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短篇小说)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s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门是半掩着的。刘小丽进来时刚要关,卞老师说,不用了。卞老师的办公室很挤,到处堆满了东西。虽然进了门就一直低着头,缩着身子,但刘小丽还是莫名地觉得自己占了房里太多的空间。她把扣着的双手合得更紧些,又下意识地并了并腿。她一直站着,卞老师让过座,但旁边的椅子上躺着个电脑包,还搭着卞老师的西服外套,卞老师让座时没有起身收拾,她便只好站着。卞老师也没再让。刘小丽以为谈话很快就会结束,卞老师也说了,他一会儿就要出差。可卞老师似乎并没那么着急,他一边翻着学生论文,一边聊着电话。电话好不容易挂了,他说句抱歉,接着又拨了个号。刘小丽很局促,脖子有些僵了,她不敢太抬头,只略微仰了仰脸,卞老师通话时的表情很丰富,他的头随着摇晃的老板椅轻微转动。漫过卞老师满头浓密的黑发,窗户外面,山城的雨正很细很细地落着。下雨了。刘小丽的心动了下。可这会儿时间走得太慢,刘小丽微闭了眼,雨水像是种错觉,她屏起呼吸一截一截吸着房间里的水汽,的确下雨了。刘小丽嘀咕了声,她感觉她还笑了,在仿佛已经凝固成一种坚硬外壳的尴尬中,慢慢拉了拉嘴角。
  卞老师终于挂了电话,也没再拨。他的关心姗姗来迟,来了,又有一搭没一搭,刘小丽跟着卞老师的节奏,认真回答着问话,间或沉默。她显得拘谨,卞老师却仿佛驾轻就熟。事实上,看到卞老师来电的那一刻,刘小丽就已经预料到事情如愿发生了。但卞老师一直绕着圈子,刘小丽又惶惑起来,切入正题前,卞老师抬起头打量着刘小丽,像观察一件古董,过了似乎很久,卞老师略有些失望般地说,如果想读书的话,跟着我继续读吧。
  刘小丽被保送了。
  退出半掩着的门,刘小丽不知是否该轻轻关上,她犹豫了下,还是关上了。办公楼的走廊狭长而阴暗,但她丝毫不想麻烦头顶那些古怪的声控灯,她快步迈进雨里,雨水熟稔,落在脸上鈍钝的,如一把把小小的生锈的刀,生产着恰如其分的痛感。刘小丽长长地舒了口气,她居然有种想要流泪的冲动。她知道这有些过分了,她所在的学校既不是985又不是211,她读的又是冷门到极致的民族学,保送与其美其名曰深造,倒不如说被判了死缓。她喜欢民族学吗?三年多了,她弄明白了民族学是门怎样的学问吗?当年她不知怎么就被稀里糊涂调进了这个班,三年多就仿佛在云雾里转圈圈。现在冷不丁地看见自己要坠地了,惶恐了,就想再回头躲进云雾里去,这就是保送的意义吗?“死缓”,刘小丽咂摸着这个词,多么形象又摇曳生姿的一个词!对于一个不知道要什么和爱什么的人来说,“死缓”就是最爱,就是灵丹妙药一样的需索。她被保送了,这多好,前面的三年,那么一望无际的时间,她都不用再想她应该去做什么了。想流泪的冲动又泛上来,她恨死自己了,但又清晰地感觉到了愉悦和幸福。哪怕,她切切实实地明白,这保送的名额原本不是她的,她是被施舍的,她应该羞愧和恨,可她脸上还是流下了感动的泪。她擦着泪去教工食堂吃午饭,擦着擦着,她又笑了。笑得像个大贱货,她想。
  饭点的食堂像个马蜂窝,刘小丽踟蹰着看了下一楼和二楼打饭的队伍,她叹了口气,来到稍清净些的三楼。一个猪扒饭15块,算是犒劳自己了。她寻到个空处坐下来,饭吃到一半,桌角处一只弓起的中指突然当当敲了两下,她抬头,消失很久的谢磐石正侧着身肆无忌惮地盯着她。刘小丽满脸木讷,她还沉在自己深潭般的心思里,竟一时想不起谢磐石的名字了,她多么希望这一时是永恒的,你谁呀!她回归了错愕和愤怒,鼻子里哼着气,埋头将米饭使劲塞进嘴巴里。
  刘小丽自顾自吃着东西,谢磐石问她最近怎么样,她懒得搭理。谢磐石就交代起自己的近况来,刘小丽皱着眉头,猪扒吃完,只喝了两口饮料,她起身离开。谢磐石跟着,外面雨大了,他问她要去哪儿,他送她。
  刘小丽确实不知道该去哪儿,她只是惯性地朝宿舍的方向走。谢磐石打着伞,试探性地将手搭在刘小丽的腰上,她嫌恶地挣开。宿舍很快就到了,谢磐石说,他租了个地方,从公司的宿舍搬出来了。刘小丽不回头,没听见似的径直走进宿舍楼。
