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吴地为研究个案,论述了吴地音乐概况、吴地传统音乐课程资源对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意义,重点论述了“整合吴地音乐资源,促进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打破课堂教学局限,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结合吴地音乐文化,构建新的母语音乐文化教育体系”,“搭建艺术实践平台,强化校园传统文化气息”,“促进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吴地音乐传承人才培养基地”等改革策略,旨在探索吴地传统音乐课程资源对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吴地 传统音乐 课程资源 地方高校 音乐教育改革
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国传统音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音乐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最直接地体现出民族性格和地方风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它是历经长期的历史删汰传承至今的艺术珍品,是伴随人民群众生存、繁衍的精神食粮,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重要因素之一,体现着“中国精神”的灵魂,承载和支撑着“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作为我国音乐人才培养和音乐生活的中心,担负着复兴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使命。高校音乐教育应立足于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高校音乐教育在新的起点上改革发展。
一、吴地传统音乐文化概述
从古至今,吴语地区的范围界定相对稳定,大致包括现在的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湖州市、嘉兴市和上海市一带。吴地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地域文化之一,有着深厚的文明史和江南文化底蕴。吴地传统音乐非常丰富且流传广泛,迄今为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的人类非物质和口头文化遗产中,有两项与吴地音乐有关——昆曲与古琴。其中,昆曲融诗、乐、歌、舞、戏为一体,将载歌载舞的戏曲形式发挥至“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艺术顶峰,成为名副其实的“百戏之祖”。除了古琴和昆曲,吴地还有吴歌、苏州评弹、苏剧、江南丝竹、苏南吹打、锡剧、沪剧、常州吟诵、小热昏、跳幡神等多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地音乐是融合了音乐、文学、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有着自身独特的审美语汇与文化特性,其形成与吴地的生态环境、民风民俗、审美意趣、语言特征、文化背景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吴地音乐既有灵动、智慧的地域文化特性,体现了丰富多样的音乐表现形式和文化个性,也有江南文化诗性、柔美、秀丽、典雅的文化内涵。
二、基于吴地传统音乐课程资源的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意义
吴地丰富的传统音乐经过挖掘、提炼,能够转化为一系列的高校音乐课程的资源,包括民歌、器乐、舞蹈、戏曲、说唱、吟诵音乐等。基于这些课程资源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弘扬吴地优秀传统文化
悠悠吴文化有着“谦和、礼让、务实、创新”等能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泰伯精神”。“泰伯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吴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本地人民不断传承着“至德”文化,形成崇文重学、至善务实的朴实民风;不断传承“开拓”精神,不断传承着“求美”意识。因此,挖掘吴文化的教育价值,让大学生受到吴文化的浸润,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和自觉性。比如:中国历史最古老、范式最完整、艺术成就最高的戏剧——昆曲;具有三千年历史,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而被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的古琴;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吴歌;与古琴、昆曲相仿,标志着民族文化的最高水准,具有文学、音乐、语言學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的常州吟诵;有着散文与韵文相互交织, 其音乐和语言均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苏州评弹;抒情优美、悦耳动听,具有秀丽的江南水乡风格的锡剧等等。这些丰富的音乐品种在高校转化为课程资源,有利于弘扬吴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使大学生理解吴地文化发展的历史,产生探究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浓烈兴趣。
