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部分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未识别民族”人口总量极少,种类较多。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所有“未识别民族”的总人口为640101人。
中国“未识别民族”,指的是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认定为独立民族的特定群体,也可能是指民族辨析尚且不明晰而未获官方承认的民族。被归纳“未识别民族”的中国国民,其居民身份证上民族栏目会填上人群(未识别民族)的名称。
本文仅节选几个“未识别民族”,看看这些特别的族群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摩梭人
摩梭人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云南两省交界处风光秀丽的泸沽湖畔,人口约五万,有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现云南境内摩梭人归为纳西族,四川境内摩梭人划归蒙古族,是一个“未识别民族”。
摩梭人至今仍较为完整地保留着以母系大家庭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为主要特征的母系文化传统,被称为“东方女儿国”。
摩梭人所住的房屋称为“祖母屋”(“祖母”在摩梭语里有“大”的意思,所以又译为“家屋”),祖母屋由两根柱支撑,分别为“女柱”和“男柱”,代表女男平等,女柱和男柱必须出自同一棵树,女柱为根,男柱为干,象征“女本男末”。祖母屋中有“火塘”,火塘的火代表家族的命脉,因此不能熄灭。家中所有重要仪式和聚会都在火塘前进行。
摩梭人习惯依山傍水而居,房屋全用木材垒盖而成,当地俗称“木楞房”。传统风味食品有猪膘肉、腌酸鱼、苏理玛酒等。摩梭人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朝山节、祭祖节、祭牧神节、祭土地节等,其中以春节和朝山节最为隆重。
每年农历7月25日,摩梭人要身着盛装步行或骑马,去朝拜泸沽湖畔的格姆女神山,这叫“转女山”。其间还要举行赛马、摔跤、对歌等活动,并在山上野餐,摩梭青年男子趁机结交女友。
夏尔巴人
夏尔巴人散居在喜马拉雅山两侧,主要在尼泊尔,少数散居于中国、印度和不丹,语言为夏尔巴语,使用藏文,1980年人口约4万,中国西藏境内仅有约1200,居樟木沟和陈塘沟。
“夏尔巴人”是后藏原住民对这支部落的称呼,意思是“东方来的人”,至今仍属中国的“未识别民族”之一。
藏文史料记载:夏尔巴人是历史上曾建立过西夏政权的党项羌人的后裔。13世纪,生活在黄河中游今日宁夏、甘肃一带的西夏人被蒙古灭国后,一部分人为了躲避战争,经横断山区往西遷徙到后藏和尼泊尔,后来逐渐与当地的绒巴(山地人)通婚,并繁衍了后代。
在夏尔巴人的历史中有着这么一段神秘的往事。相传,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有一种叫雪人的神秘生物,而最早发现这种神秘生物的就是当地的夏尔巴人。传说中雪人是介于人与猿之间的神秘生物,身躯庞大,红发披顶,全身裹满灰黄色的长毛。它时而温和,时而彪悍,有着掌控一切的力量;它步履快捷,自如穿梭于不同的空间,所到之处都留下神秘的气场。于是,夏尔巴人又称雪巴人、谢尔巴人,是尼泊尔和印度的山地民族,以“喜马拉雅山上的挑夫”著称。
夏尔巴人没有姓氏,只有名字,名字与藏族相似。但有种姓,同种姓不婚,一般也不与外族通婚。他们的宗教信仰为藏传佛教,以萨迦派和噶举派为主,保留有较多的原始信仰。夏尔巴人忌食鱼、狗和小牛,由于受印度教影响,虽不忌牛肉,但从不主动屠宰牛。
僜人
僜人俗称“僜巴人”,分布于察隅县西部和中国藏南地区东部,即喜马拉雅山脉以东、横断山脉西部、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杜来河流域和察隅河流域等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的林区(岗日嘎布山脉西支和米什米山地)。
僜人,是西藏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族群,加上藏南印控区的僜人,总计有5万多人。居住在察隅的僜人共有1300多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以前多用结绳或刻木记事,现在普遍借用汉文和藏文。僜人实行一夫多妻制,尚未列入中国56个民族中。
在僜人中,老人仍保持着穿民族服饰、戴民族首饰的传统。僜人老年妇女多戴有叫“勾达白”的大耳环,耳环外沿直径可达5-6厘米,底部也有3厘米,空心薄壁,每只重达30-50克。
这种耳环是在幼年时由长辈用油松针或竹针将耳垂穿透,再将芭蕉叶卷成细卷穿进耳洞,待耳洞扩大到一定程度,再用新鲜的细竹管替换,穿进耳洞前将竹管切开一道缝,竹管干后扩开,如此反复。耳洞逐渐扩大,直到能放进硕大的耳环。不过这种习俗在年轻一辈中渐渐消失了。
解放前,绝大多数僜人居住在深山老林,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在党和政府带领下的民主改革后,僜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僜人家家户户住在绿树掩映的木楼里,人人安居乐业,日子越过越好。
亻革家人
