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P2P,英文person-to-person,意即个人对个人的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这一模式自2005年在英国首先兴起,2006年中国首次出现P2P平台,迄今已有10年的发展历史。截至2015年底,我国P2P借贷平台的数量达到了3853家,但这其中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仅有1748家,如此之多的平台涉及的业务不尽相同,本文旨在从我国P2P主要的发展模式和现状以及P2P未来的行业发展做一分析。
【关键词】P2P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网贷
一,我国P2P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普通小额信贷
我国的P2P业务起步于2006年,早期,相較于传统银行放贷的手续复杂、限制条件过多、审批时间长的等状况,P2P平台从小额信贷入手,满足人们的小额资金需求,简化手续,减少限制条件,放款周期短,凭借着灵活快速的特色吸引了大量客户,这也是早期P2P平台多数的主营业务。但由于风险难以控制,坏账率高等原因,使得一些平台开始调整业务方向,逐渐被其他模式所代替,近年来则随着成熟平台多年积累的数据和经验、不断完善的自身风控模型和征信系统,这一业务又呈现上升态势,这其中以宜人贷和翼龙贷为代表。如宜人贷,采取申请人凭借工资流水、信用卡以及社保公积金信息即可快速审批,并且月费率可最低低至0.78%,受到用户的欢迎。
(二)房地产金融
房地产金融也是目前的主流互联网金融模式,根据零壹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2015年P2P放贷整体的交易规模在950亿元左右,是上一年度的3倍有余,这其中的代表以链家地产旗下的链家理财,其年度交易额达到整个P2P房贷的13%约125亿元,据链家官网介绍,链接理财是房产买卖——银行按揭——资金托管——产权服务——过桥融资——金融理财,线上对接有投资理财需求的投资人,然后在线下对接有购房业务的业主,以满足业主在购买房屋时产生的借款需求。链家理财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了链家地产的优势,能够为供需双方搭建桥梁,给投资人带去较高收益的同时,既满足了买房人的借款需求,又增加了公司主营业务链家地产的销售量。但这一模式存在的风险在于,由于购房周期长,特别是二手房交易周期更长,加上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链家理财实际充当的是信用中介的角色,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中介,无形中增加了很大风险,在2016年年初上海出现的链家风波,即是这一过程中金融风险问题的暴露。
(三)分期消费贷款
据艾瑞咨询预测,2014到2019年中国的消费信贷规模将维持19.5%的复合增长率,在过去的2015年,大学生消费信贷规模已经超过了4000亿元。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消费金融成为去年以来的热门,被众多资本竞相追逐。这一领域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BATJ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布局,如京东推出白条服务,苏宁易购推出的任性付都针对于消费场景推出的消费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围绕着大学生消费,P2P理财机构也在加紧进入这一领域,以分期乐为代表。分期乐早期从购买手机切入市场,逐步将其业务拓展到整个的3C数码、运动户外、洗护美妆、教育培训、吃喝玩乐等多个消费场景。凭借着不断深耕校园市场以及同主流电商的合作,其用户群体也从早期的大学生开始面向为年轻群体以及白领消费,截止到2015年底,分期乐全年的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四)其他发展模式
除了上述主流模式,还有诸如典当、股票配资和首付贷等模式,以及不良资产处置等新兴市场模式。首付贷的出现,解决了刚需购房者短期内资金紧张却又急于购房的问题,但不可避免的是首付贷助长了“炒房”的现象,且由于部分购房者筹措资金用于首付贷,后期则要面临着首付贷还款和放贷还款的双重还款压力,违约风险高,上文提到链家风波也是这一金融风险的体现。目前房产中介已停止相关业务,一些P2P平台也下线了该类产品,首付贷有可能遭遇全面禁止。
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信用体系监管逐步完善
我们看到,不管是哪种经营模式,都会面临同一风险即信用风险,由于目前多数的P2P平台所针对客户群体主要是中小型企业以及小额资金需求者如大学生,这样的客户群体偿债能力较弱,加上利率较高,共同加大了违约发生率。另一方面,问题平台的监管问题日益彰显,2015年底的e租宝事件将P2P监管的缺失推向顶峰,如何保障平台的利益的同时又保障借贷群体的利益,是P2P行业想要健康发展所不能避免的问题,2015年底,银监会牵头起草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此同时,我国的征信工作也在逐步完善,可以看到,P2P行业正逐步规范化,合规经营将成为未来的主题。
(二)行业整合
自2006年中国P2P兴起,十年的发展,使得早期庞大的空白市场逐渐被数以千计的平台抢占,行业已经脱离了高速发展阶段,随着P2P行业整体进入监管时代,国家加大监管力度,暂停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准入,P2P行业在2016年无异于进入了寒冬时期,行业整体增速的放缓,存量平台的被迫退出或转型,使得大量中小平台的生存机会变小,转型退出或者合并是主要的趋势。由于问题平台带来的信心减少,优质平台和大型平台成为了投资者的首选,优质平台的内外部资源逐渐成熟又加速了其规模优势,可以看到,在未来,随着大型平台的稳步发展,“马太效应”会愈加的明显。
参考文献
[1]零壹研究院.2016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发展报告[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2]李晓圆.我国P2P网络小额借贷的现状研究[J].现代金融,2014(02).
