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育和形成良好道德风尚,既是衡量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又是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目标要求。前不久,扬中成功举办首届公益文化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心骨,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全市文化建设体系,合成道德风尚建设的驱动力。
激活道德建设“众能量”
志愿服务与道德建设一体两面、互为表里。构筑道德风尚高地,有赖于志愿精神的大众化、普及化,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志愿事业才能蓬勃发展,道德建设才能落地生根。
公益文化节搭建全民志愿舞台。近年来,扬中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高涨,全市30万人口中注册志愿者达2.6万人,每年开展公益活动20多个。由于民间自发,志愿服务也呈现出短期化、碎片化的现象。如每年三月扎堆的活动,但重形式轻内容,“各敲各的锣、各卖各的糖”,效果“热闹一时,一冷半年”。为改变这一现象,更好地凝聚群众志愿服务的精神和力量,扬中以“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公益文化”为主旨精心打造公益文化节,从机制完善、队伍建设、文化培育等方面创新探索,以正能量激活“众能量”。为期20天的公益文化节吸引10000多名市民参与,催生32个公益项目落地,造福包括贫困山区孩子在内的8000多个家庭和个人,成为扬中志愿者自己的“节日”,实现“全民志愿”的“裂变”效应。
公益文化节凝聚志愿者资源。围绕“小城大爱,爱传大家”的节庆主题,扬中20多个志愿者组织和社会公益社团踊跃参与、交流合作、共享资源。一场公益文化专场演出,全市8家公益组织、200多名志愿者自编自演公益故事、传播志愿文化;“一双球鞋的暴走”大型公益体验活动,吸引3325人参加,向湖南、贵州等全国10多个地区的贫困孩子捐赠球鞋5000双,为全国最大的公益暴走活动;一个公益创意项目大赛,推动18个志愿组织和单位社团组合推出32个公益项目;公益分享会邀请上海壹基金、麦田计划等全国知名公益人士,与1000多名扬中志愿者分享公益理念。这些活动有效地凝聚了分散的志愿者组织的力量,把资源更好地优化和组合起来,提升公益活动的质量。
公益文化节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作为全省县市首个志愿节庆,扬中通过“造节”,把政府职能镶嵌到志愿服务发展进程,把共同分享的志愿精神转化为人们的道德品格和行动准则,把志愿行动转化为社会的公序良俗,以行政推动搭建“众人”参与平台,以协调引导融合志愿资源,通过宣传激励播种公益理念,奠定道德风尚的社会基石。节庆期间,志愿服务不再是松散无序的单兵作战,而是社会群体的共同向善,全市志愿组织、党员义工领衔参与,机关部门、企业员工组团活动,志愿者们用行动传递爱心、引领风尚。
开掘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
只有在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才能历久弥坚。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平台,志愿服务的动力成因与道德建设一脉相承。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入手,公益文化节致力构建志愿服务体系,开掘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
完善队伍建设。强化了市文明委领导、文明办牵头、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活动开展、项目运行、专业培训,成功构建以党员志愿者带头、骨干志愿者组织、专业志愿者支撑、广大志愿者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体系,推动志愿者队伍从以青年为主向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
强化阵地建设。开通“扬中志愿”“扬中益友”移动网络平台和公众微信号,融志愿者注册、活动招募、服务宣传、在线参与等功能于一体,实现“线上线下”互联互通,让志愿服务“时时可为、处处可为”;建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志愿活动提供“资源链接、能力建设、推介拓展、交流合作”等服务,目前首批入驻社会志愿组织13个。
优化活动运行机制。征集发布“扬中志愿”系列LOGO,统一全市志愿服务名称;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征集、圆梦微心愿等活动,实现供需对接制度化;根据志愿活动运行环节,重点在活动开展、组织管理、志愿理念、项目申报等方面,形成志愿专业化培训的制度化。
出台嘉许回馈制度。出台《扬中志愿服务社会礼遇办法》,建立志愿服务星级认定机制,营造“有德者有‘得’”的社会氛围。社会各界从政治荣誉、公共服务、人身保险等方面给予优秀志愿者尊崇礼遇。成立百家志愿服务爱心商家联盟,引导他们在服务社会、竭诚奉献的同时,为优秀志愿者提供生产生活便利,增进人们对志愿服务的认知认同。
建立志愿服务评价机制。举办公益创意项目大赛,特别在评选、监管过程中,规范建立志愿服务评价机制,使志愿服务得到客观、及时地评价和奖励。联合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等社会第三方,根据服务时长、服务对象反馈对志愿服务作出相应评价,并以此作为政府支持和表彰奖励的依据。
激扬道德建设的文化基因
