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正在听Perry Como唱的《Sunrise Sunset》(日出,日落)。舒缓而磁性十足的声线,渗透了穿越了时空的苍凉,让人莫名感动。
日出、日落,日出、日落。
这就是我曾经抱过的女孩?
这就是当年淘气的男孩?
我不记得自己变老,
他们何时告别了童年?
…… ……
一遍又一遍,只是觉得陶醉,只是觉得感伤。如今,我变得多愁善感,一句“我不记得自己变老”,已然让我明白老的降临——冥冥之中,我也正轻轻触摸世界的尽头,那里一片橘色的晚霞,看似灿烂,其实却是凉意四起。
不由想起前年,见到朋友和他亭亭玉立的女儿,我还打趣说,小时候我常抱她,长大了反而不能抱了。我偷换了抱的概念,但无法否认岁月无情的事实。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当我们眼里的小豆芽一夜间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我们还能不老吗?
上学时读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还觉得孔老夫子这话,说了等于没说。不尽长江滚滚流,水有的是,时间也多的是。平时开玩笑,也常说,做我们这行的,什么都不富裕,就时间多的是。最近才认识到,此话错矣。再回味孔子的话,其中蕴含了多少人生的感慨和无奈啊!可惜我们都得花费大半辈子时间,才有真正的感悟。
我的感悟来自一家敬老院。那里有两栋楼,圈养着数百名七老八十的老人。他们大都动作迟缓,神情呆滞,或躺床上,或坐轮椅里;有太阳时他们久久地发呆,没太阳时也久久发呆;他们一日三餐,一周洗一次澡,饭大多由人喂,背大多由人搓。所谓敬老院,说白了,是哄老院,哄吃哄睡哄听话,哄一天是一天。也许,头两天,他们还不情不愿,嚷嚷要回去,时间久了也就随遇而安了,他们应该清楚,这里将是他们终点,有来而无回……
前个月终于下决心把母亲送进了这家敬老院。这里没草坪,但离我近,再说草坪对她来说已经意义不大。她年轻时因为干校劳动,插秧、挑粪、睡地铺,没少受风寒,落下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几十年打针吃药、针灸、火罐,还抽积水。折腾来折腾去,结局还是沉疴难愈,两条腿连挪动都不会了。后来又脑腔梗,手也变得不听使唤了。送敬老院是因为有医生24小时值班,护工也有人管理,家人再不用因为保姆动不动撂挑子而担惊受怕了。
母亲年轻时漂亮且多才多艺,不仅画一手好画、写一手娟秀的好字,还会唱京剧、演话剧。至今我还记得小时候看她演《打渔杀家》的情景,她扮“桂英”,提一杆船桨,唱念做打,都有模有样,不是专业胜似专业,时不时赢得场内喝彩。如此风光,让很多同龄女人在她面前显得黯然失色。只是好景不长,她的这些特长及才智非但在以后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中毫无发挥的必要,相反还成了必须加强改造的理由。那年月,哪怕她原本残疾,只要她拥有才智,会操弄这些“封资修”的东西,想必照样要实行改造,要她好看。
住进敬老院的母亲既不能走动,也不能连贯地表达她的意思,但她的意识依然清楚,一不小心说出的还常常是些成语,比如热了,她说大汗淋漓;痛了,她说痛不欲生;胃口差,她说食不甘味。
和母亲同一个房间的还有两位老太,不识字却都听话,不吵不闹,乖得像好宝宝。唯有母亲,主意大,爱“作”,不停地差遣人,让护工整天围着她团团转。医生说,越是有学问越是难伺候。我想也能理解,因为她知道得多,想得也多,容易焦虑,不是一般哄哄就肯做好宝宝的。心里透亮,却身不由己,这样的痛苦远比本来就糊里糊涂的人苦恼十倍。好在母亲信基督,常有主内姐妹来为她祈祷。我相信至少在那一刻,她内心是平静的。
想起不久前看的电影《桃姐》中的桃姐。她原名钟春桃,这名字被世故的香港老人一听便断定“佣人的名字”。兴许这就是命。她祖籍台山,出生贫寒,自幼被人收养,后养父被日本占领军杀害,养母无力抚养,在她13岁时辗转安排到了香港梁家当佣人,这一做就是六十多年。她终身未嫁,在她中风跌倒时身边就仅仅一个第二代少爷罗杰。罗杰不离不弃,在百忙中为桃姐找老人院,并时不时前去探视一下,或带出去吃一餐简单的便饭,让桃姐享受到了末日之前的温暖,在心满意足中安详离开人世。
与桃姐的付出比,罗杰的回报显然微不足道,但就这点回报已经超出了桃姐的想象。我注意到了电影开头的一个细节,罗杰坚持要吃牛舌,桃姐起先奉劝他不要吃了,罗杰尽管没有颐使气指,但也没有通融的余地,以少爷的口吻结束争论:要卤的。这卤牛舌不仅只是为后面罗杰一帮朋友吃牛舌时给桃姐打电话作铺垫,更主要的在于强调两人的主仆关系:主人的话就是命令,不想执行也得执行。这样的关系是“冷”的,没有温暖可言,作为老仆人的桃姐自然早已习以为常。但也正由于这样的“冷”,才让后面罗杰的付出更显可贵,不仅温暖桃姐,也温暖了观众。让大家觉得桃姐值了。
日出,日落。日出,日落。日落意味着黑夜的来临,对人生来说,将不再有第二天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了。这让人想起就心寒,并且胆战心惊。如何让身陷恐惧,尤其那些意识清醒的老人,尽可能多地减少因焦虑和恐惧产生的痛苦?罗杰式的临终关怀是一种,还有呢?
