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于抓好小学生中国画临摹教学,可以从讲故事和欣赏分析相结合、临摹与写生相结合、难易适度选择临摹范本、重视临摹观察与思考习惯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传统文华。
【关键词】临摹;教学;探讨
中国画以悠久的历史和独树一帜的特点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辉煌的体系,距今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抓好小学生中国画教育对于传承并弘扬民族绘画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美术教学课程中,中国画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对于中国画的学习,临摹是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很多优秀的画家甚至大师都有着丰富的临摹经历,在中国画的教学中临摹教学确实有着特别的意义:学生不仅能够通过临摹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感受绘画的乐趣,更能开拓视野、提高绘画表达能力。此外,临摹练习还为学生提供了与大师对话的机会。
何谓临摹呢?临摹也称“临仿”,宋代书法家黄伯思的解释是:“临”谓以纸置古帖旁,观其形式而学之。“摹”谓以纸盖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拓之,若摹画之摹,相当于书法练习中的“描红”,临与摹各有不同的学习效果。明代李晔说:“临得势摩得形”,所以临摹的目的不在于画得和原画一模一样,而是在临画过程中观察分析和研究作品的线条、明暗、造型以及构图设色的规律、作者和艺术风格,从中得到启发,吸收别人创作的经验、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表现风格。
中国画有着较强的独特性,其一表现在中国画工具的独特。中国画使用毛笔作为主要的绘画工具,对于执笔的方法,用笔的方法都有着独特的要求;宣纸作为中国画的主要材料,生宣、熟宣有着不同的画法,而对于用墨,有“焦、浓、重、清、淡”等不同的用墨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临摹来掌握这些独特的绘画技巧,从而快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其二,中国画的审美具有独特性。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绘画,中国画不仅仅追求自然美的再现,一幅好的中国画,追求的是“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所以,通过临摹学习的方法,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因此,临摹教学在中国画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临摹训练可以为学生提供中国画初步的知识和经验。
下面谈几点我对中国画临摹教学的经验和思考:
一、采用讲故事和欣赏分析的形式:选择有代表性的大师作品,介绍大师的经历、引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用过讲述作品产生的背景,引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中国许多绘画大师,如齐白石、唐伯虎、张大千都有着许多传奇故事,足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引出齐白石与老舍先生的一段趣闻轶事,再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意境之美,这样更有助与学生加深中国画的理解,提升审美能力。
二、临摹与写生结合:临摹教学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而不是目的,如果过分强调临摹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那么这种教学将毫无意义。临摹和写生观察在教学中相辅相成,比如欣赏齐白石的鱼、虾、蟹等作品时,可以结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真实的鱼、虾、蟹,以体会白石老人绘画之妙,同时可以通过观察用自己的方法把它们画下来体会创造的乐趣。临摹和写生相结合的方法也是学习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很多优秀的画家也是通过这种方法取得成功的。
三、临摹范本的选择应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难易相适才能使学习充满乐趣。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范本。
四、临摹教学应该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由浅入深,应注重画面的情趣,不要过分强调造型和色彩的精准,要注意培养儿童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中注重孩子绘画的变化,临摹之后进行写生和创作。
五、在临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正确评价和看待孩子的作品,临摹重要的是學习的过程,孩子不可能真正理解原作、画的和原作一样好,他要真正画好,必须是他有了相应的文化积累和艺术造诣之后,现在的学习只是给他一个途径去接触成熟的艺术形式,让他看得好一点,学得好一点。教师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批评和过度表扬吹捧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白石老人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一张优秀的作品是孩子情感的宣泄、个性的张扬和思维的反映,思孩子心灵的写照和感悟。画画就是让孩子更快乐。临摹是手段,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艺术所带来的精神的愉悦和美感,如果儿童的作品缺乏童趣,变成小大人的作品,便失去了孩子主观感受和创作,所以临摹作品并不是画得越像越好。教师应该抓住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肯定与鼓励。
总之,临摹教学在中国画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去指导学生临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中国画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美术教育研究》(2016年20期)中《浅谈中国话教学中的临摹》(陈学军 郝怡)
