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计制度是一门集理论性与技术性于一体的应用型学科,不仅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拥有一套规范的专业操作程序和方法,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随着中职学校会计环境的变化,现行的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和监督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该文就以收付实现制为记帐基础的学校会计核算制度的不足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健全和完善学校会计核算和权责发生制的改进措施,逐步将学校核算采用的收付实现制变为权责发生制,对于准确反映学校各类资产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核算会计制度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改进措施
会计制度是一项将经济责任同会计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反馈的会计政策。在收付实现制下,以收付实现制为记帐基础的现行学校会计制度对规范学校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化,学校会计的环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行学校会计由于其自身存在制度性的缺陷,财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在会计核算制度上,由于中职学校会计制度在核算和管理上出现诸多问题,再加上会计核算基础存在的不足,采用收付实现制,容易产生诸如以下弊端:
一、会计核算基础存在不足
1.1收付实现制在收入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收付实现制下,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校资产在各个会计期间的实际耗费与效率水平。如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学生欠缴学费的数额不反映在账面上。时间一长,对于这部分收入就无法确认。另外,学校的相关单位按有关合同应上缴的款项,经营单位已按权责发生制列入了当期的负债,而学校按照收付实现制则未列为当期学校债权资产,造成双方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再比如固定资产方面,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只核算原值而不计折旧,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将与其实际价值不符;还有很多材料已入库甚至被耗用因未付款导致未入账现象等,既不利于教育成本的核算,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会计信息质量。
1.2收付实现制无法准确反映学校经济状况
在收付实现制下,是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学校要发展,就必须扩大学校基本建设规模。目前大多数学校基本建设规模的资金来源于贷款,部分土建工程贷款本金转入基建财务核算外,配套设备的贷款本金及利息一般都由学校财务偿还。在收付实现制下,很多当期已经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债务学校并没有进行确认,从而需要每季度支付高额的利息,按收付实现制,支付利息时直接列入支出。收付实现制是以货币资金的增减来确定收入和支出的发生,而不考虑该项资金的取得和付出的归属期间,阻断了收入和支出的配比过程,从而不利于学校防范和化解其财务风险。对于这一情况,部分地区学校借鉴国外学校发展经验,在实行收付实现制的同时,根据内部核算和管理需要,部分地采用权责发生制来弥补收付实现制的不足。
1.3权责发生制对收付实现制的部分不足进行弥补
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人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对涉及收入支出、会计期间配比等相关的业务收入和业务支出,如学费收入、利息支出以及投资收益等运用权责发生制予以确认,而其他收入和业务支出,如财政拨款、捐赠收入、工资支出、一般业务支出等则使用收付实现制比较合适。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可以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学校教育成本和财务状况信息。
二、会计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改革和建议
我国学校会计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的改革应当充分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学校在实行收付实现制的同时,根据学校内部的核算和管理的需要,对某些特定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来弥补收付实现制的缺陷。随着学校会计制度的完善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扩大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范围,逐步实行完全统一的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
2.1收支分类,财务账与基建账分离
市场经济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由此向其他机构借入的资金因其用途不同,而全都放在借入款项科目核算,过于笼统,不符合明晰性原则。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在报表中合并列报既不利于学校管理者分析债务风险,也不利于金融机构评价学校的财务状况。报表设计上,可以对收支分类科目进行调整,增设几个会计科目,反应出教育成本报表、现金流量表及报表附注,同时增设反映国家发展与改革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对学校基建投入、支出情况的基建工程收支表及基建工程投资表等明细。
2.2基建纳入学校财务
随着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进一步调整,基建账游离于财务账之外,使得基建资金的拨款与现行财政体制改革发生冲突。基本建设支出应当纳入学校的部门预算,基建业务作为资本性支出也应纳入学校会计进行统一核算。基建账游离于财务账之外,造成一个会计主体有两套账务,两套报表。相关职能部门不能完整、准确地掌握学校财务信息。所以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财政部门、审计部门都需要对某个或部分学校了解情况,追踪资金绩效,或检查监督执行情况、加强管理等,基建纳入学校财务管理,有利于全面地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
2.3固定资产核算和分类
学校财务在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核算时,固定资产分类核算应与资产管理部门一致,其分类标准也应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分类标准保持一致。同时增设“累计折旧”、取消“固定基金”科目。以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同时,学校要确立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管理的中心地位,统一协调学校的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固定资产的有关核算应反映学校清理固定资产的净损益,分别转入其他支出和其他收入。学校作为事业单位,土地使用权按现行规定应放入无形资产科目进行核算。这样既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分类标准保持一致,也便于管理;同时也能保证会计信息的更真实和完整。
三、总结
