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时代,人们交流信息的方式和表达意义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因此,传统的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读写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取多元识读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何为多模态和多元识读能力;第二部分论述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多元识读能力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多元识读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多元识读教学法 必要性 重要性
一、引言
在多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靠单纯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意义会显得单薄无力,要充分表达语篇意义,语言文字必须结合声音、图片等多种符号系统。此外,要融合视觉模式、听觉模式等多模态模式。因此,传统的以读写为主的识读能力已经不够用了,当今英语阅读教学必须转变为多元识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多模态与多元识读能力
1.多模态。多模态理论是在Halliday的社会符号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体是指人们在交流信息时,综合运用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和语言、图像、肢体动作、声音、色彩、空间、网络等各种手段和符号资源。换言之,多模态是指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的模态和符号系统。例如:现代儿童绘本不仅涉及视觉模态,也有听觉模态(也就是故事音频)。在视觉模态下有多种符号系统,既有插图也有文字说明,显得生动形象,给儿童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2.多元识读能力。多元识读能力的英文是multiliteracies,是由新伦敦小组(New London Group)于1994年首创的。国内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译法。朱永生(2008)将其译为“多元读写能力”;刘显亲(2008)将之译为 “多元媒体之读写能力”;胡壮麟(2007)则译为“多元识读能力”。笔者认为胡壮麟的译法比较通俗易懂。新伦敦小组认为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读写能力不适合信息大数字时代。因此,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采取多元识读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简言之,教师要让学习者基于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历,创造性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模态形式和语言、动作、图像等符号资源批判性地识读并理解多媒介提供的信息。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多元识读能力的必要性
1.新媒介时代发展的需要。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每天都充斥着各式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除了以传统的印刷品实物形式传递,更多的是通过声音、图像、网络等多模态形式传递。为了适应全球化背景下急剧变化的社会,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
2.充分理解语篇的需要。阅读语篇是为了理解语篇,从而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现在的高中英语教科书中的语篇为了更全面、直观、多角度地表达意义,往往使用多元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英语必修四第四单元的课文“Communication: No Problem?”不仅有语言文字部分,也有与主题内容相关的插图。在印刷体式方面,有不同的颜色,字体等等。这就体现了书面语篇中的多元性。教材编写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单一模态表达意义的不充分,因此使用多模态加以补充和强化。学生要更好地理解语篇,也要依靠语篇的多元性。如果仅仅是理解了语篇当中的语言部分,而不能正确解读语篇中插图的含义,也就不能全面理解语篇的主旨,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3.培养阅读兴趣的需要。单一是滋生乏味的罪魁祸首。语篇馈入形式的单一,教师教学方式的单一,学生学习方式的单一,学生处理信息方式的单一等等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把原本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毫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教学目标无法完成。
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措施
1.教师循序渐进的指导。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所用的阅读教材大多数是视觉模态的,辅助以听觉模态。其中视觉模态的形式既包括语言部分,也包括非语言部分,如印刷体式(具体指间隔、版面设计、缩进、字体、行距等等)、图表(具体指曲线图、折线图、表格、示意图等等)、图像或插图、体裁等等。听觉模态有与主题内容相关的视频和教材内容的录音材料。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告诉学生不同模态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因而有不同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强化学生的多元识读意识,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如在视觉模式的体裁这方面,首先,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不同体裁所承载的话语社团规范、认知论、意识形态和本体论是不同的,存在这些不同的原因、这些不同体现在哪些方面等等。其次,同一信息使用不同的体裁所传达的意义是不同的,因为不同的体裁在信息编排方式上是不同的。
2.教师组织有的放矢的实践练习。教师在理论上指导学生之后,要为学生组织适当的练习,内化所学的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新知。如一些经济类的文章,可能图表与语言文字同时出现,这意味着学生要灵活处理这两种模态。因为晦涩的语篇部分可以借助图表来进一步阐明,图表的意义也会因文字语篇的解析变得更直观清晰。因此,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描述图表所反映的现象,并解释原因,做出评论。这样就可以训练学生将图表与语篇文字结合起来,促进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效率,成为高效阅读者。
3.制作多模态PPT。多模态PPT因其整合了声音、图画、图表等多种符号系统,因此属于多模态话语范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模态PPT成为最具特色的现代教学手段之一。它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视觉和听觉上的快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4.善用网络资源。网络时代,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善用网络资源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打造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搜集到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图表、动画等等,这些都可以用来制作多模态PPT。其次,利用网络建立教学平台,上传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利用平台进行自主性学习。最后,学生本身也应当学会利用互联网搜集学习素材,成为自主性的学习者。
5.充分利用语篇外的多模态资源。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来开发语篇外的多模态资源,例如:让学生为某篇课文配上背景音乐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就某篇课文的主题制作主题海报;让学生将某篇课文改编成剧本,并进行表演等等。这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充满了趣味性、知识性和多元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
五、结语
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将多元识读教学法运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使之成为高效阅读者。
参考文献:
[1]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10.
[2]刘显亲.提升资讯化时代大学生之英语读写能力[EB/OL].2008.
[3]朱利忠.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英语广场,2013,(2).
[4]朱永生.多元读写能力研究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研究,2008,(4):10-14.
