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1964年从海南岛保亭县毛岸村捕获的一组库蚊中分离得一株病毒,暂称蚊1(M-1)。它对乳小白鼠不论脑内、腹腔或皮下接种都有较强的致病力。对原代金黄地鼠肾细胞、C6/36白纹伊蚊细胞株有致病变作用,能在鸡胚纤维母细胞上形成空斑,对乙醚敏感,凝集鹅红细胞的pH范围为5.75~6.4。感染的乳鼠骨骼肌显示肌纤维变性、萎缩、坏死及炎性反应。病变肌纤维细胞内有许多髓鞘样排列的病毒前体结构和成熟病毒体,病毒呈球形有包膜,直径50~60nm。包膜表面有突起,多数病毒体聚集在扩大的肌浆管中腔内。血清学鉴定表明本病毒只与甲组虫媒病毒抗体发生反应,与Mayaro、Semliki Forest和Getah病毒抗原有一定相关。M-1病毒可在蚊体内繁殖,并可通过蚊媒传播。1980年前后当地人、畜血清中都查到了抗体,其阳性率为:健康人3.6~10.3%,发热待查病人26.4%,猪17.7~27.3%,马25%,鸡30.8%,羊37.5%。综上所述,M-1病毒为一株能感染人、畜的甲组虫媒病毒,是已知的或是新种,仍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