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放初我就读于燕京大学新闻系。那时系里只有五位教师,所有专业必修课都由他们挑重担。唯一的教授、系主任蒋荫恩亲自开两门课,其中一门是重头课《报纸编辑》(他抗战时曾主持桂林《大公报》的编务,院系调整出任北大总务长)。《新闻学概论》由讲师张隆栋开设,另一位讲师于效谦主讲《新闻采访与写作》;两位助教负责联系课程和辅导,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全校各系中以精悍办系出名。
“近水楼台先得月”,值得称颂的却是外援力量得天独厚,别的系科无法比拟。兼职教授孙瑞芹先生是英文报纸编辑,他的《英文新闻翻译》实用又实惠,很受同学欢迎。蒋先生还请来北京新闻学校校长陈翰伯校友大力协助,依靠他安排系里的专题讲座。除他自己开设一门《时事分析》之外,邀聘众多讲座的老师都是多年驰骋于新闻战线的方家里手和领导。在我记忆中,有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讲《党的新闻工作》,新华社正副社长朱穆之、邓岗讲《新华社的沿革和发展》,新闻出版局局长包之静讲《政策与法令》,《人民日报》社长和总编邓拓、吴冷西讲《报纸工作实践》,广播事业局领导梅益、温济泽讲《新中国的广播事业》,新华社摄影部主任石少华讲《新闻摄影》……这一系列的讲座,有理论,有实践,使我们受惠一辈子。
有道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亏得这几位老师的默默耕耘,带出一支有出息的学生队伍。想当年,新闻系是燕大拥有学生最多的大系,济济一堂有一百多人。记得哪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学长自编了一首系歌,以《解放军军歌》为谱,歌词的第一句居然是“我们是天下第一大系……”,可谓傲视文科各系,自高自大殊属惊人。但是它的倨傲燕园却是得到燕京人认同的;因为新闻系学生能量大,学生会底下的社团大多数是我系学生负责,特别是作为校刊的《燕京新闻》(其实是一张四开的“报纸”),名为学生的实习园地,编辑部就设在系里;却面向社会公开发行,很受读者青睐。其时燕京学生八百多,发行量竟几近四千份。办报的经费靠零售和订户费绰绰有余,俨然一张像模像样的小报。这有赖学生力求直接采访,掌握第一手材料敢说真话(又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举个例说,北大女生沈崇遭美军奸污,国民党宣传机器为掩盖真相,污蔑她“似非良家少女”、“勾引美军制造事端”等等,而沈崇一直没有露面。《燕京新闻》即多方打听,躲过胡同口特务的监视走进沈家,写出《沈女士访问记》和《重访沈女士》作为独家新闻首先发表;轰动了北京城,从而澄清谣传,并被国内和香港的一些报纸转载。新闻系学生实践能力强,《燕京新闻》也是潜移默化的一位无形良师。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近水楼台先得月”,值得称颂的却是外援力量得天独厚,别的系科无法比拟。兼职教授孙瑞芹先生是英文报纸编辑,他的《英文新闻翻译》实用又实惠,很受同学欢迎。蒋先生还请来北京新闻学校校长陈翰伯校友大力协助,依靠他安排系里的专题讲座。除他自己开设一门《时事分析》之外,邀聘众多讲座的老师都是多年驰骋于新闻战线的方家里手和领导。在我记忆中,有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讲《党的新闻工作》,新华社正副社长朱穆之、邓岗讲《新华社的沿革和发展》,新闻出版局局长包之静讲《政策与法令》,《人民日报》社长和总编邓拓、吴冷西讲《报纸工作实践》,广播事业局领导梅益、温济泽讲《新中国的广播事业》,新华社摄影部主任石少华讲《新闻摄影》……这一系列的讲座,有理论,有实践,使我们受惠一辈子。
有道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亏得这几位老师的默默耕耘,带出一支有出息的学生队伍。想当年,新闻系是燕大拥有学生最多的大系,济济一堂有一百多人。记得哪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学长自编了一首系歌,以《解放军军歌》为谱,歌词的第一句居然是“我们是天下第一大系……”,可谓傲视文科各系,自高自大殊属惊人。但是它的倨傲燕园却是得到燕京人认同的;因为新闻系学生能量大,学生会底下的社团大多数是我系学生负责,特别是作为校刊的《燕京新闻》(其实是一张四开的“报纸”),名为学生的实习园地,编辑部就设在系里;却面向社会公开发行,很受读者青睐。其时燕京学生八百多,发行量竟几近四千份。办报的经费靠零售和订户费绰绰有余,俨然一张像模像样的小报。这有赖学生力求直接采访,掌握第一手材料敢说真话(又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举个例说,北大女生沈崇遭美军奸污,国民党宣传机器为掩盖真相,污蔑她“似非良家少女”、“勾引美军制造事端”等等,而沈崇一直没有露面。《燕京新闻》即多方打听,躲过胡同口特务的监视走进沈家,写出《沈女士访问记》和《重访沈女士》作为独家新闻首先发表;轰动了北京城,从而澄清谣传,并被国内和香港的一些报纸转载。新闻系学生实践能力强,《燕京新闻》也是潜移默化的一位无形良师。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