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利用多媒体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了历史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大发挥。但是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还处于探索阶段,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1 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1.1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出现偏差。我们一些教师对传统教育理念缺乏辩证分析,对新教育理念生搬硬套,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随着多媒体越来越多的走进课堂,一大部分教师从“满堂灌”走向了“满堂电”。教师在备课时花费大量时间制作课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幻灯片的文字、图片没有最基本的介绍和描述。
1.2 教师的语言问题。教师以讲台为主阵地,目的是传道授业。而传道授业时时刻刻离不开口语的表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把语言的修养问题跟其他同样重要的问题一起作为全体教师特别关心的对象。”[1]可见教师语言是多么重要。历史本来是一幅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画卷,由于教师语言的问题,使得历史干瘪瘪的。这样的课没有了对知识的讲解,对重要历史问题分析和理解的语言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怎么发挥出来呢,更不要说创新思维的培养了。
1.3 脱离教材的现象极其严重。三维目标之一就是知识与能力,但是大家都注意了能力,忽略了知识,并且对能力也产生了误解。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制作幻灯片花去了大量的时间,没有时间去钻研教材。总以为幻灯片上的内容才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1.4 教师的专业功底很薄弱。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果仅仅了解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结果只能是成为一个照本宣科的教科书教员。现在教师多充分利用多媒体悦耳、悦目、悦心的优势,把大量的感官刺激带给学生,但是对其中的内容不能做出有效地讲解。所以我们在公开课上经常会发现教师严守预案,应变不足。
1.5 历史教育的情感教育“流失”严重。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教育,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于高考依然占据教育界的主导地位,所以教师们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新的教学手段,但是依然没有跳出功利教学的圈圈。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无论在学习活动的准备阶段、进行阶段或结束阶段,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统一过程。”[2]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和非智力活动。教师一味地强调知识而忽视情感教育,结果只能是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并且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情商上有很大的缺陷。
1.6 信息量过多或过难。我们要想让学生了解历史的真实面貌就需要把资料带入课堂,多媒体的确实帮了我们大忙,但在带多少资料的问题上教师注数量忽质量,是注重自己的感觉、幻灯片的信息量,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2 对策
2.1 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只有充分掌握了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在内的教育理论知识,才能在教学中合理地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正确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做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
2.2 加强语言的训练。优秀的历史教师无不是优秀的语言大师,他们的课声情并茂、引人入胜。不仅传播了知识而且能够激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发挥了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第一、重视理论修养。可以学点修辞学增加语言的美感,使枯燥的知识变成一个个悦耳的音符;学点心理学,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我们备课、上课就不会脱离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点教育学,我们就会掌握一些教学原则,比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等;学习点逻辑学,我们就可以引人入胜地诱导学生从抽象到具体、从感性到理性,概括出令人信服的史论。第二,注意语言的积累。可以多阅读一些优美的散文,学习他们精练的语言和有条理的叙述。另外,也可以多听一些名人的演讲、广播,不断地揣摩,并把自己所学到的运用到自己的备课当中,把上课所要说的内容完整地写下来,然后反复推敲、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必要时可以请教语文教师。这样一遍生,二遍熟,三遍就会见真功夫。
2.3 正确运用教材。历史教材是课程标准内容的具体化,它既是我们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基本来源和进行独立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较好处理教材和灵活驾御教材,不仅关系到知识教学目标落实与否,而且关系到三维总体课程目标的达成。
2.4 提高自己的专业功底。 一名历史教师如果仅仅只了解教科书里那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广泛地积累和占有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历史学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等广阔的知识领域。教师必须把自己培养成“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2.5 对历史资料要进行恰当的处理。历史资料有利于学生对历史形成全面、客观、正确的认识。因此我们的课堂是离不开历史资料的。但是在把历史资料带入课堂之前,一定要把教材、资料、学生、课时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样历史资料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最大的功能发挥出来。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又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信息一定要精选精练。
2.6 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有也有好多优势,比如:对史实的精彩讲述、对问题的精辟分析、系统而合理的板书、快捷而达意的徒手画等等。不要过分的依赖于多媒体。只有使课件的画面、声音与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融合成和谐的整体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只要我们历史教师勤于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一定会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活力四射!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修订本,第432页
