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有意义的青春,是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优秀
他1990年生于北京,从小聪明好学,成绩优异,却不是人们公认的乖孩子——
他喜爱足球,多次因踢球受伤,还因踢足球动过手术。
他爱好读书,从12岁起,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闯入艺术之门,从此,一有空闲就漫步于各种与课本无关的艺术书籍之中。
他特立独行。在某个本该有课的下午,他会骑车来到一个空旷的广场,带着耳塞发呆。他愿意去做任何事,却不想坐在教室里,任凭老师往自己脑袋里硬塞知识。
正好,他生于书香家庭,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思想比较开明,他所生活的环境相对宽松,因此,从小到大,父母从没有逼他上什么课外培训班、艺术特长班之类。
他小学毕业时,正赶上流行“非典”,受此影响,人大附中报名的日子就向后拖了几天,他最后一天报了名,之后他便接到了通知,让他到学校参加面试。爱好踢球的他,因为梳着别致的“西瓜太郎”发型,被面试的校长当场戏谑,但可能因为他小小年纪漫不经心的劲头,最终还是被人大附中录取,而且被编入实验班。
进入初中,他越来越显现出了他的特立独行:几年来倔犟地留着他招牌式的“西瓜太郎”发型,平时,觉得班干部做得不对就组织同学一起反抗。老师让一名迟到的同学罚站,他觉得不公平就给校长写信……
但他却十分幸运,并没有因为做过这些“大逆不道”的事件受到惩罚,反而得到了“有正义感”的正面反馈。其中的最大原因可能在于,他特立独行的背后还有一份不错的学习成绩。身为学生,学习成绩是一件关键的事,这一点他很清楚。
三年间,他的成绩一直处于中上等。中考时,却因几分之差没能进入人大附中校本部,只能被人大附中分校录取。
高中的时候,他已经读了很多艺术方面的书籍,涉及美术、建筑、音乐、文学、电影等等。他对各种艺术书籍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英国剧作家、诗人王尔德的作品,记住了他曾经说过的话:“一步步遵从内心的呼唤,写书就是在体验创造。”
读了这些话他为之一振,感到这些话就是憋在他心里很久的话,王尔德就是住在他心里的一个人。从此之后,他开始专注研究王尔德。很多时候,他都是一个人去食堂吃饭,一边吃饭,一边看王尔德的作品。时间长了,王尔德的很多话,他已经能够倒背如流了。
考入人民大学后,他开始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更加有意义。带着这些思索,他推掉了一些课程,用9个月的时间写书,既对自己走过人生的总结,也是个人创作的一次尝试,同时也是对王尔德的致敬。
他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这条路不可避免地会留下时代的印记,只有那些遵从自己内心并一直坚持下去的人,才会在这条路上烙上自己的标记。后来,他认识到,中学让人怀念的,不是那漫天的卷子,而是在卷子底下埋藏的属于自己的理想。于是,他一步步跟随着心灵的呼唤,得出了一个结论:要做最好的自己。
就这样,他的名字连同他创作的作品《我不原谅》突然闯入了公众的视线,这是一部对我国教育进行批判和反思的作品,由著名学者易中天作序,在我国文学出版、教育、社会等领域引起反响。
看到这本书,听到这本书的作者,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书的作者一定桀骜不驯、离经叛道、长着反骨,事实上,他却是一个皮肤白净,梳着蓬松“锅盖头”,时常面带微笑,在稍显怪异中透出一丝顽皮的90后大学生。
他叫钟道然。一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三年级的在校生。他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它跟Lady Gaga穿的衣服似的——每个都不同,每个都很特别。你没有资格拿自己的漏斗度量别人的大脑,拿自己那杆儿秤衡量别人的价值。”
有人说过,成长就是不断寻找妥协点,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就是在关键的时间点上做了关键的事。的确,一个人只有执著坚守,把握好人生的关键环节,才能做最好的自己,才可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编辑 杨逸
