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长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高中物理学习一直是学生学习困难的分化点。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感到最难学习的科目就是物理。高中物理教学的两极分化日益加剧。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发展,高中学生分化现象十分突出,并出现大批学困生。到了高二年级尤为严重。这些学生物理学习基础差,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暗淡。为了让学生真正学到一些有价值的物理知识,为了学生能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爱和自立。既能顺利完成学业,又能达到全面提高素质的基本要求,为大学输送合格人才打好基础。我们必须把学困生的问题当成头等大事来抓。
【关键词】 学困生;心理疏导;学习态度;学会学习
一、对学困生的分类
1、暂时性学困生:有些学生因一时没有掌握某些章节的知识内容造成阶段性的学习困难;有些学生因受到外界突发事件影响,(如父母离婚、生病、早恋、与同学关系紧张等等)而是情绪受到严重干扰,学习分心等等。
2、能力型学困生:这类学生所占比例最少,能力较差是他们学习上的主要障碍,而他们的动机、意志水平不低则是他们身上十分宝贵的尚未开发的动力资源。
3、动力型学困生:这是最多的一类,他们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他们的能力更多的是被动机不足所抑制。
4、整体性学困生:他们的能力差、动机、意志、自我意识等水平低。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低,大多是由于义务教育阶段持续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学习技能匮乏造成的。同时长期的学业失败使他们经常受到教师、家长甚至同伴的否定评价使他们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对自己缺乏自信,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二、具体措施及办法
1、教师要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困难问题。
⑴要教学困生学会学习。要“学会学习”,就要保证把观念、情志、认知、创造等方面融构成一个支持的整体。使学生认识到应该有终生学习的观念,为自己的一生负责;应该有认真的品质,刻苦的意志和协作的精神;应该有主动认知的动力和科学的认知方法;应该有独立的见解及创造的精神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永远走出学习困难。
⑵对学困生坚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缓解他们的考试焦虑症。充分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对学困生进行定期心理辅导。另外,要求每位班主任老师对班上的学困生经常开展心理疏导、多谈心、多鼓励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⑶教给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减少学习障碍。部分学生在记忆,抽象思维,阅读和写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在于未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造成学习能力差带来的学习障碍。教师要十分重视学困生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不但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而且要强化记忆,思维,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⑷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一生受用的一笔人生财富。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有计划性,提高学习效率;指导学困生落实每天的学习、复习工作,要当天完成当天的作业,引导学生向主动,积极的良好方面发展。
⑸建立因材施教的弹性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学目标,不能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如果让他们总是达不到目标要求,势必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老师能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即弹性教学目标,允许在不同起跑线起步,也允许达到不同的终点,只要对学生本人来说,是进步了,就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
2、 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的事情
⑴教师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后进生同时并进。
⑵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后进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三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
⑶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别学困生甚至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的办法;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
(4)教师辅导要把学困生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教师要充分利用早晚自修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耐心辅导。
三、重视学困生改进过程
1、分层次教学,分层次作业,分层次考试。对学困生平时取得的点滴进步,要大力表扬,必要时给予物质奖励,使他们保持学习的热情。
2、组成学习小组。我们全班分成12个学习小组,每组人数不同,,三人四人不等,成员有优有差,可以互相帮助,并把成绩进步的小组树立为成功的典型。以此带动全体学生的进步。
3、每次在检查作业时发现学困生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整理、分析,采取对应措施,解决问题,从而取得良好效果。
4、尊重学困生的隐私,每次测验不公布他们的成绩,和学困生谈话,交流,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并帮助他们分析低分的原因,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
5、注意反弹,学困生的转化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的事情,不能认为是教育的失败。作为教育者绝不能丧失信心,更不能放任自流,一定要持之以恒。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反复,打好反复的持久战。
四、主动接近学困生,友善对待学困生
对学困生的学习要跟的紧,及时兑现承诺。作业督促上交,安排布置的任务一定要如约兑现,让学生感觉到老师说话算数,无机可乘,不敢偷懒。同时对他们的缺点要抓得准,治得很,以点代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批评过去,肯定现在,鼓励以后。
五、教育学生知情懂理
每个老师对学困生都付出了很多爱心,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要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以情打动他们,使其发自内心去争取好成绩报答老师的恩情。
主动接近学困生,和他们交朋友,用师爱爱感化他们,给他们以热望和期待,激发他们的潜力。同时教师一定要摆正学困生在心中的位置,绝不因为学困而放弃和鄙视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特别照顾学困生,对课堂提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困生来回答,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树立自信心。在各项作业的完成上特别优待学困生,在试卷的评价中适当优惠学困生。学困生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较高的评价和激励的话语能使学生有奋斗的目标,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一定要对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态度。教师灿烂的笑脸是学生心中永不凋谢的花朵。你笑脸面对学生,学生才会笑脸面对你;你给学生一缕阳光,学生会还给你一个太阳!
