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离开了食物人类就无法生存。但是,食物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变态反应)。因而食物过敏反应是一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要引起人们的注意。那么,哪些食物可以引起过敏反应呢?
食物过敏反应的一般情况
并非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引起过敏,即使有些食物能引起过敏,它们也只是食物中的少数。有多少种食物可以引起人们过敏,至今没有一种确切的说法。但是,对于过敏人群却有一些比较确切的统计。美国约有1200万人对食物过敏,其中3岁以下的儿童6%~8%对食物过敏,而成人有4%对食物过敏。美国食物过敏每年导致的急诊有30000例,而食物过敏导致的死亡每年有100至200人。
对于成年人而言,最常引起过敏的食物是贝壳类、花生、树果(如坚果、腰果等)、鱼和鸡蛋(蛋类);对儿童而言,最常引起过敏的食物是牛奶、鸡蛋、花生和树果。
中国的情况与美国差不多,临床医生和食品营养卫生研究人员的初步估算是,中国人食物过敏在成人中的患病率为2%,而儿童则高达8%,总的食物过敏发病率为3.14%。另外,有约50%的人有慢性食物过敏症状。
香港的一项研究发现,亚洲人的食物过敏情况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鸡蛋、乳制品、腰果、香蕉和芝麻这5种食物最容易引起过敏。针对96种亚洲人最常吃的食物,在633名年龄介于8个月~88岁的普通人中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对鸡蛋和乳类制品(如牛奶、奶酪等)过敏的人最多。过敏人群中,分别有54%和46.6%的人是对鸡蛋和乳制品过敏。81%的人过敏后出现了出疹、疲倦等现象,超过70%的人因为过敏而导致感冒,其余的症状还包括胀气和失眠等。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约有3%的过敏反应由食物诱发,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中有1/5是由花生引起。但是,90%以上的食物过敏是由8类或12类食物引起的。
按照临床上常见的食物过敏,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把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归纳为8大类,分别是:
⑴含麸质谷类(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等)。
⑵鱼类、海鲜类及其制品。
⑶甲壳类动物及甲壳类动物制品。
⑷蛋类及蛋类制品。
⑸乳类及乳类制品(包括乳糖)。
⑹大豆及大豆制品。
⑺花生及花生制品。
⑻坚果(如巴西果仁、核桃、杏仁等) 及坚果制品。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并非只是这8大类,有些过敏体质者甚至对大米也过敏。所以,根据欧洲国家的情况,欧盟又在上述8种食物的基础上添加了4种,共12种。添加的4种食物是:
⑴芹菜及芹菜制品。
⑵芥末及芥末制品。
⑶芝麻及芝麻制品。
⑷含有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的食物( 浓度达到或超过20%)。 摘自科学饮食百科
食物过敏反应的一般情况
并非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引起过敏,即使有些食物能引起过敏,它们也只是食物中的少数。有多少种食物可以引起人们过敏,至今没有一种确切的说法。但是,对于过敏人群却有一些比较确切的统计。美国约有1200万人对食物过敏,其中3岁以下的儿童6%~8%对食物过敏,而成人有4%对食物过敏。美国食物过敏每年导致的急诊有30000例,而食物过敏导致的死亡每年有100至200人。
对于成年人而言,最常引起过敏的食物是贝壳类、花生、树果(如坚果、腰果等)、鱼和鸡蛋(蛋类);对儿童而言,最常引起过敏的食物是牛奶、鸡蛋、花生和树果。
中国的情况与美国差不多,临床医生和食品营养卫生研究人员的初步估算是,中国人食物过敏在成人中的患病率为2%,而儿童则高达8%,总的食物过敏发病率为3.14%。另外,有约50%的人有慢性食物过敏症状。
香港的一项研究发现,亚洲人的食物过敏情况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鸡蛋、乳制品、腰果、香蕉和芝麻这5种食物最容易引起过敏。针对96种亚洲人最常吃的食物,在633名年龄介于8个月~88岁的普通人中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对鸡蛋和乳类制品(如牛奶、奶酪等)过敏的人最多。过敏人群中,分别有54%和46.6%的人是对鸡蛋和乳制品过敏。81%的人过敏后出现了出疹、疲倦等现象,超过70%的人因为过敏而导致感冒,其余的症状还包括胀气和失眠等。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约有3%的过敏反应由食物诱发,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中有1/5是由花生引起。但是,90%以上的食物过敏是由8类或12类食物引起的。
按照临床上常见的食物过敏,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把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归纳为8大类,分别是:
⑴含麸质谷类(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等)。
⑵鱼类、海鲜类及其制品。
⑶甲壳类动物及甲壳类动物制品。
⑷蛋类及蛋类制品。
⑸乳类及乳类制品(包括乳糖)。
⑹大豆及大豆制品。
⑺花生及花生制品。
⑻坚果(如巴西果仁、核桃、杏仁等) 及坚果制品。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并非只是这8大类,有些过敏体质者甚至对大米也过敏。所以,根据欧洲国家的情况,欧盟又在上述8种食物的基础上添加了4种,共12种。添加的4种食物是:
⑴芹菜及芹菜制品。
⑵芥末及芥末制品。
⑶芝麻及芝麻制品。
⑷含有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的食物( 浓度达到或超过20%)。 摘自科学饮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