(二)有利于培养吴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高校通过将吴地音乐资源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教育生产力,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家乡的情感,促进大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母语音乐文化的特色与精彩,使他们的艺术素质、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吸收更多的综合信息,并且学习、了解、熟悉、掌握横跨多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从而突破高校音乐教育沿袭多年的专业分工过细以及眼界狭窄的局限。这对当代大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养成创新习惯、提高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入人也深,化人也速”,促使大学生成为内外兼修的复合型音乐人才。学生通过吴文化特色教育教学内容的补充,进行涵盖传播学、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地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技、通信与信息系统等多门学科的交叉研究,充分发挥复合型的综合优势,客观上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三、基于吴地传统音乐课程资源的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策略
(一)整合吴地音乐资源,促进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
教材在教育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音乐教材中的乐谱(视觉性传播媒介)以及所附的光盘(听觉性传播媒介)等承载着宝贵的音乐信息,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依据和参照。通过教材这种音乐媒介传播模式,音乐传播者(教师)与受传者(学生)得以实现音乐信息交流与共享。音乐教材传播媒介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信息交换的枢纽,在社会环境中进行音乐信息的复制、传输、接收和反馈等传播过程。高校教师、学者团队应将吴地传统音乐的“活性资源”进行分析、整合、提炼为高校音乐课程资源,转化为实用教材,以便知识体系化的传承。比如,在2013年已出版书籍《常州传统音乐舞蹈艺术》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将苏州、无锡、上海、浙北的传统音乐进行梳理,转化为吴地传统音乐系列教材《中国吴地传统音乐》。持续挖掘吴地音乐文化的课程价值,建构音乐门类、形式、风格较为完整的吴地传统音乐课程体系。比如,在课程模式上涵盖音乐专业课程和全校公共选修课程,课程设置上进行灵活地安排。 一方面,对目前沿袭的声乐、器乐、舞蹈、视唱练耳、和声、合唱指挥、音乐欣赏等课程进行改革,将吴地优秀的传统音乐课程资源有机融于其中,不断创新。比如:常熟理工学院在多年古琴研究及教学的基础上,多次尝试将古琴艺术与歌唱、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该校演出的《神人畅》节目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另外,该校正在努力探索将苏州一带丰富多彩的山歌表演形式与声乐课相结合,将江南丝竹与学生器乐选修以及作曲课程相结合。
另一方面,可开设“吴地音乐文化”综合课程,包括吴地文人音乐、吴地宗教音乐、吴地民歌、吴地民间器乐、吴地民间舞蹈、吴地戏剧戏曲、吴地曲艺等版块。另外,还可以开设吴地特色艺术实践课程,比如“昆曲表演”、“锡剧表演”、“吴歌演唱、“古琴演奏”、“常州吟诵”、“苏州评弹”等,再不断进行教学实践的集中展演,展演力求实现系列化、专题化、成果化。
(二)打破课堂教学局限,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高校对于吴地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应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因地制宜,采用更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成立科研队伍,深入上海、苏州、常州、无锡等地进行田野考察、采风,观看民间艺人的现场表演,比如在节日庆典等传统民俗活动中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吴歌、小热昏、沪剧、锡剧、傩舞、金坛号子等,现场感受传统音乐的原始面貌。若条件许可,还可以教授学生演奏一些吴地特色的乐器(如古琴、太平军锣鼓),演唱一些吴歌和吴地的戏曲(如昆曲、锡剧、沪剧)、曲艺(如苏州评弹、小热昏),让学生在鲜活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切身体会到吴地传统音乐的魅力和规律,激发学生对吴地音乐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同时,结合吴地的“传统音乐节”(包含多项吴地音乐品种的专场音乐会)等平台,将教学平台从学校课堂搬到剧院舞台。
高校师生应持续参与、观察和体验,将吴地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品种放到其生长、流传的特定自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去研究彼此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深层次的问题。在“田野教学”灵活模式的过程中,突出体现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根据吴文化特点构建音乐学与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等学科的脉络系统以及吴地音乐在民族文化大视野中的地位。在吴地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吴地的地缘、语言、生活与风俗习惯等优势。课程教学的方法应遵照三个原则:以唱奏实践、模仿学习为主,知识理论讲授为辅;以技能、技巧学习为主,分析鉴赏为辅;以传承吴地音乐的活态“声音”为主,传承理论知识为辅。
(三)结合吴地音乐文化,进一步构建母语音乐文化教育体系
丰富的地方传统音乐课程资源,是地方高校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大学生学习和了解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教育资源。因此,应确立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专业学科建设和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倡导跨学科和多元化,避免学科单一化,以音乐为载体,形成多方位的文化渗透与融合。高校学者团队应进行吴地音乐传承体系的建设和梳理,将“母语音乐文化经验”融入高校的传承体系中。构建母语音乐文化教育体系可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
