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人口流动加剧,西安成为外地人口的聚集区,普通话普及的步伐加快,西安的本地方言的使用和内部结构系统受到很大影响。西安方言作为中原官话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支,是古都西安深厚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很大的研究和保护价值。本文将通过分析整理田野和问卷调查的数据和信息,从普通话的普及环境下西安方言的使用情况和内部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西安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普通话普及 西安方言 变化 影响
在长期的普通话和方言的混用中,语言的多样性和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巨大挑战。西安方言是我国丰富文化宝库中的辉煌灿烂的一隅,有很大的传承和研究价值。下面我将从目前西安方言的使用情况、西安方言的内部结构变化两个方面来分析普通话普及对西安方言的影响,并就西安方言的传承做几点思考。
一、普通话普及环境下影响西安方言使用基本情况
方言作为一种社会分化的产物,其发展变化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息息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普通话的普及,西安方言的使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生活环境、文化教育水平、年龄差距成为影响西安方言的重要因素。
(一)影响西安方言使用的因素
1.生活环境
城市外来人口居多,各地语言交汇,当地人也改变了原来的说话方式,基本上使用普通话,而在西安周边的农村使用方言明显多于城市。一方面农村的幼儿耳濡目染,一开始就学会了地道的方言发音,最典型的例子是会发[Ч]韵母的音,而城市儿童几乎都不会发[Ч]韵母的音;另一方面,农村语言表达中歇后语使用得较多,如形容发言简短,普通话表达通常为“三言两语”,而方言的表达则为“枣核húr解板——两句(锯)”,等等。[1]
2.文化教育水平
在学校除了个别年龄较大的老师,课堂教学基本都已经实现了全部使用普通话,小学生和中学生至少在课堂上都是接受普通话教学的方式。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为交流方便,大家不约而同地都会使用普通话。文化水平越高,说普通话的几率越大,文化水平较低,周围说方言的人较多,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机会就少。
3.年龄差距
年龄也是影响西安方言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发现,西安方言使用的代际层次差异很大。许多年轻人嫌西安方言太土、太俗气、不好听,讲西安话的欲望不强,热情不高。许多年轻的父母教孩子讲话时,也大多用普通话,很少刻意去教。这种现象在下面会详细说到,基本规律是年龄越大,使用方言的频率就越多,否则反之。
(二)西安方言使用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大量外地人口涌入西安,普通话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用语,西安方言在受众度和内部系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使用频率少,使用人群集中
调查数据显示,与普通话相比,目前只有3.19%的人在工作中完全使用方言,由于工作的需要,37.93%的人会同时选择使用普通话和方言,大部分人还是更倾向于使用普通话。另外,即使是西安的土著居民,很多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使用方言。总体来看,使用方言的人群集中在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群中。具体如下图所示:
此外,在调查中很多人使用西安方言的原因也很被动,都是在别人的启发或引导下才会使用,只有18.97%的人会出于自身习惯使用方言和别人交流,而这些人中,平均年龄都在55岁以上,很多“90后”甚或是“00后”认为使用方言是一种落后的表现,从心理上比较排斥,只有和家人交流时才会使用。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2.西安方言的熟知程度低
在本次选取的样本中,西安土著居民占到了54.48%,陕西省其他地区的占到了32.38%。很遗憾的是,只有42.03%的人表示对西安方言十分了解,使用方言能无障碍交流,29.31%的人表示一般了解,只能用方言做简单的日常交流,一些地道的语句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会遇到既可以说方言也可以说普通话的情况,在调查中近乎一半的人表示还是会选择说普通话,但对于其他省份的人来说,可能情况就有所变化,此刻方言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3.西安方言类的文艺作品的接受度高
近年来,随着《武林外传》《高兴》《秋菊打官司》等影视作品的成功上演,西安方言剧也乘着方言剧风行全国的浪潮于西安媒体中刮起一道旋风。其中,《武林外传》创下了2006年年初方言类影视剧收视率第一的奇迹。西安方言剧以三秦文化为大背景,以关中方言为载体,演员基本上都是普通市民,有关于西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方言剧可能诠释的主题。突出乡土情怀,具有快餐文化的消费特质,题材上具有草根性和亲民性。[2]幽默淳厚的西安方言更为影视剧目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在调查的样本中,如下图所示:
有44.83%的人表示很喜欢西安方言类影视作品,有55.17%的人表示不喜欢也不厌恶。很多居住在西安的其他省份的人表示,西安方言类影视作品通常是他们了解和学习西安地域文化和西安方言的重要窗口,即使听不懂,常常也能根据情节的变化和任务的动作神态进行判断。
