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方法:对我校2012级普大中医专业20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为主,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课后采用调查问卷和考试成绩两种评价方式,比较有无统计学差异。
  结果:实验班和对照班比较,在学习习惯、能力培养、学习成绩等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互动式教学是人体解剖学教学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 人体解剖学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304-02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1]。课程内容信息量大、描写多、名词多是其特点,硬记名词,死啃书本,必将感到枯燥无味[2]。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的重点。
  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有“教”有“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以“教”为主[3],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互动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合适的教学选材,通过教与学双方沟通、交流,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的一种教学模式[4]。互动式教学使老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笔者在2012年对我校中医专业部分学生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采取互动式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我校2012级中医专业4个班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个班为实验班,两个班为对照班。实验班102人,其中男48人,女54人;对照班98人,其中男47人,女51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入学分班时为随机分配,在基础知识,年龄结构、入学成绩,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实验班采用互动式教学为主,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为主。教材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盖一峰主编的第二版《人体解剖学》。实验班和对照班均由同一老师授课,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保持一致。具体实施如下:传统教学法:老师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采样多媒体课件,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很少积极参与。互动式教学分为课上互动和课下互动两种方式。课上互动老师采用主题探讨法,典型案例法,问题归纳法,情景假设法[5]等教学方法。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下互动是老师和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就解剖学的学习方法及学习问题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教师给学生有针对性地引导,将知识的传授从课堂延伸课下。
  1.3 评价方法。为客观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采用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两种评价方法。
  1.3.1 问卷调查。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包括两方面: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内容包括:①每天都有学习计划。②上课前能够预习。③课上发言或讨论能积极参与。④能按时完成课后作业。⑤课后能够定期复习、总结。⑥课下主动阅读解剖学相关书籍。能做到5-6项视为学习习惯较好,3-4项视为学习习惯一般,1-2项视为学习习惯较差。能力培养内容包括:①独立思考能力。②自学能力。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④团队合作精神。⑤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⑥临床思维能力。具有5-6项视为能力较高,3-4项视为能力一般,1-2项视为能力较差。
  1.3.2 考试成绩。课程结束后由任课教师统一在题库抽题对实验班及对照班学生进行闭卷考试,全方位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优秀,60-80分为一般,低于60分为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通过SPSS13.0进行数据录入,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调查问卷结果。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7份。其中实验组100份,对照组97份。问卷有效率98.5%。
  2.1.1 学习习惯。实验班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较好、一般、较差三个级别与对照班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班学生学习习惯要好于对照班。见表1。
  3 讨论
  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每一位解剖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引入,使得此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传统教学法课堂是教师的“独角戏”,“一言堂”,是绝对权威,课堂气氛沉闷呆板。互动式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6]。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感得到提升,学生的潜能也得到了挖掘;而且学习的知识印象深刻,不易忘记。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创新意识不断受到激发与发展,学习成绩才能得到提高。采用互动式教学,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有效解决。互动式教学使老师和学生处于平等交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成长。互相促进,在教学活动中真正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7]。课堂成为学生和老师互相交流、互相成长和进步的平台。当然,互动式教学对教师也是一项新的挑战。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互动方法,需要博览群书,拓展思维空间,还应具有灵活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掌控课堂的能力。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有差异,教师应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能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互动教学法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水平,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同时对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有潜在的促进作用。总之,互动式教学是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提高素质和培养创新精神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正确方法是每个教师的奋斗目标。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开拓学生思路,挖掘学生潜能,能有效提高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是人体解剖学教学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盖一峰.人体解剖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6
  [2] 闫振国.正常人体解剖学[M].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5
  [3] 仝慧娟,梁春光.互动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结合在《内科护理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1):3526
  [4] 周毕文,李金林等.互动式教学法研究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增刊):104-107
  [5] 尹闻科.互动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药教育2012,24(1):135-136
  [6] 陆利,杨桂姣等.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79-80
  [7] 邢德刚,王建红等.互动式教学法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热带医学杂志,2010,10(11):1367-1368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进展型脑梗塞亚型分型(CISS分型)及不同分型之间预后与的差异,了解CISS分型预测对预后的价值。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进展型脑梗塞 CISS分型 预后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297-01  本文初步探讨了进展型脑梗死的CISS分型及不同分型之间预后的差异,比较了高Hcy与脑梗塞亚型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期刊
摘要:缺血性肾脏病主要是由于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性肾硬化,以及和高血压引起的良性肾硬化及恶性肾硬化,该病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常见于老年人,通常情况下都伴随有高血压。目前,由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缺血性肾病多年来也引起了社会的广大关注,其发病的普遍性和病情的严重性对于临床研究及病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对缺血性肾病的发病病因以及诊断治疗做了一定的研究总结,拟希望对缺血性肾病患者的
期刊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具有慢性过程、自动复发等特征。据报道,UC的发病与肠菌群失调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改变,在肠道内产生免疫应答引起感染,从而导致组织损伤,最终肠黏膜屏障被突破,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对于UC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采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往往会产生药物抵抗或激素依赖的现象[1]。近年来,我们采用康复新联合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要点。  方法:选取2011年7-12月笔者在百色人民医院进修期间共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52例,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保守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对照两组止血效果。  结果: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发出血26例,消化性溃疡引发出血13例,门脉高血压性胃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妊娠剧吐患者及家属影响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妊娠剧吐的初孕妇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实验组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治疗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焦虑抑郁情况、依从性及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等方面的影响。  结果:实验组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后患者及家属能掌握相关知识
期刊
摘要:无机化学是药学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该学科的学习为医药类人才储备了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也为后续的其他化学课程和专业课程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该学科内容抽象,理论性强,不易理解。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严重的畏难心理,其学习结果也是一知半解,因此构建有效教学课堂是药学专业无机化学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药学 无机化学 有效教学 整体科学意识 自主学习意识  【中图分类号】R
期刊
摘要:目的:采用固定正畸装置对外伤性脱位恒牙进行固定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57例共88颗外伤性脱位恒前牙采用固定正畸装置在患牙以及两侧相邻牙的唇面进行固定并结合相关处置,经一年分四次定期复诊,检查并记录其临床疗效。  结果:50例共88颗患牙,每一例均经一年分四次定期复诊,按自我制定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价,其中优良率达85%(75颗),一般12.5%(11颗),差2.5%(2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间苯三酚在无痛人流产术中的的镇痛效果。  方法:将90例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的健康妊娠妇女随机分为间苯三酚镇痛组(A组)、利多卡因镇痛组(B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三组的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PAAS)发生情况、宫口松弛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出血量。  结果:A组在用药10min后手术,患者无疼痛,镇痛总有效率100.0%,无PAAS发生。B组用药后5min手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是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多媒体技术是将各种文本、图、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糅合到一起,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1]。现如今,多媒体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重视度也越来越高。近几年蒙医药各级学科也都陆续引进了多媒体教学技术。本文就建立蒙医药多媒体教学素材库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蒙医药学 多媒体教学 素材库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诊断以及治疗的方法。  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县县级医院分娩的100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开展葡萄糖筛查以及规范管理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来比较血糖控制情况;根据接受胰岛素治疗对血糖控制满意程度分为A组(血糖控制满意)和B组(血糖控制不满意),来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以及围产儿结局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对血糖的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