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姚配中为例,论述了以“元”为核心的乾嘉易学哲学体系建构.姚氏秉承乾嘉学派易学传统,以郑氏易为宗,会通汉易,从“元为万物之元”论及“元为《易》之原”,再到“元为五经之原、周秦百氏之原、《月令》明堂历律之原”,建构起内涵象数、义理的“元”哲学体系.以姚配中为代表的乾嘉学者所理解的“元”概念,内含儒道两家意义,既是形上之道,又是未脱离形下的气,抽象而具体,可感可证,与宋代“太极”或“理”概念比较,似乎更为接近“真实”的外在世界.以此建构的易学哲学体系,内含自然属性与道德属性,是自然与德性统一.乾嘉学者所倡导解
【机 构】
:
山东大学 周易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姚配中为例,论述了以“元”为核心的乾嘉易学哲学体系建构.姚氏秉承乾嘉学派易学传统,以郑氏易为宗,会通汉易,从“元为万物之元”论及“元为《易》之原”,再到“元为五经之原、周秦百氏之原、《月令》明堂历律之原”,建构起内涵象数、义理的“元”哲学体系.以姚配中为代表的乾嘉学者所理解的“元”概念,内含儒道两家意义,既是形上之道,又是未脱离形下的气,抽象而具体,可感可证,与宋代“太极”或“理”概念比较,似乎更为接近“真实”的外在世界.以此建构的易学哲学体系,内含自然属性与道德属性,是自然与德性统一.乾嘉学者所倡导解释易学文本的文字训诂和象数,不仅仅是通达义理的工具,其自身也内含古代名物制度和文化知识,反映古人对于客观外在世界的认知,他们对文本的解释体现的是解释者的学识与修养及其对于外在世界的理解,是一种类似西方的语言哲学.
其他文献
武太出身官宦家庭,唐武周时期曾担任过皇帝近侍及唐昌县令等职务.其墓葬发现于陕西西安高陵区,发掘出土的墓志对于武太生平职位、唐代职官体系及爵位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唐代墓志述志主生平,言其功绩,有重要的历史、地理、文化价值,然其多简俗字、讹别字,给志文释读造成不少困难.本文选择其中的七个疑难字进行考释,或补原释文之缺,或正原释文之误,以期为石刻材料的正确释读和科学整理提供思路,且为汉字发展史研究提供资料.
李静训墓是一座体现了特殊葬仪的隋代贵族墓,本文从遗存堆积状态、墓志、墓主身世等方面对考古遗存进行了重新解读.首先根据考古遗存复原了葬仪的过程,认为下葬时没有举行通行的墓内祭祀礼仪,因此墓室空间形态极为特殊,呈封闭式的椁墓结构;其次,根据墓志信息和墓上建筑遗存,认为有意模拟了佛教舍利瘗埋之法,此与墓主的特殊身世和隋代的舍利瘗埋活动有关.此外,李静训的石棺形制和画像内容也较为特殊,源自于北朝的房形石椁,又是唐代殿堂式石椁的前身,呈现出北朝和唐代之间高等级葬具的过渡形态.
本文通过对江汉地区二里头第三、四期遗存的分析,认为这一阶段中原文化对江汉地区的扩张存在不同的影响路线.汉水中、上游与江汉西部地区的文化面貌呈现出了典型的二里头文化的特征,反映出二里头文化经南阳盆地,沿汉水流域而下的进发路线.江汉东部地区以盘龙城遗址为代表,则体现出了与下七垣文化和南关外下层的密切联系,可能是中原文化通过信阳地区,过桐柏山向南楔入的结果.中原文化在江汉地区所见两条线路并进的扩张态势,之后为二里岗阶段该区域的文化格局奠定基础.
本文从种属与数量、测量尺寸、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骨骼发现率、骨表痕迹与异常等方面对庙底沟遗址庙底沟文化时期的动物遗存进行了分析.这一时期先民的肉食资源获取方式属于“开发型”,饲养家猪为主,偶尔也狩猎野猪、鹿科动物、鸟类,捕捞软体动物和鱼类.针对不同的动物,先民采取不同的利用策略.结合以往研究发现庙底沟文化在动物资源利用方面有较强的一致性.
黄河考古是以黄河为标靶的考古工作与研究,主要利用考古材料和使用考古学方法对人类出现以来黄河自身的变迁及其与人类的互动进行研究,因此可以说是传统考古、黄河历史和地质考古的交叉学科.黄河考古的主要课题有黄河下游的河道与堤防、黄河航运与津渡及黄河泛滥的文化遗存等.
司马谈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思想家和大学者.他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作过深入研究,其成果集中体现在《论六家要指》一文之中.司马谈从“务为治”即把六家学说定性为治理国家的政治学说发论,把道家的政治思想与阴阳、儒、名、墨、法等五家的政治思想作了区分和比较.他认为,道家吸收了其他五家的长处,又没有五家的短处,比较明确地把道家无为政治思想概括为简易政治思想,形成了道家独特的简易政治思想风格.司马谈虽然论的是道家,但主要讲的是老子.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七一”重要讲话.通篇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意蕴悠远.它是高举旗帜、自信昂扬的政治宣言书,展现了共产党人的豪迈气概,激发了人民的斗志、坚定了必胜的信心、增强了使命意识;它是固本培元、守正创新的理论航标灯,深刻阐发了一系列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论断,为民族复兴之路指明了方向;它更是矢志复兴、接续奋斗的时代集结号,擂响了踏上新征程的战鼓,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嘹亮号角.
中原地区发现的西汉原始青瓷,主要集中分布在今洛阳、南阳、郑州和商丘等地,种类有壶、瓿、罐和盒,数量共计100件,壶的数量最多且类型丰富.西汉原始青瓷可能主要用作随葬品,墓主没有专属的社会阶层,主要流通于经济发达、水运交通便利的地区.
本文对长安城太平坊白瓷样本的显微结构、化学组成等进行测试分析,探讨了唐代白瓷的来源、烧制工艺、生产和运输情况.并从消费端的角度分析探究了唐代平民的白瓷消费需求.为进一步研究唐代白瓷生产和唐代社会生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