总之,我们教师要以真诚的爱生之情,去激起学困生感情的浪花,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要以心灵的温暖,健康的情感去医治学困生心灵的创伤,陶冶学困生的情操,要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精神的污染,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弃旧图新。
参考文献
1 《青少年家庭教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张丽君著1990年版
2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华中师范大学合编1998年版
3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84年6月第二版 不弱化文本还表现在尊重教材固有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对文章主旨意向要肯定。虽然我们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无论怎样理解,人物形象的主要指向是一致的。就好象条条大道通罗马,殊途但却同归。
其次不可盲目拓展
最后不可过深拓展。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能力是参差的,他们的审美能力、对社会人生的观点和老师的理解是有差距的。在拓展的时候不能像研究性学习那样给的话题过大,过深。因此拓展要扎根文本,宁小勿大,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学生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研究能力。
方法一:文本感悟法
立足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延伸,也可以作为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语言风格的一个小结。设计的问题可以是这样:“本文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可以说一种理解,一种感受,一种情感,一种思想……”这种设问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多角度对文本谈自己的看法,有许多新颖的观点也是在这种感悟法中提出的。
方法二:主题深入法
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人文性主要是人类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和对自由、自觉、超越的意向和价值取向。主题的深入能够激发学生在感情上与作品的共鸣。
我们可以用想象的翅膀让学生体会李白的飘逸与傲骨,杜甫的沉郁与敦厚,王维的优美与出世,我们可以用彼爱感悟己爱,由己爱懂得人类的大爱,就像在上《我与地坛》的时候,我们用改编《懂你》这首歌的画面来感受母爱的无私;在上《我的呼吁》的时候用“黑镜头”照片来明了珍重生命,维护和平的重要性。
方法三:生活联系法
美学家罗丹说“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来。”生活是无尽的宝藏,用锐利的眼观察生活,用敏感的心感受生活,用睿智的脑思考生活,这样的拓展训练对学生的作文也很有帮助。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将文本与现实相联系,让他们明白即使经历数千年,文学经典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
方法四:相似阅读法或对比阅读法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要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由此及彼、求同求异,拓展延伸、组合积累,从而让学生牢牢掌握所学知识。我们可以把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放在一起,看经历人间冷暖,世事变迁以后的作者在情感和思想有什么样的不同。比如入长安前的李白和出长安后的李白;南迁前的李清照和南迁以后的李清照;“乌台诗案”前的苏轼和被贬黄州后的苏轼……
拓展能使课本知识得到了迁移得到了应用,让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然后内化为学生的文化素质。“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波,影有万变”。客观事物有如此多的变化,我们的思维更应当有无限的空间,把我们的触角展开,去听自然的风鸣,去看青春的乐章,去领悟生活的真谛,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思维活跃,会表达会思考的人吧,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有负教师这个称号。
【关键词】 学困生;心理疏导;学习态度;学会学习
一、对学困生的分类
1、暂时性学困生:有些学生因一时没有掌握某些章节的知识内容造成阶段性的学习困难;有些学生因受到外界突发事件影响,(如父母离婚、生病、早恋、与同学关系紧张等等)而是情绪受到严重干扰,学习分心等等。
2、能力型学困生:这类学生所占比例最少,能力较差是他们学习上的主要障碍,而他们的动机、意志水平不低则是他们身上十分宝贵的尚未开发的动力资源。
3、动力型学困生:这是最多的一类,他们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他们的能力更多的是被动机不足所抑制。
4、整体性学困生:他们的能力差、动机、意志、自我意识等水平低。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低,大多是由于义务教育阶段持续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学习技能匮乏造成的。同时长期的学业失败使他们经常受到教师、家长甚至同伴的否定评价使他们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对自己缺乏自信,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二、具体措施及办法
1、教师要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困难问题。
⑴要教学困生学会学习。要“学会学习”,就要保证把观念、情志、认知、创造等方面融构成一个支持的整体。使学生认识到应该有终生学习的观念,为自己的一生负责;应该有认真的品质,刻苦的意志和协作的精神;应该有主动认知的动力和科学的认知方法;应该有独立的见解及创造的精神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永远走出学习困难。
⑵对学困生坚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缓解他们的考试焦虑症。充分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对学困生进行定期心理辅导。另外,要求每位班主任老师对班上的学困生经常开展心理疏导、多谈心、多鼓励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⑶教给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减少学习障碍。部分学生在记忆,抽象思维,阅读和写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在于未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造成学习能力差带来的学习障碍。教师要十分重视学困生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不但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而且要强化记忆,思维,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⑷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一生受用的一笔人生财富。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有计划性,提高学习效率;指导学困生落实每天的学习、复习工作,要当天完成当天的作业,引导学生向主动,积极的良好方面发展。
⑸建立因材施教的弹性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学目标,不能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如果让他们总是达不到目标要求,势必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老师能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即弹性教学目标,允许在不同起跑线起步,也允许达到不同的终点,只要对学生本人来说,是进步了,就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
2、 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的事情
