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唐朝是继汉朝之后中国和亲政策实施的又一个高峰期。在唐肃宗时期,和亲政策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浓郁的政治和军事色彩。所以本文以毗伽公主和宁国公主为例,分别从唐肃宗时期的和亲背景、和亲实质以及对和亲理论评价的角度来浅析从而对这一时期和亲政策有一定的理解。
关键词 唐肃宗 和亲 毗伽公主 宁国公主
唐朝是我国与周围少数民族政权和亲的另一个新的高峰时期。从时间跨度上讲,在唐朝289年的时间里,自唐太宗开始,唐高宗、唐玄宗、唐肃宗、唐穆宗、唐懿宗等均有与周围少数民族政权有过和亲;从两个政权来说,既有少数民族的请求和亲,将近40余次之多,同时又有唐王朝将公主远嫁给不同的少数民族政权,确定的就有20位公主;从和亲范围上讲,包括了唐王朝与周围的吐谷浑、吐蕃、薛延陀、突厥、突骑施、奚族、契丹、回纥、宁远国、南诏等的和亲。本文侧重以入塞毗伽公主和出塞宁国公主为例,对唐肃宗时期中原王朝与回纥的和亲政策做简要论述。
一、唐肃宗时期和亲政策提出的背景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以安禄山和史思明等为首的节度使,在地方上形成了与中央王朝相对抗的一支强大的藩镇割据势力,导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席卷中原的战乱引起了巨大的恐慌,唐玄宗离京逃往四川。至德元载(756年)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战乱和社会动荡的局面,他面临的是国家的生死危亡。但自唐太宗开始,中原便对周围少数民族实行“羁縻府州”制度,在物质上给予它们极大的经济利益,从而在军事上得到了他们的援助。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王朝有一种向心力,而且在文化、制度、礼仪上有着仰慕之情。唐玄宗在逃往前,曾勉谕太子李亨“西北诸胡,吾抚之素甚,汝必得其用”。所以,为了消除叛乱,维护国家统一,唐肃宗派遣李承寀出使回纥,“以修好征兵”可汗派遣首领来朝,请求和亲,将女儿嫁给承寀,唐肃宗遂封为毗伽公主。不久,回纥派遣太子领兵四千余众,助国讨逆。回纥太子葉護与唐广平王、副元帅郭子仪带领回纥兵马与叛贼作战,帮助唐朝收复了东西两京。乾元元年五月,回纥出使唐朝,唐肃宗为了继续得到回纥军队的援助和酬谢回纥出兵靖难的大功,“诏以幼女封为宁国公主出降”豍所以,八月,可汗使王子骨啜特勤和宰相帝德等骁勇善战的将领三千余人助国讨逆。那么从上述唐肃宗时期以入塞毗伽公主和出塞宁国公主看,和亲政策的提出都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中原王朝处于孤立无援,分裂割据,无力维护国家统一,而回纥少数民族政权处于崛起,逐渐上升趋势的背景下进行的。
二、唐肃宗时期和亲政策的实质
唐肃宗时期和亲政策是在中原逐渐由胜而衰,少数民族政权渐盛的背景下提出的,那么对于双方政权来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实质利益关系。
从中原王朝来说,在面对措手不及的“安史之乱”战乱局面下,为了国家的安危,中原王朝主动向回纥和亲,娶回纥可汗女儿封为毗伽公主,并且“遇之甚厚”、“宴赐甚厚”、“宴设三日”等等。这些对回纥的款待和礼遇从实质上讲都是为了得到回纥军队的援助,“助国讨逆”。当唐肃宗看到回纥“逾山西领土上曳白旗而趋击之,直出其后,贼众大败,军而北坑…”豎的骁勇无比,从而更奠定了利用回纥军队帮助唐朝消灭叛军,这是他将心爱的宁国公主远嫁的根本动机。唐肃宗忍痛割爱女,秋七月丁亥下诏出嫁宁国公主,八月回纥骁将三千余人便助国讨伐逆贼。这充分说明无论是中原王朝娶入塞公主还是中原主动将公主远嫁塞外,都有着浓厚的政治、军事利益色彩。而对于唐肃宗时期的和亲政策则是想得到少数民族回纥军队上支持的一种特殊政权屈服下的产物,即利用回纥军队来讨伐叛逆,从而维护风雨飘摇的唐王朝的统一。
