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画临摹教学的探讨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zy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于抓好小学生中国画临摹教学,可以从讲故事和欣赏分析相结合、临摹与写生相结合、难易适度选择临摹范本、重视临摹观察与思考习惯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传统文华。
  【关键词】临摹;教学;探讨
  中国画以悠久的历史和独树一帜的特点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辉煌的体系,距今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抓好小学生中国画教育对于传承并弘扬民族绘画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美术教学课程中,中国画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对于中国画的学习,临摹是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很多优秀的画家甚至大师都有着丰富的临摹经历,在中国画的教学中临摹教学确实有着特别的意义:学生不仅能够通过临摹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感受绘画的乐趣,更能开拓视野、提高绘画表达能力。此外,临摹练习还为学生提供了与大师对话的机会。
  何谓临摹呢?临摹也称“临仿”,宋代书法家黄伯思的解释是:“临”谓以纸置古帖旁,观其形式而学之。“摹”谓以纸盖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拓之,若摹画之摹,相当于书法练习中的“描红”,临与摹各有不同的学习效果。明代李晔说:“临得势摩得形”,所以临摹的目的不在于画得和原画一模一样,而是在临画过程中观察分析和研究作品的线条、明暗、造型以及构图设色的规律、作者和艺术风格,从中得到启发,吸收别人创作的经验、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表现风格。
  中国画有着较强的独特性,其一表现在中国画工具的独特。中国画使用毛笔作为主要的绘画工具,对于执笔的方法,用笔的方法都有着独特的要求;宣纸作为中国画的主要材料,生宣、熟宣有着不同的画法,而对于用墨,有“焦、浓、重、清、淡”等不同的用墨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临摹来掌握这些独特的绘画技巧,从而快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其二,中国画的审美具有独特性。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绘画,中国画不仅仅追求自然美的再现,一幅好的中国画,追求的是“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所以,通过临摹学习的方法,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因此,临摹教学在中国画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临摹训练可以为学生提供中国画初步的知识和经验。
  下面谈几点我对中国画临摹教学的经验和思考:
  一、采用讲故事和欣赏分析的形式:选择有代表性的大师作品,介绍大师的经历、引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用过讲述作品产生的背景,引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中国许多绘画大师,如齐白石、唐伯虎、张大千都有着许多传奇故事,足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引出齐白石与老舍先生的一段趣闻轶事,再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意境之美,这样更有助与学生加深中国画的理解,提升审美能力。
  二、临摹与写生结合:临摹教学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而不是目的,如果过分强调临摹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那么这种教学将毫无意义。临摹和写生观察在教学中相辅相成,比如欣赏齐白石的鱼、虾、蟹等作品时,可以结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真实的鱼、虾、蟹,以体会白石老人绘画之妙,同时可以通过观察用自己的方法把它们画下来体会创造的乐趣。临摹和写生相结合的方法也是学习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很多优秀的画家也是通过这种方法取得成功的。
  三、临摹范本的选择应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难易相适才能使学习充满乐趣。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范本。
  四、临摹教学应该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由浅入深,应注重画面的情趣,不要过分强调造型和色彩的精准,要注意培养儿童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中注重孩子绘画的变化,临摹之后进行写生和创作。
  五、在临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正确评价和看待孩子的作品,临摹重要的是學习的过程,孩子不可能真正理解原作、画的和原作一样好,他要真正画好,必须是他有了相应的文化积累和艺术造诣之后,现在的学习只是给他一个途径去接触成熟的艺术形式,让他看得好一点,学得好一点。教师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批评和过度表扬吹捧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白石老人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一张优秀的作品是孩子情感的宣泄、个性的张扬和思维的反映,思孩子心灵的写照和感悟。画画就是让孩子更快乐。临摹是手段,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艺术所带来的精神的愉悦和美感,如果儿童的作品缺乏童趣,变成小大人的作品,便失去了孩子主观感受和创作,所以临摹作品并不是画得越像越好。教师应该抓住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肯定与鼓励。
  总之,临摹教学在中国画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去指导学生临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中国画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美术教育研究》(2016年20期)中《浅谈中国话教学中的临摹》(陈学军 郝怡)
