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胸前别着的不是队徽而是团徽的时候,我发现有些东西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
我小时候身体很差,两三天就病一次,所以爸爸妈妈没有让我上幼儿园。那时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爷爷奶奶家度过的。于是,很多回忆都从那里开始。
二表姐每到夏天总会来奶奶家住一段(后来我才知道,那段时间叫做“暑假”)。她比我大两岁,很温和,很善良。最重要的是,她来了,就有人陪我玩了。
从小我就很喜欢看动画片,尤其是《美少女战士》和《婚纱小天使》。她也喜欢,所以姐姐回来的时候,我们就玩角色扮演。当然不是现在所说的cosplay(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cosplay是什么),只不过是用动画中人物的名字称呼对方而已。
也有打“妖怪”的时候,那时候小叔还没有结婚,他闲着没事干就抢我们的零食,姐姐看不惯,洗完手后不立刻擦干,而是把手上的小水珠抖在他脸上。明明是我和姐姐在欺负他,奶奶却还是帮着我们,说大人不应该欺负小孩子。然后我们开心地笑。
姐姐曾经为了哄我而编了一个故事。她说,她认识一个天使,凡人是看不见的,不过,那个天使愿意教我们魔法,让我们成为实习天使。
若我不乖,姐姐就说,你不乖,天使就不教你魔法了。然后我就很听话。心里知道似乎是假的,不过还是选择相信世界上有天使、有魔法。希望有一天可以去魔法国度参观游玩,和这群神奇的精灵成为朋友。让他们教我魔法,在天空上飞翔。
姐姐回自己家后,家里就常常剩下奶奶和我——爷爷那时候还没有退休,至于小叔,他白天一般不在家(爸爸妈妈白天要工作,就带我去爷爷家,晚上才来接我),对于那时的我而言,我并不关心小叔去了哪里,只要他不抢我的零食就可以了。
后来爷爷退休了,早上吃完早餐后,就用自行车带我去公园玩。公园里有一个很大的湖,湖的两边各有一个小亭子。旁边种了一些菊花。有一条石板路从公园门口通往亭子,路边有两排树,还有一些给小孩玩的游戏。比如,旋转木马、小火车、过山车……
爷爷是那种宁愿自己看车,也不肯付5毛钱单车保管费的人,这种两元钱玩一次的游戏,他是不会给钱让我去玩的。我只能站在旁边羡慕地看着别的孩子的快乐——小时候会缠着爸爸给我买玩具,却不会叫他给我钱玩游戏。
不过也有一次是例外的,在那一天之内,我把公园里的游戏都玩了一遍。
那天,一个阿姨说认识我妈妈,是我妈妈的同学还是同事来着,我忘了,还说妈妈曾经带我去过她家做客。然后她带我和她的女儿把公园里的游戏全玩了一遍——当然啦,爷爷一直跟着我们。
后来回家问妈妈,她也想不起来那个人是谁了,她只记得她带我去过珍姨家,不过珍姨只有一个比我小一岁的儿子。直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那个阿姨是谁。
爷爷去公园主要是跳社交舞,我呢,就满公园跑。有时候爷爷也会牵着我的手教我跳舞,他找不到舞伴的时候,我就充当他的舞伴。他会的舞,我几乎都会,可惜现在都忘光了。
不过这都是以前的事了,现在公园还在,而以前的景物都拆掉重建了(除了中间那个湖),景色变得更宜人了。我就读的学校就在公园附近,每天上学放学都会经过公园的门口,可是总有些不对劲儿的感觉,是什么呢?说不清楚。
和爷爷去公园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我认识彩云。她住我家对面那栋楼的三楼,我住在二楼,在我家阳台仰望,可以看到她家的窗台,她比我小一个月。以前一直喊我冯瑜姐姐。
认识她以后,我就天天和她玩过家家,不过不是我和姐姐玩的那种角色扮演,而是用一种叫“纸公仔”的纸娃娃来玩。我到现在还不知道那种“纸公仔”的真正名字,因为“纸公仔”是它的粤语发音(也有可能是我家的方言)。反正是把动画人物印在硬纸板上,给她们(这些人物都是女生)配上同样是印在硬纸板上的漂亮衣物。有时候也会把“纸公仔”换成芭芘娃娃或人偶来玩。
小学六年级以前,我们在周末或假期也会这样玩。
渐渐的我们长大了,就不怎么玩过家家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彩云不再叫我冯瑜姐姐,而是直接叫我冯瑜。
很小的时候我就很喜欢画画,也画出了几张奖状。曾几何时,成为一位画家的愿望占据了我小小的心灵。几乎每一天都会花很长的时间来画,用彩色的画笔,给我的童年添上了彩色的缤纷。至于画了什么我不记得了,以前画过的画,都当作废纸给买了,只记得每天都不知疲倦地画着……
直到有一天,知道有一个词语叫做“升中考试”。然后开始担心、开始紧张,怕考不到一个好的成绩。从此开始用很多的时间看书,做习题……最后以一个让我和父母都满意的分数进入初中。可是。升上初中后,我发现自己连一幅简简单单的画都画不好了。
就这样,以这种有点无奈的方式,结束了我儿时的梦想。
算了,这样也挺好啊。毕竟,抽屉里的那几张奖状,是我梦想的见证者。
耳边,传来南拳妈妈的《再见,小时候》:“再见了小时候/懵懂的我/现在的梦已经成熟/风在朗诵/下课的钟/时光静静地走/鲜嫩的梦/已经熟透/夕阳洒落/让剪影斑驳/旧旧的围墙外头/悄悄围起未来的轮廓……”