从少数民族政权来说,回纥能够将女儿嫁给中原王朝,能够出兵帮助唐王朝镇压叛贼,这之间也存在着实质的利益关系。边疆少数民族上层首领,想通过和亲得到更多的财物,得以和中原互市,并且能够借助中原王朝的威力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获取更多的实际价值。对于唐朝来说,总会把和亲和对回纥可汗的册封、赏赐结合在一起,这一方面可以维护着大唐王朝的威严,另一方面回纥可以借助中原王朝的威严巩固统治,如当唐肃宗远嫁宁国公主时,封可汗为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这样,和亲对于少数民族政权的经济利益远远超过它们的军队援助,通过和亲,出兵援助唐朝,不仅仅可以得到实物的报酬,受到礼待和赏赐,而且会赐予更高的封号,这无异于借助于唐王朝增强了他们的威望。而且平定安史之乱后,为了赏赐这些少数民族功臣,让他们充当节度使等官职,得到政治上的很大利益。每次中原公主出嫁,王朝同样都会有丰厚的财物陪送,如中原的丝绸、瓷器、金银、以及中原先进的文化如妆容、服饰、音乐、舞蹈等等传入。如宁国公主出嫁,“瑀所送国信缯綵衣服金银器皿,可汗尽分与衙官、酋长等”每次皇帝设宴,均会赏赐。这是因为以农业为经济基础下的唐朝中原文化比回纥文化先进,而且唐一直以来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方面都强于回纥。这种威慑力对回纥还是有诱惑力的,他们对唐还尚存在着一种向心力。即使唐处于由盛而衰的地位,但大唐帝国对他们的威慑作用还是存在的。少数民族是游牧民族,自然条件对它们生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自然条件恶劣时,游牧的经济方式无法满足他们基本的生存,唯一的办法就是掠夺中原的基本生活所需物,如粮食,食物,钱财,人口等等。所以对于唐朝来说,边患是十分严重的,少数政权的觊觎更使统治者意识到加强外边防的重要性,但在虚弱的时候同样还是需要少数民族军队的帮助,他们是一种相互矛盾的关系。从少数民族的贪婪性和掠夺性上讲,当他们意识到唐王朝真正衰落的时候,他们对于中原大唐王朝的威慑力便失去了作用,暴露了游牧民族的野蛮,“掠人子女”、“入坊市强暴”等等。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回纥出兵援助的实质是为了得到财物、为了可以通过掠夺取得中原的粮食、丝绸和帛等生活必需品、为了借助唐王朝的威力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当看到唐王朝逐渐衰落的时候,便趁虚而入。
三、对唐肃宗和亲借兵理论的认识
唐肃宗通过与回纥和亲,请来援军,从而消灭了叛乱势力,维护了风雨飘摇的唐王朝一段时间的统一。但是,对于唐肃宗的和亲借兵的理论,历来众说纷纭。如唐朝杜甫的《北征》:“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指出回纥愿意出兵帮助唐朝,他们善于驰骋突击,有很强的作战能力,军队有五千人,马匹一万匹,这些无疑对唐朝时雪中送炭。杜甫认为借用回纥兵会成为祸患,应以少为好。以及《留花门》:“中原有驱除,安忍用此物”④的对回纥不可留的态度。在我看来,唐肃宗时期的和亲理论是一种将统一的王朝得以延续下去的妥协的不成熟的,用以救急的政策。一方面,它是合情合理的,是将即使飘摇的王朝能够继续统一,不被藩镇割据摧残的工具。因为当时没有一个比这更好的办法能够解决面前的战乱。“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南逃,给唐肃宗留下的是一个飘摇的、面临生死存亡的唐王朝,而且他没有充分的军队可以调动,他的权利和政治力量是极其微弱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过和亲得到回纥的援助是理所应当的。另一方面,唐肃宗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是饮鸩止渴,是不成熟、应急的措施。他完全没有考虑到借助回纥军队维护统一后所要付出的代价。结束战乱后唐肃宗采取姑息纵容的态度,一味的册封节度使等重臣,更加剧了政权的混乱。随后回纥对逐渐衰落的唐王朝产生离心力甚至构成威胁,但这毕竟使“安史之乱”的局面得以结束,使得唐王朝能够安稳的维持150多年。
注释:
豍豎豏[后晋]刘昫.旧唐书[M].中华书局,第十六册,卷一九五,第5200页,5199页,5201页.
