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细心的家长朋友会发现这样一些反常现象:家里来了小客人,宝宝把自己的好吃的、好玩的看得紧紧的,谁动跟谁急;和别的小朋友做游戏,没一会儿就演变成一场“玩具争夺战” ……下面两个案例正是反映这些的:
案例一:苗苗的妈妈下班后,给苗苗买了一个她最爱吃的肉松面包,苗苗高兴极了,赶紧一个人跑到房间里,准备独享。爸爸走过去,请求咬一口,苗苗不答应,用身体挡着,生怕被抢去似的。爸爸又开玩笑地说就尝一小口,没想到苗苗却哇哇大哭起来,这让爸爸很扫兴。
案例二:邻居赵女士这样来向我“诉苦”:我家宝宝在3岁左右突然变得小气起来,有次我带他去游乐场,有个一直和他一起上课很熟悉的小朋友靠近要拿他手里的娃娃,儿子马上就很紧张,还挥起小拳头做出要打人的样子。弄得我和对方小孩的妈妈都很尴尬。
这两个案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小孩唯我独尊,通俗一点就是“小气”,我的东西别人不能动,自己的东西就一个人玩。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什么也不缺,但反而越来越小气呢?其根本原因就是孩子不会分享,不会有福同享,以至于越来越独,越来越自私。孩子“小气”看似不是大的毛病,但对其以后健康人格的塑造影响深远。当今社会,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协调配合,甚至共享。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不懂得分享,独断专行,那么,就很难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谈不上立足于社会。所以说,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改变“小气”,要培养孩子谦让、沟通、真诚等优良品质,心里想着别人,这样才有可能共享欢乐,互利互惠,从而健康成长。
孩子的“小气”行为既与孩子自身有关,也与家长有关。孩子的“小气”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造成。小气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是自我意识的本能体现。孩子对心目中一切物件常理解为是“我”的,从未感受到别人的需要。如“我的小床”、“我的玩具”、“我的……”孩子的“小气”行为很大程度上受父母自身行为的影响。如:邻居来借物品,父母怕东西被弄坏而表现出的故意搪塞,无意中成了反面的教材。
另外,家长教育上的不当也易引发孩子的“小气”行为。同伴交往时,孩子看中了同伴的玩具却遭对方拒绝,因此当别的小伙伴向自己提出借玩具时也表现出小气行为,父母见后却不置可否,甚至给予一些口头上的鼓励,这样,孩子的小气行为便愈加严重。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借给小同伴,或将自己的食品分给同伴后,得到的是家长的训斥,这会造成有意识地培养了孩子的小气行为。家长的无谓牺牲,如:好吃的菜先让孩子吃,好的水果先让孩子挑……这种无谓的牺牲在很大程度上滋长了孩子的自私心理,而一旦孩子出现小气行为后,家长往往不分析原因便找出一个相当流行的说法:“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要是有两三个孩子便知道分享了。”“长大就好了”。以此作为掩盖自己教育的失误。
那么,作为家长,面对“小气”的孩子,我们应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变得“大气”起来呢?以下几个小计可供朋友参考:
小计一:不要太溺爱孩子。有的家长买回好吃的东西,看到孩子兴奋异常,父母就表态:你自己吃吧!我们不舍得吃。就是这种不舍得,久而久之,让孩子不知道分享和关心别人。为什么不让孩子学会分配呢?
小计二: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孩子理解别人,富有同情心,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从孝敬父母开始,这需要创设情境,尤其在家里,不要老把孩子当成独苗百依百顺。应该让孩子做家务,全家人一起共事,这样,孩子的内心就会感到,我爸爸很累,妈妈为我付出很多,都是为我好……只有内心产生触动,才能产生孝心。其次,多引导孩子参加情感体验,比如主动打扫楼院卫生,孩子就会体验到清洁工人的辛苦,炎热天出去走走,孩子就会感觉到交警的劳累……等等,这种体验就是让孩子产生共鸣,从而懂得感恩。
小计三:教会孩子学习分享,体会赠与的快乐。这首先要从家庭中做起:当家中来客人时,可有意识地让幼儿帮助“招待”客人,如拿糖果给大家吃或拿玩具请小客人玩等。其次,家长应多给孩子与同伴相处的机会,让他带着玩具和同伴交换着玩,增加其与同伴分享的经验。当孩子知道对方玩过以后会还给自己或是自己也有过玩他人玩具的体验时,自然会主动与他人分享并感到快乐。家长可常常鼓励孩子把旧时的物品(玩具、衣物等)捐出来,因为他长大了,不再需要了。让他亲自把东西赠与邻家的弟弟、妹妹或捐给孤儿院的孩子们,也可在节日里,让孩子向同伴赠送礼物,从中体会愉悦的感受。另外,家长应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
小计四:家长要给孩子作好榜样,鼓励孩子帮助困难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自私、小气、狭隘、算计的家长,显然对孩子是有坏的影响的,所以,家长要注意生活细节,孝敬双方老人,有好吃的首先想着老人,经常陪伴,洗衣做饭……所有这些,孩子肯定看在眼里,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家长应鼓励孩子解囊相助。如把自己的玩具或食物送给贫困家庭的孩子,把自己的压岁钱捐给受灾的地区或需钱治病的人们,也可以让孩子帮助因难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减轻其负担。孩子在反复领略助人的乐趣之后,就会把这种乐趣作为一种强烈的精神需要,从而,学会去付出、去追求,最后形成稳固的慷慨待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