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德绍包豪斯在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校舍建筑进行了一系列的修复更新.本文从建筑平面功能、色彩、节能等角度对修复更新过程进行研究.经过数年的修复,建筑材料及历史痕迹得以保留并展示,建筑界面得以复原并在空间和功能上适应未来功能需要.最后,文章总结了包豪斯校舍修复经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绍包豪斯在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校舍建筑进行了一系列的修复更新.本文从建筑平面功能、色彩、节能等角度对修复更新过程进行研究.经过数年的修复,建筑材料及历史痕迹得以保留并展示,建筑界面得以复原并在空间和功能上适应未来功能需要.最后,文章总结了包豪斯校舍修复经验.
其他文献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生活的舞台.当今世界正在面临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数字化技术的产生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也冲击着村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数字化乡村的建设更加重要.本文以苏州市后埠村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分析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现状,探索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和数字化技术融合肌理,提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和数字化技术相融合的应用策略,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现代化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为有效解决轨道交通TOD综合体交通组织的关键问题,实现立体零换乘的要求,创新研究了“交通核”换乘空间设计要点.首先,厘清并明确了多角度的交通核概念定义与计算方式;其次,指出了交通核在规划设计层面的交通流线复杂与空间组织立体的特点;最后,基于设计原则,按设置形式将交通核分为四大类并根据不同类别的特点创新提出各类交通核的设计要点,为后续轨道交通TOD综合体提供了不仅能够满足TOD“以人为本”的本质,同时具有明确象征性、集中性、导向性的交通核规划设计指引.
商业建筑地下入口空间作为地下商业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引起人们关注.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提出商业建筑地下入口空间品质的现状问题,并从整体布局、人性化设计、行为引导、维护意识培养等方面提出其品质提升的策略,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校园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切实有效地让中小学校园空间充分发挥在城市环境里的价值不仅具有社会及实践意义,同样值得作深入学术探讨.本文以泉州市台商投资区第三实验小学设计方案为例,以共享理念为导向,从建筑空间布局、学校管理模式等角度入手,采用对内、对外两种共享模式营造学校与社会真正共享的场所,包含运动、休闲、学习、交流等.以期为后续的校园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