作者简介:陈莹莹(1992-),女,汉族,广东湛江人,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关键词】多元识读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多元识读教学法 必要性 重要性
一、引言
在多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靠单纯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意义会显得单薄无力,要充分表达语篇意义,语言文字必须结合声音、图片等多种符号系统。此外,要融合视觉模式、听觉模式等多模态模式。因此,传统的以读写为主的识读能力已经不够用了,当今英语阅读教学必须转变为多元识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多模态与多元识读能力
1.多模态。多模态理论是在Halliday的社会符号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体是指人们在交流信息时,综合运用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和语言、图像、肢体动作、声音、色彩、空间、网络等各种手段和符号资源。换言之,多模态是指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的模态和符号系统。例如:现代儿童绘本不仅涉及视觉模态,也有听觉模态(也就是故事音频)。在视觉模态下有多种符号系统,既有插图也有文字说明,显得生动形象,给儿童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2.多元识读能力。多元识读能力的英文是multiliteracies,是由新伦敦小组(New London Group)于1994年首创的。国内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译法。朱永生(2008)将其译为“多元读写能力”;刘显亲(2008)将之译为 “多元媒体之读写能力”;胡壮麟(2007)则译为“多元识读能力”。笔者认为胡壮麟的译法比较通俗易懂。新伦敦小组认为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读写能力不适合信息大数字时代。因此,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采取多元识读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简言之,教师要让学习者基于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历,创造性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模态形式和语言、动作、图像等符号资源批判性地识读并理解多媒介提供的信息。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多元识读能力的必要性
1.新媒介时代发展的需要。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每天都充斥着各式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除了以传统的印刷品实物形式传递,更多的是通过声音、图像、网络等多模态形式传递。为了适应全球化背景下急剧变化的社会,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
2.充分理解语篇的需要。阅读语篇是为了理解语篇,从而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现在的高中英语教科书中的语篇为了更全面、直观、多角度地表达意义,往往使用多元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英语必修四第四单元的课文“Communication: No Problem?”不仅有语言文字部分,也有与主题内容相关的插图。在印刷体式方面,有不同的颜色,字体等等。这就体现了书面语篇中的多元性。教材编写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单一模态表达意义的不充分,因此使用多模态加以补充和强化。学生要更好地理解语篇,也要依靠语篇的多元性。如果仅仅是理解了语篇当中的语言部分,而不能正确解读语篇中插图的含义,也就不能全面理解语篇的主旨,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3.培养阅读兴趣的需要。单一是滋生乏味的罪魁祸首。语篇馈入形式的单一,教师教学方式的单一,学生学习方式的单一,学生处理信息方式的单一等等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把原本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毫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教学目标无法完成。
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措施
1.教师循序渐进的指导。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所用的阅读教材大多数是视觉模态的,辅助以听觉模态。其中视觉模态的形式既包括语言部分,也包括非语言部分,如印刷体式(具体指间隔、版面设计、缩进、字体、行距等等)、图表(具体指曲线图、折线图、表格、示意图等等)、图像或插图、体裁等等。听觉模态有与主题内容相关的视频和教材内容的录音材料。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告诉学生不同模态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因而有不同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强化学生的多元识读意识,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如在视觉模式的体裁这方面,首先,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不同体裁所承载的话语社团规范、认知论、意识形态和本体论是不同的,存在这些不同的原因、这些不同体现在哪些方面等等。其次,同一信息使用不同的体裁所传达的意义是不同的,因为不同的体裁在信息编排方式上是不同的。
2.教师组织有的放矢的实践练习。教师在理论上指导学生之后,要为学生组织适当的练习,内化所学的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新知。如一些经济类的文章,可能图表与语言文字同时出现,这意味着学生要灵活处理这两种模态。因为晦涩的语篇部分可以借助图表来进一步阐明,图表的意义也会因文字语篇的解析变得更直观清晰。因此,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描述图表所反映的现象,并解释原因,做出评论。这样就可以训练学生将图表与语篇文字结合起来,促进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效率,成为高效阅读者。
3.制作多模态PPT。多模态PPT因其整合了声音、图画、图表等多种符号系统,因此属于多模态话语范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模态PPT成为最具特色的现代教学手段之一。它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视觉和听觉上的快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4.善用网络资源。网络时代,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善用网络资源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打造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搜集到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图表、动画等等,这些都可以用来制作多模态PPT。其次,利用网络建立教学平台,上传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利用平台进行自主性学习。最后,学生本身也应当学会利用互联网搜集学习素材,成为自主性的学习者。
5.充分利用语篇外的多模态资源。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来开发语篇外的多模态资源,例如:让学生为某篇课文配上背景音乐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就某篇课文的主题制作主题海报;让学生将某篇课文改编成剧本,并进行表演等等。这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充满了趣味性、知识性和多元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
五、结语
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将多元识读教学法运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使之成为高效阅读者。
参考文献:
[1]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10.
[2]刘显亲.提升资讯化时代大学生之英语读写能力[EB/OL].2008.
[3]朱利忠.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英语广场,2013,(2).
[4]朱永生.多元读写能力研究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研究,2008,(4):10-14.
作者简介:陈莹莹(1992-),女,汉族,广东湛江人,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