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普遍面临着,学生对学习历史缺乏主动性和兴趣的困惑,具体表现为:高一学生,视历史为“陪读”学科,重视不够;高二必修班的学生将非高考科目的历史列为“次科”;选修班的学生虽然比较重视,也仅将历史看成“辅助”学科,所以只是满足于: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更有甚者认为历史没什么要学的,背背就行了。
造成学生这种态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应试教育等大的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但主观责任还在于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过时,教学方式死板,式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针对以上困惑和弊端,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许多老师进行了探索,也产生了不少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当前比较流行的是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它作为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类似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整理信息而获取知识。这种模式将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但在应试教育大的背景下研究性学习也有苍白无力的地方:因为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知识储备量,而这恰恰是高中学生所欠缺的,那么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就必须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进行知识的补充和积累。而这在现实教育中是不可能的,因为高中生的所有学习时间基本多被瓜分完毕,因此实际上不可能每节课都搞研究性教学的,一个月能上一节课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因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很好,但就目前来讲并不是很实惠。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主性、有效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成为我们目前必须切实解决的问题。
当然,首先必须在课堂上能深深吸引住学生。那么怎样才能吸引住学生呢?最重要的是老师所讲的必须是学生最需要的。要想做到这一点老师和学生课前都必须做充分的准备,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教学上就不仅仅指老师,更主要是指学生。因为,首先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其次只有通过学生“台下十年功”发现了问题并反馈到老师后,老师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紧紧吸引住学生。
由此可见,要想有效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除了要在课堂上吸引学生外,最主要的还必须利用课前有限的时间做好预习工作。因为,如果课前预习充分,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带着疑难问题去听课,减少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消化,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求知欲。
预习并不是什么新名词,其的重要性可以讲人人皆知,也是被古往今来的实践所证实的行之有效的学习的方法。那么现在为什么又要重提呢?因为目前它正在被“功利主义教学”逐渐遗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现在教学时间普遍是这样安排的:上课劈头盖脸的“讲”、课后铺天盖地的“做”,预习的时间往往被无形的挤占了。学生课上忙于当“观众”,课后疲于当“演员”,整天都忙于应付,疲惫不堪,又怎么可能有兴趣,结果通常也仅仅是“高消耗低效能”。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切实做好预习工作,并有效的和课堂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呢?本人以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必须保证学生预习的时间。谈到预习很多老师会抱怨,我每堂课之前都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但学生从来都不会认真去做。那么我们应该思考,学生为什么不认真完成,固然学生的惰性是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是课后有“铺天盖地”的作业,他怎么可能有时间。所以我们如果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就必须保证学生的预习时间。(一)时间可以是课后也可以是课上:如果是课后,那么就必须减少课后的作业量甚至不布置作业。因为如果课前预习充分,课上“传道授业解惑”的时间会大大减少,巩固工作在课上就可以完成;如果在课上,就必须最大限度的压缩讲课的时间。因为现在的教材80%的知识点学生是自己可以看懂的,而需要教师详细讲的只占20%左右,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挤出半节课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那80%的知识,这样我们20%的教学才会更精彩更有效,也可以避免课上学生“枯坐听讲”的局面。(二)加强对预习时间的监督。学生肯定是有惰性的,如果只给时间而不加强监督,效果肯定不尽人意,甚至时间可能就白白浪费了。当然需要监督的主要是课后的时间,但也并非一直都要监督的,关键是刚开始的一段时间,等养成了习惯以后就比较轻松了。
其次,预习必须在老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学生自己的预习往往具有盲目性,一旦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就会产生两种可能性:一是求全,全面预习而无重点,头绪杂乱,二是走向极端,自以为无师自通,忽略听课。所以教师要在学生预习之前制定好预习方案,以明确预习的目的性。预习方案也就设计一些系统性的问题,但一方面,问题要避免简单化、直接化。如果总是向学生提问时间、地点、人名、内容等学生一眼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时间长了,使人厌倦。另一方面,问题要避免太空、太深。如果太难学生就很难从中找到成就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好历史的信心。因此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以适合学生的实际为宜。同时还要有层次性和递度性,要有利于学生思考,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如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时,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②早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有那些?它们的分布有怎样的特点?③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和分布特点分析其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④结合书本内容从产生的时间、地点、来源和特点等方面比较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不同点?⑤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双重性”的原因?⑥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和这一节内容评价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基本上都在书上面,但又不是一眼能直接看出来的。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有又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再次,老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信息。如果预习是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的,就一定要在下节课前进行批改。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掌握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使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少讲废话,调动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批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一节的预习题的时候发现,①②④三题回答较好:而③⑤⑥三题不理想,其中第⑤题有近50%的学生回答正确,③⑥两题的正确率仅30%。③⑤⑥三题反应了学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双重性”特点的根本原因弄不清,而这两个问题恰恰又是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当然,另一方面老师的批改还可以对学生的预习起到鼓励和督促的作用。如果预习是安排在课上,批改肯定是不必的了,但也必须在动态中把握学生的预习状况。
