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师们终于有了长期陈列的专馆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浦江两岸留下了大笔遗产,其中分量最重也最令人注目的就是场馆,它们的开发利用,在房地产调控的形势下令外界猜测颇多,其实上海市政府早有预案。世博会结束不久,关于中国馆的利用就摆上议事日程,现在这一议案终于到了揭盅的时候了。8月30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宣布,作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公共文化项目,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改建、布展工作临近尾声,将于国庆节那天正式对外开放。而明确宣布的“免费”二字,令广大市民欢欣鼓舞。
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改建而成的中华艺术宫,展示面积达到了6.4万平方米,是现在上海美术馆的10倍,拥有27个展厅,目前拥有1.4万件馆藏品,以展示美术作品为主。开馆展览将由《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行进中的新世纪中国美术》等5部分组成。
中华艺术宫改建后将开放0米层(1楼)、改建层(2楼)、33米层 (8楼)、41米层(10楼)、49米层(12楼)等。其中序厅是观众接待大厅,设有艺术服务区和公共教育区。0米层展厅的北侧长期陈列《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展出作品近70件。南侧共有9个展厅,其中的2个展厅长期陈列《行进中的新世纪中国美术》,展出作品250余件。而另外的7个展厅则是贺天健、林风眠、滑田友、关良、谢稚柳、程十发、吴冠中7位艺术大师的陈列专馆,展出作品共计300余件。
33米层3个展厅,展出来自7个国家重要美术馆的100件美术珍品,并组成《来自世界的祝贺——国际美术珍品展》。41米层和49米层共设有8个展厅,长期陈列《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估计展品有600余件。
49米层为“国之瑰宝”专题展厅,展出的是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收藏的中国近代绘画史上的绝世珍品——任伯年绘制的12条屏《群仙祝寿图》。还保留了世博期间最吸引观众的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这或许是继续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
另一个大项目就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落成,它由原南市发电厂、即世博会期间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未来馆改造而成,改造后的建筑面积为4.1万平方米,其中艺术馆分高、中、低三个区域,展示面积达1.5万平方米,共12个展厅。目前,当代艺术博物馆项目已进入全面竣工收尾阶段,项目第一阶段已通过竣工验收,即将交付并开始布展工作。9月初进行项目第二阶段竣工验收,并计划在9月中旬全面完成项目竣工收尾工作,以及竣工验收和消防验收工作。处子秀就是上海双年展,来自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98位艺术家将参与这一盛事。它的主题是“重新发电”,无论主题阐述还是作品设计,均与上海发电130周年这个历史节点相契合。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胡劲军在新闻会上表示,关于两馆的改建、布展费用以及运营方案现正在进行审计和审定,待相关数据结果出来后将及时向社会公布。两馆的落成开放,无疑将成为上海的文化地标与城市名片,成为上海市民分享中外艺术家创作成果、提升文化素质的大课堂。
展示、分享、互动、交流
中华艺术宫设在0米层(1楼)的名家陈列馆正在紧张布展,吴冠中、程十发等名家的作品赫然在目。中华艺术宫的建筑面积和展厅,在中国乃至亚洲都是数一数二的。如果馆内27个厅全部开放,观众都要走上一圈的话,至少要花三四个小时,这还是走马观花式地赶路。所以上海美术馆方面的专家说,中国宫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选择,以后观众来参观之前,最好对艺术宫的内部结构有所了解,对正在展出的艺术展有所了解,对参展艺术家,最好事先做好预习作业,一天之内全部看完的“贪心”也会被证明是一种心理负担。上海美术馆的策展人江梅建议民众:“有针对性地参观,可以分多次来参观。”
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双年展后并不意味着闭馆,馆内还将陈列1980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题目可能为《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当代馆还将利用周边空间,结合具体环境设计,布置雕塑、装置、建筑等各类艺术作品,使之成为以当代艺术为主导的艺术广场。