[2]《辽宁师专学报》(2010.02)中《浅论中国画的临摹》(宋春芳 吴峰)
【关键词】临摹;教学;探讨
中国画以悠久的历史和独树一帜的特点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辉煌的体系,距今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抓好小学生中国画教育对于传承并弘扬民族绘画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美术教学课程中,中国画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对于中国画的学习,临摹是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很多优秀的画家甚至大师都有着丰富的临摹经历,在中国画的教学中临摹教学确实有着特别的意义:学生不仅能够通过临摹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感受绘画的乐趣,更能开拓视野、提高绘画表达能力。此外,临摹练习还为学生提供了与大师对话的机会。
何谓临摹呢?临摹也称“临仿”,宋代书法家黄伯思的解释是:“临”谓以纸置古帖旁,观其形式而学之。“摹”谓以纸盖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拓之,若摹画之摹,相当于书法练习中的“描红”,临与摹各有不同的学习效果。明代李晔说:“临得势摩得形”,所以临摹的目的不在于画得和原画一模一样,而是在临画过程中观察分析和研究作品的线条、明暗、造型以及构图设色的规律、作者和艺术风格,从中得到启发,吸收别人创作的经验、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表现风格。
中国画有着较强的独特性,其一表现在中国画工具的独特。中国画使用毛笔作为主要的绘画工具,对于执笔的方法,用笔的方法都有着独特的要求;宣纸作为中国画的主要材料,生宣、熟宣有着不同的画法,而对于用墨,有“焦、浓、重、清、淡”等不同的用墨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临摹来掌握这些独特的绘画技巧,从而快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其二,中国画的审美具有独特性。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绘画,中国画不仅仅追求自然美的再现,一幅好的中国画,追求的是“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所以,通过临摹学习的方法,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因此,临摹教学在中国画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临摹训练可以为学生提供中国画初步的知识和经验。
下面谈几点我对中国画临摹教学的经验和思考:
一、采用讲故事和欣赏分析的形式:选择有代表性的大师作品,介绍大师的经历、引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用过讲述作品产生的背景,引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中国许多绘画大师,如齐白石、唐伯虎、张大千都有着许多传奇故事,足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引出齐白石与老舍先生的一段趣闻轶事,再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意境之美,这样更有助与学生加深中国画的理解,提升审美能力。
二、临摹与写生结合:临摹教学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而不是目的,如果过分强调临摹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那么这种教学将毫无意义。临摹和写生观察在教学中相辅相成,比如欣赏齐白石的鱼、虾、蟹等作品时,可以结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真实的鱼、虾、蟹,以体会白石老人绘画之妙,同时可以通过观察用自己的方法把它们画下来体会创造的乐趣。临摹和写生相结合的方法也是学习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很多优秀的画家也是通过这种方法取得成功的。
三、临摹范本的选择应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难易相适才能使学习充满乐趣。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范本。
四、临摹教学应该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由浅入深,应注重画面的情趣,不要过分强调造型和色彩的精准,要注意培养儿童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中注重孩子绘画的变化,临摹之后进行写生和创作。
五、在临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正确评价和看待孩子的作品,临摹重要的是學习的过程,孩子不可能真正理解原作、画的和原作一样好,他要真正画好,必须是他有了相应的文化积累和艺术造诣之后,现在的学习只是给他一个途径去接触成熟的艺术形式,让他看得好一点,学得好一点。教师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批评和过度表扬吹捧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白石老人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一张优秀的作品是孩子情感的宣泄、个性的张扬和思维的反映,思孩子心灵的写照和感悟。画画就是让孩子更快乐。临摹是手段,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艺术所带来的精神的愉悦和美感,如果儿童的作品缺乏童趣,变成小大人的作品,便失去了孩子主观感受和创作,所以临摹作品并不是画得越像越好。教师应该抓住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肯定与鼓励。
总之,临摹教学在中国画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去指导学生临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中国画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美术教育研究》(2016年20期)中《浅谈中国话教学中的临摹》(陈学军 郝怡)
[2]《辽宁师专学报》(2010.02)中《浅论中国画的临摹》(宋春芳 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