最后,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预习的结果是学生课前辛勤劳动的成果,既然学生付出了劳动我们就应该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例如在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节时,对于学生完成的正确率较高的①②④三题,就让平时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归纳终结。课上讲解重点、难点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学生思考的过程,所以也要尽量利用学生预习的基础,循循善诱的进行启发和指导,让学生感觉到离正确答案只相差一步,成功就在眼前,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例如在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的第③题时,就必须利用①②两题的知识。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的根本原因,许多同学认为是中国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而实际上应该是“欧风美雨”的产物。这一点确实比较难理解,应通过对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状况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背景和过程的比较来分析。比如: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在江南地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生产方式是手工工场;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范围则扩大到沿海地区,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结果,生产方式主要是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对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这些基本状况,学生通过对①②两题的回答已经比较了解了。所以对第③题的分析,应在巩固复习①②两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归纳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比较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不同点,使学生自己体会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什么才是不断激励兴趣的源泉呢?应该是“思考”,和不断的认可及不断成功的激励。但现在我们的学生,课上忙与应付老师讲的内容,课后忙于老师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根本没有时间去认真的思考,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毫无自主性,当然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和激励,也就不会有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习惯和学习兴趣,就必须重新拾起预习习惯,让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因为预习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并被实践检验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
造成学生这种态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应试教育等大的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但主观责任还在于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过时,教学方式死板,式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针对以上困惑和弊端,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许多老师进行了探索,也产生了不少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当前比较流行的是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它作为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类似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整理信息而获取知识。这种模式将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但在应试教育大的背景下研究性学习也有苍白无力的地方:因为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知识储备量,而这恰恰是高中学生所欠缺的,那么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就必须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进行知识的补充和积累。而这在现实教育中是不可能的,因为高中生的所有学习时间基本多被瓜分完毕,因此实际上不可能每节课都搞研究性教学的,一个月能上一节课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因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很好,但就目前来讲并不是很实惠。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主性、有效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成为我们目前必须切实解决的问题。
当然,首先必须在课堂上能深深吸引住学生。那么怎样才能吸引住学生呢?最重要的是老师所讲的必须是学生最需要的。要想做到这一点老师和学生课前都必须做充分的准备,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教学上就不仅仅指老师,更主要是指学生。因为,首先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其次只有通过学生“台下十年功”发现了问题并反馈到老师后,老师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紧紧吸引住学生。
由此可见,要想有效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除了要在课堂上吸引学生外,最主要的还必须利用课前有限的时间做好预习工作。因为,如果课前预习充分,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带着疑难问题去听课,减少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消化,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求知欲。