事实上,全国范围的当代艺术家对这个工业遗址是相当感兴趣的,凭借上海美术馆方面的策展力量,可以相信,全国当代艺术家的个展将会不断在此“上演”。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宗明在新闻会上说: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发源地汇聚了数以万计的珍贵的艺术作品,过去,上海的美术收藏的精品非常地多,但是我们可展呈的面积非常有限,导致很多精品深藏在我们的库房当中,这一次的改造使这样的一个困局得到了有效的改变,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艺术欣赏交流互动的空间。
据悉,这次的改造实际上在规模、在配置上都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奥赛博物馆等一些国际著名的艺术博物馆相接近,进一步提升文化功能,完全可称是“亚洲第一”。两个馆建成开馆后,两馆每年观众总量不低于300万人次。每年各类教育活动不少于400场,受益人数100万人次。两馆还将沿袭世博会的“传统”,吸收、动员社会力量办馆。开馆时将有首批800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志愿者协助工作。两馆开馆之日将为观众提供二维码接入、在线互动参与、艺术信息数据查询等服务,还将利用展厅放映艺术电影。
艺术品征集工作将跑步前进
据上海美术馆方面透露,两馆建成开放的同时,也意味着艺术品的征集工作开始加快步骤,两馆将结合举办的展览,有计划地进行艺术品的收集。根据上海近现代美术史的脉络,将建立完整的上海中国画、油画、雕塑、漫画、水彩画、版画、书法、摄影、工艺美术等艺术门类的收藏。通过理事会、基金会完善多元藏品收藏,动员鼓励社会机构和个人捐赠作品。
目前,中华艺术宫将在目前1.4万件馆藏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系列等藏品体系。据有关方面人士透露,上海美术馆的展品以近代中国本土艺术家为主,而且以平面作品居多,雕塑很少。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几乎没有藏品。“我们错过了征集藏品的最佳时机。”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80年代是征集展品的好机会,当时不少艺术家正值艺术创作的高峰期,精力旺盛,思想解放,出了不少好作品。在办展的时候也愿意向机构捐赠。比如上海有位画家在虹口公园办个展,结束后所有展品共一百多件都捐掉了。但到了90年代艺术市场启动后,画可以卖价钱了,而且越来越贵,征集就越来越困难了。所以像吴冠中这样多次向上海美术馆捐赠的豪舉,成了特大新闻。其实在90年代末,由政府出面征集也不是太困难,艺术家对上海这个平台还是相当认可的。只可惜当时的意识不强,经费也不足。”
这位人士还说:“现在国家经济情况很好,可以加大投入,但经济情况欠佳时,还能保证这么大的投入吗?两馆的作品征集与日常维护是很大的一笔开支啊,所以我希望办馆的思路与机制上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特别是鼓励社会捐赠和艺术家捐赠,使之成为一种令人崇敬的善举和荣誉。”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浦江两岸留下了大笔遗产,其中分量最重也最令人注目的就是场馆,它们的开发利用,在房地产调控的形势下令外界猜测颇多,其实上海市政府早有预案。世博会结束不久,关于中国馆的利用就摆上议事日程,现在这一议案终于到了揭盅的时候了。8月30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宣布,作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公共文化项目,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改建、布展工作临近尾声,将于国庆节那天正式对外开放。而明确宣布的“免费”二字,令广大市民欢欣鼓舞。
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改建而成的中华艺术宫,展示面积达到了6.4万平方米,是现在上海美术馆的10倍,拥有27个展厅,目前拥有1.4万件馆藏品,以展示美术作品为主。开馆展览将由《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行进中的新世纪中国美术》等5部分组成。
中华艺术宫改建后将开放0米层(1楼)、改建层(2楼)、33米层 (8楼)、41米层(10楼)、49米层(12楼)等。其中序厅是观众接待大厅,设有艺术服务区和公共教育区。0米层展厅的北侧长期陈列《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展出作品近70件。南侧共有9个展厅,其中的2个展厅长期陈列《行进中的新世纪中国美术》,展出作品250余件。而另外的7个展厅则是贺天健、林风眠、滑田友、关良、谢稚柳、程十发、吴冠中7位艺术大师的陈列专馆,展出作品共计300余件。
33米层3个展厅,展出来自7个国家重要美术馆的100件美术珍品,并组成《来自世界的祝贺——国际美术珍品展》。41米层和49米层共设有8个展厅,长期陈列《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估计展品有600余件。
49米层为“国之瑰宝”专题展厅,展出的是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收藏的中国近代绘画史上的绝世珍品——任伯年绘制的12条屏《群仙祝寿图》。还保留了世博期间最吸引观众的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这或许是继续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