二、普通话影响下西安方言的内部结构变化
普通话的推广促进了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随着城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加速了普通话的推广速度,西安方言系统内部也发生了很多大的变化,具体变化情况如下:
(一)语音方面文白易读现象逐渐消失
汉语方言中存在大量的异读词,也就是文白异读现象。一般而言,白读主要来自于本方言的土语,文读所吸收的标准语一般就是普通话。老一辈的语音系统倾向于本族的土语,而年轻的一代的音系受普通话的影响更深一些,更倾向于标准语。[3]以“横”字为例,年纪较长的西安人习惯说“把什么东西横横挂上。”其中的“横”字就念白读音[y],但是年轻一辈的关中人基本都不知道[y] 就是“横”字,多数误以为[y] 就是“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受强势普通话音系的影响,年轻一代西安人的语音系统已发生的变化,“横”也随之有了文读音[x],与普通话语音一致。 此外,在西安方言中还有很多有音无字的情况,在老一辈的日常生活中可能还经常用到,但是年轻一代的语言系统里已经基本消失了。[4]普通话的推广使越来越多的白读音被底层化,普通话语音进入方言的越多,白读音在方言音系中丧失得越多,基本丧失了它的功能。
(二)词汇方面部分词汇使用更加灵活化
西安作为北方的代表性城市之一,受普通话的影响较大,方言系统内部复杂多变,很多词汇其外延和内涵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改变,同一词语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其形式和功能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此处只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称呼语作为词汇进行分析。
“娃”“男娃”“女娃”“女子”“儿子”“女儿”这些称呼词在不同时期的西安方言称呼中被广泛使用,均是对“孩子”一词的称呼。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娃”一词在西安方言中一般是特指男孩,在特定语境中也用“儿子”一词代替;女孩一般会特别强调“女娃”,或者用“女子”来称呼。80年代以后,“娃”的意义发生分化和范化,长辈称呼晚辈时,一般用“男娃”“女娃”,前面加上区分性别的词语。很多年轻人在提到自己的孩子时很少用“娃”“男娃”“女娃”来称呼,一般都用标准的普通话称谓“儿子”“女儿”,“娃”则主要用于老一辈人对陌生孩子的称呼。通过一系列演变,可以看出“娃”一次从特指到泛化再到对陌生人的称呼,逐渐退出了中国的家庭谱系,成为一个大众化词语。
(三)语法方面变化呈现多样化
西安方言的语法结构还是跟普通话的表达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有四个主要的特点,一是自此前后倒置;二是同词重迭;三是同一字词,在音调上稍加改变,意思不同;四是表示某种状态或程度时与普通话的习惯用字不同,比较特殊。[5]在广泛使用普通话的大环境下,西安方言的这些特点也有的更加凸显,有的则失去了以前的活力,基本与普通话趋同。
“……于……”的语法结构,字词前后倒置,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如“肉夹馍”本应该是“肉夹于馍里面”,“面蘸蒜”也应该是“蒜蘸于面上”。这种语法结构在普通话广泛使用的大环境下,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活跃,甚至成为西安一个重要的地域特色。
除此之外,西安方言中同词重迭的现象也很特别,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使用频率较高,发音轻松、表意独特、形象生动,使人更有亲切感,一般用于表度量或计量和状态。8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那些用于表度量或计量的同词重迭现象基本消失,而表名词或状态的同词重迭现象还在沿用。
三、对于西安方言传承的几点思考
每一种方言都有它们各自的语言系统。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 我国方言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西安逐渐走向了世界舞台,西安方言在传播古都文化、展示西安形象中将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西安方言的传承问题刻不容缓。对于此,谈谈我们的三点思考。
一是提倡普通话时给予方言发展空间。除了必须使用普通话的场合外,要允许方言的存在,尊重方言,给方言留下一定的生存空间,促进普通话和汉语方言都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是政策的保护和专家的整理研究。关于西安方言的著作目前只有孙立新的《西安方言研究》和寇振安的《解读西安方言》。我们要抓住方言的特点推广普通话,也要借此契机加大方言的调查研究力度,最大限度地开发方言的文化潜力。
三是学校和家庭教育重视方言,提高青少年的方言传承意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是方言传承的主阵地,我们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要關注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西安方言,掌握西安方言更多词汇,拯救那些濒临消失的词语,
参考文献
[1] 寇振安.解读西安方言[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4-35.
[2] 周东华,许晓洁.西安方言剧与城市形象建设[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0(2):71-74.