目前,学校内部制约机制尚不健全,对教育资产的控制缺乏直接的监督机制,监督效果也不尽人意。为此,学校要围绕财务预算作好事前预测和规划,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风险决策、弹性预算等手段,编制适合教育行业的财务计划,提高单位会计核算的控制能力,建立严密及时的会计核算管理体系。同时教育事业单位也应当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规范要求来开展自身的会计核算管理活动。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核算会计制度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改进措施
会计制度是一项将经济责任同会计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反馈的会计政策。在收付实现制下,以收付实现制为记帐基础的现行学校会计制度对规范学校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化,学校会计的环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行学校会计由于其自身存在制度性的缺陷,财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在会计核算制度上,由于中职学校会计制度在核算和管理上出现诸多问题,再加上会计核算基础存在的不足,采用收付实现制,容易产生诸如以下弊端:
一、会计核算基础存在不足
1.1收付实现制在收入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收付实现制下,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校资产在各个会计期间的实际耗费与效率水平。如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学生欠缴学费的数额不反映在账面上。时间一长,对于这部分收入就无法确认。另外,学校的相关单位按有关合同应上缴的款项,经营单位已按权责发生制列入了当期的负债,而学校按照收付实现制则未列为当期学校债权资产,造成双方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再比如固定资产方面,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只核算原值而不计折旧,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将与其实际价值不符;还有很多材料已入库甚至被耗用因未付款导致未入账现象等,既不利于教育成本的核算,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会计信息质量。
1.2收付实现制无法准确反映学校经济状况
在收付实现制下,是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学校要发展,就必须扩大学校基本建设规模。目前大多数学校基本建设规模的资金来源于贷款,部分土建工程贷款本金转入基建财务核算外,配套设备的贷款本金及利息一般都由学校财务偿还。在收付实现制下,很多当期已经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债务学校并没有进行确认,从而需要每季度支付高额的利息,按收付实现制,支付利息时直接列入支出。收付实现制是以货币资金的增减来确定收入和支出的发生,而不考虑该项资金的取得和付出的归属期间,阻断了收入和支出的配比过程,从而不利于学校防范和化解其财务风险。对于这一情况,部分地区学校借鉴国外学校发展经验,在实行收付实现制的同时,根据内部核算和管理需要,部分地采用权责发生制来弥补收付实现制的不足。
1.3权责发生制对收付实现制的部分不足进行弥补
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人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对涉及收入支出、会计期间配比等相关的业务收入和业务支出,如学费收入、利息支出以及投资收益等运用权责发生制予以确认,而其他收入和业务支出,如财政拨款、捐赠收入、工资支出、一般业务支出等则使用收付实现制比较合适。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可以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学校教育成本和财务状况信息。
二、会计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改革和建议
我国学校会计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的改革应当充分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学校在实行收付实现制的同时,根据学校内部的核算和管理的需要,对某些特定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来弥补收付实现制的缺陷。随着学校会计制度的完善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扩大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范围,逐步实行完全统一的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
2.1收支分类,财务账与基建账分离
市场经济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由此向其他机构借入的资金因其用途不同,而全都放在借入款项科目核算,过于笼统,不符合明晰性原则。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在报表中合并列报既不利于学校管理者分析债务风险,也不利于金融机构评价学校的财务状况。报表设计上,可以对收支分类科目进行调整,增设几个会计科目,反应出教育成本报表、现金流量表及报表附注,同时增设反映国家发展与改革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对学校基建投入、支出情况的基建工程收支表及基建工程投资表等明细。
2.2基建纳入学校财务
随着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进一步调整,基建账游离于财务账之外,使得基建资金的拨款与现行财政体制改革发生冲突。基本建设支出应当纳入学校的部门预算,基建业务作为资本性支出也应纳入学校会计进行统一核算。基建账游离于财务账之外,造成一个会计主体有两套账务,两套报表。相关职能部门不能完整、准确地掌握学校财务信息。所以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财政部门、审计部门都需要对某个或部分学校了解情况,追踪资金绩效,或检查监督执行情况、加强管理等,基建纳入学校财务管理,有利于全面地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
2.3固定资产核算和分类
学校财务在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核算时,固定资产分类核算应与资产管理部门一致,其分类标准也应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分类标准保持一致。同时增设“累计折旧”、取消“固定基金”科目。以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同时,学校要确立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管理的中心地位,统一协调学校的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固定资产的有关核算应反映学校清理固定资产的净损益,分别转入其他支出和其他收入。学校作为事业单位,土地使用权按现行规定应放入无形资产科目进行核算。这样既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分类标准保持一致,也便于管理;同时也能保证会计信息的更真实和完整。
三、总结
目前,学校内部制约机制尚不健全,对教育资产的控制缺乏直接的监督机制,监督效果也不尽人意。为此,学校要围绕财务预算作好事前预测和规划,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风险决策、弹性预算等手段,编制适合教育行业的财务计划,提高单位会计核算的控制能力,建立严密及时的会计核算管理体系。同时教育事业单位也应当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规范要求来开展自身的会计核算管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