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起绩效考核利剑!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ezi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重利润转向重价值
  
  2010年起,已实行3年(2007~2009)的中央企业战略(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就要过渡到以经济增加值(EVA)考核为标志的价值管理新阶段。
  按传统,对央企高管实行先考核业绩,后兑现的原则,做法就是根据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由企业提取奖励分期兑现。但“业绩增,薪酬增”逻辑下的高管薪酬,为什么总被指责缺乏公平与合理性?
  关键在于过去的考核线条过粗,缺乏科学而全面的考核体系,容易在业绩增长这些表面的数据前,忽略业绩背后更为复杂的问题,造成表面繁荣情况,因此助推了高管高薪。
  央企的经营过程远比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复杂。例如,规模的扩大多是以牺牲效益和质量、以资本和资源的大量投入为代价;主营业务不突出且多集中在价值链中较为低端的环节;用于技术创新的研究性投入比例远低于国际同行的平均水平;低投资门槛导致低资产质量;并购后的业务整合效果较差;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未能与战略、经营、投资相协同等。
  对央企高管采用年度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等考核指标,显然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其在任期内的经营能力、决策水平,以及绩效成果。因此,按照央企的生产经营特点,科学设计,体现经营盈利与风险控制结合的考核指标,才是最终确定央企高管绩效薪酬的出路。
  那么,经济增加值这一考核利剑,能否确实规范好央企高管的薪酬问题?
  
  剑指“真正的利润”
  
  引入经济增加值指标,意味着国资委对央企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从重利润到重价值的重大变化。长期以来,一些国有企业忽视资本成本,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有望由此改变。
  而所谓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与该企业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间的差额,是为出资人创造的“真正的利润”。其最大的亮点在于不仅剔除了债务成本,还考虑了股权投资的机会成本,消除了在传统会计利润下企业认为“股东资本免费”的弊端。换而言之,一家企业如果不能获得超出资本成本的利润,就算其会计报表利润为正,对股东而言实际也是处于亏损状态。
  此前,央企的业绩考核体系主要以财务指标为主,而财务指标又以利润等绝对量指标为主,容易造成企业盲目扩大规模,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 那么,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业绩考核,其考核路径要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首先,对部分非经常性损益事项进行调整(收益剔除、损失加回),其目的在于引导企业关注主营业务,加强在主营业务领域的专业化。其次,对研究支出计算为成本,目的是鼓励企业加强在研究支出即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投入,以增强其持续盈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再次,核定全部资本成本(率),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分为政策性支持企业、一般性企业与高资产负债率企业等三种类型,并分别规定4.1%、5.5%和6%三档全部资本成本(率)。也就是说,企业不再像从前那样只对债务资本(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核算利息,而是要对全部经营性资本的使用按各自所属企业类别计算资本成本。其目的是引导企业为降低资本成本(将相应增加经济增加值)而节约资本的使用,并且由于对投资项目同样计算全部资本成本,以期达到提高投资门槛、提高以投资回报率为代表的资产质量。
  同时,加强计算资本的使用情况,将不承担付息义务的无息流动负债和处于建设期且尚未竣工决算的在建工程,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属会计调整)。
  经济增加值的引入对现行的考核机制形成巨大冲击:其结果将与央企高管绩效薪酬直接挂钩,以更大程度上促进出资人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优化,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经济增加值要求央企高管履行对企业的价值管理。那么,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控制风险
  