预习并不是什么新名词,其的重要性可以讲人人皆知,也是被古往今来的实践所证实的行之有效的学习的方法。那么现在为什么又要重提呢?因为目前它正在被“功利主义教学”逐渐遗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现在教学时间普遍是这样安排的:上课劈头盖脸的“讲”、课后铺天盖地的“做”,预习的时间往往被无形的挤占了。学生课上忙于当“观众”,课后疲于当“演员”,整天都忙于应付,疲惫不堪,又怎么可能有兴趣,结果通常也仅仅是“高消耗低效能”。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切实做好预习工作,并有效的和课堂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呢?本人以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必须保证学生预习的时间。谈到预习很多老师会抱怨,我每堂课之前都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但学生从来都不会认真去做。那么我们应该思考,学生为什么不认真完成,固然学生的惰性是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是课后有“铺天盖地”的作业,他怎么可能有时间。所以我们如果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就必须保证学生的预习时间。(一)时间可以是课后也可以是课上:如果是课后,那么就必须减少课后的作业量甚至不布置作业。因为如果课前预习充分,课上“传道授业解惑”的时间会大大减少,巩固工作在课上就可以完成;如果在课上,就必须最大限度的压缩讲课的时间。因为现在的教材80%的知识点学生是自己可以看懂的,而需要教师详细讲的只占20%左右,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挤出半节课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那80%的知识,这样我们20%的教学才会更精彩更有效,也可以避免课上学生“枯坐听讲”的局面。(二)加强对预习时间的监督。学生肯定是有惰性的,如果只给时间而不加强监督,效果肯定不尽人意,甚至时间可能就白白浪费了。当然需要监督的主要是课后的时间,但也并非一直都要监督的,关键是刚开始的一段时间,等养成了习惯以后就比较轻松了。
其次,预习必须在老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学生自己的预习往往具有盲目性,一旦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就会产生两种可能性:一是求全,全面预习而无重点,头绪杂乱,二是走向极端,自以为无师自通,忽略听课。所以教师要在学生预习之前制定好预习方案,以明确预习的目的性。预习方案也就设计一些系统性的问题,但一方面,问题要避免简单化、直接化。如果总是向学生提问时间、地点、人名、内容等学生一眼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时间长了,使人厌倦。另一方面,问题要避免太空、太深。如果太难学生就很难从中找到成就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好历史的信心。因此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以适合学生的实际为宜。同时还要有层次性和递度性,要有利于学生思考,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如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时,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②早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有那些?它们的分布有怎样的特点?③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和分布特点分析其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④结合书本内容从产生的时间、地点、来源和特点等方面比较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不同点?⑤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双重性”的原因?⑥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和这一节内容评价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基本上都在书上面,但又不是一眼能直接看出来的。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有又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再次,老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信息。如果预习是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的,就一定要在下节课前进行批改。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掌握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使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少讲废话,调动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批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一节的预习题的时候发现,①②④三题回答较好:而③⑤⑥三题不理想,其中第⑤题有近50%的学生回答正确,③⑥两题的正确率仅30%。③⑤⑥三题反应了学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双重性”特点的根本原因弄不清,而这两个问题恰恰又是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当然,另一方面老师的批改还可以对学生的预习起到鼓励和督促的作用。如果预习是安排在课上,批改肯定是不必的了,但也必须在动态中把握学生的预习状况。
最后,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预习的结果是学生课前辛勤劳动的成果,既然学生付出了劳动我们就应该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例如在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节时,对于学生完成的正确率较高的①②④三题,就让平时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归纳终结。课上讲解重点、难点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学生思考的过程,所以也要尽量利用学生预习的基础,循循善诱的进行启发和指导,让学生感觉到离正确答案只相差一步,成功就在眼前,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例如在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的第③题时,就必须利用①②两题的知识。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的根本原因,许多同学认为是中国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而实际上应该是“欧风美雨”的产物。这一点确实比较难理解,应通过对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状况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背景和过程的比较来分析。比如: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在江南地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生产方式是手工工场;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范围则扩大到沿海地区,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结果,生产方式主要是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对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这些基本状况,学生通过对①②两题的回答已经比较了解了。所以对第③题的分析,应在巩固复习①②两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归纳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比较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不同点,使学生自己体会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什么才是不断激励兴趣的源泉呢?应该是“思考”,和不断的认可及不断成功的激励。但现在我们的学生,课上忙与应付老师讲的内容,课后忙于老师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根本没有时间去认真的思考,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毫无自主性,当然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和激励,也就不会有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习惯和学习兴趣,就必须重新拾起预习习惯,让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因为预习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并被实践检验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