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也曾谈过许多关于教师的话题,但大多是从政策的层面、管理的层面和道德的层面来谈,总是让教师这个职业置身于国家、民族和未来的大视野中,而缺少了对一些特定群体的人性关注,缺少了从特定历史阶段出发对这些群体进行分析和评价,也缺少了对这些群体的超越于物质和功利之外的真实价值的准确判断。而农村教师就是这样一个群体。由于农村教育历史和现实的发展状况,人们往往会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他们是否合格、是否称职上,而不是他们的生存状态上。不可否认,与城镇相比,农村教师无论是学历合格率还是实际的教学水平都相对较低,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有意无意地忽略一个很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正是这样一批非正规、不舍格的教师,支撑着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一片蓝天。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专家们对农村教师的批评和挑剔,他们相当然地认为,所有的孩子都应当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现代化的教育设施,由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来教学,那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好像农村里的那种低层次低水平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来就没有存在的必要。问题是,在拥有这种高层次、高水平的教育之前的若干年里,农村的孩子们是怎样成长起来的?这种不尊重历史、脱离具体发展阶段实际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淡化甚至抹杀了广大贫困地区农村教师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所做出的特殊贡献。
前两年曾经到过一所村学,一座不大的院子里有三间教室,全都门窗不全、破败不堪,室内地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用木板钉成的桌子,上面裂着大大小小的口子,没有一块平整之处。教室的顶棚早已烂得不成样子。透过屋顶,可以看见外面的天空。估算一下,这个学校的所有“资产”加起来也值不了几个钱。
如果站在专家和管理者的角度,从调整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来看,这样的学校确实没有多少继续存在的必要:它生源少,师资弱,缺乏最基本的办学条件,质量根本无法保证。但当这所学校的几位老师站在我们面前,介绍学校情况和他们每月几十元工资标准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为他们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教学而肃然起敬,全然没有了怀疑他们是否合格、是否称职、是否误人子弟的念头。从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全局考虑,也许这里的学生应该去更好的学校读书,可家长们是否愿意送自己只有七八岁的孩子去离家较远的地方上学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许我们并不缺少合格的教师,但他们能来这样的地方教学吗?
很长时期内,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而我们应该承认和正视这样的现实。面对曾经的历史,以及某些延续至今的现状,我们有时需要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在一些农村和边远山区,虽然没有像样的校舍,没有起码的设施,没有合格的师资,但那里有学校,从那里可以传出朗朗的读书声,这已足以令人感动,让人欣慰,因为正是这样的景象,才使我们在穷乡僻壤中看到了文明与智慧的光亮,才为这块贫脊的土地赋予了生机和希望。试想。如果没有这些看上去极其简陋的学校,没有这些安贫乐教的老师,那里的孩子们还能上学读书吗?
所以,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言,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水平,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有与其他地方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必然要求。事实上,党和政府近年来对农村教育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各类项目的实施,已经使所有农村学校的办学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在穷省办大教育的伟大历史进程和今天农村教育所取得的历史性进步中,都应该留有那些曾经长期坚守在农村教育第一线、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教书育人的园丁们的清晰印记,都应该对他们所做出的贡献给予应有的尊重。
因此,对于过去农村教师状况的评价,必须从两个层面上来加以体现。一方面,一些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过去确实普遍存在着教师素质偏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地一校的问题,它是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的体现。截至目前,这些问题也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如令国家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岗计划,就是一种新形势下解决农村师资问题的积极尝试和实践。另一方面,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对过去曾为农村教育做出过贡献的那些正式和非正式、合格和不合格的教师们,给予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因为他们所经理的,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因而在共和国教育发展史上,理应给这样一个群体留下一段真实的记录。这不仅毛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教育自身的尊重,对未来的尊重。
前两年曾经到过一所村学,一座不大的院子里有三间教室,全都门窗不全、破败不堪,室内地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用木板钉成的桌子,上面裂着大大小小的口子,没有一块平整之处。教室的顶棚早已烂得不成样子。透过屋顶,可以看见外面的天空。估算一下,这个学校的所有“资产”加起来也值不了几个钱。
如果站在专家和管理者的角度,从调整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来看,这样的学校确实没有多少继续存在的必要:它生源少,师资弱,缺乏最基本的办学条件,质量根本无法保证。但当这所学校的几位老师站在我们面前,介绍学校情况和他们每月几十元工资标准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为他们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教学而肃然起敬,全然没有了怀疑他们是否合格、是否称职、是否误人子弟的念头。从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全局考虑,也许这里的学生应该去更好的学校读书,可家长们是否愿意送自己只有七八岁的孩子去离家较远的地方上学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许我们并不缺少合格的教师,但他们能来这样的地方教学吗?
很长时期内,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而我们应该承认和正视这样的现实。面对曾经的历史,以及某些延续至今的现状,我们有时需要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在一些农村和边远山区,虽然没有像样的校舍,没有起码的设施,没有合格的师资,但那里有学校,从那里可以传出朗朗的读书声,这已足以令人感动,让人欣慰,因为正是这样的景象,才使我们在穷乡僻壤中看到了文明与智慧的光亮,才为这块贫脊的土地赋予了生机和希望。试想。如果没有这些看上去极其简陋的学校,没有这些安贫乐教的老师,那里的孩子们还能上学读书吗?
所以,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言,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水平,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有与其他地方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必然要求。事实上,党和政府近年来对农村教育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各类项目的实施,已经使所有农村学校的办学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在穷省办大教育的伟大历史进程和今天农村教育所取得的历史性进步中,都应该留有那些曾经长期坚守在农村教育第一线、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教书育人的园丁们的清晰印记,都应该对他们所做出的贡献给予应有的尊重。
因此,对于过去农村教师状况的评价,必须从两个层面上来加以体现。一方面,一些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过去确实普遍存在着教师素质偏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地一校的问题,它是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的体现。截至目前,这些问题也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如令国家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岗计划,就是一种新形势下解决农村师资问题的积极尝试和实践。另一方面,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对过去曾为农村教育做出过贡献的那些正式和非正式、合格和不合格的教师们,给予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因为他们所经理的,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因而在共和国教育发展史上,理应给这样一个群体留下一段真实的记录。这不仅毛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教育自身的尊重,对未来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