⑴教师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后进生同时并进。
⑵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后进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三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
⑶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别学困生甚至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的办法;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
(4)教师辅导要把学困生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教师要充分利用早晚自修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耐心辅导。
三、重视学困生改进过程
1、分层次教学,分层次作业,分层次考试。对学困生平时取得的点滴进步,要大力表扬,必要时给予物质奖励,使他们保持学习的热情。
2、组成学习小组。我们全班分成12个学习小组,每组人数不同,,三人四人不等,成员有优有差,可以互相帮助,并把成绩进步的小组树立为成功的典型。以此带动全体学生的进步。
3、每次在检查作业时发现学困生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整理、分析,采取对应措施,解决问题,从而取得良好效果。
4、尊重学困生的隐私,每次测验不公布他们的成绩,和学困生谈话,交流,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并帮助他们分析低分的原因,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
5、注意反弹,学困生的转化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的事情,不能认为是教育的失败。作为教育者绝不能丧失信心,更不能放任自流,一定要持之以恒。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反复,打好反复的持久战。
四、主动接近学困生,友善对待学困生
对学困生的学习要跟的紧,及时兑现承诺。作业督促上交,安排布置的任务一定要如约兑现,让学生感觉到老师说话算数,无机可乘,不敢偷懒。同时对他们的缺点要抓得准,治得很,以点代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批评过去,肯定现在,鼓励以后。
五、教育学生知情懂理
每个老师对学困生都付出了很多爱心,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要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以情打动他们,使其发自内心去争取好成绩报答老师的恩情。
主动接近学困生,和他们交朋友,用师爱爱感化他们,给他们以热望和期待,激发他们的潜力。同时教师一定要摆正学困生在心中的位置,绝不因为学困而放弃和鄙视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特别照顾学困生,对课堂提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困生来回答,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树立自信心。在各项作业的完成上特别优待学困生,在试卷的评价中适当优惠学困生。学困生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较高的评价和激励的话语能使学生有奋斗的目标,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一定要对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态度。教师灿烂的笑脸是学生心中永不凋谢的花朵。你笑脸面对学生,学生才会笑脸面对你;你给学生一缕阳光,学生会还给你一个太阳!
总之,我们教师要以真诚的爱生之情,去激起学困生感情的浪花,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要以心灵的温暖,健康的情感去医治学困生心灵的创伤,陶冶学困生的情操,要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精神的污染,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弃旧图新。
参考文献
1 《青少年家庭教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张丽君著1990年版
2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华中师范大学合编1998年版
3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84年6月第二版 不弱化文本还表现在尊重教材固有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对文章主旨意向要肯定。虽然我们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无论怎样理解,人物形象的主要指向是一致的。就好象条条大道通罗马,殊途但却同归。
其次不可盲目拓展
最后不可过深拓展。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能力是参差的,他们的审美能力、对社会人生的观点和老师的理解是有差距的。在拓展的时候不能像研究性学习那样给的话题过大,过深。因此拓展要扎根文本,宁小勿大,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学生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研究能力。
方法一:文本感悟法
立足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延伸,也可以作为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语言风格的一个小结。设计的问题可以是这样:“本文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可以说一种理解,一种感受,一种情感,一种思想……”这种设问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多角度对文本谈自己的看法,有许多新颖的观点也是在这种感悟法中提出的。
方法二:主题深入法
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人文性主要是人类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和对自由、自觉、超越的意向和价值取向。主题的深入能够激发学生在感情上与作品的共鸣。
我们可以用想象的翅膀让学生体会李白的飘逸与傲骨,杜甫的沉郁与敦厚,王维的优美与出世,我们可以用彼爱感悟己爱,由己爱懂得人类的大爱,就像在上《我与地坛》的时候,我们用改编《懂你》这首歌的画面来感受母爱的无私;在上《我的呼吁》的时候用“黑镜头”照片来明了珍重生命,维护和平的重要性。
方法三:生活联系法
美学家罗丹说“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来。”生活是无尽的宝藏,用锐利的眼观察生活,用敏感的心感受生活,用睿智的脑思考生活,这样的拓展训练对学生的作文也很有帮助。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将文本与现实相联系,让他们明白即使经历数千年,文学经典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
方法四:相似阅读法或对比阅读法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要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由此及彼、求同求异,拓展延伸、组合积累,从而让学生牢牢掌握所学知识。我们可以把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放在一起,看经历人间冷暖,世事变迁以后的作者在情感和思想有什么样的不同。比如入长安前的李白和出长安后的李白;南迁前的李清照和南迁以后的李清照;“乌台诗案”前的苏轼和被贬黄州后的苏轼……
拓展能使课本知识得到了迁移得到了应用,让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然后内化为学生的文化素质。“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波,影有万变”。客观事物有如此多的变化,我们的思维更应当有无限的空间,把我们的触角展开,去听自然的风鸣,去看青春的乐章,去领悟生活的真谛,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思维活跃,会表达会思考的人吧,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有负教师这个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