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十三世纪在西藏拉孜创建第一座觉囊派寺院,到十四世纪觉囊派教法传入四川藏区,相继建立了却尔基、泽布基两大寺院。中经两个世纪之后,建立了壤塘地区最大的觉囊派寺院——藏哇寺,并且以藏哇系统为觉囊派的正宗法系。觉囊派历经历史沧桑,在被迫改宗等严峻考验之下,不得已将该教派的势力转移至多康地区,将觉囊派的法脉传承至今。从西藏拉孜到四川壤塘,藏哇寺是觉囊派在空间跨度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完成教区转移,实现法脉传承的关键所在和主要成果。故研究和分析藏哇寺在世俗化过程中保存下来的该教派的主要传统,以及在变化中产生的新的特点,试着研究藏哇寺未来的发展趋向,对整个觉囊派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自我参考价值。
【关键词】:藏哇寺;觉囊派;壤塘
觉囊派在四川地区的传播和发展
觉囊派,顾名思义是由衮蚌图杰宗哲在西藏拉孜觉摩囊建立寺院而得名,并以寺名定派名。该教派在历史上出现过两度兴盛的局面,第一次是在元代,由笃布巴任觉囊寺座主时期,该教派成为西藏的一个重要的佛教流派;第二次是在明代,由多罗那他时期,这一时期使觉囊派进一步发展到了川青藏区。
觉囊派曾在青藏高原盛极一时,先后受到后藏拉堆绛和藏巴汗掌权的支持。在十七世纪时,以达赖喇嘛、班禅为首的格鲁派上层人士掌握了西藏的政教大权,使曾盛极一时的觉囊派失去了政治靠山。从而,格鲁派政权首领五世达赖喇嘛没收了觉囊派部分寺庙的财产属民,经籍印版大多封禁,从此卫藏地区觉囊派几乎绝迹。但是,觉囊派在西藏的几近失传,并么有导致藏传佛教重要的一个教派在历史的尘埃中销声匿迹。而是,促使那些觉囊派高僧大德在绝境中寻找希望,极力将势力向东方发展,在远离格鲁派控制中心的四川藏区实现了法脉的延续和保存。
觉囊派在四川的传播,时间上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纪,地理位置主要以今阿坝州壤塘县中壤塘为核心地带。觉囊派在四川的传播和发展,先是有了教法的传播,后有了与其相对应的法脉传承地——寺院。笃布巴的亲传弟子强巴卡吾切是第一个到壤塘地区讲修觉囊派教义教法的人,开启了在多康地区传播和弘扬觉囊派教义教法的先河,为后来诸高僧大德在此地方传法和修建寺院建立了坚实信众基础。在川藏地区开启修建觉囊派寺院之先河者是仲=噶玉哇(1350—1435),是乔勒南杰的亲传弟子。在十四世纪中叶,噶玉哇遵照乔勒南杰的指示,在中壤塘顺利完成为寺院选址,并历经千辛万苦建立了川藏地区第一座觉囊派寺院,即现在朵康地区历史最悠久的觉囊派寺院——却尔基寺,此寺名从建立之时起一直沿用至今。后却尔基的历代活佛朵康地区相继建立了多座觉囊派寺院,其中最有名望的实属噶玉哇弟子建立的泽布基、藏哇寺两大寺院,成为了中壤塘三大觉囊派寺院。其中却尔基寺的历史最悠久,藏哇寺被称为朵康地区觉囊派寺院的主寺,这当然离不开藏哇寺对于觉囊派法脉传承的正宗性和完整性,而泽布基寺的势力和影响力都相对较小。这三大寺院的建立和它们对觉囊派教法的继承与传播,不仅保存了觉囊派正宗、完整法脉系统,并使中壤塘成为了觉囊教法和文化的核心地带。
藏哇寺历史及现状
在壤塘、马尔康、阿坝三县遗存26座觉囊派寺院,是国内觉囊派寺院保存最多的地方。藏哇寺,亦汉译为“重哇寺”,位于南木达区中壤塘乡,今日觉囊派的几十所寺院主要集中在四川阿坝州的壤塘、阿坝、马尔康和青海南部等地,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是位于壤塘县的藏哇寺。十四世纪中叶,噶玉哇和其弟弟相继建立了却尔基和泽布基寺,被称为觉囊派在朵康下部加绒地区的初传期。中经两个世纪之久,“西藏达丹丹曲林寺主多罗那他及其法位继承人衮噶仁钦嘉措的弟子罗哲南杰,以及稍后的恰隆哇及其侄阿旺旦增南杰次第来壤塘传教,形成了壤塘地区后来最大的藏哇系统”,觉囊派历史上称之为觉囊派在朵康地区的中兴时期。经上述几位上师在中壤塘的传播觉囊派教法、教义,与之相呼应的建立起了藏哇寺,标志着觉囊派的教法中心从西藏转移到朵康地区。在历史的鼎盛时期,以藏哇寺为首的中壤塘三大寺院的人数高达3000余人之多。其中藏哇寺系统在今四川省壤塘、阿坝两个县和青海省班玛、久治、甘德三个县境内形成多个支寺,与却尔基、泽布基两大寺院共生存,共繁荣。