打造“志愿之城”,唤起道德建设的文化自觉,是扬中公益文化节的一项重要目标。从志愿精神到志愿行动、志愿生活再到志愿文化,不仅是志愿服务模式的创新,更是志愿精神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发展。
把志愿文化培育成城市品牌。扬中人崇德向善、乐善好施,凝结了“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的扬中精神和“小城大爱”的城市品牌。近年来,扬中涌现了“一双球鞋的暴走”、“社会妈妈”、“每周三去哪儿”等知名志愿服务品牌。基于此,以公益文化节为载体打造“小城大爱”的“志愿之城”,契合了志愿扬中的发展。一是突出文化传承。推出“微慈善·微志愿”活动,将志愿精神与传统慈善理念融于一体;二是突出文化培育。以“一双球鞋的暴走”“党员义工联盟”等载体,推动志愿文化进家庭、社区、机关,强化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三是突出文化引领。借力公益文化专场演出、媒体宣传、公益论坛等,将志愿文化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认同,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把志愿服务融入社会化管理。社会管理涉及千家万户,党委、政府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志愿服务则有效填补了社会管理的盲区。公益文化节将志愿服务融入社会管理,既是对社会服务多元化的有益探索,又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益尝试。一是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本届公益文化节发起设立的50万元公益创投基金,其中政府部门投入35万元,用于资助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引导志愿服务。举办公益创意项目大赛,引导志愿项目“关注社会民生、排解社会难点、服务弱势群体”,助力社会服务。三是培育社会志愿组织。成立志愿服务平台,选聘专家学者和优秀志愿者为志愿组织免费提供医疗救护、心理维护等专业培训,累计培训200余人。同时向社会志愿组织提供30万元项目资助。
把志愿精神贯穿道德建设。志愿精神和道德建设相伴相生。公益文化节一改志愿者工作的行政化模式,推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催发道德建设的“从众”效应,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指数。公益文化节一改志愿服务“好人好事”的常态模式,通过社会化发展机制将志愿服务从慈善爱心扩大到社会责任,从热情奉献扩大到社会关怀,从热心利他扩大到品质责任。公益文化节建立的“公益众筹、服务众利”志愿服务模式,变爱心传递的“单向流动”为社会正能量的“多方循环”,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公益文化节创新开展的“众人”参与体验模式,扩展了志愿服务的内涵外延,将志愿服务推进到“自我提升”的道德境界,从而垒积起大象无形的道德风尚高地。
(作者系中共扬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陈伟龄
激活道德建设“众能量”
志愿服务与道德建设一体两面、互为表里。构筑道德风尚高地,有赖于志愿精神的大众化、普及化,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志愿事业才能蓬勃发展,道德建设才能落地生根。
公益文化节搭建全民志愿舞台。近年来,扬中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高涨,全市30万人口中注册志愿者达2.6万人,每年开展公益活动20多个。由于民间自发,志愿服务也呈现出短期化、碎片化的现象。如每年三月扎堆的活动,但重形式轻内容,“各敲各的锣、各卖各的糖”,效果“热闹一时,一冷半年”。为改变这一现象,更好地凝聚群众志愿服务的精神和力量,扬中以“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公益文化”为主旨精心打造公益文化节,从机制完善、队伍建设、文化培育等方面创新探索,以正能量激活“众能量”。为期20天的公益文化节吸引10000多名市民参与,催生32个公益项目落地,造福包括贫困山区孩子在内的8000多个家庭和个人,成为扬中志愿者自己的“节日”,实现“全民志愿”的“裂变”效应。
公益文化节凝聚志愿者资源。围绕“小城大爱,爱传大家”的节庆主题,扬中20多个志愿者组织和社会公益社团踊跃参与、交流合作、共享资源。一场公益文化专场演出,全市8家公益组织、200多名志愿者自编自演公益故事、传播志愿文化;“一双球鞋的暴走”大型公益体验活动,吸引3325人参加,向湖南、贵州等全国10多个地区的贫困孩子捐赠球鞋5000双,为全国最大的公益暴走活动;一个公益创意项目大赛,推动18个志愿组织和单位社团组合推出32个公益项目;公益分享会邀请上海壹基金、麦田计划等全国知名公益人士,与1000多名扬中志愿者分享公益理念。这些活动有效地凝聚了分散的志愿者组织的力量,把资源更好地优化和组合起来,提升公益活动的质量。
公益文化节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作为全省县市首个志愿节庆,扬中通过“造节”,把政府职能镶嵌到志愿服务发展进程,把共同分享的志愿精神转化为人们的道德品格和行动准则,把志愿行动转化为社会的公序良俗,以行政推动搭建“众人”参与平台,以协调引导融合志愿资源,通过宣传激励播种公益理念,奠定道德风尚的社会基石。节庆期间,志愿服务不再是松散无序的单兵作战,而是社会群体的共同向善,全市志愿组织、党员义工领衔参与,机关部门、企业员工组团活动,志愿者们用行动传递爱心、引领风尚。
开掘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