④全唐诗.卷217.
参考文献:
[1]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的功能[J].烟台大学学报,1996(4).
关键词 唐肃宗 和亲 毗伽公主 宁国公主
唐朝是我国与周围少数民族政权和亲的另一个新的高峰时期。从时间跨度上讲,在唐朝289年的时间里,自唐太宗开始,唐高宗、唐玄宗、唐肃宗、唐穆宗、唐懿宗等均有与周围少数民族政权有过和亲;从两个政权来说,既有少数民族的请求和亲,将近40余次之多,同时又有唐王朝将公主远嫁给不同的少数民族政权,确定的就有20位公主;从和亲范围上讲,包括了唐王朝与周围的吐谷浑、吐蕃、薛延陀、突厥、突骑施、奚族、契丹、回纥、宁远国、南诏等的和亲。本文侧重以入塞毗伽公主和出塞宁国公主为例,对唐肃宗时期中原王朝与回纥的和亲政策做简要论述。
一、唐肃宗时期和亲政策提出的背景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以安禄山和史思明等为首的节度使,在地方上形成了与中央王朝相对抗的一支强大的藩镇割据势力,导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席卷中原的战乱引起了巨大的恐慌,唐玄宗离京逃往四川。至德元载(756年)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战乱和社会动荡的局面,他面临的是国家的生死危亡。但自唐太宗开始,中原便对周围少数民族实行“羁縻府州”制度,在物质上给予它们极大的经济利益,从而在军事上得到了他们的援助。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王朝有一种向心力,而且在文化、制度、礼仪上有着仰慕之情。唐玄宗在逃往前,曾勉谕太子李亨“西北诸胡,吾抚之素甚,汝必得其用”。所以,为了消除叛乱,维护国家统一,唐肃宗派遣李承寀出使回纥,“以修好征兵”可汗派遣首领来朝,请求和亲,将女儿嫁给承寀,唐肃宗遂封为毗伽公主。不久,回纥派遣太子领兵四千余众,助国讨逆。回纥太子葉護与唐广平王、副元帅郭子仪带领回纥兵马与叛贼作战,帮助唐朝收复了东西两京。乾元元年五月,回纥出使唐朝,唐肃宗为了继续得到回纥军队的援助和酬谢回纥出兵靖难的大功,“诏以幼女封为宁国公主出降”豍所以,八月,可汗使王子骨啜特勤和宰相帝德等骁勇善战的将领三千余人助国讨逆。那么从上述唐肃宗时期以入塞毗伽公主和出塞宁国公主看,和亲政策的提出都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中原王朝处于孤立无援,分裂割据,无力维护国家统一,而回纥少数民族政权处于崛起,逐渐上升趋势的背景下进行的。
二、唐肃宗时期和亲政策的实质
唐肃宗时期和亲政策是在中原逐渐由胜而衰,少数民族政权渐盛的背景下提出的,那么对于双方政权来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实质利益关系。
从中原王朝来说,在面对措手不及的“安史之乱”战乱局面下,为了国家的安危,中原王朝主动向回纥和亲,娶回纥可汗女儿封为毗伽公主,并且“遇之甚厚”、“宴赐甚厚”、“宴设三日”等等。这些对回纥的款待和礼遇从实质上讲都是为了得到回纥军队的援助,“助国讨逆”。当唐肃宗看到回纥“逾山西领土上曳白旗而趋击之,直出其后,贼众大败,军而北坑…”豎的骁勇无比,从而更奠定了利用回纥军队帮助唐朝消灭叛军,这是他将心爱的宁国公主远嫁的根本动机。唐肃宗忍痛割爱女,秋七月丁亥下诏出嫁宁国公主,八月回纥骁将三千余人便助国讨伐逆贼。这充分说明无论是中原王朝娶入塞公主还是中原主动将公主远嫁塞外,都有着浓厚的政治、军事利益色彩。而对于唐肃宗时期的和亲政策则是想得到少数民族回纥军队上支持的一种特殊政权屈服下的产物,即利用回纥军队来讨伐叛逆,从而维护风雨飘摇的唐王朝的统一。