  [2]《辽宁师专学报》(2010.02)中《浅论中国画的临摹》(宋春芳 吴峰)
其他文献
从教十多年,感觉教师真是让人痛并快乐着的工作。其他行业的人最喜欢问:“和学生打交道很好玩吧,学生都很可爱呀!”老师们的回答往往是:“不上课时每个学生都很可爱,可上起课来呀……”是啊,我想每个老师都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为人师的辛苦是不足向外人道的;然而,为人师的快乐与欣慰外人也是不知晓的。正是因为在与孩子们相处中他们给我的点点滴滴的感动,让我越来越热爱我的工作,喜欢我的学生。  英語课上,我正在讲语法
期刊
【摘 要】玄幻小说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逐渐从文学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已然壮大为我国文学领域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追求自由、注重娱乐精神的体现,不卖弄华丽的词藻,不追求严谨细致的表达,不以深邃的思想为噱头,轻松阅读、消遣娱乐正是网络玄幻小说的一大特征。人们在对网络玄幻小说进行阅读时,也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感情移寄至玄幻世界中的某个人物身上,对人物形象的各类遭遇感同身受,并且自身的情绪也会跟着故事中各种矛
期刊
【摘 要】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是一篇专论艺术构思与想象的著名论文。其开创了形象思维理论的先声;而形象思维的结晶便是“意象”,即“人心营造之象”。而意象的酝酿与定型,其必不可少的前提又“贵在虚静”。“虚静”是创作之前的作者所需之境静与心静的双重要求。  【关键词】《文心雕龙·神思》;虚静  刘勰《文心雕龙》由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和作家论等部分组成。从《神思》到《总术》的十九篇是创作论部
期刊
【摘 要】音乐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有效调节剂,内蒙古地区有着悠久且丰富的音乐传统。无论是出于文化保护或是音乐研究的角度,都应当对其进行深度分析。文章从蒙古传统音乐的整体特点入手,以文化情怀为基准,在具体的音乐类型中对典型的蒙古音乐特点展开探讨,为相关的音乐、文化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蒙古;传统音乐;长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音乐作为文化的载体,为人
期刊
【摘 要】童话的世界是梦幻的、甜蜜的,像迪士尼的卡通片。但也不尽是艳丽的、完美的,像蒂姆·波顿的黑童话。黑童话意不在曲解童话,也不在放大阴暗面。生活本就不是童话,蒂姆·波顿是想要孩子从并不完美的故事中去找寻人性的闪光点,从而对世事充满善意,保持童真。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从他的故事中找寻到自己的影子,获得深切的认同感。有意思的是大卫·林奇和蒂姆·波顿的电影,一个表面阳光内心黑暗,一个表面黑暗内心温暖。
期刊
【摘 要】笔者从事了器乐进音乐课堂多年,音乐课堂试过教学的乐器有:口风琴,口琴,ukulele,竖笛这四种乐器,直到2015年广东花城出版社的音乐书版本改革,在音乐教科书上印有竖笛教学教程的相关资料后,从2015届开始,我校便将“器乐进课堂”的乐器统一为----竖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竖笛教学上多次的行动探究,笔者总结了一些能有效提高学生竖笛演奏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提高;竖笛;演奏能力;
期刊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巨大的时代冲击与挑战,遭遇生存与发展的危机。动漫作为现代社会广为接受的娱乐方式与传播媒介,应当积极参与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能够胜任传播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笔者从 “动漫化”这一理念出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层面和不同内容上探讨了其传承与传播的新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的运行路径提供了较为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非遗;动漫化
期刊
【摘 要】动画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当代文化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其广泛的传播不仅展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精髓以及民族的多样性,它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情怀,一种生活态度。它将不同时代、文化传统的人串联起来。中国動画艺术设计的发展中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作用非常重要,同时中国动画艺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也起到了积极的传播和促进。  【关键词】动画;中华传统文化;情怀  一、引言  动画是一个集平面、色彩、三维为
期刊
【摘 要】了解绍兴兰亭、欣赏千古兰亭,不但条件上得天独厚,而且可以进一步开发成区域性的校本拓展性精品课程,助推教育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让我们的孩子“大雅如兰,亭亭玉立”,他们将拥有人生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  【关键词】兰亭序;拓展性课程;实施;文化素养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提出了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开设的要求,然而现状还是不容乐观。 我校在初一年级书法课中,重点纳入了兰亭序欣赏课,以期达到促进
期刊
【摘 要】阮大铖是孔尚任名剧《桃花扇》中一个典型的反而人物形象,其人小有才华,在国破家亡之际,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大肆残害东林党人和复社文人,加速了南明的灭亡。剧中这个反派人物形象生动,成为我国戏剧人物长廊中的经典。  【关键词】《桃花扇》;阮大铖;人物形象分析  孔尚任是明末清初最为著名和剧作家,和洪升合称为“南洪北孔”,其代表作《桃花扇》以秦淮名姬李香君与复社文人侯方域之间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