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co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行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给予氢化可的松100 mg,预防术中发生过敏反应。手术由同一组经验丰富并已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的外科医师完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施行3D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残腔处理、肝包虫外囊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手术完成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2)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伤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3)随访情况:获得随访的患者例数、随访时间、随访期间口服抗包虫药物治疗情况、肝包虫病复发和腹腔种植转移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腹部症状,术后口服抗包虫药物及包虫病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9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

结果

(1)术中情况: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3D腹腔镜手术,其中17例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残腔处理,15例行肝包虫外囊切除术,8例行肝部分切除术。2例患者合并腹、盆腔包虫,均在3D腹腔镜下摘除。4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00±28)min,术中出血量为(86±24)mL,术中无患者输血。(2)术后恢复情况:40例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4±1.8)h,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1.7±0.9)d。40例患者手术当天均下床活动。40例患者中,39例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为2~3 d;1例因术后残腔胆汁漏,引流管留置2个月后拔除。40例患者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住院期间39例无出血、胆汁漏、过敏性休克、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1例残腔胆汁漏术后2个月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为(10.5±2.1)d。(3)随访情况: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随访期间40例患者无特殊不适,均按时口服抗包虫药物,随访期间患者无肝包虫病复发和腹腔种植转移发生。

结论

3D腹腔镜治疗肝囊型包虫病安全可行,其治疗不规则肝囊型包虫病优势明显,近期疗效较好。

其他文献
中国作为全世界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之一,在食管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近年来我国食管癌临床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仍有较大差距。笔者回顾我国胸外科医师近年来关于食管癌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研究进展,提出食管外科临床研究方向的几点看法。
胆总管结石多继发于胆囊结石,治疗以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从传统开腹手术转变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LCBDE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目前已得到广泛开展。LCBDE有经胆囊管和经胆总管两种途径,经胆囊管途径虽然创伤更小但适用范围较窄。LCBDE术后一期缝合术与T管引流术比较,对机体影响更小,正逐步得到推广。倒刺缝线在腹腔镜下胆总管缝合中的
目的探讨不同酒精摄入量与新发胆石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7月至2015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开滦林西医院、开滦赵各庄医院、开滦唐家庄医院、开滦范各庄医院、开滦吕家坨医院、开滦荆各庄医院、开滦林南仓医院、开滦钱家营医院、开滦马家沟医院、开滦医院分院行健康体检的77 755例受试者的体检资料。依据文献对饮酒量的定义将受试者分为5组,50 695例受试者不饮酒设
笔者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幕内雅敏教授在肝胆外科领域的主要贡献:(1)首次开展肝胆外科术中超声技术,并开创性施行超声引导下经肝脏穿刺胆道造影和胆道引流术、解剖性肝切除术等。(2)创新性首次开展术前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和半肝血流阻断技术。(3)开展世界首例成人活体肝移植,并发明著名的标准肝体积计算公式(浦田公式)。(4)更值得称颂的是,他多年来将这些先进理念与技术推广至全世界,培养了一大批当代肝胆外科医师
胰腺导管癌(PDAC)是预后极差的恶性实体肿瘤,5年生存率仅为5%。尽管近20年来研究者对胰腺癌发病机制的了解有了很大提高,但胰腺癌临床治疗方面尚无突破性进展,因此亟待寻找有效的新疗法。KRAS是胰腺癌中突变最早且几率最大的基因,并且在癌症起始、进展和转移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这预示着KRAS是抗胰腺癌治疗的良好靶点。但是,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特异性靶向KRAS的有效药物。直接靶向KRAS对于治疗胰腺
以腹腔镜为平台的微创手术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在胃肠外科领域,手术数量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率稳步提升。然而,唯有创新才能进一步发展。微创胃肠外科近期的创新包括设备平台和手术技术两方面。前者包括3D腹腔镜、4K或6K高清、以及虚拟现实等视觉系统的创新发展,全维度运动能力的手术机械臂设计与研发,机器人手术系统,内镜治疗设备的发展等;后者包括手术入路、经肛门入路直肠全系膜切除以及消化道重
当前,我国胃癌外科发展在微创外科技术、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学科交叉与资源整合、人才教育培训制度等方面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全腹腔镜胃癌手术与导航手术已具备良好工作基础,但亟待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明确手术适应证选择,积累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加速康复外科则应在新兴研究方法助力下,进一步选择并优化各项临床策略,降低推广应用门槛。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为胃癌外科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但专科数据标准化与互联互通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