从少数民族政权来说,回纥能够将女儿嫁给中原王朝,能够出兵帮助唐王朝镇压叛贼,这之间也存在着实质的利益关系。边疆少数民族上层首领,想通过和亲得到更多的财物,得以和中原互市,并且能够借助中原王朝的威力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获取更多的实际价值。对于唐朝来说,总会把和亲和对回纥可汗的册封、赏赐结合在一起,这一方面可以维护着大唐王朝的威严,另一方面回纥可以借助中原王朝的威严巩固统治,如当唐肃宗远嫁宁国公主时,封可汗为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这样,和亲对于少数民族政权的经济利益远远超过它们的军队援助,通过和亲,出兵援助唐朝,不仅仅可以得到实物的报酬,受到礼待和赏赐,而且会赐予更高的封号,这无异于借助于唐王朝增强了他们的威望。而且平定安史之乱后,为了赏赐这些少数民族功臣,让他们充当节度使等官职,得到政治上的很大利益。每次中原公主出嫁,王朝同样都会有丰厚的财物陪送,如中原的丝绸、瓷器、金银、以及中原先进的文化如妆容、服饰、音乐、舞蹈等等传入。如宁国公主出嫁,“瑀所送国信缯綵衣服金银器皿,可汗尽分与衙官、酋长等”每次皇帝设宴,均会赏赐。这是因为以农业为经济基础下的唐朝中原文化比回纥文化先进,而且唐一直以来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方面都强于回纥。这种威慑力对回纥还是有诱惑力的,他们对唐还尚存在着一种向心力。即使唐处于由盛而衰的地位,但大唐帝国对他们的威慑作用还是存在的。少数民族是游牧民族,自然条件对它们生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自然条件恶劣时,游牧的经济方式无法满足他们基本的生存,唯一的办法就是掠夺中原的基本生活所需物,如粮食,食物,钱财,人口等等。所以对于唐朝来说,边患是十分严重的,少数政权的觊觎更使统治者意识到加强外边防的重要性,但在虚弱的时候同样还是需要少数民族军队的帮助,他们是一种相互矛盾的关系。从少数民族的贪婪性和掠夺性上讲,当他们意识到唐王朝真正衰落的时候,他们对于中原大唐王朝的威慑力便失去了作用,暴露了游牧民族的野蛮,“掠人子女”、“入坊市强暴”等等。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回纥出兵援助的实质是为了得到财物、为了可以通过掠夺取得中原的粮食、丝绸和帛等生活必需品、为了借助唐王朝的威力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当看到唐王朝逐渐衰落的时候,便趁虚而入。
三、对唐肃宗和亲借兵理论的认识
唐肃宗通过与回纥和亲,请来援军,从而消灭了叛乱势力,维护了风雨飘摇的唐王朝一段时间的统一。但是,对于唐肃宗的和亲借兵的理论,历来众说纷纭。如唐朝杜甫的《北征》:“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指出回纥愿意出兵帮助唐朝,他们善于驰骋突击,有很强的作战能力,军队有五千人,马匹一万匹,这些无疑对唐朝时雪中送炭。杜甫认为借用回纥兵会成为祸患,应以少为好。以及《留花门》:“中原有驱除,安忍用此物”④的对回纥不可留的态度。在我看来,唐肃宗时期的和亲理论是一种将统一的王朝得以延续下去的妥协的不成熟的,用以救急的政策。一方面,它是合情合理的,是将即使飘摇的王朝能够继续统一,不被藩镇割据摧残的工具。因为当时没有一个比这更好的办法能够解决面前的战乱。“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南逃,给唐肃宗留下的是一个飘摇的、面临生死存亡的唐王朝,而且他没有充分的军队可以调动,他的权利和政治力量是极其微弱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过和亲得到回纥的援助是理所应当的。另一方面,唐肃宗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是饮鸩止渴,是不成熟、应急的措施。他完全没有考虑到借助回纥军队维护统一后所要付出的代价。结束战乱后唐肃宗采取姑息纵容的态度,一味的册封节度使等重臣,更加剧了政权的混乱。随后回纥对逐渐衰落的唐王朝产生离心力甚至构成威胁,但这毕竟使“安史之乱”的局面得以结束,使得唐王朝能够安稳的维持150多年。
注释:
豍豎豏[后晋]刘昫.旧唐书[M].中华书局,第十六册,卷一九五,第5200页,5199页,5201页.
④全唐诗.卷217.
参考文献:
[1]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的功能[J].烟台大学学报,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