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背景
2017年秋天,学生发现学校附近的银杏树出现了大面积的枯萎和“死亡”。学校操场东南角花坛里2棵相邻的银杏树状态迥异,一棵树的部分枝干折断枯死,另一棵却生长正常。学生对此很关注,很想知道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围绕学生观察到的这个奇特现象,我设计了本科技活动方案,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探索,力求让学生解释银杏树出现枯萎现象的原因,并思考和探究银杏树的保护方法,引发大家关注和保护我们身边古老而稀有的树种。
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走近银杏树,引发猜想
◇活动地点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中心小学操场东南角花坛和信息技术教室。
◇活动内容
·查找资料,了解银杏树。活动前,教师提供银杏资料搜集单,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填写搜集单。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制作有自己特点的资料小册子。
·仔细观察,小组讨论,提出假设。教师带领学生前往学校操场东南角花坛,近距离观察2棵银杏树,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交流。
·完成观察记录表。观察后,学生填写观察记录表,教师汇总后搜集大家观察到的现象,看主要集中在哪几个问题。
·针对疑问,提观点,作假设。在汇总了疑问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出大胆假设。
·动手实践,验证猜想。通过折枝观察折断的树枝是否真的死亡;通过定期观察和记录,确定银杏树是否死亡。
第二阶段:西山银杏树考察活动
◇活动地点
苏州市吴中区西山秉常村双塔头自然村。
◇活动内容
·各小组分工合作,对今年和去年7、8月份的天气情况进行查找和记录。
·根据假设,进行实地考察。教师带领学生前往苏州市吴中区西山秉常村双塔头自然村,观察自然保护村的4棵百年银杏树。
·完成观察日记。将学生分成4~5人一组,对百年银杏树进行对比观察。教师提醒学生除了观察银杏树的生长状态,也要关注周边环境。学生思考银杏树“假死”可能存在的原因,合作完成观察记录表。
·采访村民,证实猜想。采访的重点是了解、收集和总结村民对银杏树的保护措施。
·采集更多数据,进行更全面的记录和分析。教师指导学生对村里其他银杏树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和数据采集,同时提示学生关注周边环境情况,鼓励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通过观察和数据分析,鼓励学生进一步判断。
·通过观察、比较及村民的回答,学生对当天的考察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完成活动报告。
第三阶段:东山银杏树考察活动
◇活动地点
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东山景区。
◇活动内容
·实地考察,采集更多数据。在西山考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再去东山观察和采集数据。观察和讨论后,共同完成表格。
·对比和结合西山的考察数据,进行更全面的分析。教师鼓励学生对银杏树出现大面积枯死的现象进行更全面的数据分析,并且作出有根据的推断。
·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气象数据和专业气象数据,在气象专家的指导下,论证假设中的气温条件,并在专家的帮助下对数据进行分析。
第四阶段:苏州新区林业局林业研究所求证
◇活动方式
专家讲座和电子邮件。
◇活动内容
·由学校出面,邀请新区林业局林业研究所的专家来校讲座。专家针对银杏树的生长、习性、价值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讲座完成后学生自由提问,与专家互动。
·向专家求证并寻求保护“假死”银杏树的方法。在学习专家讲座的基础上,学生将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产生的疑问,以及总结出的如何保护“假死”银杏树的方法等内容,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向专家求证。
·结合专家回复意见,修正在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和判断,得出更科學的论证。同时,教师提醒学生,发送一封邮件向专家汇报总结和收获,并向专家致谢。
第五阶段:保护银杏树,我们在行动
◇活动地点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中心小学。
◇活动内容
·探讨保护“假死”银杏树的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对银杏树“假死”现象有了一定了解后,结合专家讲座,启发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保护“假死”的银杏树。
·对校园的银杏树进行保护。安排活动成员每天早上和下午给校园的银杏树浇水,减轻和缓解它们在炎热和少雨的环境下的缺水情况;联系学校后勤组修剪树枝,帮助银杏树减轻负担。
·组织学生持续观察,做好观察日记,为来年观察、计算、统计银杏树的存活情况,做好有延续性的观察记录。
·通过校园新闻、校园网、微信等多渠道,动员更多人对周边出现“假死”的银杏树进行保护。
活动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活动重点
了解银杏树生长环境、习性,特别是具有“假死”保护机制的相关科学知识;探讨保护“假死”的银杏树的方法,组织保护活动;学习调查研究中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方法。
活动难点
根据现象提出疑问和观点,并设计必要的步骤,从而分阶段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从专业气象数据中筛选出需要的专项数据,并进行数据读取。
活动创新点
全面理解银杏树“假死”保护机制,但是这种保护对银杏树是否真正有用,则需要后期持续追踪观察,等到来年才能全面判断;除了运用计算机,还要用学过的数学方法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真正的“读懂”和“看懂”这些数据,从而帮助论证假设。
活动评价
基于“个人成长手册”系统化的评价,以活动项目为单位,通过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真实记录下每一个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可以使学生自己、家长、教师清晰地看到成长历程;同时在师生、家长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一次次地接受教育,扩大影响。