  刘小丽并不想回寝室,寝室像个地窖般冰冰的。蒋丽君被父亲接走已有几天,她本以为这下好了,春天真正来了,可出乎意料,蒋丽君搬走后,她的失眠症不仅没有好转,反而不争气地加剧了。寝室里只剩她一人长住,这曾是她梦寐以求的。临近毕业,宿舍其他两人结伴去旅行了,她们通过爸妈的关系在自己的家乡小城谋到了差事,后顾已经无忧。没了室友们尤其蒋丽君的吵闹,安静的夜里,刘小丽依然无法好好入睡。这真是荒谬,她躺在床上,山城丰沛的夜雨像某种诱导素刺激着她的传导神经。有时候,听着窗外振聩的雨声,她甚至恍惚间能感觉到神经元被电击似的一阵阵麻痛。没有办法,为了排遣憋闷和委屈,夜深人静里,实在受不住了,她就冲着虚空挥舞拳头,嘴里一遍遍骂着,“妈了个屄的”,“妈了个屄的,蒋丽君”!可她这又是在干什么呢?她早干吗去了?从始至终,她懦夫似的,活在别人的阴影里,活在所有人的阴影里,她怪得着蒋丽君吗?
  那个晚上,雨水起先断断续续的,到了后半夜,才真正繁茂起来。跟着雨水一块儿膨胀的是蒋丽君抑制不住的号啕。她的哭泣仿佛从刘小丽的梦里钻出来,它撑破了刘小丽所有支配睡眠的细胞,刘小丽如这哭声诞下的新生儿,慌忙惊醒在现实和梦魇衔接的罅隙里。似乎从那个晚上起,刘小丽就没办法好好睡觉了,她掉进了某条缝里,当然,蒋丽君早已掉进了某条缝里。不同的是,她是被逼的,蒋丽君逼的,而蒋丽君自己,却像飞蛾扑火。她不能理解蒋丽君怎么就在夜里号啕起来,怎么就在号啕后变得丢了魂似的神神道道的?在她看来,蒋丽君前途无量,她只不过需要在好的和更好的诸多前途中,选一个就好了。她的保送成绩第一,她考上了中央民大的研究生,又考上了家乡小城的公务员,她凭着自己的能力争取来三个机遇。当然,本校的保送她应该是不屑的,刘小丽也盼着她的不屑,可不同的机遇更像是沿着不同方向狂奔的野马,她的身心被野马撕裂了。按照蒋丽君的意思,她想去读书,学校的老师很愿意留她,还许诺了条件。北京那边也要她了,中央民大可是985。如果读书,蒋丽君要做个关于读哪所学校的决定。但她的父母却希望她能回家工作,不仅是希望,还有胁迫的意味。她的父母是性格很强的人,他们心疼自己的女儿,女儿1988年的,也不小了,公务员的工作又是别人挤破头都挤不进去的。女儿回了家,工作稳定,找个门当户对的男人把婚结了,他们的心也就算操完了。所以,在做出读哪所学校之前,蒋丽君必须首先做一个还要不要读书的决定。她的父母意志坚定,不幸的是,蒋丽君也是个性格要强的人,不要强也就不可能有那么多机会。大学的专业虽然是调剂的,可几年下来,她却从枯燥的书里不仅读出了趣味,还读出了一个硬扎扎的念头——她要一路读下去,直到成为这个世界上的第三种人类——女博士。可蒋丽君又是个孝顺的人,她也心疼她的父母,甚至更心疼她的父母,于是,她就这么掉进一条缝里了。
其他文献
大约是上世纪80年代末,甘肃的《读者文摘》杂志在全国搞了一次征文,我根据我大学同学明晖和他妻子奇特的爱情故事,写了一篇千字文投稿,结果获了一个奖,奖品是一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我收藏的四大名著有不少版本,但《读者文摘》奖的这套《红楼梦》《西游记》《水滸》《三国演义》的版本,却是很少见到的袖珍本,64开,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软皮精装,内文用超薄纸印刷,小字,四大名著浓缩到四本小书中。这套书,旅行时携带
家书,是漂泊在外的人与家人相互来往的信,是维系家人情感的一种方式,饱含着浓浓的亲情。一封封平淡、朴实的家书,一行行带着体温、浸着热泪、寄托着希冀的文字,连接着千家万户和五湖四海,记录着社会进程,见证着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诗圣”杜甫在《春望》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尽述在“安史之乱”中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对国事的担忧;林觉民在生命最后一刻写下脍炙人口的《與妻书》,表达
