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儿科疾病患儿中的临床护理管理效果。方法:对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60例儿科疾病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心理护理,实验组联合细节管理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4例发生医院感染,3.57%患儿护理出现差错,2例出现护患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率为7.86%,低于对照组(15.7%)(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3.57%,高于对照组(82.14%)(P<0.05);实验组护理后SDS评分为(31.58±8.29)分、SAS评分为(31.89±7.72)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疾病发病率较高,疾病类型也比较复杂,患儿治疗过程中在心理护理基础上联合细节管理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儿心理波动,减少护理差错,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细节管理;心理护理;儿科疾病;护理管理效果
儿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同时,人们对于医疗护理质量也提出的更好的要求,临床上如何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医院“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等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1]。儿科作为医院特殊的科室,由于患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再加上家属对于孩子过于关爱等,使得护理工作难度显著增加。因此,临床上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降低患儿治疗过程中误差发生率,改善患儿心理状况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儿科疾病患儿中使用较多,并取得阶段性进展[2]。为了探讨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儿科疾病患儿中的临床护理管理效果。对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60例儿科疾病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60例儿科疾病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有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2~11)岁,平均年龄为(6.5±0.8)岁,患儿病程为(1~6)天,平均病程为(3.5±1.4)天;对照组有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患儿年龄为(3~10)岁,平均年龄为(6.1±0.9)岁,患儿病程为(1.2~6.5)天,平均病程为(4.2±1.1)天。患儿对其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完全知情,患儿年龄、病程等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精神支持:入院后为患儿安置一间病房,并保持空气新鲜,让患儿保持愉悦的心情。治疗过程中护师可以通过将故事、幽默等方式和患儿沟通,既能够分散患儿注意同时还能够减轻患儿激进反应,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心理疏导:患儿确诊后,护师要告知患儿家属相关疾病知识,并详细解答患儿提出的问题,让患儿家属对相关疾病有一个了解,使得患儿家属能够全力配合治疗。同时,患儿治疗过程中还应该加强患儿心理护理,减少和避免心理应激。放松训练。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患儿恢复情况进行锻炼,让患儿保持放松,帮助患儿缓解负性心理[3]。
1.2.2 实验组护理方法
实验组联合细节管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强化护师风险意识。儿科护理和成人护理相比风险更高,并且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家属情绪波动通常比较大,很容易在护理过程中产生护患纠纷。此时,护师应该多注意护理细节,多考虑患儿家属的心情,通过合理的安排以及加强细节管理等建设护理纠纷。在护理过程中做好患儿心理护理以及细节管理,以“人文关怀”的服务意识去照顾患儿。(2)提高护理质量。针对患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细节管理过程中应该规范护理程序,保证细节管理能够有效的实施。(3)完善规章制度。给和本院儿科护理工作实际情况,护师对“儿科护理管理手册”、“儿科护理文书书写标准”“儿科护理质量标准”等多个标准进行细节化,为护理质量管理以及控制提供依据。同时,护师在相关制度和标准基础性进一步加强护理质量监控程序,对患儿护理质量进行动态监控,对护理过程中的疏漏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1.3 观察指标
通过我院自拟问卷调查标准对患儿护理前后医院感染、护理差错、护患纠纷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评价和统计;采用SDS、SAS 评分量表对患儿护理前后SDS、SAS 评分进行评定。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对相关资料进行SPSS16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表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n(%)形式表示,并行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护理后4例发生医院感染,3.57%患儿护理出现差错,2例出现护患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率为7.86%,低于对照组(15.7%)(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3.57%,高于对照组(82.1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2.2 两组护理前后 SDS、SAS 评分比较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护理前SDS、S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后SDS评分为(31.58±8.29)分、SAS评分为(31.89±7.72)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 SDS、SAS 评分比较
3.讨论
儿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疾病类型也比较多,多数患儿发病后容易产生哭闹、烦躁等心理,给医师诊治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部分患儿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使得患儿治疗预后欠佳,治疗依从性较差[4]。因此,临床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加强患儿护理显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儿科疾病患儿中在儿科疾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阶段性进展。心理护理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护理方法,这种护理方法更加重视对患儿的心理护理,通过加强患儿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儿消极心理,使患儿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配合护理、治疗,从而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同时,心理护理的实施还能够有效的稳定患儿家属的情绪,能够让患儿家属和护士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了由于患儿过度痛苦引起的家属应激反应等。而细节管理也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一种护理方法,它主张每一位护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加注重细节,力求完美。细节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护理质量,增加护师服务意识,并将细节管理的观念、思想等融入到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使得我院的护理模式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护理模式转变为主动护理,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在护理过程中积极寻找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避免了护师护理过程中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护理缺陷,从而能够降低患儿护理过程中的差错。临床上,将两组护理方法联合起来效果理想,能够发挥不同护理方式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既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波动,从而使患儿能够更好的配合护理、治疗[6]。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护理前SDS、S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后SDS评分为(31.58±8.29)分、SAS评分为(31.89±7.72)分,低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7]结果类似。随着我院程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的广泛开展和宣传,患者及其患者家属对我院的工作也给予了很大的肯定,能够有效地降低医疗纠纷及其投诉等。
综上所述,儿科疾病发病率较高,疾病类型也比较复杂,患儿治疗过程中在心理护理基础上联合细节管理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儿心理波动,减少护理差错,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霞.小组术前访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6):1920-1922.
[2]徐素彬,宋芹,彭菊花,等.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2):154-155.
[3]石晓萍.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105-106.
