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其核心是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普及。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参与承担这一历史使命。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适应需要、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新农村 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的核心任务是农村人口素质的大面积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普及。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地,也必须参与承担这一历史使命。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农村、通向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一、要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确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目标
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界定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从实际情况看,这一目标还没有落到实处。这种状况显然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特别是地市举办的高职院校应该真正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面向基层,更必须考虑为农村培养人才的目标,把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一客观要求已经越来越迫切。
高职院校要从实际出发,增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把服务新农村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二、政府须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适宜的政策机制保障
在目前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要通向农村存在很多障碍和实际困难。这些障碍和困难的解决,关键在于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政策,为高等职业教育通向农村提供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不是喊喊口号的事,归根结底要看实际行动,要看是否有一大批青年学生自觉选择相应专业学习,并愿意到农村从业。学生的择业行为受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内在价值观念取向的制约,是二者协调的结果。为此,除了要通过宣传和思想教育,激励青年一代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外,特别需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为他们提供愿下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建立比较完善的保障机制。农村的工作生活条件无法与城市同日而语,在农村工作必然面临更多的实际困难,必然要作出更多的牺牲。因此,政府应有鼓励政策,至少应该给予到农村工作的毕业生一定的政策倾斜和利益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政府还必须调整办学的经费投入政策。人们普遍认同,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体,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就难以实现。既然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那么它就必须具有最广泛的适应性,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广大中下阶层子女求学的需要。目前把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成本转嫁于学生及其家长的做法显然不妥,比普通本科还高的学费难以让广大农村劳动者阶层承受。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新农村,首先就要让农村青年能读得起书。
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大量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农民和基层职业技术人员。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从农村考入高职的学生,甚至一些学农的高职生也都把就业期望定位在城市。为此,农村工作的一些基本制度、基本政策也迫切需要调整。必须建立能让农村基层职业技术岗位留住人、吸引人,能让职业技术人员长久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三、要切实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确保真正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社会在迅速发展变化,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有其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能否有效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还取决于所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农村的实际需要。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改革,考虑专业设置的出发点应当是社会实际需要,而不能总是热衷于所谓的热门专业。同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真正地放权,让院校能够从实际需要出发来设置专业,而不是机械地把专业限定在既定的目录中。
在改革专业设置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当认真探索人才培养过程与模式,并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高等职业院校要研究正在崛起的乡镇企业、农业产业的发展及它们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确立面向农村乡镇企事业及农业生产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农村乡镇企业规模、经济类型和技术水平层次等,合理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并据此确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现阶段农村需要的依然是能解决现实问题的人才,是知识、能力结构能适应农村现状的人才。过去的农校教师很多人都有长期农村工作的经验,而现在,涉农专业教师下乡的时间越来越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评价标准的导向值得商榷,评职称时只承认发表论文、科研项目、课时的做法是不妥当的。职业院校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途径、方式、手段等已迫切需要改革、调整。例如,在涉农专业教师的评价标准中,下乡推广农村实用技术,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业绩和能力应该摆到重要的位置。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和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三农”密切结合的长效机制,促进专业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增强学校面向新农村建设科技创新、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
四、创造条件举办农村社区职业学院,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布局进一步下移
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还十分有限,而且资源配置呈现不合理状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还面临扩充高等教育资源的现实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进程中,需要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要求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新布局。笔者认为,当前,政府应指导各地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农村社区职业学院,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布局下移,巩固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基础结构的地位,也以此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在这方面,美国发展社区学院的做法特别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社区学院是全美覆盖面最广、在校就读学生人数最多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约占全美大学生总数的近50%),几乎所有的城市或城郊都建立有社区学院,绝大多数美国人都能走读上社区学院。很多人认为,正是社区学院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直至普及化。
五、积极拓展农村非学历教育,全面引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素质提升
高等职业院校在培训乡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方面的工作要加强。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类型、各层次的人才培养与培训工作,通过定单与定向培养、短期培训、网络教育和与职业教育机构合作等多种手段和方法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向基层延伸拓展,送教育下乡、送科技下乡,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培训一大批高素质的实用人才,培养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学校要密切结合农村发展需要和农民需求,分类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非学历教育培训、面对面服务,把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带给农村劳动者,不断提升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就目前情况看,高等职业教育要真正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新农村建设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广阔天地。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改造”农民。高等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应当发挥主力军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6号].
[2] 杨庆华.高职教育如何与新农村建设接轨[N].中国教育报,2007-5-18.