日出、日落,日出、日落。
这就是我曾经抱过的女孩?
这就是当年淘气的男孩?
我不记得自己变老,
他们何时告别了童年?
…… ……
一遍又一遍,只是觉得陶醉,只是觉得感伤。如今,我变得多愁善感,一句“我不记得自己变老”,已然让我明白老的降临——冥冥之中,我也正轻轻触摸世界的尽头,那里一片橘色的晚霞,看似灿烂,其实却是凉意四起。
不由想起前年,见到朋友和他亭亭玉立的女儿,我还打趣说,小时候我常抱她,长大了反而不能抱了。我偷换了抱的概念,但无法否认岁月无情的事实。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当我们眼里的小豆芽一夜间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我们还能不老吗?
上学时读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还觉得孔老夫子这话,说了等于没说。不尽长江滚滚流,水有的是,时间也多的是。平时开玩笑,也常说,做我们这行的,什么都不富裕,就时间多的是。最近才认识到,此话错矣。再回味孔子的话,其中蕴含了多少人生的感慨和无奈啊!可惜我们都得花费大半辈子时间,才有真正的感悟。
我的感悟来自一家敬老院。那里有两栋楼,圈养着数百名七老八十的老人。他们大都动作迟缓,神情呆滞,或躺床上,或坐轮椅里;有太阳时他们久久地发呆,没太阳时也久久发呆;他们一日三餐,一周洗一次澡,饭大多由人喂,背大多由人搓。所谓敬老院,说白了,是哄老院,哄吃哄睡哄听话,哄一天是一天。也许,头两天,他们还不情不愿,嚷嚷要回去,时间久了也就随遇而安了,他们应该清楚,这里将是他们终点,有来而无回……
前个月终于下决心把母亲送进了这家敬老院。这里没草坪,但离我近,再说草坪对她来说已经意义不大。她年轻时因为干校劳动,插秧、挑粪、睡地铺,没少受风寒,落下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几十年打针吃药、针灸、火罐,还抽积水。折腾来折腾去,结局还是沉疴难愈,两条腿连挪动都不会了。后来又脑腔梗,手也变得不听使唤了。送敬老院是因为有医生24小时值班,护工也有人管理,家人再不用因为保姆动不动撂挑子而担惊受怕了。
母亲年轻时漂亮且多才多艺,不仅画一手好画、写一手娟秀的好字,还会唱京剧、演话剧。至今我还记得小时候看她演《打渔杀家》的情景,她扮“桂英”,提一杆船桨,唱念做打,都有模有样,不是专业胜似专业,时不时赢得场内喝彩。如此风光,让很多同龄女人在她面前显得黯然失色。只是好景不长,她的这些特长及才智非但在以后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中毫无发挥的必要,相反还成了必须加强改造的理由。那年月,哪怕她原本残疾,只要她拥有才智,会操弄这些“封资修”的东西,想必照样要实行改造,要她好看。
住进敬老院的母亲既不能走动,也不能连贯地表达她的意思,但她的意识依然清楚,一不小心说出的还常常是些成语,比如热了,她说大汗淋漓;痛了,她说痛不欲生;胃口差,她说食不甘味。
和母亲同一个房间的还有两位老太,不识字却都听话,不吵不闹,乖得像好宝宝。唯有母亲,主意大,爱“作”,不停地差遣人,让护工整天围着她团团转。医生说,越是有学问越是难伺候。我想也能理解,因为她知道得多,想得也多,容易焦虑,不是一般哄哄就肯做好宝宝的。心里透亮,却身不由己,这样的痛苦远比本来就糊里糊涂的人苦恼十倍。好在母亲信基督,常有主内姐妹来为她祈祷。我相信至少在那一刻,她内心是平静的。
想起不久前看的电影《桃姐》中的桃姐。她原名钟春桃,这名字被世故的香港老人一听便断定“佣人的名字”。兴许这就是命。她祖籍台山,出生贫寒,自幼被人收养,后养父被日本占领军杀害,养母无力抚养,在她13岁时辗转安排到了香港梁家当佣人,这一做就是六十多年。她终身未嫁,在她中风跌倒时身边就仅仅一个第二代少爷罗杰。罗杰不离不弃,在百忙中为桃姐找老人院,并时不时前去探视一下,或带出去吃一餐简单的便饭,让桃姐享受到了末日之前的温暖,在心满意足中安详离开人世。
与桃姐的付出比,罗杰的回报显然微不足道,但就这点回报已经超出了桃姐的想象。我注意到了电影开头的一个细节,罗杰坚持要吃牛舌,桃姐起先奉劝他不要吃了,罗杰尽管没有颐使气指,但也没有通融的余地,以少爷的口吻结束争论:要卤的。这卤牛舌不仅只是为后面罗杰一帮朋友吃牛舌时给桃姐打电话作铺垫,更主要的在于强调两人的主仆关系:主人的话就是命令,不想执行也得执行。这样的关系是“冷”的,没有温暖可言,作为老仆人的桃姐自然早已习以为常。但也正由于这样的“冷”,才让后面罗杰的付出更显可贵,不仅温暖桃姐,也温暖了观众。让大家觉得桃姐值了。
日出,日落。日出,日落。日落意味着黑夜的来临,对人生来说,将不再有第二天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了。这让人想起就心寒,并且胆战心惊。如何让身陷恐惧,尤其那些意识清醒的老人,尽可能多地减少因焦虑和恐惧产生的痛苦?罗杰式的临终关怀是一种,还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