长大了,儿时的事变成发黄的照片。为了让它变得清晰,我用笔,把它写下……
我小时候身体很差,两三天就病一次,所以爸爸妈妈没有让我上幼儿园。那时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爷爷奶奶家度过的。于是,很多回忆都从那里开始。
二表姐每到夏天总会来奶奶家住一段(后来我才知道,那段时间叫做“暑假”)。她比我大两岁,很温和,很善良。最重要的是,她来了,就有人陪我玩了。
从小我就很喜欢看动画片,尤其是《美少女战士》和《婚纱小天使》。她也喜欢,所以姐姐回来的时候,我们就玩角色扮演。当然不是现在所说的cosplay(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cosplay是什么),只不过是用动画中人物的名字称呼对方而已。
也有打“妖怪”的时候,那时候小叔还没有结婚,他闲着没事干就抢我们的零食,姐姐看不惯,洗完手后不立刻擦干,而是把手上的小水珠抖在他脸上。明明是我和姐姐在欺负他,奶奶却还是帮着我们,说大人不应该欺负小孩子。然后我们开心地笑。
姐姐曾经为了哄我而编了一个故事。她说,她认识一个天使,凡人是看不见的,不过,那个天使愿意教我们魔法,让我们成为实习天使。
若我不乖,姐姐就说,你不乖,天使就不教你魔法了。然后我就很听话。心里知道似乎是假的,不过还是选择相信世界上有天使、有魔法。希望有一天可以去魔法国度参观游玩,和这群神奇的精灵成为朋友。让他们教我魔法,在天空上飞翔。
姐姐回自己家后,家里就常常剩下奶奶和我——爷爷那时候还没有退休,至于小叔,他白天一般不在家(爸爸妈妈白天要工作,就带我去爷爷家,晚上才来接我),对于那时的我而言,我并不关心小叔去了哪里,只要他不抢我的零食就可以了。
后来爷爷退休了,早上吃完早餐后,就用自行车带我去公园玩。公园里有一个很大的湖,湖的两边各有一个小亭子。旁边种了一些菊花。有一条石板路从公园门口通往亭子,路边有两排树,还有一些给小孩玩的游戏。比如,旋转木马、小火车、过山车……
爷爷是那种宁愿自己看车,也不肯付5毛钱单车保管费的人,这种两元钱玩一次的游戏,他是不会给钱让我去玩的。我只能站在旁边羡慕地看着别的孩子的快乐——小时候会缠着爸爸给我买玩具,却不会叫他给我钱玩游戏。
不过也有一次是例外的,在那一天之内,我把公园里的游戏都玩了一遍。
那天,一个阿姨说认识我妈妈,是我妈妈的同学还是同事来着,我忘了,还说妈妈曾经带我去过她家做客。然后她带我和她的女儿把公园里的游戏全玩了一遍——当然啦,爷爷一直跟着我们。
后来回家问妈妈,她也想不起来那个人是谁了,她只记得她带我去过珍姨家,不过珍姨只有一个比我小一岁的儿子。直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那个阿姨是谁。
爷爷去公园主要是跳社交舞,我呢,就满公园跑。有时候爷爷也会牵着我的手教我跳舞,他找不到舞伴的时候,我就充当他的舞伴。他会的舞,我几乎都会,可惜现在都忘光了。
不过这都是以前的事了,现在公园还在,而以前的景物都拆掉重建了(除了中间那个湖),景色变得更宜人了。我就读的学校就在公园附近,每天上学放学都会经过公园的门口,可是总有些不对劲儿的感觉,是什么呢?说不清楚。
和爷爷去公园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我认识彩云。她住我家对面那栋楼的三楼,我住在二楼,在我家阳台仰望,可以看到她家的窗台,她比我小一个月。以前一直喊我冯瑜姐姐。
认识她以后,我就天天和她玩过家家,不过不是我和姐姐玩的那种角色扮演,而是用一种叫“纸公仔”的纸娃娃来玩。我到现在还不知道那种“纸公仔”的真正名字,因为“纸公仔”是它的粤语发音(也有可能是我家的方言)。反正是把动画人物印在硬纸板上,给她们(这些人物都是女生)配上同样是印在硬纸板上的漂亮衣物。有时候也会把“纸公仔”换成芭芘娃娃或人偶来玩。
小学六年级以前,我们在周末或假期也会这样玩。
渐渐的我们长大了,就不怎么玩过家家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彩云不再叫我冯瑜姐姐,而是直接叫我冯瑜。
很小的时候我就很喜欢画画,也画出了几张奖状。曾几何时,成为一位画家的愿望占据了我小小的心灵。几乎每一天都会花很长的时间来画,用彩色的画笔,给我的童年添上了彩色的缤纷。至于画了什么我不记得了,以前画过的画,都当作废纸给买了,只记得每天都不知疲倦地画着……
直到有一天,知道有一个词语叫做“升中考试”。然后开始担心、开始紧张,怕考不到一个好的成绩。从此开始用很多的时间看书,做习题……最后以一个让我和父母都满意的分数进入初中。可是。升上初中后,我发现自己连一幅简简单单的画都画不好了。
就这样,以这种有点无奈的方式,结束了我儿时的梦想。
算了,这样也挺好啊。毕竟,抽屉里的那几张奖状,是我梦想的见证者。
耳边,传来南拳妈妈的《再见,小时候》:“再见了小时候/懵懂的我/现在的梦已经成熟/风在朗诵/下课的钟/时光静静地走/鲜嫩的梦/已经熟透/夕阳洒落/让剪影斑驳/旧旧的围墙外头/悄悄围起未来的轮廓……”
长大了,儿时的事变成发黄的照片。为了让它变得清晰,我用笔,把它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