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育不仅是能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更是对学生进行情操、心灵上的教育,在学生成长道路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美育对人的影响过程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能帮助人焕发精神,抚慰心灵。大学生处在塑造人格奠定道路的关键时期,需要着重提升文化自信、培育人文情怀。高校大力开展美育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对当前体育院校美育工作现状进行研究,探索新时代体育院校美育工作提升路径。
关 键 词: 体育院校;美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肩负着中国实现伟大复兴梦想责任的一群人。对高校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是提升学生审美趣味以及艺术素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塑造美的人格,体现个人价值,实现人生理想。新时期背景下,美育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期待,那就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发展[1]。
据了解,2020年全国美育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课程建设进展迅速,课程资源日益丰富,美育受益群体不断扩大,相关课程开课率也大幅提高。截至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已经建成1500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106个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另一方面,学校美育评价机制也正在不断地完善与进步,美育被列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并被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截止到目前,我国已有9个省份进行中考改革试点,分值为10-30。
作为体育类院校,学校有责任为祖国体育事业培养值得信赖的人才,也有责任开展工作以更好地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在这样的要求下,体育院校在发展中应当寻找体育教育与美育教育二者之间和谐的融合点,积极培养价值观、荣誉观正确,能够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才。
一、当前体育院校美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院校对美育教育工作重视不足
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发展重点,很容易忽视某些部分。体育院校历来重视学生的体育技能与知识培养,各院校领导层没有把美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公共艺术教师的待遇及相关政策还未得到具体落实。组织机构等仍停留在简单设置层面,具体人员配置并不完善,各院校虽设有美育或艺术教育中心(部、教研室),但仅有极少数体育院校设有专职人员从事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并不能充分发挥该机构在提升美育工作方面的作用。同时各职能部门对美育教育没有足够重视,未能与艺术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提升美育工作成效;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等开展的活动对与美育工作的提升效果不显著。
(二)体育院校美育教育的载体不完善
美育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艺术课程教学与课外艺术实践活动,这是美育工作的核心部分[2]。然而当前各体育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设置不全面,大部分院校仅开设选修课,未开设必修课;艺术课形式单一,仅开一种或两种类型的课程,且形式不规范。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显著等问题,艺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也未能找到良好契合点,没能进行有机结合。且现有公共艺术课程没有固定教材,所用教材脱离高校实际,不符合高校学生需求。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开展活动单一,较少举行大型文化艺术活动。
(三)体育院校美育教育基础薄弱
基础建设方面,师资队伍建设较弱,现有师资数量配置不够,其次在体育院校中,缺乏专业、高职称、高水平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师,外聘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当前“开足开齐美育课程”的需求。由于美育工作并未放在学校建设的重点地位,对于其投入资源较少,美育条件不足,缺乏专项经费,相关图书影像资料不齐全,教学设备不完整,艺术活动场所不固定、设备不完整。这一系列问题都成为阻碍美育工作提升的物质基础。
(四)体育院校美育教育教学与科研成果不丰富
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艺术审美素質、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以上几个问题共同导致体育院校美育教育教学成果并不显著、成效不高。基于此,教师科研缺乏具体材料支撑,很难开展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不丰富。
二、体育院校美育提升路径
(一)紧跟国家方向,完善顶层设计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美育教育提升,发布了多项政策以促进美育工作发展。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对现阶段美育工作提出相关指示,在教育体系方面提出要构建五育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制度方面提出高校美育工作要有据可循、有规可依。文件的出台为打造更高质量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供了重要保障。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了未来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目标,强调了三个坚持的工作原则——即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面向全体;坚持改革创新。此外,文件对课程和教材体系、教学改革、办学条件、组织保障方面也作出了相关指示。
体育院校要在研读政策的基础上,坚持正确方向,研判自身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制定学校政策,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学校美育工作的方向、重点和标准,让后续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学校要重视党委在全院美育工作中的中央领导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美育管理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工作协调、决策咨询和评估;要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定期研究美育工作和相关学科专业发展。建立有关部门和院系负责制,建立学校领导负责制、部门分工负责制、主体协作负责制。
