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文言文教学诵读和训练模式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国文老师时有这样的一段话:徐先生教书,“首先是把原文一丝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
  由此看来,文言文教学要重视诵读。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写作技巧,进而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
  在诵读中要思考,要品味,要感悟,要追求有效课堂,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教学呢?诵读与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诚如朱熹所说:“大抵观书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构建诵读课堂教学模式
  
  一、认知性预读,整体感知。
  
  视课文难易程度,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如《勾践灭吴》、《寡人之于国也》等课文;也可课堂上作默读,如《劝学》、《秋水》等课文,要求学生读全文、读注释、读思考题,让学生粗知大意。
  
  二、示范性导读,激发兴趣。
  
  课堂上,教师朗读示范,准确清晰地读,洪亮流畅地读,饱含热情地读。通过范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重复性诵读,熟读背诵。
  
  要求学生模仿教师范读的节奏、语气、语调,大声诵读课文,每人至少诵读三遍,要读得顺口上口,这样学生能大致把握文章内容。
  
  四、质疑性朗读,品评内容。
  
  1、教师精心设计思考题,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2、同学在诵读中对不懂的问题逐句逐段提出来,师生互动、逐个解答。如《寡人之于国也》一文里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一句话,这段话中的“则”字注释为“表顺承就”。有个同学提出“则”表示假设,翻译成“如果……那么……”也通,另一个同学马上站起来解答:“虽然语言前后通顺,但不符合文意,因为假设的情况不能体现梁惠王对国家尽心。”听完她的回答,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3、每答完一段,同学们便诵读一段,读、思、评有机结合。
  
  五、比赛性竞读,读出高潮。
  
  1、全班同学展开诵读竞赛,看谁读得标准、顺畅、有情感,并用掌声鼓励。
  2、全班同学齐读,读出高潮,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在全体同学积极诵读中感悟了优美的语言,领会了文章的情味。
  
  六、体验性试读,形成语感。
  
  教师可适时介绍几种背诵方法:(1)句首字背诵法;(2)分层背诵法;(3)语言标志法;(4)迂回包抄法;(5)整体背诵法等。这样熟读成诵,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文言文语感,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
  实践证明,自从我们进行文言文诵读教学以来,同学对文言文隔膜已“冰消融化”了。在不断诵读中,同学们领悟了祖国语言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出现学习文言文的高潮。
  诵读与训练有机结合
  一、在诵读中进行正音正字
  朱熹说:“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久不忘。”看清字形,读准字音,是文言文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文教学离不开正音正字,但不能把正音正字单独割裂开来,成为一个独立教学板块,必须把正音正字和诵读有机结合起来,或一开始教师范读,通过范读给学生正音正字,或先让学生试读,从试读中发现学生有哪些字没有读准,然后加以纠正。针对学生有误读的情况,除了督促学生预习时勤查工具书以外,还要结合课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适当讲一点汉字的构造法、破音异读、古音异读以及通假异读等文化常识,让学生从诵读中体会并加以掌握。如:通假字读音要求“破其假借之字而读其本字”。《烛之武退秦师》中“秦伯说,与郑人盟”句中的“说(shuō)”应读“yuè”,同“悦”,“高兴”之意,这样上下文意能连贯流畅。
  二、在诵读中辨析词义
  文言文语言精练,整句较多,诵读时可利用排比、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推断词义。如诵读《寡人之于国也》中“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时,因其结构相同,“数罟”和“斧斤”位置相同,结合语境“污池”,可由“斧斤”义推断“数罟”的含义,“数罟”含义为“细网”。
  三、在诵读中辨析句意
  诵读停顿不同,往往表现对词义理解不同,句子结构和语意也就不同。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一句“今齐地方千里”,它有两种读法:(1)今齐地方千里,意思是:现在齐国有千里大的地方;(2)今齐地方千里,意思是: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联系上下文比较,学生马上明白,第二种是正确的。之所以会产生第一种读法,是因为把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地”和“方”错误地当作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地方”。
  四、在诵读中揣摩人物形象
  在许许多多文言文里,有部分语言是人物直接说的话,而语言总是带着某种语气,表达其思想感情。我们学习文言文不能只停留在字面的理解,还必须通过诵读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形象。而诵读读法不同,语音高低不同,语调轻重抑扬,语速快慢张弛,表现出的感情也大不相同,人物性格也随之变化。如《烛之武退秦师》的中心人物烛之武的语言:当秦晋围郑时,烛之武当着郑伯的面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如读成:“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那么流露出烛之武对郑伯不能知人善任的愤懑之情,塑造了烛之武置国难于脑后,过分看重自己名利得失的形象;而读成“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则表现出能言善辩的他年轻时不被重用,而在国家存亡关头,想重用他,他发出这样一番牢骚话,使他的形象更加显得有血有肉;同时也为下文答应郑伯出使拜见秦伯埋下伏笔,充分利用烛之武不计前嫌、深明大义的爱国者形象。
  五、在诵读中体味语言风格
  文言文语言很有特色,如用词的灵活、音韵的和谐、气势的充沛等等,我们需要在诵读中体会,从而提高文言文鉴赏能力。
  在文言文语言结构相似的句子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常常变换使用近义词或反义词,如:“恩所加,则恩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恩无以怒而滥刑。”其中“因”和“以”位置相同,意思相近,文言文这样避免词语重复使用,读起来就不显得单调,可以体会文言文词语的丰富多彩。
  文言文使用整句的频率相当高,或上下句子平仄大体相对,富有音乐美,或几组结构相似的语句排比,音节铿锵,富有气势美。如《寡人之于国也》中“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五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四组排比,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体现孟子语言雄辩的风格。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诵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同学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语气等等,又要在诵读中加强训练,在反复吟诵中积累文言知识,增强文言语感,把握文章蕴藏的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
  
  何文,教师,现居湖南安仁。
其他文献
摆好了!4个箭头中间的空白处也算一个箭头。 Set off! The middle of the four arrows in the middle of an arrow is also considered.
大抵是这扇窗吧。它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的美好澄澈,我为它提笔渲染上灿烂的色彩。一扇最普通的白色的窗,却为我连接了另一个缤纷绚烂的世界。提笔铺纸是何时呢,如今我已记
我喜欢猴子。不论它的外表,还是它的表情,以及它的生活习性,我都喜欢。猴子的样子很滑稽。瞧,他那双机灵的眼睛,不是向周围张望,好像在寻找着什么东西。猴子的尾巴一翘一翘的
沈浩:《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内容丰富多彩,对我们的写作帮助很大,每期我都在学校旁边的书店购买,但有时太抢手了我总会错过。我想问一下,还有哪些订阅方式? Shen Hao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一个水杯,一口爱的深潭,要有一颗多么好的心,才能读懂真水无香啊!北方干燥。从读幼儿园开始,母亲便天天给我准备一壶水带到学校去喝。母亲总是小心翼翼地把水杯放在我书包侧
《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1977)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为数不多的以男性作为主人公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莫里森呈现了奶娃在南北空间变换下其自身伦理特性的
频率扫描干涉仪对测量过程中光程差的漂移非常敏感,目标镜的微小位移会被放大几千倍,使得测量结果严重失真,因此必须消除或减弱漂移误差。针对现场测量中目标镜的低频振动或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了问答式教学的先河。他创造的“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学的雏形。所谓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结
无意间,惊奇地发现同事徐老师家不满三岁的小男孩已经会说话了,而且日常口语全能听懂、全都会说。并且到了4岁,他在语言方面就是一个能手了。其实我们都很明白,三、四岁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