现藏哇寺共八个康村,经院六班,禅院四班。藏有1万多卷佛经、面积达400平方米的弥勒佛唐卡画拥有木刻经版印刷厂。印经院一座,经板(木制)一万五千块,铜像六百尊,药泥塑像一百二十尊,经轮四百二十个,银塔四十座,铜塔十座。当代上师是云丹桑波。(喇嘛云丹桑波曾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任教。)中壤塘三座寺庙珍藏有唐、宋、元、明、清、民國时期的稀世文物达千余种。
作为觉囊派影响最大的寺院,藏哇寺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与变化,它的建筑和主要文物都记载着该寺院继承和发扬觉囊派教义教理的历史过程,并对整个藏传佛教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在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冲击下,生存发展的需求和寺院经济的转型导致宗教世俗化。同所有藏传佛教寺院一样,藏哇寺深受世俗化影响,从学经方式、管理制度、僧侣的生活方式均有世俗化趋向。正如清初改宗,觉囊派和觉囊文化迎来了新的挑战,在绝境中寻找生机,传承正宗法系,带动文化发展,努力与时代相适应,满足各行各业的精神信仰需求,减轻广大信教民众的经济负担,正是藏哇寺在新时代发展的关键所在。
注释:
蒲文成:《觉囊派通论》 青海民族出版社 2011年。
参考文献:
[1]蒲文成:《觉囊派通论》 青海民族出版社 2011年。
[2]土观·洛桑却季尼玛:《土观宗派源流》 刘立千,译注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5年。
[3] 孙尚扬:《宗教社会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关键词】:藏哇寺;觉囊派;壤塘
觉囊派在四川地区的传播和发展
觉囊派,顾名思义是由衮蚌图杰宗哲在西藏拉孜觉摩囊建立寺院而得名,并以寺名定派名。该教派在历史上出现过两度兴盛的局面,第一次是在元代,由笃布巴任觉囊寺座主时期,该教派成为西藏的一个重要的佛教流派;第二次是在明代,由多罗那他时期,这一时期使觉囊派进一步发展到了川青藏区。
觉囊派曾在青藏高原盛极一时,先后受到后藏拉堆绛和藏巴汗掌权的支持。在十七世纪时,以达赖喇嘛、班禅为首的格鲁派上层人士掌握了西藏的政教大权,使曾盛极一时的觉囊派失去了政治靠山。从而,格鲁派政权首领五世达赖喇嘛没收了觉囊派部分寺庙的财产属民,经籍印版大多封禁,从此卫藏地区觉囊派几乎绝迹。但是,觉囊派在西藏的几近失传,并么有导致藏传佛教重要的一个教派在历史的尘埃中销声匿迹。而是,促使那些觉囊派高僧大德在绝境中寻找希望,极力将势力向东方发展,在远离格鲁派控制中心的四川藏区实现了法脉的延续和保存。