2017年秋天,学生发现学校附近的银杏树出现了大面积的枯萎和“死亡”。学校操场东南角花坛里2棵相邻的银杏树状态迥异,一棵树的部分枝干折断枯死,另一棵却生长正常。学生对此很关注,很想知道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围绕学生观察到的这个奇特现象,我设计了本科技活动方案,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探索,力求让学生解释银杏树出现枯萎现象的原因,并思考和探究银杏树的保护方法,引发大家关注和保护我们身边古老而稀有的树种。
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走近银杏树,引发猜想
◇活动地点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中心小学操场东南角花坛和信息技术教室。
◇活动内容
·查找资料,了解银杏树。活动前,教师提供银杏资料搜集单,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填写搜集单。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制作有自己特点的资料小册子。
·仔细观察,小组讨论,提出假设。教师带领学生前往学校操场东南角花坛,近距离观察2棵银杏树,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交流。
·完成观察记录表。观察后,学生填写观察记录表,教师汇总后搜集大家观察到的现象,看主要集中在哪几个问题。
·针对疑问,提观点,作假设。在汇总了疑问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出大胆假设。
·动手实践,验证猜想。通过折枝观察折断的树枝是否真的死亡;通过定期观察和记录,确定银杏树是否死亡。
第二阶段:西山银杏树考察活动
◇活动地点
苏州市吴中区西山秉常村双塔头自然村。
◇活动内容
·各小组分工合作,对今年和去年7、8月份的天气情况进行查找和记录。
·根据假设,进行实地考察。教师带领学生前往苏州市吴中区西山秉常村双塔头自然村,观察自然保护村的4棵百年银杏树。
·完成观察日记。将学生分成4~5人一组,对百年银杏树进行对比观察。教师提醒学生除了观察银杏树的生长状态,也要关注周边环境。学生思考银杏树“假死”可能存在的原因,合作完成观察记录表。
·采访村民,证实猜想。采访的重点是了解、收集和总结村民对银杏树的保护措施。
·采集更多数据,进行更全面的记录和分析。教师指导学生对村里其他银杏树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和数据采集,同时提示学生关注周边环境情况,鼓励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通过观察和数据分析,鼓励学生进一步判断。
·通过观察、比较及村民的回答,学生对当天的考察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完成活动报告。
第三阶段:东山银杏树考察活动
◇活动地点
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东山景区。
◇活动内容
·实地考察,采集更多数据。在西山考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再去东山观察和采集数据。观察和讨论后,共同完成表格。
·对比和结合西山的考察数据,进行更全面的分析。教师鼓励学生对银杏树出现大面积枯死的现象进行更全面的数据分析,并且作出有根据的推断。
·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气象数据和专业气象数据,在气象专家的指导下,论证假设中的气温条件,并在专家的帮助下对数据进行分析。
第四阶段:苏州新区林业局林业研究所求证
◇活动方式
专家讲座和电子邮件。
◇活动内容
·由学校出面,邀请新区林业局林业研究所的专家来校讲座。专家针对银杏树的生长、习性、价值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讲座完成后学生自由提问,与专家互动。
·向专家求证并寻求保护“假死”银杏树的方法。在学习专家讲座的基础上,学生将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产生的疑问,以及总结出的如何保护“假死”银杏树的方法等内容,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向专家求证。
·结合专家回复意见,修正在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和判断,得出更科學的论证。同时,教师提醒学生,发送一封邮件向专家汇报总结和收获,并向专家致谢。
第五阶段:保护银杏树,我们在行动
◇活动地点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中心小学。
◇活动内容
·探讨保护“假死”银杏树的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对银杏树“假死”现象有了一定了解后,结合专家讲座,启发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保护“假死”的银杏树。
·对校园的银杏树进行保护。安排活动成员每天早上和下午给校园的银杏树浇水,减轻和缓解它们在炎热和少雨的环境下的缺水情况;联系学校后勤组修剪树枝,帮助银杏树减轻负担。
·组织学生持续观察,做好观察日记,为来年观察、计算、统计银杏树的存活情况,做好有延续性的观察记录。
·通过校园新闻、校园网、微信等多渠道,动员更多人对周边出现“假死”的银杏树进行保护。
活动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活动重点
了解银杏树生长环境、习性,特别是具有“假死”保护机制的相关科学知识;探讨保护“假死”的银杏树的方法,组织保护活动;学习调查研究中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方法。
活动难点
根据现象提出疑问和观点,并设计必要的步骤,从而分阶段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从专业气象数据中筛选出需要的专项数据,并进行数据读取。
活动创新点
全面理解银杏树“假死”保护机制,但是这种保护对银杏树是否真正有用,则需要后期持续追踪观察,等到来年才能全面判断;除了运用计算机,还要用学过的数学方法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真正的“读懂”和“看懂”这些数据,从而帮助论证假设。
活动评价
基于“个人成长手册”系统化的评价,以活动项目为单位,通过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真实记录下每一个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可以使学生自己、家长、教师清晰地看到成长历程;同时在师生、家长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一次次地接受教育,扩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