只有在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才能历久弥坚。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平台,志愿服务的动力成因与道德建设一脉相承。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入手,公益文化节致力构建志愿服务体系,开掘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
完善队伍建设。强化了市文明委领导、文明办牵头、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活动开展、项目运行、专业培训,成功构建以党员志愿者带头、骨干志愿者组织、专业志愿者支撑、广大志愿者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体系,推动志愿者队伍从以青年为主向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
强化阵地建设。开通“扬中志愿”“扬中益友”移动网络平台和公众微信号,融志愿者注册、活动招募、服务宣传、在线参与等功能于一体,实现“线上线下”互联互通,让志愿服务“时时可为、处处可为”;建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志愿活动提供“资源链接、能力建设、推介拓展、交流合作”等服务,目前首批入驻社会志愿组织13个。
优化活动运行机制。征集发布“扬中志愿”系列LOGO,统一全市志愿服务名称;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征集、圆梦微心愿等活动,实现供需对接制度化;根据志愿活动运行环节,重点在活动开展、组织管理、志愿理念、项目申报等方面,形成志愿专业化培训的制度化。
出台嘉许回馈制度。出台《扬中志愿服务社会礼遇办法》,建立志愿服务星级认定机制,营造“有德者有‘得’”的社会氛围。社会各界从政治荣誉、公共服务、人身保险等方面给予优秀志愿者尊崇礼遇。成立百家志愿服务爱心商家联盟,引导他们在服务社会、竭诚奉献的同时,为优秀志愿者提供生产生活便利,增进人们对志愿服务的认知认同。
建立志愿服务评价机制。举办公益创意项目大赛,特别在评选、监管过程中,规范建立志愿服务评价机制,使志愿服务得到客观、及时地评价和奖励。联合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等社会第三方,根据服务时长、服务对象反馈对志愿服务作出相应评价,并以此作为政府支持和表彰奖励的依据。
激扬道德建设的文化基因
打造“志愿之城”,唤起道德建设的文化自觉,是扬中公益文化节的一项重要目标。从志愿精神到志愿行动、志愿生活再到志愿文化,不仅是志愿服务模式的创新,更是志愿精神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发展。
把志愿文化培育成城市品牌。扬中人崇德向善、乐善好施,凝结了“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的扬中精神和“小城大爱”的城市品牌。近年来,扬中涌现了“一双球鞋的暴走”、“社会妈妈”、“每周三去哪儿”等知名志愿服务品牌。基于此,以公益文化节为载体打造“小城大爱”的“志愿之城”,契合了志愿扬中的发展。一是突出文化传承。推出“微慈善·微志愿”活动,将志愿精神与传统慈善理念融于一体;二是突出文化培育。以“一双球鞋的暴走”“党员义工联盟”等载体,推动志愿文化进家庭、社区、机关,强化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三是突出文化引领。借力公益文化专场演出、媒体宣传、公益论坛等,将志愿文化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认同,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把志愿服务融入社会化管理。社会管理涉及千家万户,党委、政府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志愿服务则有效填补了社会管理的盲区。公益文化节将志愿服务融入社会管理,既是对社会服务多元化的有益探索,又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益尝试。一是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本届公益文化节发起设立的50万元公益创投基金,其中政府部门投入35万元,用于资助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引导志愿服务。举办公益创意项目大赛,引导志愿项目“关注社会民生、排解社会难点、服务弱势群体”,助力社会服务。三是培育社会志愿组织。成立志愿服务平台,选聘专家学者和优秀志愿者为志愿组织免费提供医疗救护、心理维护等专业培训,累计培训200余人。同时向社会志愿组织提供30万元项目资助。
把志愿精神贯穿道德建设。志愿精神和道德建设相伴相生。公益文化节一改志愿者工作的行政化模式,推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催发道德建设的“从众”效应,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指数。公益文化节一改志愿服务“好人好事”的常态模式,通过社会化发展机制将志愿服务从慈善爱心扩大到社会责任,从热情奉献扩大到社会关怀,从热心利他扩大到品质责任。公益文化节建立的“公益众筹、服务众利”志愿服务模式,变爱心传递的“单向流动”为社会正能量的“多方循环”,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公益文化节创新开展的“众人”参与体验模式,扩展了志愿服务的内涵外延,将志愿服务推进到“自我提升”的道德境界,从而垒积起大象无形的道德风尚高地。
(作者系中共扬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陈伟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