他1990年生于北京,从小聪明好学,成绩优异,却不是人们公认的乖孩子——
他喜爱足球,多次因踢球受伤,还因踢足球动过手术。
他爱好读书,从12岁起,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闯入艺术之门,从此,一有空闲就漫步于各种与课本无关的艺术书籍之中。
他特立独行。在某个本该有课的下午,他会骑车来到一个空旷的广场,带着耳塞发呆。他愿意去做任何事,却不想坐在教室里,任凭老师往自己脑袋里硬塞知识。
正好,他生于书香家庭,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思想比较开明,他所生活的环境相对宽松,因此,从小到大,父母从没有逼他上什么课外培训班、艺术特长班之类。
他小学毕业时,正赶上流行“非典”,受此影响,人大附中报名的日子就向后拖了几天,他最后一天报了名,之后他便接到了通知,让他到学校参加面试。爱好踢球的他,因为梳着别致的“西瓜太郎”发型,被面试的校长当场戏谑,但可能因为他小小年纪漫不经心的劲头,最终还是被人大附中录取,而且被编入实验班。
进入初中,他越来越显现出了他的特立独行:几年来倔犟地留着他招牌式的“西瓜太郎”发型,平时,觉得班干部做得不对就组织同学一起反抗。老师让一名迟到的同学罚站,他觉得不公平就给校长写信……
但他却十分幸运,并没有因为做过这些“大逆不道”的事件受到惩罚,反而得到了“有正义感”的正面反馈。其中的最大原因可能在于,他特立独行的背后还有一份不错的学习成绩。身为学生,学习成绩是一件关键的事,这一点他很清楚。
三年间,他的成绩一直处于中上等。中考时,却因几分之差没能进入人大附中校本部,只能被人大附中分校录取。
高中的时候,他已经读了很多艺术方面的书籍,涉及美术、建筑、音乐、文学、电影等等。他对各种艺术书籍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英国剧作家、诗人王尔德的作品,记住了他曾经说过的话:“一步步遵从内心的呼唤,写书就是在体验创造。”
读了这些话他为之一振,感到这些话就是憋在他心里很久的话,王尔德就是住在他心里的一个人。从此之后,他开始专注研究王尔德。很多时候,他都是一个人去食堂吃饭,一边吃饭,一边看王尔德的作品。时间长了,王尔德的很多话,他已经能够倒背如流了。
考入人民大学后,他开始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更加有意义。带着这些思索,他推掉了一些课程,用9个月的时间写书,既对自己走过人生的总结,也是个人创作的一次尝试,同时也是对王尔德的致敬。
他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这条路不可避免地会留下时代的印记,只有那些遵从自己内心并一直坚持下去的人,才会在这条路上烙上自己的标记。后来,他认识到,中学让人怀念的,不是那漫天的卷子,而是在卷子底下埋藏的属于自己的理想。于是,他一步步跟随着心灵的呼唤,得出了一个结论:要做最好的自己。
就这样,他的名字连同他创作的作品《我不原谅》突然闯入了公众的视线,这是一部对我国教育进行批判和反思的作品,由著名学者易中天作序,在我国文学出版、教育、社会等领域引起反响。
看到这本书,听到这本书的作者,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书的作者一定桀骜不驯、离经叛道、长着反骨,事实上,他却是一个皮肤白净,梳着蓬松“锅盖头”,时常面带微笑,在稍显怪异中透出一丝顽皮的90后大学生。
他叫钟道然。一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三年级的在校生。他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它跟Lady Gaga穿的衣服似的——每个都不同,每个都很特别。你没有资格拿自己的漏斗度量别人的大脑,拿自己那杆儿秤衡量别人的价值。”
有人说过,成长就是不断寻找妥协点,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就是在关键的时间点上做了关键的事。的确,一个人只有执著坚守,把握好人生的关键环节,才能做最好的自己,才可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编辑 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