觉囊派在四川的传播,时间上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纪,地理位置主要以今阿坝州壤塘县中壤塘为核心地带。觉囊派在四川的传播和发展,先是有了教法的传播,后有了与其相对应的法脉传承地——寺院。笃布巴的亲传弟子强巴卡吾切是第一个到壤塘地区讲修觉囊派教义教法的人,开启了在多康地区传播和弘扬觉囊派教义教法的先河,为后来诸高僧大德在此地方传法和修建寺院建立了坚实信众基础。在川藏地区开启修建觉囊派寺院之先河者是仲=噶玉哇(1350—1435),是乔勒南杰的亲传弟子。在十四世纪中叶,噶玉哇遵照乔勒南杰的指示,在中壤塘顺利完成为寺院选址,并历经千辛万苦建立了川藏地区第一座觉囊派寺院,即现在朵康地区历史最悠久的觉囊派寺院——却尔基寺,此寺名从建立之时起一直沿用至今。后却尔基的历代活佛朵康地区相继建立了多座觉囊派寺院,其中最有名望的实属噶玉哇弟子建立的泽布基、藏哇寺两大寺院,成为了中壤塘三大觉囊派寺院。其中却尔基寺的历史最悠久,藏哇寺被称为朵康地区觉囊派寺院的主寺,这当然离不开藏哇寺对于觉囊派法脉传承的正宗性和完整性,而泽布基寺的势力和影响力都相对较小。这三大寺院的建立和它们对觉囊派教法的继承与传播,不仅保存了觉囊派正宗、完整法脉系统,并使中壤塘成为了觉囊教法和文化的核心地带。
藏哇寺历史及现状
在壤塘、马尔康、阿坝三县遗存26座觉囊派寺院,是国内觉囊派寺院保存最多的地方。藏哇寺,亦汉译为“重哇寺”,位于南木达区中壤塘乡,今日觉囊派的几十所寺院主要集中在四川阿坝州的壤塘、阿坝、马尔康和青海南部等地,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是位于壤塘县的藏哇寺。十四世纪中叶,噶玉哇和其弟弟相继建立了却尔基和泽布基寺,被称为觉囊派在朵康下部加绒地区的初传期。中经两个世纪之久,“西藏达丹丹曲林寺主多罗那他及其法位继承人衮噶仁钦嘉措的弟子罗哲南杰,以及稍后的恰隆哇及其侄阿旺旦增南杰次第来壤塘传教,形成了壤塘地区后来最大的藏哇系统”,觉囊派历史上称之为觉囊派在朵康地区的中兴时期。经上述几位上师在中壤塘的传播觉囊派教法、教义,与之相呼应的建立起了藏哇寺,标志着觉囊派的教法中心从西藏转移到朵康地区。在历史的鼎盛时期,以藏哇寺为首的中壤塘三大寺院的人数高达3000余人之多。其中藏哇寺系统在今四川省壤塘、阿坝两个县和青海省班玛、久治、甘德三个县境内形成多个支寺,与却尔基、泽布基两大寺院共生存,共繁荣。
现藏哇寺共八个康村,经院六班,禅院四班。藏有1万多卷佛经、面积达400平方米的弥勒佛唐卡画拥有木刻经版印刷厂。印经院一座,经板(木制)一万五千块,铜像六百尊,药泥塑像一百二十尊,经轮四百二十个,银塔四十座,铜塔十座。当代上师是云丹桑波。(喇嘛云丹桑波曾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任教。)中壤塘三座寺庙珍藏有唐、宋、元、明、清、民國时期的稀世文物达千余种。
作为觉囊派影响最大的寺院,藏哇寺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与变化,它的建筑和主要文物都记载着该寺院继承和发扬觉囊派教义教理的历史过程,并对整个藏传佛教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在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冲击下,生存发展的需求和寺院经济的转型导致宗教世俗化。同所有藏传佛教寺院一样,藏哇寺深受世俗化影响,从学经方式、管理制度、僧侣的生活方式均有世俗化趋向。正如清初改宗,觉囊派和觉囊文化迎来了新的挑战,在绝境中寻找生机,传承正宗法系,带动文化发展,努力与时代相适应,满足各行各业的精神信仰需求,减轻广大信教民众的经济负担,正是藏哇寺在新时代发展的关键所在。
注释:
蒲文成:《觉囊派通论》 青海民族出版社 2011年。
参考文献:
[1]蒲文成:《觉囊派通论》 青海民族出版社 2011年。
[2]土观·洛桑却季尼玛:《土观宗派源流》 刘立千,译注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5年。
[3] 孙尚扬:《宗教社会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