1.实现吴地传统音乐文化研究机构之间的资源整合与互补。比如:常熟理工学院拥有“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常州大学拥有“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并成功获批了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常州工学院拥有“常州文化研究中心”;苏州大学的“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旨在推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苏州大学设立的“弘化社传统文化讲座专项基金”,用于工作坊聘请校内外专家为学生开展授课讲座活动,常年开展包括“传统音乐”在内的五个品牌项目,系列讲座、讲义也将整理为课程教材出版。吴地各高校在因地制宜突出自身特色的同时,相互之间可加强横向合作交流,以灵活丰富的形式进行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展示,实现资源整合与互补。
2.将吴地传统音乐文化与非遗保护事项相联系。例如:常州工学院、河海大学常州分校等高校以市文化馆为校外艺术实践基地,每学期分批带领学生去文化馆的“常州吟诵传习所”学习,回校后每学期进行汇报展示、交流研讨。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和苏州市“苏南地方音乐文化艺术研究所”联手,举办了“苏南地方音乐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暨音乐学院苏南地方音乐课程特聘教师受聘仪式活动”,促进了吴地音乐类非遗的保护。
3.进行吴地传统音乐文化的人文教育。比如:常州工学院开设了“常州吟诵”、“常州小热昏”等本土音乐课程;常熟理工学院开设了“古琴演奏”选修课程;苏州科技学院开设了“苏州评弹”、“昆曲赏析”等本土音乐课程;苏州大学每学期都有两百多位同学选修“戏曲评弹鉴赏”课程,每周邀请著名艺术家走进苏大课堂,或讲解剧种特点、流派艺术,或表演代表剧目。学生们不仅能“听戏看戏”享受精神大餐,还能修到学分。这在省内乃至全国都属创新之举,受到高校师生的一致好评,现已成为“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的特色课程。
4.加强吴地传统音乐的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比如:常州工学院教师科研团队通过不断研究,发表了《“常州小热昏”文化保护的“四化”论》《从地域文化解读常州民歌的风格特色》《苏南山歌的音乐结构研究》等多篇研究论文,主持了十多项与常州传统音乐传承相关的市厅级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团队“常州音乐类非遗探寻小组”,完成调研报告。《常州小热昏》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吴韵悠悠——常州吟诵的传承实践》被评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同时,还应加强吴地传统音乐的保护实践。比如:江南大学缘韵笛箫社经常举办“笛箫文化节”和校内外实践活动;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师生赴阳澄湖文化站开展“阳澄渔歌”实践活动;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的学生们走出国门,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昆曲经典剧目《牡丹亭·游园》,赢得了异国观眾的赞许和热烈掌声。
(四)搭建艺术实践平台,强化校园传统文化气息
高校应充分开发、利用学校多方面的音乐资源,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传播与传承吴地音乐文化。例如,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台、电视台。因为“广播电视等发送媒介的产生可以说是人类听觉、视觉能力的延伸,其重要意义在于突破了音乐现场传播模式中的空间的局限性。”①而且,广播电视作为一种电子媒介,采用“综合传播”模式,成为现场演出或CD等声音记录媒介的载体, 是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媒介,从而使人类音乐文化的传播真正能够穿越时空,步入到大众化的时代。高校可以结合校园音乐的客观环境,将本土传统音乐资源进行整合、录制、传播,在校报开辟吴地传统音乐专栏,在校园广播电视中可开辟吴歌、古琴、苏州评弹、常州吟诵等吴地音乐的赏析栏目,让学生生活在传统音乐无时无处不在的校园氛围里。另外,互联网也是一个重要的音乐互动传播媒介。博客、论坛等网络虚拟空间为音乐传播的传受双方实现音乐信息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便利。高校可建设“吴地音乐文化网”,将吴地传统音乐资源上传并连接,实现吴地传统音乐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吴地音乐研究论坛,便于师生方便运用电子资源和通过网络平台传递信息,交流学习。同时,吴地传统音乐“现场”传播也是不可少的。“现场”传播具有面对面、即时性、透明性的特点,鲜活而生动,这是其他任何媒介无法替代的。高校教室、礼堂、音乐厅、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场所是音乐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也是传统音乐“现场”传播的场所。可以利用这些设施举办吴地音乐的各种沙龙、比赛、讲座、音乐会、艺术节等系列艺术实践活动,开展“昆曲寻源”、“吴歌悠悠”、“古琴雅韵”、“绝学探微——常州吟诵”等专题研究活动。 另外,高校可设立“吴地音乐文化特色教育活动日”,以专项活动为载体,彰显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建立“吴韵流芳”特色教育志愿团,邀请有志于吴文化传承的有识之士、专家,在校园中开展“亲近吴地音乐文化遗产”等系列活动,收集并布置“吴风雅苑”吴文化音乐资料室与乐器陈列室等。
(五)促进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吴地传统音乐人才培养基地