亻革族(亻革,音gě,字库中无),中国官方称为“亻革家人”,一个位于贵州的古老民族,已被“联合国保护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世界18个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之一,中国56个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民族,甚至以为不存在。
亻革家人约五、六万人,主要分布在黄平、凯里、麻江、关岭、瓮安、福泉、镇宁、兴仁、黔西等地,以重安江两岸的黄平、凯里最多,黄平县有2.1万人,占全国亻革家人口的43.2%。
亻革家人自称为“哥摩”,他们没有文字,拥有自己的语言、服饰和生活习惯。他们以弓箭作为自己的族名,自称是上古传说中射日英雄羿的后代,世代流传的射日故事除太阳的数目不同而外(亻革家人传说为7個太阳),其余均与《山海经》、《淮南子》等记载的后羿射日故事不谋而合。
姑娘们头上戴的射日红缨帽、家家户户堂屋中敬奉的红弓白箭、重大祭祀活动“哈冲”节中的射太阳鸟等等,无不与羿或后羿联系在一起。
穿青人
穿青人早期叫“土人”,又叫“里民子”,也叫“羡民”或“县民”,后期叫“穿青”。之所以称为“土人”,是因为他们“居土日久”,是明朝汉族征南将士与当地土族的后代,“因而自认和当地汉人有区别,传统服饰尚青色,这大概也是得名“穿青人”的原因。
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西北地区,是人员相对集中的“未识别民族”。在部分穿青人的家谱、墓碑记载和传说中,他们的祖籍是“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其渊源存在诸多争议,近年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研究。不过,穿青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享有同样的优惠待遇。
如今,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毕节市、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黔南州等六个市(州)所属的二十多个县(市、区)。根据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穿青人人口数量约六十七万人,其中,毕节市的织金、纳雍两县在当时已分别超过二十万。
穿青人普遍使用贵州通行的官话,曾使用一种汉语方言“老辈子话”,但由于穿青先民较早接受汉文化的影响,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不过大多数地区还保持着这种方言的一些痕迹。
很多学者都认为穿青人是汉族的一支,不过大部分穿青人都不认可。
(《中国国家地理》、央广网等)
中国“未识别民族”,指的是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认定为独立民族的特定群体,也可能是指民族辨析尚且不明晰而未获官方承认的民族。被归纳“未识别民族”的中国国民,其居民身份证上民族栏目会填上人群(未识别民族)的名称。
本文仅节选几个“未识别民族”,看看这些特别的族群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摩梭人
摩梭人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云南两省交界处风光秀丽的泸沽湖畔,人口约五万,有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现云南境内摩梭人归为纳西族,四川境内摩梭人划归蒙古族,是一个“未识别民族”。
摩梭人至今仍较为完整地保留着以母系大家庭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为主要特征的母系文化传统,被称为“东方女儿国”。
摩梭人所住的房屋称为“祖母屋”(“祖母”在摩梭语里有“大”的意思,所以又译为“家屋”),祖母屋由两根柱支撑,分别为“女柱”和“男柱”,代表女男平等,女柱和男柱必须出自同一棵树,女柱为根,男柱为干,象征“女本男末”。祖母屋中有“火塘”,火塘的火代表家族的命脉,因此不能熄灭。家中所有重要仪式和聚会都在火塘前进行。
摩梭人习惯依山傍水而居,房屋全用木材垒盖而成,当地俗称“木楞房”。传统风味食品有猪膘肉、腌酸鱼、苏理玛酒等。摩梭人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朝山节、祭祖节、祭牧神节、祭土地节等,其中以春节和朝山节最为隆重。
每年农历7月25日,摩梭人要身着盛装步行或骑马,去朝拜泸沽湖畔的格姆女神山,这叫“转女山”。其间还要举行赛马、摔跤、对歌等活动,并在山上野餐,摩梭青年男子趁机结交女友。
夏尔巴人
夏尔巴人散居在喜马拉雅山两侧,主要在尼泊尔,少数散居于中国、印度和不丹,语言为夏尔巴语,使用藏文,1980年人口约4万,中国西藏境内仅有约1200,居樟木沟和陈塘沟。
“夏尔巴人”是后藏原住民对这支部落的称呼,意思是“东方来的人”,至今仍属中国的“未识别民族”之一。
藏文史料记载:夏尔巴人是历史上曾建立过西夏政权的党项羌人的后裔。13世纪,生活在黄河中游今日宁夏、甘肃一带的西夏人被蒙古灭国后,一部分人为了躲避战争,经横断山区往西遷徙到后藏和尼泊尔,后来逐渐与当地的绒巴(山地人)通婚,并繁衍了后代。