另一个大项目就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落成,它由原南市发电厂、即世博会期间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未来馆改造而成,改造后的建筑面积为4.1万平方米,其中艺术馆分高、中、低三个区域,展示面积达1.5万平方米,共12个展厅。目前,当代艺术博物馆项目已进入全面竣工收尾阶段,项目第一阶段已通过竣工验收,即将交付并开始布展工作。9月初进行项目第二阶段竣工验收,并计划在9月中旬全面完成项目竣工收尾工作,以及竣工验收和消防验收工作。处子秀就是上海双年展,来自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98位艺术家将参与这一盛事。它的主题是“重新发电”,无论主题阐述还是作品设计,均与上海发电130周年这个历史节点相契合。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胡劲军在新闻会上表示,关于两馆的改建、布展费用以及运营方案现正在进行审计和审定,待相关数据结果出来后将及时向社会公布。两馆的落成开放,无疑将成为上海的文化地标与城市名片,成为上海市民分享中外艺术家创作成果、提升文化素质的大课堂。
展示、分享、互动、交流
中华艺术宫设在0米层(1楼)的名家陈列馆正在紧张布展,吴冠中、程十发等名家的作品赫然在目。中华艺术宫的建筑面积和展厅,在中国乃至亚洲都是数一数二的。如果馆内27个厅全部开放,观众都要走上一圈的话,至少要花三四个小时,这还是走马观花式地赶路。所以上海美术馆方面的专家说,中国宫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选择,以后观众来参观之前,最好对艺术宫的内部结构有所了解,对正在展出的艺术展有所了解,对参展艺术家,最好事先做好预习作业,一天之内全部看完的“贪心”也会被证明是一种心理负担。上海美术馆的策展人江梅建议民众:“有针对性地参观,可以分多次来参观。”
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双年展后并不意味着闭馆,馆内还将陈列1980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题目可能为《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当代馆还将利用周边空间,结合具体环境设计,布置雕塑、装置、建筑等各类艺术作品,使之成为以当代艺术为主导的艺术广场。
事实上,全国范围的当代艺术家对这个工业遗址是相当感兴趣的,凭借上海美术馆方面的策展力量,可以相信,全国当代艺术家的个展将会不断在此“上演”。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宗明在新闻会上说: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发源地汇聚了数以万计的珍贵的艺术作品,过去,上海的美术收藏的精品非常地多,但是我们可展呈的面积非常有限,导致很多精品深藏在我们的库房当中,这一次的改造使这样的一个困局得到了有效的改变,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艺术欣赏交流互动的空间。
据悉,这次的改造实际上在规模、在配置上都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奥赛博物馆等一些国际著名的艺术博物馆相接近,进一步提升文化功能,完全可称是“亚洲第一”。两个馆建成开馆后,两馆每年观众总量不低于300万人次。每年各类教育活动不少于400场,受益人数100万人次。两馆还将沿袭世博会的“传统”,吸收、动员社会力量办馆。开馆时将有首批800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志愿者协助工作。两馆开馆之日将为观众提供二维码接入、在线互动参与、艺术信息数据查询等服务,还将利用展厅放映艺术电影。
艺术品征集工作将跑步前进
据上海美术馆方面透露,两馆建成开放的同时,也意味着艺术品的征集工作开始加快步骤,两馆将结合举办的展览,有计划地进行艺术品的收集。根据上海近现代美术史的脉络,将建立完整的上海中国画、油画、雕塑、漫画、水彩画、版画、书法、摄影、工艺美术等艺术门类的收藏。通过理事会、基金会完善多元藏品收藏,动员鼓励社会机构和个人捐赠作品。
目前,中华艺术宫将在目前1.4万件馆藏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系列等藏品体系。据有关方面人士透露,上海美术馆的展品以近代中国本土艺术家为主,而且以平面作品居多,雕塑很少。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几乎没有藏品。“我们错过了征集藏品的最佳时机。”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80年代是征集展品的好机会,当时不少艺术家正值艺术创作的高峰期,精力旺盛,思想解放,出了不少好作品。在办展的时候也愿意向机构捐赠。比如上海有位画家在虹口公园办个展,结束后所有展品共一百多件都捐掉了。但到了90年代艺术市场启动后,画可以卖价钱了,而且越来越贵,征集就越来越困难了。所以像吴冠中这样多次向上海美术馆捐赠的豪舉,成了特大新闻。其实在90年代末,由政府出面征集也不是太困难,艺术家对上海这个平台还是相当认可的。只可惜当时的意识不强,经费也不足。”
这位人士还说:“现在国家经济情况很好,可以加大投入,但经济情况欠佳时,还能保证这么大的投入吗?两馆的作品征集与日常维护是很大的一笔开支啊,所以我希望办馆的思路与机制上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特别是鼓励社会捐赠和艺术家捐赠,使之成为一种令人崇敬的善举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