蔡良玉教授在《关于建立培养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人才机制的建议》一文中指出:“如果想将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包括传统与民间音乐文化遗产——当做一项事业搞下去,必须考虑不断培养相关人才的问题,当然也就必须建立相关的培养人才的健全的机制。”②为大力建设吴地音乐的高层次传承人才培养基地,吴地高校应整合资源、内外并举,在整合校内声乐、器乐、舞蹈、理论等方向的专业教师的同时,外聘从事民族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及民间艺术家进行多元化教学,大力建设传统音乐师资队伍;同时,建立吴地音乐研究中心以及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库,开展对吴地传统音乐的普查、保护、 研究、展示工作,对吴地音乐文化进行梳理、描述、整合和开发。
吴地音乐的高层次人才应具有丰富全面的音乐修养,掌握涵盖多门学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熟悉吴地特色音乐文化并出色掌握其技能,具有繁衍民族艺术的本土风格的能力,了解田野调查民族音乐保护法规,具有较强的音乐表演和科研能力。毕业后到吴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文化产业及相关部门从事音乐表演教学与研究工作,作为文化部門后备力量的有益补充。
如今,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未来竞争力、文化影响力提供了核心支撑。吴地高校应立足本土音乐课程资源,大力进行音乐教育改革,将“天时”的文化气候、“地利”的人文资源、“人和”的教育链条有机整合,以“中国梦”为激励,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精神为指导,推动中国音乐教育进入新的阶段。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常州传统音乐舞蹈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760035;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基于本土传统音乐课程资源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以江苏常州为例,项目编号:T-C/2013/003。
注释:
①[美]斯坦利·J·巴伦:《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刘鸿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页。
②蔡良玉:《关于建立培养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人才机制的建议》,《人民音乐》,2005年,第3期,第16页。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常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组稿.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汤钰林.苏州文化遗产丛书(共七册)[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0.
[5]王立人.无锡艺术六十年——音乐舞蹈卷[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6]施红莲,施忠.上海乡土音乐文化(国际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7]徐国保.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8]庄若江,蔡爱国,高侠.吴文化内涵的现代解读[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李凌燕,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吴地 传统音乐 课程资源 地方高校 音乐教育改革
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国传统音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音乐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最直接地体现出民族性格和地方风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它是历经长期的历史删汰传承至今的艺术珍品,是伴随人民群众生存、繁衍的精神食粮,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重要因素之一,体现着“中国精神”的灵魂,承载和支撑着“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作为我国音乐人才培养和音乐生活的中心,担负着复兴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使命。高校音乐教育应立足于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高校音乐教育在新的起点上改革发展。
一、吴地传统音乐文化概述
从古至今,吴语地区的范围界定相对稳定,大致包括现在的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湖州市、嘉兴市和上海市一带。吴地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地域文化之一,有着深厚的文明史和江南文化底蕴。吴地传统音乐非常丰富且流传广泛,迄今为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的人类非物质和口头文化遗产中,有两项与吴地音乐有关——昆曲与古琴。其中,昆曲融诗、乐、歌、舞、戏为一体,将载歌载舞的戏曲形式发挥至“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艺术顶峰,成为名副其实的“百戏之祖”。除了古琴和昆曲,吴地还有吴歌、苏州评弹、苏剧、江南丝竹、苏南吹打、锡剧、沪剧、常州吟诵、小热昏、跳幡神等多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地音乐是融合了音乐、文学、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有着自身独特的审美语汇与文化特性,其形成与吴地的生态环境、民风民俗、审美意趣、语言特征、文化背景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吴地音乐既有灵动、智慧的地域文化特性,体现了丰富多样的音乐表现形式和文化个性,也有江南文化诗性、柔美、秀丽、典雅的文化内涵。
二、基于吴地传统音乐课程资源的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意义