[2] 转引自《国外情感教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教育科学研究》,1987年第2期
【关键词】多媒体;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1 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1.1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出现偏差。我们一些教师对传统教育理念缺乏辩证分析,对新教育理念生搬硬套,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随着多媒体越来越多的走进课堂,一大部分教师从“满堂灌”走向了“满堂电”。教师在备课时花费大量时间制作课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幻灯片的文字、图片没有最基本的介绍和描述。
1.2 教师的语言问题。教师以讲台为主阵地,目的是传道授业。而传道授业时时刻刻离不开口语的表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把语言的修养问题跟其他同样重要的问题一起作为全体教师特别关心的对象。”[1]可见教师语言是多么重要。历史本来是一幅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画卷,由于教师语言的问题,使得历史干瘪瘪的。这样的课没有了对知识的讲解,对重要历史问题分析和理解的语言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怎么发挥出来呢,更不要说创新思维的培养了。
1.3 脱离教材的现象极其严重。三维目标之一就是知识与能力,但是大家都注意了能力,忽略了知识,并且对能力也产生了误解。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制作幻灯片花去了大量的时间,没有时间去钻研教材。总以为幻灯片上的内容才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1.4 教师的专业功底很薄弱。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果仅仅了解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结果只能是成为一个照本宣科的教科书教员。现在教师多充分利用多媒体悦耳、悦目、悦心的优势,把大量的感官刺激带给学生,但是对其中的内容不能做出有效地讲解。所以我们在公开课上经常会发现教师严守预案,应变不足。
1.5 历史教育的情感教育“流失”严重。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教育,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于高考依然占据教育界的主导地位,所以教师们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新的教学手段,但是依然没有跳出功利教学的圈圈。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无论在学习活动的准备阶段、进行阶段或结束阶段,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统一过程。”[2]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和非智力活动。教师一味地强调知识而忽视情感教育,结果只能是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并且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情商上有很大的缺陷。
1.6 信息量过多或过难。我们要想让学生了解历史的真实面貌就需要把资料带入课堂,多媒体的确实帮了我们大忙,但在带多少资料的问题上教师注数量忽质量,是注重自己的感觉、幻灯片的信息量,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2 对策
2.1 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只有充分掌握了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在内的教育理论知识,才能在教学中合理地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正确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做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
2.2 加强语言的训练。优秀的历史教师无不是优秀的语言大师,他们的课声情并茂、引人入胜。不仅传播了知识而且能够激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发挥了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第一、重视理论修养。可以学点修辞学增加语言的美感,使枯燥的知识变成一个个悦耳的音符;学点心理学,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我们备课、上课就不会脱离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点教育学,我们就会掌握一些教学原则,比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等;学习点逻辑学,我们就可以引人入胜地诱导学生从抽象到具体、从感性到理性,概括出令人信服的史论。第二,注意语言的积累。可以多阅读一些优美的散文,学习他们精练的语言和有条理的叙述。另外,也可以多听一些名人的演讲、广播,不断地揣摩,并把自己所学到的运用到自己的备课当中,把上课所要说的内容完整地写下来,然后反复推敲、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必要时可以请教语文教师。这样一遍生,二遍熟,三遍就会见真功夫。
2.3 正确运用教材。历史教材是课程标准内容的具体化,它既是我们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基本来源和进行独立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较好处理教材和灵活驾御教材,不仅关系到知识教学目标落实与否,而且关系到三维总体课程目标的达成。
2.4 提高自己的专业功底。 一名历史教师如果仅仅只了解教科书里那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广泛地积累和占有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历史学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等广阔的知识领域。教师必须把自己培养成“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2.5 对历史资料要进行恰当的处理。历史资料有利于学生对历史形成全面、客观、正确的认识。因此我们的课堂是离不开历史资料的。但是在把历史资料带入课堂之前,一定要把教材、资料、学生、课时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样历史资料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最大的功能发挥出来。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又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信息一定要精选精练。
2.6 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有也有好多优势,比如:对史实的精彩讲述、对问题的精辟分析、系统而合理的板书、快捷而达意的徒手画等等。不要过分的依赖于多媒体。只有使课件的画面、声音与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融合成和谐的整体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只要我们历史教师勤于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一定会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活力四射!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修订本,第432页
[2] 转引自《国外情感教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教育科学研究》,198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