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在肝衰竭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来源 :临床肝胆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907603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肝病大国,各种肝炎病毒、药物毒物及酒精等都会造成肝损伤,甚至肝衰竭.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于肝自我修复及再生.甲胎蛋白(AFP)作为肿瘤标志物已在肝癌中得到深入研究,但其在肝衰竭患者肝再生中的研究尚有待深入.总结了AFP在肝再生中的基础研究以及在急性肝衰竭(ALF)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中的临床研究,并归纳了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AFP是HBV相关ACLF后肝再生的重要预后指标及再生因子.经分析表明,继续深入研究AFP在各种肝衰竭中的预后作用以及肝再生中的发生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AFP和肝再生的了解,为各种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治和预后评价提供新思路及方法.
其他文献
细胞自噬是机体细胞组织的自我防御和自我修复的过程,在调节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和维持肝细胞内环境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自噬调节免疫炎症反应、自噬调节免疫信号传导和防止过度激活的先天免疫反应方面,总结自噬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认为从细胞自噬角度可能揭示AIH的作用机制,为AIH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与代谢综合征(MS)的各个组分密切相关.归纳了近年来NAFLD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显示NAFLD与结肠直肠腺瘤性息肉风险增加有关.其中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反应、脂肪细胞因子、肠道菌群紊乱等因素有关.
目的 观察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同BRAF基因型晚期结直肠癌(CRC)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RC晚期接受PD-1/PD-L1单药免疫治疗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基因检测结果分为BRAF突变组(29例)和BRAF野生组(28例).2组患者均予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客观缓解率(ORR)与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不良反应(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免疫性肺炎、免疫性肝炎
目的 观察黄芩汤合四逆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肠炎(肝郁脾虚夹湿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肠炎(肝郁脾虚夹湿热)患者6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芩汤合四逆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940,P=0.026)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和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餐后2 h血清胰岛素及C肽水平、高血压三项(立位)、动态血压[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BP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支气管哮喘(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机制。方法将70只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低、中、高浓度甘草酸组,每组14只。哮喘组、各甘草酸组分别给予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每次雾化前30 min,甘草酸组分别给予甘草酸(25、50、100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腹腔注射及雾化吸入。末次激发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