吴地丰富的传统音乐经过挖掘、提炼,能够转化为一系列的高校音乐课程的资源,包括民歌、器乐、舞蹈、戏曲、说唱、吟诵音乐等。基于这些课程资源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弘扬吴地优秀传统文化
悠悠吴文化有着“谦和、礼让、务实、创新”等能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泰伯精神”。“泰伯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吴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本地人民不断传承着“至德”文化,形成崇文重学、至善务实的朴实民风;不断传承“开拓”精神,不断传承着“求美”意识。因此,挖掘吴文化的教育价值,让大学生受到吴文化的浸润,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和自觉性。比如:中国历史最古老、范式最完整、艺术成就最高的戏剧——昆曲;具有三千年历史,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而被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的古琴;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吴歌;与古琴、昆曲相仿,标志着民族文化的最高水准,具有文学、音乐、语言學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的常州吟诵;有着散文与韵文相互交织, 其音乐和语言均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苏州评弹;抒情优美、悦耳动听,具有秀丽的江南水乡风格的锡剧等等。这些丰富的音乐品种在高校转化为课程资源,有利于弘扬吴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使大学生理解吴地文化发展的历史,产生探究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浓烈兴趣。
(二)有利于培养吴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高校通过将吴地音乐资源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教育生产力,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家乡的情感,促进大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母语音乐文化的特色与精彩,使他们的艺术素质、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吸收更多的综合信息,并且学习、了解、熟悉、掌握横跨多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从而突破高校音乐教育沿袭多年的专业分工过细以及眼界狭窄的局限。这对当代大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养成创新习惯、提高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入人也深,化人也速”,促使大学生成为内外兼修的复合型音乐人才。学生通过吴文化特色教育教学内容的补充,进行涵盖传播学、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地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技、通信与信息系统等多门学科的交叉研究,充分发挥复合型的综合优势,客观上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三、基于吴地传统音乐课程资源的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策略
(一)整合吴地音乐资源,促进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
教材在教育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音乐教材中的乐谱(视觉性传播媒介)以及所附的光盘(听觉性传播媒介)等承载着宝贵的音乐信息,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依据和参照。通过教材这种音乐媒介传播模式,音乐传播者(教师)与受传者(学生)得以实现音乐信息交流与共享。音乐教材传播媒介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信息交换的枢纽,在社会环境中进行音乐信息的复制、传输、接收和反馈等传播过程。高校教师、学者团队应将吴地传统音乐的“活性资源”进行分析、整合、提炼为高校音乐课程资源,转化为实用教材,以便知识体系化的传承。比如,在2013年已出版书籍《常州传统音乐舞蹈艺术》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将苏州、无锡、上海、浙北的传统音乐进行梳理,转化为吴地传统音乐系列教材《中国吴地传统音乐》。持续挖掘吴地音乐文化的课程价值,建构音乐门类、形式、风格较为完整的吴地传统音乐课程体系。比如,在课程模式上涵盖音乐专业课程和全校公共选修课程,课程设置上进行灵活地安排。 一方面,对目前沿袭的声乐、器乐、舞蹈、视唱练耳、和声、合唱指挥、音乐欣赏等课程进行改革,将吴地优秀的传统音乐课程资源有机融于其中,不断创新。比如:常熟理工学院在多年古琴研究及教学的基础上,多次尝试将古琴艺术与歌唱、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该校演出的《神人畅》节目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另外,该校正在努力探索将苏州一带丰富多彩的山歌表演形式与声乐课相结合,将江南丝竹与学生器乐选修以及作曲课程相结合。
另一方面,可开设“吴地音乐文化”综合课程,包括吴地文人音乐、吴地宗教音乐、吴地民歌、吴地民间器乐、吴地民间舞蹈、吴地戏剧戏曲、吴地曲艺等版块。另外,还可以开设吴地特色艺术实践课程,比如“昆曲表演”、“锡剧表演”、“吴歌演唱、“古琴演奏”、“常州吟诵”、“苏州评弹”等,再不断进行教学实践的集中展演,展演力求实现系列化、专题化、成果化。