[3]潘文敏.我国P2P小额信贷模式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建议[J]金融天地,2014.(4).
【关键词】P2P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网贷
一,我国P2P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普通小额信贷
我国的P2P业务起步于2006年,早期,相較于传统银行放贷的手续复杂、限制条件过多、审批时间长的等状况,P2P平台从小额信贷入手,满足人们的小额资金需求,简化手续,减少限制条件,放款周期短,凭借着灵活快速的特色吸引了大量客户,这也是早期P2P平台多数的主营业务。但由于风险难以控制,坏账率高等原因,使得一些平台开始调整业务方向,逐渐被其他模式所代替,近年来则随着成熟平台多年积累的数据和经验、不断完善的自身风控模型和征信系统,这一业务又呈现上升态势,这其中以宜人贷和翼龙贷为代表。如宜人贷,采取申请人凭借工资流水、信用卡以及社保公积金信息即可快速审批,并且月费率可最低低至0.78%,受到用户的欢迎。
(二)房地产金融
房地产金融也是目前的主流互联网金融模式,根据零壹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2015年P2P放贷整体的交易规模在950亿元左右,是上一年度的3倍有余,这其中的代表以链家地产旗下的链家理财,其年度交易额达到整个P2P房贷的13%约125亿元,据链家官网介绍,链接理财是房产买卖——银行按揭——资金托管——产权服务——过桥融资——金融理财,线上对接有投资理财需求的投资人,然后在线下对接有购房业务的业主,以满足业主在购买房屋时产生的借款需求。链家理财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了链家地产的优势,能够为供需双方搭建桥梁,给投资人带去较高收益的同时,既满足了买房人的借款需求,又增加了公司主营业务链家地产的销售量。但这一模式存在的风险在于,由于购房周期长,特别是二手房交易周期更长,加上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链家理财实际充当的是信用中介的角色,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中介,无形中增加了很大风险,在2016年年初上海出现的链家风波,即是这一过程中金融风险问题的暴露。
(三)分期消费贷款
据艾瑞咨询预测,2014到2019年中国的消费信贷规模将维持19.5%的复合增长率,在过去的2015年,大学生消费信贷规模已经超过了4000亿元。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消费金融成为去年以来的热门,被众多资本竞相追逐。这一领域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BATJ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布局,如京东推出白条服务,苏宁易购推出的任性付都针对于消费场景推出的消费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围绕着大学生消费,P2P理财机构也在加紧进入这一领域,以分期乐为代表。分期乐早期从购买手机切入市场,逐步将其业务拓展到整个的3C数码、运动户外、洗护美妆、教育培训、吃喝玩乐等多个消费场景。凭借着不断深耕校园市场以及同主流电商的合作,其用户群体也从早期的大学生开始面向为年轻群体以及白领消费,截止到2015年底,分期乐全年的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四)其他发展模式
除了上述主流模式,还有诸如典当、股票配资和首付贷等模式,以及不良资产处置等新兴市场模式。首付贷的出现,解决了刚需购房者短期内资金紧张却又急于购房的问题,但不可避免的是首付贷助长了“炒房”的现象,且由于部分购房者筹措资金用于首付贷,后期则要面临着首付贷还款和放贷还款的双重还款压力,违约风险高,上文提到链家风波也是这一金融风险的体现。目前房产中介已停止相关业务,一些P2P平台也下线了该类产品,首付贷有可能遭遇全面禁止。
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信用体系监管逐步完善
我们看到,不管是哪种经营模式,都会面临同一风险即信用风险,由于目前多数的P2P平台所针对客户群体主要是中小型企业以及小额资金需求者如大学生,这样的客户群体偿债能力较弱,加上利率较高,共同加大了违约发生率。另一方面,问题平台的监管问题日益彰显,2015年底的e租宝事件将P2P监管的缺失推向顶峰,如何保障平台的利益的同时又保障借贷群体的利益,是P2P行业想要健康发展所不能避免的问题,2015年底,银监会牵头起草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此同时,我国的征信工作也在逐步完善,可以看到,P2P行业正逐步规范化,合规经营将成为未来的主题。
(二)行业整合
自2006年中国P2P兴起,十年的发展,使得早期庞大的空白市场逐渐被数以千计的平台抢占,行业已经脱离了高速发展阶段,随着P2P行业整体进入监管时代,国家加大监管力度,暂停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准入,P2P行业在2016年无异于进入了寒冬时期,行业整体增速的放缓,存量平台的被迫退出或转型,使得大量中小平台的生存机会变小,转型退出或者合并是主要的趋势。由于问题平台带来的信心减少,优质平台和大型平台成为了投资者的首选,优质平台的内外部资源逐渐成熟又加速了其规模优势,可以看到,在未来,随着大型平台的稳步发展,“马太效应”会愈加的明显。
参考文献
[1]零壹研究院.2016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发展报告[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2]李晓圆.我国P2P网络小额借贷的现状研究[J].现代金融,2014(02).
[3]潘文敏.我国P2P小额信贷模式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建议[J]金融天地,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