[3] 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作者为闽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 邓明茜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新农村 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的核心任务是农村人口素质的大面积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普及。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地,也必须参与承担这一历史使命。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农村、通向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一、要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确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目标
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界定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从实际情况看,这一目标还没有落到实处。这种状况显然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特别是地市举办的高职院校应该真正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面向基层,更必须考虑为农村培养人才的目标,把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一客观要求已经越来越迫切。
高职院校要从实际出发,增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把服务新农村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二、政府须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适宜的政策机制保障
在目前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要通向农村存在很多障碍和实际困难。这些障碍和困难的解决,关键在于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政策,为高等职业教育通向农村提供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不是喊喊口号的事,归根结底要看实际行动,要看是否有一大批青年学生自觉选择相应专业学习,并愿意到农村从业。学生的择业行为受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内在价值观念取向的制约,是二者协调的结果。为此,除了要通过宣传和思想教育,激励青年一代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外,特别需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为他们提供愿下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建立比较完善的保障机制。农村的工作生活条件无法与城市同日而语,在农村工作必然面临更多的实际困难,必然要作出更多的牺牲。因此,政府应有鼓励政策,至少应该给予到农村工作的毕业生一定的政策倾斜和利益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政府还必须调整办学的经费投入政策。人们普遍认同,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体,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就难以实现。既然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那么它就必须具有最广泛的适应性,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广大中下阶层子女求学的需要。目前把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成本转嫁于学生及其家长的做法显然不妥,比普通本科还高的学费难以让广大农村劳动者阶层承受。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新农村,首先就要让农村青年能读得起书。
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大量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农民和基层职业技术人员。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从农村考入高职的学生,甚至一些学农的高职生也都把就业期望定位在城市。为此,农村工作的一些基本制度、基本政策也迫切需要调整。必须建立能让农村基层职业技术岗位留住人、吸引人,能让职业技术人员长久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三、要切实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确保真正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社会在迅速发展变化,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有其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能否有效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还取决于所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农村的实际需要。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改革,考虑专业设置的出发点应当是社会实际需要,而不能总是热衷于所谓的热门专业。同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真正地放权,让院校能够从实际需要出发来设置专业,而不是机械地把专业限定在既定的目录中。
在改革专业设置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当认真探索人才培养过程与模式,并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高等职业院校要研究正在崛起的乡镇企业、农业产业的发展及它们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确立面向农村乡镇企事业及农业生产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农村乡镇企业规模、经济类型和技术水平层次等,合理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并据此确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现阶段农村需要的依然是能解决现实问题的人才,是知识、能力结构能适应农村现状的人才。过去的农校教师很多人都有长期农村工作的经验,而现在,涉农专业教师下乡的时间越来越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评价标准的导向值得商榷,评职称时只承认发表论文、科研项目、课时的做法是不妥当的。职业院校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途径、方式、手段等已迫切需要改革、调整。例如,在涉农专业教师的评价标准中,下乡推广农村实用技术,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业绩和能力应该摆到重要的位置。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和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三农”密切结合的长效机制,促进专业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增强学校面向新农村建设科技创新、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
四、创造条件举办农村社区职业学院,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布局进一步下移
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还十分有限,而且资源配置呈现不合理状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还面临扩充高等教育资源的现实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进程中,需要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要求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新布局。笔者认为,当前,政府应指导各地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农村社区职业学院,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布局下移,巩固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基础结构的地位,也以此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在这方面,美国发展社区学院的做法特别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社区学院是全美覆盖面最广、在校就读学生人数最多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约占全美大学生总数的近50%),几乎所有的城市或城郊都建立有社区学院,绝大多数美国人都能走读上社区学院。很多人认为,正是社区学院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直至普及化。
五、积极拓展农村非学历教育,全面引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素质提升
高等职业院校在培训乡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方面的工作要加强。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类型、各层次的人才培养与培训工作,通过定单与定向培养、短期培训、网络教育和与职业教育机构合作等多种手段和方法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向基层延伸拓展,送教育下乡、送科技下乡,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培训一大批高素质的实用人才,培养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学校要密切结合农村发展需要和农民需求,分类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非学历教育培训、面对面服务,把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带给农村劳动者,不断提升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就目前情况看,高等职业教育要真正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新农村建设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广阔天地。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改造”农民。高等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应当发挥主力军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6号].
[2] 杨庆华.高职教育如何与新农村建设接轨[N].中国教育报,2007-5-18.
[3] 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作者为闽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 邓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