(二)打破课堂教学局限,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高校对于吴地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应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因地制宜,采用更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成立科研队伍,深入上海、苏州、常州、无锡等地进行田野考察、采风,观看民间艺人的现场表演,比如在节日庆典等传统民俗活动中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吴歌、小热昏、沪剧、锡剧、傩舞、金坛号子等,现场感受传统音乐的原始面貌。若条件许可,还可以教授学生演奏一些吴地特色的乐器(如古琴、太平军锣鼓),演唱一些吴歌和吴地的戏曲(如昆曲、锡剧、沪剧)、曲艺(如苏州评弹、小热昏),让学生在鲜活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切身体会到吴地传统音乐的魅力和规律,激发学生对吴地音乐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同时,结合吴地的“传统音乐节”(包含多项吴地音乐品种的专场音乐会)等平台,将教学平台从学校课堂搬到剧院舞台。
高校师生应持续参与、观察和体验,将吴地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品种放到其生长、流传的特定自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去研究彼此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深层次的问题。在“田野教学”灵活模式的过程中,突出体现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根据吴文化特点构建音乐学与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等学科的脉络系统以及吴地音乐在民族文化大视野中的地位。在吴地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吴地的地缘、语言、生活与风俗习惯等优势。课程教学的方法应遵照三个原则:以唱奏实践、模仿学习为主,知识理论讲授为辅;以技能、技巧学习为主,分析鉴赏为辅;以传承吴地音乐的活态“声音”为主,传承理论知识为辅。
(三)结合吴地音乐文化,进一步构建母语音乐文化教育体系
丰富的地方传统音乐课程资源,是地方高校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大学生学习和了解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教育资源。因此,应确立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专业学科建设和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倡导跨学科和多元化,避免学科单一化,以音乐为载体,形成多方位的文化渗透与融合。高校学者团队应进行吴地音乐传承体系的建设和梳理,将“母语音乐文化经验”融入高校的传承体系中。构建母语音乐文化教育体系可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
1.实现吴地传统音乐文化研究机构之间的资源整合与互补。比如:常熟理工学院拥有“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常州大学拥有“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并成功获批了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常州工学院拥有“常州文化研究中心”;苏州大学的“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旨在推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苏州大学设立的“弘化社传统文化讲座专项基金”,用于工作坊聘请校内外专家为学生开展授课讲座活动,常年开展包括“传统音乐”在内的五个品牌项目,系列讲座、讲义也将整理为课程教材出版。吴地各高校在因地制宜突出自身特色的同时,相互之间可加强横向合作交流,以灵活丰富的形式进行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展示,实现资源整合与互补。
2.将吴地传统音乐文化与非遗保护事项相联系。例如:常州工学院、河海大学常州分校等高校以市文化馆为校外艺术实践基地,每学期分批带领学生去文化馆的“常州吟诵传习所”学习,回校后每学期进行汇报展示、交流研讨。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和苏州市“苏南地方音乐文化艺术研究所”联手,举办了“苏南地方音乐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暨音乐学院苏南地方音乐课程特聘教师受聘仪式活动”,促进了吴地音乐类非遗的保护。
3.进行吴地传统音乐文化的人文教育。比如:常州工学院开设了“常州吟诵”、“常州小热昏”等本土音乐课程;常熟理工学院开设了“古琴演奏”选修课程;苏州科技学院开设了“苏州评弹”、“昆曲赏析”等本土音乐课程;苏州大学每学期都有两百多位同学选修“戏曲评弹鉴赏”课程,每周邀请著名艺术家走进苏大课堂,或讲解剧种特点、流派艺术,或表演代表剧目。学生们不仅能“听戏看戏”享受精神大餐,还能修到学分。这在省内乃至全国都属创新之举,受到高校师生的一致好评,现已成为“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的特色课程。
4.加强吴地传统音乐的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比如:常州工学院教师科研团队通过不断研究,发表了《“常州小热昏”文化保护的“四化”论》《从地域文化解读常州民歌的风格特色》《苏南山歌的音乐结构研究》等多篇研究论文,主持了十多项与常州传统音乐传承相关的市厅级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团队“常州音乐类非遗探寻小组”,完成调研报告。《常州小热昏》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吴韵悠悠——常州吟诵的传承实践》被评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同时,还应加强吴地传统音乐的保护实践。比如:江南大学缘韵笛箫社经常举办“笛箫文化节”和校内外实践活动;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师生赴阳澄湖文化站开展“阳澄渔歌”实践活动;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的学生们走出国门,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昆曲经典剧目《牡丹亭·游园》,赢得了异国观眾的赞许和热烈掌声。
(四)搭建艺术实践平台,强化校园传统文化气息
