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情境认知理论指导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运用情境创设、内容设计、师生互动设计教学。
关键词:计算机;情境认知理论;情境创设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和情境,并且只有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被完全理解。在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想把情境认知理论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从情境创设、内容设计、师生互动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精心设计。
一、计算机学习情境的创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资料,可以使用计算机上网查找我们所需的资料,可以使用计算机与朋友聊天等,可以说,我们随时随地都会用到计算机,它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了。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可以根据情境认知理论,结合实践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有意义、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明白所学的计算机操作有什么用处,在什么情境下会使用到这些操作,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使学生能把所学的内容和他所使用的情境直接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相应的情境时,就会习惯地想到可以用计算机的什么操作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讲解、操练计算机知识,也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加深记忆,使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所学内容。
例如在论述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时,我们举了一个案例,Photoshop的第二课《选择和移动工具的使用》,根据情境认知理论,我们可以假设一个情境:要完成一幅作品,它需要将一张图片中的人物移动到另外一张图片中,从而组合成一张新的图片。我们可由设定的这个情境引入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利用合适的“选择”工具将素材图片中的人物选中,再利用“移动”工具将选中的人物移动到另一张图片中。这样,就使学生明白了选择和移动工具有什么用处,在什么情境下会用到选择和移动工具,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更加快速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在学习用Excel处理数据的时候,我们可以假设一个情境:学期结束了,我们要对一个班的成绩进行处理,计算出每个学生的总分、平均分,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次,看一下有哪些学生不及格。我们可由所设定的这个情境引入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利用公式和函数的操作计算出每个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利用排序操作给学生排名次,利用筛选操作筛选出哪些学生不及格。这样,就使学生明白了本节课所学的哪些操作有什么用处,在什么情境下会用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更加快速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二、计算机教学内容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设计尤其重要,它直接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教学内容设计好了,这节课就能上好,否则,这节课就会失败。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内容的设计时,可以根据情境认知理论,与所学内容相联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就会使学生明白学习这些内容对自己是有用的,自己在将来的实践中会用到这些知识,从根本上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和社会实践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迫切地想知道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引发他们积极思考,参与到所学的内容中,最后教师再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也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如在讲授Photoshop的第二课《选择和移动工具的使用》时,根据假设好的情境,我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我会给学生展示三张图片,分别是两张原图和一张组合好的图,学生在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心里就会有一个疑问,怎么将两张图组合到一块的呢?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我再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怎样将两张图片组合到一块吗?”“想!”接下来,我再讲解整个图片的制作过程,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适时地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和我一块来解决,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择工具和移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能”穿插进去,从而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上课时教师为增加课堂气氛常用的一种方式。根据情境认知理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再结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提出一系列有效的问题,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如在Photoshop的第二课《选择和移动工具的使用》一课的教学环节中,根据假设的情境,我们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将图片素材中的人物选中?”“如何使用选择工具?”“如何将选中的人物移动到另一个图片中?”“如何使用移动工具?”……通过这些问题,很好地完成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了很好地理解。同时,在接下来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同学帮、教师辅导这样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了很好的实践。正是这样师生之间的大量互动,使课堂上形成了热烈的学习气氛,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们广泛猎取计算机教学信息,积累操作方法和技能,通过项目或者任务来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思维调整到最佳境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然而,情境认知理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非常广泛与深刻,笔者只是在自己教学实践的某些方面发现情境认知理论为我们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的操作方法。对于学生而言,计算机实用技术的学习之路是艰辛的,但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认知环境,让他们在与他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愉悦轻松地学习计算机知识,使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变成一条充满乐趣、奇趣的道路。
(河南省医药学校)
关键词:计算机;情境认知理论;情境创设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和情境,并且只有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被完全理解。在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想把情境认知理论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从情境创设、内容设计、师生互动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精心设计。
一、计算机学习情境的创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资料,可以使用计算机上网查找我们所需的资料,可以使用计算机与朋友聊天等,可以说,我们随时随地都会用到计算机,它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了。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可以根据情境认知理论,结合实践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有意义、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明白所学的计算机操作有什么用处,在什么情境下会使用到这些操作,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使学生能把所学的内容和他所使用的情境直接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相应的情境时,就会习惯地想到可以用计算机的什么操作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讲解、操练计算机知识,也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加深记忆,使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所学内容。
例如在论述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时,我们举了一个案例,Photoshop的第二课《选择和移动工具的使用》,根据情境认知理论,我们可以假设一个情境:要完成一幅作品,它需要将一张图片中的人物移动到另外一张图片中,从而组合成一张新的图片。我们可由设定的这个情境引入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利用合适的“选择”工具将素材图片中的人物选中,再利用“移动”工具将选中的人物移动到另一张图片中。这样,就使学生明白了选择和移动工具有什么用处,在什么情境下会用到选择和移动工具,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更加快速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在学习用Excel处理数据的时候,我们可以假设一个情境:学期结束了,我们要对一个班的成绩进行处理,计算出每个学生的总分、平均分,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次,看一下有哪些学生不及格。我们可由所设定的这个情境引入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利用公式和函数的操作计算出每个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利用排序操作给学生排名次,利用筛选操作筛选出哪些学生不及格。这样,就使学生明白了本节课所学的哪些操作有什么用处,在什么情境下会用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更加快速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二、计算机教学内容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设计尤其重要,它直接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教学内容设计好了,这节课就能上好,否则,这节课就会失败。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内容的设计时,可以根据情境认知理论,与所学内容相联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就会使学生明白学习这些内容对自己是有用的,自己在将来的实践中会用到这些知识,从根本上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和社会实践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迫切地想知道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引发他们积极思考,参与到所学的内容中,最后教师再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也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如在讲授Photoshop的第二课《选择和移动工具的使用》时,根据假设好的情境,我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我会给学生展示三张图片,分别是两张原图和一张组合好的图,学生在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心里就会有一个疑问,怎么将两张图组合到一块的呢?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我再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怎样将两张图片组合到一块吗?”“想!”接下来,我再讲解整个图片的制作过程,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适时地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和我一块来解决,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择工具和移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能”穿插进去,从而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上课时教师为增加课堂气氛常用的一种方式。根据情境认知理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再结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提出一系列有效的问题,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如在Photoshop的第二课《选择和移动工具的使用》一课的教学环节中,根据假设的情境,我们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将图片素材中的人物选中?”“如何使用选择工具?”“如何将选中的人物移动到另一个图片中?”“如何使用移动工具?”……通过这些问题,很好地完成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了很好地理解。同时,在接下来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同学帮、教师辅导这样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了很好的实践。正是这样师生之间的大量互动,使课堂上形成了热烈的学习气氛,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们广泛猎取计算机教学信息,积累操作方法和技能,通过项目或者任务来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思维调整到最佳境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然而,情境认知理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非常广泛与深刻,笔者只是在自己教学实践的某些方面发现情境认知理论为我们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的操作方法。对于学生而言,计算机实用技术的学习之路是艰辛的,但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认知环境,让他们在与他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愉悦轻松地学习计算机知识,使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变成一条充满乐趣、奇趣的道路。
(河南省医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