(二)加强硬件与软件保障
目前为止,体育院校中美育相关课程教师多为音乐、舞蹈专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地方教委及学校制定的美育工作政策文件,加强美育教师的队伍建设,明确学校师资不全面这一痛点,积极探索新途径,采用“校内教师 外聘教师”相互补充配合的模式,或与其他高校进行合作、交流,发挥各自院校特长、各取所需等方法,合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学校应尽快建立与美育课程及教师素质相符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评价机制,以更好地促进美育教师职称晋升、专业发展、科研成果评定等方面。
均衡学校各方面资源,加强资金支持,以更好地开展美育工作。进行查漏补缺,补充美育课程所需物资、规划相应固定场所,配齐配足各类设施。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科学定位课程目标,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广泛开设美育课程,丰富艺术实践
(三)结合自身特色,创造性地开展美育教育活动
要切实推进学校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结合,由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转变。对于体育院校而言,应充分发挥特色,加强美育与教学、实践、创新创业的融合。当下被学生需要的美育课程一定是融合了时代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化与智能数字化水平高的课程;可以抓时机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教学课程打造出一批高质量的精品美育慕课。此外,可以将美育作为抓手,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为重点,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例如天津体育学院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曲艺、书法、礼仪教育等讲座,深受学生喜爱。近期也在积极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社团,力求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在这些活动中起到美育浸润心灵的作用。
三、结语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答记者问时嘱托青年学生打牢基本功: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基础打牢,将来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精彩。当今社会要求青年学生全面发展,越来越注重综合素质的考量,美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成为了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之一。归根到底,青年学生们要在自身引起重视,在教师和学校的大力引导和教育下,把美育提升放在和知识技能提高并重的位置。体育院校绝不能只抓体育技能提升,应该做到把体育美育相融合,让美育教育成为体育院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载体,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塑栋梁之才,在健其体魄的同时注以美的教育,努力培养心美、形美、言美、行美的全面发展新青年,为国家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齐晶.新媒体时代高校美育教学研究[J].记者摇篮,2021(03):46-47.
[2]龚晓雪.独立学院美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03):152-153.
关 键 词: 体育院校;美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肩负着中国实现伟大复兴梦想责任的一群人。对高校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是提升学生审美趣味以及艺术素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塑造美的人格,体现个人价值,实现人生理想。新时期背景下,美育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期待,那就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发展[1]。
据了解,2020年全国美育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课程建设进展迅速,课程资源日益丰富,美育受益群体不断扩大,相关课程开课率也大幅提高。截至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已经建成1500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106个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另一方面,学校美育评价机制也正在不断地完善与进步,美育被列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并被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截止到目前,我国已有9个省份进行中考改革试点,分值为10-30。
作为体育类院校,学校有责任为祖国体育事业培养值得信赖的人才,也有责任开展工作以更好地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在这样的要求下,体育院校在发展中应当寻找体育教育与美育教育二者之间和谐的融合点,积极培养价值观、荣誉观正确,能够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才。
一、当前体育院校美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院校对美育教育工作重视不足
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发展重点,很容易忽视某些部分。体育院校历来重视学生的体育技能与知识培养,各院校领导层没有把美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公共艺术教师的待遇及相关政策还未得到具体落实。组织机构等仍停留在简单设置层面,具体人员配置并不完善,各院校虽设有美育或艺术教育中心(部、教研室),但仅有极少数体育院校设有专职人员从事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并不能充分发挥该机构在提升美育工作方面的作用。同时各职能部门对美育教育没有足够重视,未能与艺术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提升美育工作成效;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等开展的活动对与美育工作的提升效果不显著。
(二)体育院校美育教育的载体不完善