[3] 张树铮.试论普通话对方言语音的影响[J].语言文字应用,1995(4):94-98.
[4] 孙立新.西安方言研究[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7:126-128.
[5] 寇振安.解读西安方言[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65-67.
关键词:普通话普及 西安方言 变化 影响
在长期的普通话和方言的混用中,语言的多样性和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巨大挑战。西安方言是我国丰富文化宝库中的辉煌灿烂的一隅,有很大的传承和研究价值。下面我将从目前西安方言的使用情况、西安方言的内部结构变化两个方面来分析普通话普及对西安方言的影响,并就西安方言的传承做几点思考。
一、普通话普及环境下影响西安方言使用基本情况
方言作为一种社会分化的产物,其发展变化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息息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普通话的普及,西安方言的使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生活环境、文化教育水平、年龄差距成为影响西安方言的重要因素。
(一)影响西安方言使用的因素
1.生活环境
城市外来人口居多,各地语言交汇,当地人也改变了原来的说话方式,基本上使用普通话,而在西安周边的农村使用方言明显多于城市。一方面农村的幼儿耳濡目染,一开始就学会了地道的方言发音,最典型的例子是会发[Ч]韵母的音,而城市儿童几乎都不会发[Ч]韵母的音;另一方面,农村语言表达中歇后语使用得较多,如形容发言简短,普通话表达通常为“三言两语”,而方言的表达则为“枣核húr解板——两句(锯)”,等等。[1]
2.文化教育水平
在学校除了个别年龄较大的老师,课堂教学基本都已经实现了全部使用普通话,小学生和中学生至少在课堂上都是接受普通话教学的方式。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为交流方便,大家不约而同地都会使用普通话。文化水平越高,说普通话的几率越大,文化水平较低,周围说方言的人较多,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机会就少。
3.年龄差距
年龄也是影响西安方言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发现,西安方言使用的代际层次差异很大。许多年轻人嫌西安方言太土、太俗气、不好听,讲西安话的欲望不强,热情不高。许多年轻的父母教孩子讲话时,也大多用普通话,很少刻意去教。这种现象在下面会详细说到,基本规律是年龄越大,使用方言的频率就越多,否则反之。
(二)西安方言使用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大量外地人口涌入西安,普通话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用语,西安方言在受众度和内部系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使用频率少,使用人群集中
调查数据显示,与普通话相比,目前只有3.19%的人在工作中完全使用方言,由于工作的需要,37.93%的人会同时选择使用普通话和方言,大部分人还是更倾向于使用普通话。另外,即使是西安的土著居民,很多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使用方言。总体来看,使用方言的人群集中在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群中。具体如下图所示:
此外,在调查中很多人使用西安方言的原因也很被动,都是在别人的启发或引导下才会使用,只有18.97%的人会出于自身习惯使用方言和别人交流,而这些人中,平均年龄都在55岁以上,很多“90后”甚或是“00后”认为使用方言是一种落后的表现,从心理上比较排斥,只有和家人交流时才会使用。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2.西安方言的熟知程度低
在本次选取的样本中,西安土著居民占到了54.48%,陕西省其他地区的占到了32.38%。很遗憾的是,只有42.03%的人表示对西安方言十分了解,使用方言能无障碍交流,29.31%的人表示一般了解,只能用方言做简单的日常交流,一些地道的语句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会遇到既可以说方言也可以说普通话的情况,在调查中近乎一半的人表示还是会选择说普通话,但对于其他省份的人来说,可能情况就有所变化,此刻方言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3.西安方言类的文艺作品的接受度高
近年来,随着《武林外传》《高兴》《秋菊打官司》等影视作品的成功上演,西安方言剧也乘着方言剧风行全国的浪潮于西安媒体中刮起一道旋风。其中,《武林外传》创下了2006年年初方言类影视剧收视率第一的奇迹。西安方言剧以三秦文化为大背景,以关中方言为载体,演员基本上都是普通市民,有关于西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方言剧可能诠释的主题。突出乡土情怀,具有快餐文化的消费特质,题材上具有草根性和亲民性。[2]幽默淳厚的西安方言更为影视剧目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在调查的样本中,如下图所示:
有44.83%的人表示很喜欢西安方言类影视作品,有55.17%的人表示不喜欢也不厌恶。很多居住在西安的其他省份的人表示,西安方言类影视作品通常是他们了解和学习西安地域文化和西安方言的重要窗口,即使听不懂,常常也能根据情节的变化和任务的动作神态进行判断。
二、普通话影响下西安方言的内部结构变化
普通话的推广促进了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随着城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加速了普通话的推广速度,西安方言系统内部也发生了很多大的变化,具体变化情况如下:
