用了。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掉穹窿顶得到特别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但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的装饰性。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诗经》开了端,两汉以来许多诗词歌赋中就有更多叙述屋子顶部和它的各种装饰的辞句。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
  这一节介绍中国建筑中屋顶的装饰性,运用了摹状貌、作假设、作比较、引诗句、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结尾对屋顶的巨大装饰性特征的高度评价,则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在说明过程中,中国式建筑屋顶“壮丽的装饰性”与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的“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的比较,突出了中国传统建筑屋顶装饰性这个在建筑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方面的突出特点;“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引用,进一步形象说明了中国建筑屋顶的富于生命活力的动态的美感,增强了内容的文学性和文化色彩。“喜闻乐见”“最骄傲”等词语,是作者内心对中国传统建筑喜爱之情的情不自禁的流露,在明白晓畅之外,增强了文字的感情色彩,使得说明和论述的文字在客观、准确之外,具有了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温度”。表达方式、说明方式甚至是语体特征的自然变化,使语言除了自然流畅之外,又有一种变化灵动之美。
  四、直观形象
  传统建筑的很多部件,常常根据其形状、用途、出现部位等要素命名,且在建筑劳动者的口头长期流传,大多响亮、上口。文章中信手列举有关建筑方面的部件、饰物的名称,使相关的语段具有极强的可视感和音乐性。
  梁头做成“桃尖梁头”或“蚂蚱头”;额枋出头做成“霸王拳”;昂的下端做成“昂嘴”,上端做成“六分头”或“菊花头”;将几层昂的上段固定在一起的横木做成“三福云”等等;或如整组的斗拱和门窗上的刻花图案、门环、角叶,乃至如屋脊、脊吻、瓦当等都属于这一类。   这些加点的建筑的构件和构件的装饰性图案,名称本身就能使人产生或强劲或柔美,或沉着或飘逸的感受。文中类似的列举,既生动地呈现了中国建筑繁复的装饰之美,也使表述这种美的文字本身具有了类似于诗歌中“列锦”的效果。后文还说明了建筑的“文法”,在谈到建筑的“词汇”和“文章”时所进行的列举,效果大体相同。
  文章中运用的大量比喻,不仅使文章的内容通俗易懂,同时还能引发人们的想象,激发起美感。
  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
  “建筑”被比作“文章”,于是读者对于建筑的不同功能这相当具有专业性的问题立刻了然于心,体现了作者化深奥为浅显的语言运用技巧。作者通过这个比喻,在建筑与文学艺术之间建立的联系,使一般的讀者也能马上将建筑作为审美的对象。如“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这样的句子,本身已经画面感十足,文中更把它们与“不同的命题”的“‘大文章’或‘小品’”联系起来,读者因此很自然地产生美的想象。学习这样的一篇课文,无疑能使学生增加审美知识,增进审美感知,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五、包含感情
  一般地说,科学论文强调客观、理性,语言通常不带感情色彩。但作者满怀对中国文化、对中国建筑、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向人们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笔下时时流露出不能自已的深情。上引说明中国建筑屋顶的巨大装饰性一段中,诸如“智慧的”“很早”“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像翼舒展的”“喜闻乐见”“骄傲的”等词语中,漫溢而出的对中国古代劳动者智慧的热情赞颂,对传统建筑优美形式的由衷喜爱,对中国建筑伟大成就的自豪之情,增强了文章语言的美感。又如:
  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
  “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是对前文中国建筑的特征和“文法”的总结,“优良”表达了对中国建筑传统的推崇,“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寓含着对中国式建筑的喜爱和亲切感,“建造适合于我们今天新中国的建筑”“写出一篇中国的‘文章’”反映了对中国建筑事业的美好发展前景的期盼。这一段文字中,出现的最多的一个词“我们”,在不同位置上分别指代中国建筑传统的创造者、研究者和新中国建设者等,统称之为“我们”,其中明显包含着强烈的自豪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感情色彩丰富,语言优美动人。
  文章所呈现出来的诸多语言特点,使作品兼具科学论文的理性和文艺作品的美感。当然,这篇文章的语言也有一些有待加工之处,例如有的句子比较长,个别句子的结构不够清晰,但白璧之瑕,不掩其瑜。
其他文献
摘 要:统编教材采用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结构体系,可在实际教学中,教读、自读不分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自读课教学中突出自读课的“自”,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整合课堂环节,突出自读主体;依托平板电脑等媒体,拓宽自读渠道;明晰年段层级,精选自读课型。   关键词:阅读教学;自读课;统编教材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关于阅读教学采用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结构体系,自读课作为教读课与