高校应充分开发、利用学校多方面的音乐资源,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传播与传承吴地音乐文化。例如,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台、电视台。因为“广播电视等发送媒介的产生可以说是人类听觉、视觉能力的延伸,其重要意义在于突破了音乐现场传播模式中的空间的局限性。”①而且,广播电视作为一种电子媒介,采用“综合传播”模式,成为现场演出或CD等声音记录媒介的载体, 是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媒介,从而使人类音乐文化的传播真正能够穿越时空,步入到大众化的时代。高校可以结合校园音乐的客观环境,将本土传统音乐资源进行整合、录制、传播,在校报开辟吴地传统音乐专栏,在校园广播电视中可开辟吴歌、古琴、苏州评弹、常州吟诵等吴地音乐的赏析栏目,让学生生活在传统音乐无时无处不在的校园氛围里。另外,互联网也是一个重要的音乐互动传播媒介。博客、论坛等网络虚拟空间为音乐传播的传受双方实现音乐信息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便利。高校可建设“吴地音乐文化网”,将吴地传统音乐资源上传并连接,实现吴地传统音乐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吴地音乐研究论坛,便于师生方便运用电子资源和通过网络平台传递信息,交流学习。同时,吴地传统音乐“现场”传播也是不可少的。“现场”传播具有面对面、即时性、透明性的特点,鲜活而生动,这是其他任何媒介无法替代的。高校教室、礼堂、音乐厅、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场所是音乐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也是传统音乐“现场”传播的场所。可以利用这些设施举办吴地音乐的各种沙龙、比赛、讲座、音乐会、艺术节等系列艺术实践活动,开展“昆曲寻源”、“吴歌悠悠”、“古琴雅韵”、“绝学探微——常州吟诵”等专题研究活动。 另外,高校可设立“吴地音乐文化特色教育活动日”,以专项活动为载体,彰显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建立“吴韵流芳”特色教育志愿团,邀请有志于吴文化传承的有识之士、专家,在校园中开展“亲近吴地音乐文化遗产”等系列活动,收集并布置“吴风雅苑”吴文化音乐资料室与乐器陈列室等。
(五)促进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吴地传统音乐人才培养基地
蔡良玉教授在《关于建立培养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人才机制的建议》一文中指出:“如果想将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包括传统与民间音乐文化遗产——当做一项事业搞下去,必须考虑不断培养相关人才的问题,当然也就必须建立相关的培养人才的健全的机制。”②为大力建设吴地音乐的高层次传承人才培养基地,吴地高校应整合资源、内外并举,在整合校内声乐、器乐、舞蹈、理论等方向的专业教师的同时,外聘从事民族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及民间艺术家进行多元化教学,大力建设传统音乐师资队伍;同时,建立吴地音乐研究中心以及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库,开展对吴地传统音乐的普查、保护、 研究、展示工作,对吴地音乐文化进行梳理、描述、整合和开发。
吴地音乐的高层次人才应具有丰富全面的音乐修养,掌握涵盖多门学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熟悉吴地特色音乐文化并出色掌握其技能,具有繁衍民族艺术的本土风格的能力,了解田野调查民族音乐保护法规,具有较强的音乐表演和科研能力。毕业后到吴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文化产业及相关部门从事音乐表演教学与研究工作,作为文化部門后备力量的有益补充。
如今,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未来竞争力、文化影响力提供了核心支撑。吴地高校应立足本土音乐课程资源,大力进行音乐教育改革,将“天时”的文化气候、“地利”的人文资源、“人和”的教育链条有机整合,以“中国梦”为激励,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精神为指导,推动中国音乐教育进入新的阶段。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常州传统音乐舞蹈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760035;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基于本土传统音乐课程资源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以江苏常州为例,项目编号:T-C/2013/003。
注释:
①[美]斯坦利·J·巴伦:《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刘鸿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页。
②蔡良玉:《关于建立培养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人才机制的建议》,《人民音乐》,2005年,第3期,第16页。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常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组稿.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汤钰林.苏州文化遗产丛书(共七册)[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0.
[5]王立人.无锡艺术六十年——音乐舞蹈卷[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6]施红莲,施忠.上海乡土音乐文化(国际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7]徐国保.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8]庄若江,蔡爱国,高侠.吴文化内涵的现代解读[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李凌燕,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