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发展文化旅游经济,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不断提高旅游业的文化品位是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主导趋势。本文就四川峨边彝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四川峨边 彝族 文化旅游 研究
二十一世纪之初,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地推动下,利用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旅游经济成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然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层次不断提高,只有不断深入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旅游的文化品位才能够满足旅游者真正的精神需求。
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与峨眉、沙湾、美姑等县毗邻。历史上峨边曾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古代彝汉等民族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前沿,不同的文化不断交融,历经千年的嬗变,独具特色的峨边彝族文化已深深地植根于这片热土。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峨边彝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本文即对峨边彝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一、峨边彝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峨边彝族地区的文化旅游业发展迅速,不但扩大了就业机会,也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一定要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前提之下进行。切不可为了实现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破坏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核心资源,一旦破坏了这种核心资源,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也就无从谈起。
(二)基础设施落后,景区的可进入性差,旅游成本高
峨边地区许多景点之间距离较远,路况较差,这无疑会大大提升旅游成本。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发展峨边旅游业至关重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各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
(三)缺乏专业的、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峨边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会持续上升,尤其是专业的、高素质的旅游人才。目前,峨边彝族地区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都将是当地文化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峨边彝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一)修缮和保护古迹与彝族建筑,赋予传统文化内涵
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彝族先辈们在小凉山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古迹遗址,如古寺庙、古桥、古城墙、古驿道、吊脚楼等。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管理和保护,许多古迹遗址都程度不同地遭受到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近年来,峨边彝族集合公私力量,利用各种手段已经或正在修缮和恢复部分古迹遗址,并通过添置一些必要的附属设施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使之真实而完美地呈现于游人面前,成为耐看、耐评的精品景点。与此同时,应加大力度修建具有彝族标志的建筑物或宽敞的瓦板房民居,并按照彝族的规范模式在建筑上配制了精细的雕刻和色彩鲜艳的装饰。游客置身其中,瞬间便获得与内地建筑截然不同的感受,从而更加直观和深入地了解彝族历史及其优秀的建筑文化艺术,最终达到强烈吸引游客的预期效果。
(二)改造和创新服饰、饮食与手工艺品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
传统的彝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斑斓,不仅赚尽了游人眼球,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购买欲望。峨边地区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大量专门加工和销售彝族服饰的商铺,不仅保持了彝族传统特色,而且常常会融入一些现代的时尚元素。举凡出游,行者必以饱尝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为能事。尽管在峨边可食用的资料并不丰富,但是聪慧的彝族民众却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美味佳酿,如坨坨肉、香肠、射地、烤小猪、苏里玛酒等。而今,峨边地区的大小餐馆都在争相开发具有彝族风味和地域特色的风味美食。彝族手工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彝族工匠生产和销售的手工制品工艺细腻、样式考究,往往都是游客收藏和馈赠亲朋的抢手货。
(三)挖掘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提高民族文化品位
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生活环境孕育了峨边彝族独特的宗教礼仪和节庆文化。为了加快促进旅游发展,峨边彝族地区正在努力打造彝族年节、火把节、毕摩文化节、毕摩经诵、摔跤赛、情歌对唱、舞蹈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活动。在挖掘和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提高民族文化品位。着重挖掘具有本地区、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不能盲目跟风。此外,在打造和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不能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去迎合部分游客不良的猎奇心理,从而导致了民族文化的低俗化和庸俗化。
参考文献:
[1]普忠良等.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旅游丛书——彝族[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峨边彝族自治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凉山风[M].四川文艺出版社,1994.
[3]潘盛之.旅游民族学[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
其金项目:
本文系2010年乐山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启动项目“改革开放后四川峨边彝族文化变迁研究”(S1058)、2011年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四川小凉山彝族毕摩文化传承与保护问题研究—以马边彝族为例”(11SB0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刘瑶瑶(1983—),女,吉林辉南人,乐山师范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民族文化与历史文献研究。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关键词 四川峨边 彝族 文化旅游 研究
二十一世纪之初,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地推动下,利用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旅游经济成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然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层次不断提高,只有不断深入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旅游的文化品位才能够满足旅游者真正的精神需求。
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与峨眉、沙湾、美姑等县毗邻。历史上峨边曾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古代彝汉等民族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前沿,不同的文化不断交融,历经千年的嬗变,独具特色的峨边彝族文化已深深地植根于这片热土。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峨边彝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本文即对峨边彝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一、峨边彝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峨边彝族地区的文化旅游业发展迅速,不但扩大了就业机会,也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一定要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前提之下进行。切不可为了实现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破坏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核心资源,一旦破坏了这种核心资源,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也就无从谈起。
(二)基础设施落后,景区的可进入性差,旅游成本高
峨边地区许多景点之间距离较远,路况较差,这无疑会大大提升旅游成本。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发展峨边旅游业至关重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各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
(三)缺乏专业的、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峨边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会持续上升,尤其是专业的、高素质的旅游人才。目前,峨边彝族地区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都将是当地文化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峨边彝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一)修缮和保护古迹与彝族建筑,赋予传统文化内涵
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彝族先辈们在小凉山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古迹遗址,如古寺庙、古桥、古城墙、古驿道、吊脚楼等。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管理和保护,许多古迹遗址都程度不同地遭受到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近年来,峨边彝族集合公私力量,利用各种手段已经或正在修缮和恢复部分古迹遗址,并通过添置一些必要的附属设施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使之真实而完美地呈现于游人面前,成为耐看、耐评的精品景点。与此同时,应加大力度修建具有彝族标志的建筑物或宽敞的瓦板房民居,并按照彝族的规范模式在建筑上配制了精细的雕刻和色彩鲜艳的装饰。游客置身其中,瞬间便获得与内地建筑截然不同的感受,从而更加直观和深入地了解彝族历史及其优秀的建筑文化艺术,最终达到强烈吸引游客的预期效果。
(二)改造和创新服饰、饮食与手工艺品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
传统的彝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斑斓,不仅赚尽了游人眼球,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购买欲望。峨边地区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大量专门加工和销售彝族服饰的商铺,不仅保持了彝族传统特色,而且常常会融入一些现代的时尚元素。举凡出游,行者必以饱尝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为能事。尽管在峨边可食用的资料并不丰富,但是聪慧的彝族民众却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美味佳酿,如坨坨肉、香肠、射地、烤小猪、苏里玛酒等。而今,峨边地区的大小餐馆都在争相开发具有彝族风味和地域特色的风味美食。彝族手工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彝族工匠生产和销售的手工制品工艺细腻、样式考究,往往都是游客收藏和馈赠亲朋的抢手货。
(三)挖掘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提高民族文化品位
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生活环境孕育了峨边彝族独特的宗教礼仪和节庆文化。为了加快促进旅游发展,峨边彝族地区正在努力打造彝族年节、火把节、毕摩文化节、毕摩经诵、摔跤赛、情歌对唱、舞蹈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活动。在挖掘和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提高民族文化品位。着重挖掘具有本地区、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不能盲目跟风。此外,在打造和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不能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去迎合部分游客不良的猎奇心理,从而导致了民族文化的低俗化和庸俗化。
参考文献:
[1]普忠良等.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旅游丛书——彝族[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峨边彝族自治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凉山风[M].四川文艺出版社,1994.
[3]潘盛之.旅游民族学[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
其金项目:
本文系2010年乐山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启动项目“改革开放后四川峨边彝族文化变迁研究”(S1058)、2011年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四川小凉山彝族毕摩文化传承与保护问题研究—以马边彝族为例”(11SB0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刘瑶瑶(1983—),女,吉林辉南人,乐山师范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民族文化与历史文献研究。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