  经济增加值指标的引入,对于仍然保持的战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意味着增加了一个新的管理维度,也就是说,央企将面临着在制定战略、执行战略以及业绩考核和薪酬激励时的两种方法与双重标准。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迫切需要关注以下问题:要站在价值理论、价值管理的高度,透彻把握经济增加值的理论、方法和操作,全面理解经济增加值的理念、考核、激励和文化4大要素;要深入思考企业(集团)战略,特别是在引入经济增加值指标之后,明确对既定战略的调整思路,或者建立新战略的总体框架;要建立与全面预算相衔接的战略目标多维度分解系统(模型),其维度至少包括收入、利润、经济增加值等目标层面,以及与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相衔接的企业内部KPI指标体系;要结合既定战略,确立规模、效益与价值之间的平衡关系及其以权重表示的优先次序,通过量化指标建立3个基本要素间的契合度衡量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于任何有关战略、经营、投资、并购整合、考核与薪酬决策的结果,可以计算出是否达到最佳契合度表现(计分),以便从整体上、细节上及时把握实际情况与目标的差距,并为及时调节打下基础。
  随着粗放式的考核方法转变为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精细考核体系,央企高管根据过去经营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去预期绩效薪酬水平也将不复存在。
  另外,需要看到的是,不仅是中央企业集团总公司或集团整体层面的任务,而且还是集团二、三级乃至更靠近业务前沿成员企业的任务。作为国资委考核的对象,而同时又作为考核下级成员企业的考核方,甚至要对各个层级进行系统管理,其任务之艰巨,难以估量。
  * 作者系北大纵横EVA咨询中心总经理;国务院国资委、上海国资委、深圳国资委特邀EVA咨询顾问
其他文献
“轻电商”难逃成本梦魇    凡客IPO遇挫之后,一连串的猜疑接踵而至。在2011年第四季度,凡客遭遇的危机似乎提前戳破了电商们蓄意营造的繁荣市场景象,集体陷入寒冬。    目前国内的电商企业,可以划分为平台型、品牌型以及团购型三种。凡客是业界公认做得最好的品牌型电商企业,自2007年10月创立以来,凡客在品牌塑造、渠道布局以及营销推广等方面已经创下多个“奇迹”。然而,凡客越跑越快的同时,资金链吃
期刊
快递业“虚胖症”  电商繁荣,快递业红火,这种看似你好我好的双赢,却被局内者称作“虚假繁荣”。一个爆炸式的新兴行业,拉着一个最需要稳扎稳打的传统行业,在一条路况不清的高速路上飞奔。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      快递公司没有饿死的,只有撑死的    一个被电商砸火的不该算节日的节日:光棍节,让所有人看到中国网购的能量,淘宝单日交易额33.6亿,京东商城日订单超40万,当当、凡客诚品等大小电商,全都
期刊
一旦经济回暖,要立即跟员工分享成果    金融危机爆发,外贸从正增长百分之二十多,突然降到2008年第四季度的负增长百分之二十多。作为国际快递巨头,联邦快递感受到了寒暑骤变的冷暖。经济大落之后,中国经济复苏,全球经济探底回暖,后危机时代,又给联邦快递提供了弯道超越的机会。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显示,联邦快递已经走出了危机的阴影,受益于国际业务的反弹,2009年将扭亏为盈,实现每股盈利0.58美元。  
期刊
童装企业生死转型的经典案例      童装企业的日子比金融危机时期更难过。上海绿盒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吴芳芳告诉《经理人》,童装企业有另一种活法。    绿盒子经历过切肤之痛:2008年离破产“只差一个决定”,抱着最后一搏的想法转型电子商务。3年来,不仅保持高速增长,且引得迪士尼授权和VC的1.2亿元投资。截止2011年底,这家企业被德勤评为亚太区高科技高成长500强企业,以3亿销售额,稳居童
期刊
12月13日,由国内最著名的网络效果整合营销服务提供商亿玛主办,中国最具影响力、最活跃的电商交流平台派代网协办的“2011第三届效果整合营销高峰论坛”在北京亮马河饭店盛大召开。行业专家、电商CEO、市场VP、国内知名企业市场总监共聚一堂。    本届高峰论坛围绕“电商效果整合营销”主题,分别从“广告主面对新的电子商务环境应对策略”、“团购市场未来发展”、“营销优化与ROI”、“传统零售与移动电子商
期刊
它们都是“大道”精神的一部分    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均以“霸道”与“王道”相杂治国。其实,治企思想与传统治国思想中的“霸道”、“王道”的理念有相融相通之处。     守经达变    孔孟思想认为政治统治有两种:王道和霸道。王道是仁政管理思想,靠道德教诲和教育来贯彻的,所谓德治教化;霸道则是依靠暴力实行统治,靠强制手段来推行,武力是其力量源泉。对内以德怀文,对外以礼教化,是为王道;对内严刑峻法,
期刊
中国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终于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强大后随之而来的是国家文明的输出,文明的输出就是文化的输出,民族特征的输出。美国可乐代表了美国的文化,奔放激情;德国汽车代表了德国人的严谨实用……    什么才能代表中国人的情怀,中华民族的胸怀?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起源国,更是世界上最好的绿茶、红茶出口国。中国茶叶早在17世纪就以奢侈品现身世界推动文明。《绿金:茶叶帝国》中明
期刊
英国版“富二代”和“官二代”的结合体      政治家之所以成为领袖,有的是出于偶然,有的似乎从小就决定了一生从政的人生轨迹。英国首相卡梅伦(David William Donald Cameron)就是这样一位人物。    卡梅伦1966年出生于一个英国贵族家庭,是英国国王威廉四世私生女的直系后裔,可谓家世显赫。卡梅伦家族在金融界尤其声名显赫,祖辈有很多成员担任股票经纪或金融投资工作。卡梅伦爷爷
期刊
它们是女高管们的“秘密武器”!    嘉宾:  索咏红 清研睿合基金执行董事  曾丽羽 深圳市龙澄高科技环保有限公司董事  程 成 形象力企业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靳 奕 奕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潘纤纤 华琛国际集团董事长    主办:《经理人》杂志  地点:深圳地王商业中心 红桃网马球俱乐部   时间:2012年1月5日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经济形势复杂
期刊
国企CEO的激励处方  2007年以6600万高薪备受公众指责的平安董事长马明哲,2008年只领了1元年薪。1元当然就不受指责了,但1元是否就比6600万更合理?  全球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中国移动,其总裁王建宙年薪是133万,这个数字是多了还是少了?  国企高管的高薪为何一次次引发争议?当前国企高管薪酬体系存在哪些问题,怎样对他们进行有效激励?  这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掀起一场中国式薪酬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