(一)语音方面文白易读现象逐渐消失
汉语方言中存在大量的异读词,也就是文白异读现象。一般而言,白读主要来自于本方言的土语,文读所吸收的标准语一般就是普通话。老一辈的语音系统倾向于本族的土语,而年轻的一代的音系受普通话的影响更深一些,更倾向于标准语。[3]以“横”字为例,年纪较长的西安人习惯说“把什么东西横横挂上。”其中的“横”字就念白读音[y],但是年轻一辈的关中人基本都不知道[y] 就是“横”字,多数误以为[y] 就是“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受强势普通话音系的影响,年轻一代西安人的语音系统已发生的变化,“横”也随之有了文读音[x],与普通话语音一致。 此外,在西安方言中还有很多有音无字的情况,在老一辈的日常生活中可能还经常用到,但是年轻一代的语言系统里已经基本消失了。[4]普通话的推广使越来越多的白读音被底层化,普通话语音进入方言的越多,白读音在方言音系中丧失得越多,基本丧失了它的功能。
(二)词汇方面部分词汇使用更加灵活化
西安作为北方的代表性城市之一,受普通话的影响较大,方言系统内部复杂多变,很多词汇其外延和内涵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改变,同一词语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其形式和功能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此处只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称呼语作为词汇进行分析。
“娃”“男娃”“女娃”“女子”“儿子”“女儿”这些称呼词在不同时期的西安方言称呼中被广泛使用,均是对“孩子”一词的称呼。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娃”一词在西安方言中一般是特指男孩,在特定语境中也用“儿子”一词代替;女孩一般会特别强调“女娃”,或者用“女子”来称呼。80年代以后,“娃”的意义发生分化和范化,长辈称呼晚辈时,一般用“男娃”“女娃”,前面加上区分性别的词语。很多年轻人在提到自己的孩子时很少用“娃”“男娃”“女娃”来称呼,一般都用标准的普通话称谓“儿子”“女儿”,“娃”则主要用于老一辈人对陌生孩子的称呼。通过一系列演变,可以看出“娃”一次从特指到泛化再到对陌生人的称呼,逐渐退出了中国的家庭谱系,成为一个大众化词语。
(三)语法方面变化呈现多样化
西安方言的语法结构还是跟普通话的表达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有四个主要的特点,一是自此前后倒置;二是同词重迭;三是同一字词,在音调上稍加改变,意思不同;四是表示某种状态或程度时与普通话的习惯用字不同,比较特殊。[5]在广泛使用普通话的大环境下,西安方言的这些特点也有的更加凸显,有的则失去了以前的活力,基本与普通话趋同。
“……于……”的语法结构,字词前后倒置,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如“肉夹馍”本应该是“肉夹于馍里面”,“面蘸蒜”也应该是“蒜蘸于面上”。这种语法结构在普通话广泛使用的大环境下,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活跃,甚至成为西安一个重要的地域特色。
除此之外,西安方言中同词重迭的现象也很特别,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使用频率较高,发音轻松、表意独特、形象生动,使人更有亲切感,一般用于表度量或计量和状态。8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那些用于表度量或计量的同词重迭现象基本消失,而表名词或状态的同词重迭现象还在沿用。
三、对于西安方言传承的几点思考
每一种方言都有它们各自的语言系统。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 我国方言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西安逐渐走向了世界舞台,西安方言在传播古都文化、展示西安形象中将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西安方言的传承问题刻不容缓。对于此,谈谈我们的三点思考。
一是提倡普通话时给予方言发展空间。除了必须使用普通话的场合外,要允许方言的存在,尊重方言,给方言留下一定的生存空间,促进普通话和汉语方言都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是政策的保护和专家的整理研究。关于西安方言的著作目前只有孙立新的《西安方言研究》和寇振安的《解读西安方言》。我们要抓住方言的特点推广普通话,也要借此契机加大方言的调查研究力度,最大限度地开发方言的文化潜力。
三是学校和家庭教育重视方言,提高青少年的方言传承意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是方言传承的主阵地,我们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要關注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西安方言,掌握西安方言更多词汇,拯救那些濒临消失的词语,
参考文献
[1] 寇振安.解读西安方言[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4-35.
[2] 周东华,许晓洁.西安方言剧与城市形象建设[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0(2):71-74.
[3] 张树铮.试论普通话对方言语音的影响[J].语言文字应用,1995(4):94-98.
[4] 孙立新.西安方言研究[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7:126-128.
[5] 寇振安.解读西安方言[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