美育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艺术课程教学与课外艺术实践活动,这是美育工作的核心部分[2]。然而当前各体育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设置不全面,大部分院校仅开设选修课,未开设必修课;艺术课形式单一,仅开一种或两种类型的课程,且形式不规范。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显著等问题,艺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也未能找到良好契合点,没能进行有机结合。且现有公共艺术课程没有固定教材,所用教材脱离高校实际,不符合高校学生需求。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开展活动单一,较少举行大型文化艺术活动。
(三)体育院校美育教育基础薄弱
基础建设方面,师资队伍建设较弱,现有师资数量配置不够,其次在体育院校中,缺乏专业、高职称、高水平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师,外聘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当前“开足开齐美育课程”的需求。由于美育工作并未放在学校建设的重点地位,对于其投入资源较少,美育条件不足,缺乏专项经费,相关图书影像资料不齐全,教学设备不完整,艺术活动场所不固定、设备不完整。这一系列问题都成为阻碍美育工作提升的物质基础。
(四)体育院校美育教育教学与科研成果不丰富
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艺术审美素質、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以上几个问题共同导致体育院校美育教育教学成果并不显著、成效不高。基于此,教师科研缺乏具体材料支撑,很难开展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不丰富。
二、体育院校美育提升路径
(一)紧跟国家方向,完善顶层设计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美育教育提升,发布了多项政策以促进美育工作发展。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对现阶段美育工作提出相关指示,在教育体系方面提出要构建五育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制度方面提出高校美育工作要有据可循、有规可依。文件的出台为打造更高质量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供了重要保障。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了未来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目标,强调了三个坚持的工作原则——即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面向全体;坚持改革创新。此外,文件对课程和教材体系、教学改革、办学条件、组织保障方面也作出了相关指示。
体育院校要在研读政策的基础上,坚持正确方向,研判自身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制定学校政策,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学校美育工作的方向、重点和标准,让后续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学校要重视党委在全院美育工作中的中央领导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美育管理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工作协调、决策咨询和评估;要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定期研究美育工作和相关学科专业发展。建立有关部门和院系负责制,建立学校领导负责制、部门分工负责制、主体协作负责制。
(二)加强硬件与软件保障
目前为止,体育院校中美育相关课程教师多为音乐、舞蹈专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地方教委及学校制定的美育工作政策文件,加强美育教师的队伍建设,明确学校师资不全面这一痛点,积极探索新途径,采用“校内教师 外聘教师”相互补充配合的模式,或与其他高校进行合作、交流,发挥各自院校特长、各取所需等方法,合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学校应尽快建立与美育课程及教师素质相符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评价机制,以更好地促进美育教师职称晋升、专业发展、科研成果评定等方面。
均衡学校各方面资源,加强资金支持,以更好地开展美育工作。进行查漏补缺,补充美育课程所需物资、规划相应固定场所,配齐配足各类设施。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科学定位课程目标,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广泛开设美育课程,丰富艺术实践
(三)结合自身特色,创造性地开展美育教育活动
要切实推进学校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结合,由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转变。对于体育院校而言,应充分发挥特色,加强美育与教学、实践、创新创业的融合。当下被学生需要的美育课程一定是融合了时代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化与智能数字化水平高的课程;可以抓时机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教学课程打造出一批高质量的精品美育慕课。此外,可以将美育作为抓手,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为重点,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例如天津体育学院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曲艺、书法、礼仪教育等讲座,深受学生喜爱。近期也在积极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社团,力求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在这些活动中起到美育浸润心灵的作用。
三、结语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答记者问时嘱托青年学生打牢基本功: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基础打牢,将来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精彩。当今社会要求青年学生全面发展,越来越注重综合素质的考量,美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成为了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之一。归根到底,青年学生们要在自身引起重视,在教师和学校的大力引导和教育下,把美育提升放在和知识技能提高并重的位置。体育院校绝不能只抓体育技能提升,应该做到把体育美育相融合,让美育教育成为体育院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载体,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塑栋梁之才,在健其体魄的同时注以美的教育,努力培养心美、形美、言美、行美的全面发展新青年,为国家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齐晶.新媒体时代高校美育教学研究[J].记者摇篮,2021(03):46-47.
[2]龚晓雪.独立学院美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0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