期刊
摘 要:初中说明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可以引导学生在段落分层基础上综合分析,助推思维训练;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语段拼接重组基础上观察比较,训练语言敏锐度,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关键词:初中说明文教学;逻辑思维;思维训练  统编语文教材呼唤有体验的真实课堂,呼唤有梯度的思维训练。然而,在日常教学中,说明文课堂因远离学生的情感体验显得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将知识与文本贴标签式
期刊
编者按:在写作教学中聚焦修辞,是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浙江省2018年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的主题是“‘修辞’与写作教学”。此次评比活动要求参赛者围绕“拟人”“夸张”或“象征”三种修辞格开展写作教学。13节课旨归鲜明,充分体现了集体教研的智慧,同时也引发了诸多有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以下四篇论文,既有磨课体会,又有观课思考,可说是此次教研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   摘 要:在写作教学中聚焦修辞,
期刊
得知高鑫老师计划用“项目”驱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本书阅读时,说实话,我心里的担忧大于惊喜。因为高老师的学生来自城郊接合部,无论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还是阅读能力,都与城区的学生有一定差距。但在与他备课交流的过程中,我感觉到电话那头一个年轻人满满的教学探究热情。于是,我和他商定,先利用清明假期,让学生们自主分组,完成本项目的第一个任务:商讨并确定展厅的策划方案。  清明假期结束后,迟迟没有回应。难道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设计了语文活动的18项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究”排在首位。引导学生合理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是高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一本经久畅销的传记佳作。在教学中,笔者选择以《苏东坡传》作为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与研究”活动的起点,并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一、选择《苏东坡传》的原因  《课标》提出,要“利用书中的目录
期刊
摘 要:环状事物代表美的最高境界。教师可以“圆形”文本理念指导学生进行论述文写作,即根据具体情境、典型任务要求,借助逻辑框架,分析命题者的意图、自己的构思和读者的看法,写就立意“圆通”、脉络“圆合”、论证“圆融”、文字“圆润”的论述文。   关键词:写作教学;论述文写作;“圆形”文本理念  写作是一种思维工具,而如何使学生在具体情境和典型任务的要求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而自圆其说,在当
期刊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共享已成为全球治理创新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之上升为战略议程。数据共享的实质是政府数据资源的高效使用、合理配置,有利于推动政府向“整合政府”、“协同政府”、“合作政府”转型。世界各国和地区针对政府数据共享都做了积极推进。美国提出联邦政府总体架构框架(FEAF),英国在“协同政府”改革中提出了电子政务互操作框架e-CIF,我国从“十五”期间开始大力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
摘 要:从2015—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来看,现代文阅读赏析题每年必考,考查时基本没有赏析方向的提示,赏析范围为语句或语段。在备考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答题时要联系上下文作多角度赏析,同时考虑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关键词:高考语文浙江卷;现代文阅读赏析题;备考策略  现代文阅读赏析题一直是高考常考考点之一,如何才能更好地解答此类试题,尽可能拿到满分呢?笔者试以2015—2018年高考语
期刊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推出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一任务群,将媒介的教育功能首次放到了语文课程的叙事框架之中。就这一全新亮相的教学板块而言,媒介内容的特殊性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针对这一任务群,教师须给予学生思维方法和思考方式的指导,着力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让学生能在纷繁复杂的语言情境中更好地辨识、分析、评判媒介传播的内容,实现在诸多媒介中的联动互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