[4]周秀红,黄水英,张伟珍.鼓励患儿及家属参与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J].护理学报,2012,19(7A):32-33.
[5]郭志芬.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4):1131-1132.
[6]王海英,李珍珍,谭媛.细节化管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167-168.
[7]易艳.院前急救救护车及急救物品的细节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1):19-20.
关键词:细节管理;心理护理;儿科疾病;护理管理效果
儿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同时,人们对于医疗护理质量也提出的更好的要求,临床上如何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医院“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等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1]。儿科作为医院特殊的科室,由于患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再加上家属对于孩子过于关爱等,使得护理工作难度显著增加。因此,临床上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降低患儿治疗过程中误差发生率,改善患儿心理状况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儿科疾病患儿中使用较多,并取得阶段性进展[2]。为了探讨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儿科疾病患儿中的临床护理管理效果。对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60例儿科疾病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60例儿科疾病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有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2~11)岁,平均年龄为(6.5±0.8)岁,患儿病程为(1~6)天,平均病程为(3.5±1.4)天;对照组有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患儿年龄为(3~10)岁,平均年龄为(6.1±0.9)岁,患儿病程为(1.2~6.5)天,平均病程为(4.2±1.1)天。患儿对其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完全知情,患儿年龄、病程等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精神支持:入院后为患儿安置一间病房,并保持空气新鲜,让患儿保持愉悦的心情。治疗过程中护师可以通过将故事、幽默等方式和患儿沟通,既能够分散患儿注意同时还能够减轻患儿激进反应,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心理疏导:患儿确诊后,护师要告知患儿家属相关疾病知识,并详细解答患儿提出的问题,让患儿家属对相关疾病有一个了解,使得患儿家属能够全力配合治疗。同时,患儿治疗过程中还应该加强患儿心理护理,减少和避免心理应激。放松训练。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患儿恢复情况进行锻炼,让患儿保持放松,帮助患儿缓解负性心理[3]。
1.2.2 实验组护理方法
实验组联合细节管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强化护师风险意识。儿科护理和成人护理相比风险更高,并且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家属情绪波动通常比较大,很容易在护理过程中产生护患纠纷。此时,护师应该多注意护理细节,多考虑患儿家属的心情,通过合理的安排以及加强细节管理等建设护理纠纷。在护理过程中做好患儿心理护理以及细节管理,以“人文关怀”的服务意识去照顾患儿。(2)提高护理质量。针对患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细节管理过程中应该规范护理程序,保证细节管理能够有效的实施。(3)完善规章制度。给和本院儿科护理工作实际情况,护师对“儿科护理管理手册”、“儿科护理文书书写标准”“儿科护理质量标准”等多个标准进行细节化,为护理质量管理以及控制提供依据。同时,护师在相关制度和标准基础性进一步加强护理质量监控程序,对患儿护理质量进行动态监控,对护理过程中的疏漏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1.3 观察指标
通过我院自拟问卷调查标准对患儿护理前后医院感染、护理差错、护患纠纷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评价和统计;采用SDS、SAS 评分量表对患儿护理前后SDS、SAS 评分进行评定。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对相关资料进行SPSS16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表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n(%)形式表示,并行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护理后4例发生医院感染,3.57%患儿护理出现差错,2例出现护患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率为7.86%,低于对照组(15.7%)(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3.57%,高于对照组(82.1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2.2 两组护理前后 SDS、SAS 评分比较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护理前SDS、S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后SDS评分为(31.58±8.29)分、SAS评分为(31.89±7.72)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 SDS、SAS 评分比较
3.讨论
儿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疾病类型也比较多,多数患儿发病后容易产生哭闹、烦躁等心理,给医师诊治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部分患儿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使得患儿治疗预后欠佳,治疗依从性较差[4]。因此,临床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加强患儿护理显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儿科疾病患儿中在儿科疾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阶段性进展。心理护理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护理方法,这种护理方法更加重视对患儿的心理护理,通过加强患儿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儿消极心理,使患儿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配合护理、治疗,从而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同时,心理护理的实施还能够有效的稳定患儿家属的情绪,能够让患儿家属和护士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了由于患儿过度痛苦引起的家属应激反应等。而细节管理也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一种护理方法,它主张每一位护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加注重细节,力求完美。细节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护理质量,增加护师服务意识,并将细节管理的观念、思想等融入到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使得我院的护理模式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护理模式转变为主动护理,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在护理过程中积极寻找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避免了护师护理过程中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护理缺陷,从而能够降低患儿护理过程中的差错。临床上,将两组护理方法联合起来效果理想,能够发挥不同护理方式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既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波动,从而使患儿能够更好的配合护理、治疗[6]。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护理前SDS、S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后SDS评分为(31.58±8.29)分、SAS评分为(31.89±7.72)分,低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7]结果类似。随着我院程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的广泛开展和宣传,患者及其患者家属对我院的工作也给予了很大的肯定,能够有效地降低医疗纠纷及其投诉等。
综上所述,儿科疾病发病率较高,疾病类型也比较复杂,患儿治疗过程中在心理护理基础上联合细节管理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儿心理波动,减少护理差错,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霞.小组术前访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6):1920-1922.
[2]徐素彬,宋芹,彭菊花,等.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2):154-155.
[3]石晓萍.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105-106.
[4]周秀红,黄水英,张伟珍.鼓励患儿及家属参与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J].护理学报,2012,19(7A):32-33.
[5]郭志芬.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4):1131-1132.
[6]王海英,李珍珍,谭媛.细节化管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167-168.
[7]易艳.院前急救救护车及急救物品的细节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