1.大雪  一场大雪让历史在现实中复活  大雪从天而降,大雪从天而降  大雪落在苍茫的群山上  大雪落在垂钓的湖面上  大雪落在古典的长亭短亭  青砖灰瓦红墙  飞翘的檐角、抖动的枝条上  落在老物件和旧时光的斜坡和断面上  落进摄影师精心筛选剪裁的构图  画家审美的画框  世人对从天而降的事物  总是秉持截然相反的方向——  不是无限悲伤,就是大喜过望  其实,喜不会从天而降  悲不会从天而降 
一  电话铃第一声响起,我便在战栗中惊醒。打开台灯一看,石英钟指着零时十分。我不敢接电话。我知道这个时间的电话内容基本上没什么好消息。作为团政委,我怕团里出事儿;作为老大,我怕老家出事儿。等第三下铃声响起的时候,我犹豫着接了电话。是大弟从老家打来的,声音跟以往有很大差距:“大哥吗?咱娘不行了……”  自大弟家安上电话,轻易不打一次,打过来基本上都有事儿,有好事儿的时候极少。娘长年生病,我每天都过得
午饭过后,我坐在圣莫妮卡海滩的栈桥码头上,被大太阳晒得昏昏欲睡。我在等国内来的客人们从海滩上拍照回来,然后送他们去洛杉矶国际机场,赶下午四点直飞北京的飞机。6岁的小女儿珍妮在不远处跟一个小贩玩,那是一个常年在这里兜售贝壳的菲律宾人,她的那些漂亮的形状奇异的贝壳,对小孩子有无限吸引,每次珍妮来这里,最后她都会从菲律宾人那里买一两只贝壳回去,无论我怎么跟她解释都没有用。这些贝壳大部分是亚洲进口来的,根
长篇散文《青梅》,可以视作作家蒋韵的私人叙事,也是作家饱含深情的泣血之作。通篇并没有千回百转的曲折故事,可是读完却令人唏嘘不已。蒋韵的文字一向很节制很干净,但是在这篇散文中却有些铺陈,看得出她想讲的太多太多。记得蒋韵曾经说过,她的奶奶、妈妈都喜欢“讲古”。现在轮到她“讲古”了。她在文章最后,明确写道,此文就是写给她的外孙女的。“等她长大了,我一定不在了。或许她还没长大,我的记忆已经如同我母亲一样死
南焱的这部《青铜爵》,括弧里注明了“1992~1997湖南小镇少年纪事”,等于把作品的取材、题旨、内容乃至时间、地点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与交代;作品开头那首同名小诗,则先声夺人般,以毫不隐晦的意蕴,与作品及其内涵前后呼应。看作品末尾,小说写于2000年,改定于2016年,其间相隔十五六年,想来酝酿的时间一定更长。作品的叙述有着明显的纪实风格,因此在我看来,作品里的“我”或隐或现着作者的影子,故事或者也
我爱我的祖国,没啥可笑的  我的祖国很老了,足足有五千年  大部分时间都被某些个人占  有了  才有神仙和皇帝纷纷登场  表彰自己的功绩  祖国两个字被冷落在一边  偶尔被捡拾起来  抖抖灰尘,泛黄的字体立刻充  血起来  站得方方正正  太阳般照见受尽蹂躏的人民  我爱我的祖国,五千年了  祖国第一次属于人民  还是不久前的事  第一次听到是人民创造了祖  国的历史  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才是当家 
A   桃花汊的刘五儿近年来悲喜交加,五味杂陈。   刘五儿今年三十岁,本来是一个老实巴交的青年农民,据说他十八岁学耕田时,走在母牛后面,不经意间看到牛尾巴下面那个部位,脸涨得通红。于是想了个非礼勿视的措施,摘了一柄荷叶用吊绊子草系挂于牛尾,别人见了感到奇怪,问他搞的什么名堂?他红着脸说是为牛遮阴,意思是遮挡太阳的暴晒,别人听了愈加笑得厉害。于是,人们便送他一个外号“刘遮阴”。   去年,有
穆干事在社会复杂观念冲击下,面临裁军三十万的进退去留压力,他迷茫、他困惑,他既想靠走关系,也想好好干工作实现个人愿望。可现实的迷雾一时障眼,他的梦想能实现吗?  穆干事与机要处方参谋一起吃夜宵,彼此都很投缘,气氛自然蜜水一样乐融,觥筹交错间获知一条惊天消息:自己所在的宣传处要与保卫处合并了,这次精简整编,省军区政治部也就动了这两个处。嘿嘿,真是怕什么便会来什么!  夜市上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