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教材实施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较多学生对学习难以形成愉快的体验。伴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与自尊、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反差。即使是学生看到数学的成功应用和获得较好成绩时,其对数学也难以真正喜欢。这一现状着实让人担忧,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怎样能让学生们喜欢数学,不怕数学,亲近数学,进而愿意研究数学呢?
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基础上,根据现行新课标教材和学生特点,以及课堂教学第一手经验,我决定从创设情境入手,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喜欢数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积累了很多的实例,不时地在课堂上“逗逗”学生,效果甚好。如在教学“百分数”时,我是这样问的:大家经常喝牛奶,可牛奶盒上写着的“脂肪3.3%、蛋白质2.9%”……这些3.3%、2.9%等是什么意思?在教学“平均数”时,课前请一名同学唱歌,请每组的组长和老师当评委,当评委亮分后发现分数不一致,自然地引出“平均数”。
只要我们做有心人,不难发现小学数学中的每一个题型,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这些导入环节的设计,效果一定会很好,打破了死沉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利用经典故事创设情境
根据不同的数学问题创作或者改编出不同的经典故事,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研究,使学生能够在经典故事所创造的情景中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就改编了“阿凡提智断分地”的故事: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 1/4,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 2/8。老三分到了这块的 3/12。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的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
故事讲完了,班上的孩子们也猜出了几分,这时,教师意味深长地问:“同学们,他们分得不一样多吗?为什么?”抓住契机,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经典故事的作用在于使问题更接近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创设动画情境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美,小学各学科课程中都渗透着美。缺乏美感的教学,会使课堂变得枯燥而乏味,成为使人昏昏欲睡的一潭死水。而体现美感的教学,可使儿童从小受到美的熏陶及完美人格的培养,并可激发其创新的动机。
小学数学的图形、计算等,将简洁的、逻辑的、创造的美蕴含其中。教学应重演应用数学初始阶段的情境,使儿童如临其境,通过数学与生活的沟通,强化儿童对数学的感受,再现其教学内容之美。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念,将多媒体引入数学教学,是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途径。多媒体的运用,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通过屏幕,展现生动鲜活的画面,产生声情并茂的视听效果,将教材所表现的相关情境,呈现给学生,使儿童在美的感受中,丰富了表象,激活了思维及情感活动。
四、走出封闭课堂,创设实践情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学习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学习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亲自体验学习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逐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数一数》 时,我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室外课。让孩子们在操场上任意的数数,再把得到的个数告诉老师。孩子们开阔的思维着实让我吃惊:有的数乒乓台,有的数篮球架,有的数小树、大树,有的数自己身上的钮扣……有一群鸟从空中飞过,同学们这样描述,有许多鸟我数不清楚……还有几个孩子在地上数蚂蚁,也许这就是他们研究生物的开始……孩子们不断地发现可以数的新鲜事物,真的让我们应接不瑕。
五、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知识的情境化。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动力。而问题情境的营造,须以精心设计问题为条件,它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进行。
首先激疑引趣,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开始,教师从让学生举出能被3整除的一、两位数做起,再让学生举出一个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如279)例子以后,教师故意激发学生:“你们说出这个数太慢了,我有了279这个数作基础,就可以一口气说出一堆能被3整除的数来。”边说边板书:“729、792、279、927、……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你们相信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其次利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疑,引导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温故知新,可以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这种方法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因为很多新的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只有抓住新旧知识的焦点,才能很容易地用这种方法创设出一个个奇妙的问题情境。
课堂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学习数学的窗口。学生通过这个窗口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数学王国的奥秘,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亲近数学的情感。
(胶州市实验初中小学部)
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基础上,根据现行新课标教材和学生特点,以及课堂教学第一手经验,我决定从创设情境入手,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喜欢数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积累了很多的实例,不时地在课堂上“逗逗”学生,效果甚好。如在教学“百分数”时,我是这样问的:大家经常喝牛奶,可牛奶盒上写着的“脂肪3.3%、蛋白质2.9%”……这些3.3%、2.9%等是什么意思?在教学“平均数”时,课前请一名同学唱歌,请每组的组长和老师当评委,当评委亮分后发现分数不一致,自然地引出“平均数”。
只要我们做有心人,不难发现小学数学中的每一个题型,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这些导入环节的设计,效果一定会很好,打破了死沉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利用经典故事创设情境
根据不同的数学问题创作或者改编出不同的经典故事,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研究,使学生能够在经典故事所创造的情景中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就改编了“阿凡提智断分地”的故事: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 1/4,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 2/8。老三分到了这块的 3/12。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的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
故事讲完了,班上的孩子们也猜出了几分,这时,教师意味深长地问:“同学们,他们分得不一样多吗?为什么?”抓住契机,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经典故事的作用在于使问题更接近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创设动画情境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美,小学各学科课程中都渗透着美。缺乏美感的教学,会使课堂变得枯燥而乏味,成为使人昏昏欲睡的一潭死水。而体现美感的教学,可使儿童从小受到美的熏陶及完美人格的培养,并可激发其创新的动机。
小学数学的图形、计算等,将简洁的、逻辑的、创造的美蕴含其中。教学应重演应用数学初始阶段的情境,使儿童如临其境,通过数学与生活的沟通,强化儿童对数学的感受,再现其教学内容之美。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念,将多媒体引入数学教学,是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途径。多媒体的运用,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通过屏幕,展现生动鲜活的画面,产生声情并茂的视听效果,将教材所表现的相关情境,呈现给学生,使儿童在美的感受中,丰富了表象,激活了思维及情感活动。
四、走出封闭课堂,创设实践情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学习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学习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亲自体验学习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逐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数一数》 时,我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室外课。让孩子们在操场上任意的数数,再把得到的个数告诉老师。孩子们开阔的思维着实让我吃惊:有的数乒乓台,有的数篮球架,有的数小树、大树,有的数自己身上的钮扣……有一群鸟从空中飞过,同学们这样描述,有许多鸟我数不清楚……还有几个孩子在地上数蚂蚁,也许这就是他们研究生物的开始……孩子们不断地发现可以数的新鲜事物,真的让我们应接不瑕。
五、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知识的情境化。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动力。而问题情境的营造,须以精心设计问题为条件,它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进行。
首先激疑引趣,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开始,教师从让学生举出能被3整除的一、两位数做起,再让学生举出一个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如279)例子以后,教师故意激发学生:“你们说出这个数太慢了,我有了279这个数作基础,就可以一口气说出一堆能被3整除的数来。”边说边板书:“729、792、279、927、……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你们相信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其次利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疑,引导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温故知新,可以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这种方法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因为很多新的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只有抓住新旧知识的焦点,才能很容易地用这种方法创设出一个个奇妙的问题情境。
课堂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学习数学的窗口。学生通过这个窗口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数学王国的奥秘,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亲近数学的情感。
(胶州市实验初中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