在夏尔巴人的历史中有着这么一段神秘的往事。相传,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有一种叫雪人的神秘生物,而最早发现这种神秘生物的就是当地的夏尔巴人。传说中雪人是介于人与猿之间的神秘生物,身躯庞大,红发披顶,全身裹满灰黄色的长毛。它时而温和,时而彪悍,有着掌控一切的力量;它步履快捷,自如穿梭于不同的空间,所到之处都留下神秘的气场。于是,夏尔巴人又称雪巴人、谢尔巴人,是尼泊尔和印度的山地民族,以“喜马拉雅山上的挑夫”著称。
夏尔巴人没有姓氏,只有名字,名字与藏族相似。但有种姓,同种姓不婚,一般也不与外族通婚。他们的宗教信仰为藏传佛教,以萨迦派和噶举派为主,保留有较多的原始信仰。夏尔巴人忌食鱼、狗和小牛,由于受印度教影响,虽不忌牛肉,但从不主动屠宰牛。
僜人
僜人俗称“僜巴人”,分布于察隅县西部和中国藏南地区东部,即喜马拉雅山脉以东、横断山脉西部、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杜来河流域和察隅河流域等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的林区(岗日嘎布山脉西支和米什米山地)。
僜人,是西藏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族群,加上藏南印控区的僜人,总计有5万多人。居住在察隅的僜人共有1300多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以前多用结绳或刻木记事,现在普遍借用汉文和藏文。僜人实行一夫多妻制,尚未列入中国56个民族中。
在僜人中,老人仍保持着穿民族服饰、戴民族首饰的传统。僜人老年妇女多戴有叫“勾达白”的大耳环,耳环外沿直径可达5-6厘米,底部也有3厘米,空心薄壁,每只重达30-50克。
这种耳环是在幼年时由长辈用油松针或竹针将耳垂穿透,再将芭蕉叶卷成细卷穿进耳洞,待耳洞扩大到一定程度,再用新鲜的细竹管替换,穿进耳洞前将竹管切开一道缝,竹管干后扩开,如此反复。耳洞逐渐扩大,直到能放进硕大的耳环。不过这种习俗在年轻一辈中渐渐消失了。
解放前,绝大多数僜人居住在深山老林,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在党和政府带领下的民主改革后,僜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僜人家家户户住在绿树掩映的木楼里,人人安居乐业,日子越过越好。
亻革家人
亻革族(亻革,音gě,字库中无),中国官方称为“亻革家人”,一个位于贵州的古老民族,已被“联合国保护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世界18个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之一,中国56个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民族,甚至以为不存在。
亻革家人约五、六万人,主要分布在黄平、凯里、麻江、关岭、瓮安、福泉、镇宁、兴仁、黔西等地,以重安江两岸的黄平、凯里最多,黄平县有2.1万人,占全国亻革家人口的43.2%。
亻革家人自称为“哥摩”,他们没有文字,拥有自己的语言、服饰和生活习惯。他们以弓箭作为自己的族名,自称是上古传说中射日英雄羿的后代,世代流传的射日故事除太阳的数目不同而外(亻革家人传说为7個太阳),其余均与《山海经》、《淮南子》等记载的后羿射日故事不谋而合。
姑娘们头上戴的射日红缨帽、家家户户堂屋中敬奉的红弓白箭、重大祭祀活动“哈冲”节中的射太阳鸟等等,无不与羿或后羿联系在一起。
穿青人
穿青人早期叫“土人”,又叫“里民子”,也叫“羡民”或“县民”,后期叫“穿青”。之所以称为“土人”,是因为他们“居土日久”,是明朝汉族征南将士与当地土族的后代,“因而自认和当地汉人有区别,传统服饰尚青色,这大概也是得名“穿青人”的原因。
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西北地区,是人员相对集中的“未识别民族”。在部分穿青人的家谱、墓碑记载和传说中,他们的祖籍是“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其渊源存在诸多争议,近年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研究。不过,穿青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享有同样的优惠待遇。
如今,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毕节市、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黔南州等六个市(州)所属的二十多个县(市、区)。根据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穿青人人口数量约六十七万人,其中,毕节市的织金、纳雍两县在当时已分别超过二十万。
穿青人普遍使用贵州通行的官话,曾使用一种汉语方言“老辈子话”,但由于穿青先民较早接受汉文化的影响,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不过大多数地区还保持着这种方言的一些痕迹。
很多学者都认为穿青人是汉族的一支,不过大部分穿青人都不认可。
(《中国国家地理》、央广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