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真实、自然地发生——以“直线、射线和角”的教学为例

来源 :小学数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baby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学习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往互动,逐步改善、发展、完善其思维和知识的过程。由此可见,要让学习真实、自然地发生,教学时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基于学情,聚焦问题,让他们在思考、探究、对话、辨析、反思等活动中获取知识、收获成长。
其他文献
由于高强高性能材料的推广应用,拱的整体结构表现为轻柔细长,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动力屈曲,而冲击荷载作为一种偶然荷载,往往携带了巨大的冲击能量,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破坏性,瞬间作用就可能使得拱发生屈曲破坏。由于冲击荷载是实际环境中常见的荷载形式,其对结构的作用不容忽视,但目前结构设计中对冲击荷载的影响还考虑不足,结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在某种特殊的工程结构中,拱的动力屈曲又是可以被利用的,如
期刊
"线段直线射线"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8-39页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在低年级已初步学习和感知直线和线段基础上比较系统研究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和区别,也是后续学习角、垂线、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及有关计算的基础和前提。教材结构简单明了,层次分明,逻辑结构清楚。但问题的关键是本节课是概念教学为主的内容,学生理解和学习有一定难度。实践表明,
期刊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7~78页例1、例2,随后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画图、交流等活动过程,认识射线、直线,知道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期刊
笔者在教学了"垂线与平行线"这一单元后,觉得有些知识呈现和讲解得还不到位,导致学生的理解有偏差。笔者经过反思后认为做好本单元教学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厘清知识定位和内在逻辑;二是深入理解概念,突出教学重点;三是把握概念本质,理清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笔者近期执教了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这一单元,总体上看本单元所学习的都是平面几何中最为基础的知识,本身难度并不大,但是执教过程中
期刊
教师可以"同质课"为载体,认真开展课前思考、课堂观察与课后反思"三维一体"的教研活动,从而提升数学教学小初衔接的有效性。
笔者前一阶段听了一节区级研讨课,课题是苏教版七(上)"线段、射线、直线"(第一课时).在细细品味课例后,感悟到了"共生课堂"实现"共同成长"的课堂特质,也体会到了执教者的教学智慧.同时,笔者又细细研读了苏科版数学七年级教材内容,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分析,引发了对课例部分环节的一些思考: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在小学阶段学生就已经接触过,到了初中学段,学生再次学习这些内容时,到底还要学习什么?要达
期刊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上承课程总目标,下启教学全过程,是实施教学的起点和落脚点。数学概念课是实现学生掌握概念内容和本质、学会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的重要课型。小学生在认知方面可塑性极强,并且具备极大的发展潜能,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相应的教学目标也应有所体现。编制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教师教学目标设计水平和科学评价教学目标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可能会让学生用不同的表征方式来描述或表达对学习对象的理解,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来丰富对学习对象的认知,这就是一种数学多元表征的学习方式。使用多元表征在概念学习上尤其重要,美国学者莱什(R.Lesh)等人认为,在数学概念的发展过程中,操作模型是丰富数学概念认知的一个方面,而其他的表征方式,即图像、书面符号、
期刊
以"聚焦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直观想象力"为主题,我区和其他区进行了一次联合教研活动,当时我区的作课教师选了一节人教版四上的内容《线段直线射线》。这节课是"图形与几何"领域"图形的认识"中的内容,课标中要求: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本节课应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这一素养。直观想象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它整合了空间想象、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教学片段如下:一、认识线段1.老师:想象一下,一个点向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