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技学术期刊质量的途径——以《管理科学》为例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提高科技学术期刊质量是每个编辑部永恒的追求,改进期刊管理工作是提高期刊质量的保证。以管理科学杂志提高期刊质量的实践为例,通过对其期刊生产流程的质量控制,改善科技学术期刊的审稿质量、稿源质量、出版质量、编辑质量,从而提高科技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使科技学术期刊保持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 科技学术期刊 期刊质量 质量控制
  期刊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线,提高期刊质量是编辑部永恒的追求。目前,中国科技学术期刊是多而不精,远远不能适应中国科技发展的需求[1]。如何全面提升科技学术期刊质量,缩小与国际一流期刊的差距,使科技期刊更好地为科技发展和科技工作者服务,是每一位办刊人员面临的新课题[2]。《管理科学》杂志在办刊过程中,借鉴国内外经验,在提高期刊质量方面做出了一些改进,取得了一定成效。
  1 JMS期刊简介
  JMS期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管理科学A级重要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2 JMS期刊质量控制流程
  首先由编辑部门确定年度计划和各期计划,如本年度需实现的期刊评价指标目标、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发刊方向(如供应链相关问题探讨)、本年内拟举办的学术会议议题等。根据该计划,编辑部门确立未来的工作方向,如在组稿和约稿环节,编辑部门可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组稿。对来稿进行收稿登记,并进入审查流程。在审查流程中,由编辑进行一审,根据编辑部制定的计划有选择的筛选稿件,如针对某一学术方向的稿件。由副主编进行二次审查,主要针对文章的内容审查,然后进行粗查重。通过查重的稿件交由专家外审,外审的原则是先交由二位专家审查,如意见不一致,则交由第三位专家进行审查,服从2:1原则。审查结果分为可用稿、修改稿和不用稿,对不用稿做退稿处理,可用稿和修改稿将进入编委会审查。编委会的审查结果也分为可用稿、修改稿和不用稿,对不用稿做退稿处理,可用稿交主编最后定稿,对于修改稿将根据外审专家意见和编委会意见整理出综合的修改意见,返回作者修改。修改稿返回后将交由编委会的主审专家审查其是否达到修改要求,达到修改要求交主编最后定稿,没有达到修改要求的稿件重新返回作者修改。如果经过多次修改没有达到要求的稿件视为不用稿,做退稿处理。主编对可用稿进行终审,主要是对文章的文字质量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论文进入二次细查重环节。这一查重设立的目的主要是预防作者在修改过程中的抄袭现象,通过查重的论文经汇总进行微机排版,排版后进入校对环节。
  在校对环节中,首先由编辑进行文章内容的校对,如文字、字体、文字顺序等经排版后是否一致;再由责任编辑进行二校,主要是针对文章的整体样式,如图片样式、位置等整体性问题进行校对,最后由副主编进行第三次整体校对。三个校对环节发现的问题经修改后进行改版,并进入下一校对环节,该环节对期刊进行校对;图表、公式、参考文献校对;通读校对,最终由主编进行整体校对。通过校对的期刊制作成印刷胶片,印刷胶片经审核无误后,交由印刷厂进行印刷装订,印好的样刊进行最终审查,经确认无问题后,交付发行。同时进行归档、付稿费工作。每期期刊都会邀请专家进行审读,专家审读意见连同读者意见一起,纳入下期期刊的出版计划。
  3 质量控制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由JMS期刊2004年~2008年五年的期刊质量的变化趋势可知,2004年~2005年间,审稿质量的变化最大,2005年~2006年间,稿源质量的变化最大,2006年~2007年间,出版质量的变化最大,2007年~2008年间,编辑质量的变化最大。根据各控制要素和关键控制点,2004年~2008年JMS期刊为提高期刊质量所采取的措施具体为如下四个方面。
  (1)审稿质量2004年~2005年间,审稿质量的变化最为明显。JMS期刊编辑部将审稿模式由校内评审转变为校外评审,将双专家外审模式改变为双专家与编委会结合审稿模式。进一步分析,将审稿模式由校内评审转为校外评审,实际上是提高了审稿者的素质。由于师资队伍条件的限制,校内评审学者从事审稿工作的时间大都较短,平均为1.6年时间,且截至2005年底,校内评审学者的学历还普遍以讲师和副教授为主,具备教授职称的评审学者只占极少数。而将评审模式转变为校外评审后,审稿者从业时间和审稿者学历两项影响因素得到了显著提高。在审稿细节方面,JMS编辑部加强了查重环节的工作,不仅在整个审稿流程中加入了二次查重规范,而且开展了国外查重工作。
  (2)稿源质量2005年~2006年间,稿源质量的变化最为明显。JMS期刊编辑部首先提高了投稿要求,将原先的接受本科以上学历作者文章转变为接受硕士以上学历作者文章并最终确定为接受博士以上学历作者文章(包括在读博士),并且进一步提高了投稿者院校限制,重点接受国内211等级以上院校作者投递的文章。
  (3)出版质量2006年~2007年间,出版质量的变化最为明显。JMS期刊编辑部主要对出版质量进行了改善,聘请专业设计公司进行了期刊封面以及目录页和内页的版式设计,并将刊印工作由GH印刷厂转为GD印刷厂负责,GD印刷厂具有更好的刊印设备和高级别的印刷师傅,提高了期刊的印刷质量。
  (4)编辑质量2007年~2008年间,编辑质量的变动最大。JMS期刊编辑部在2004年初,曾指派主要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进行在职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攻读,并分别于2006年9月和2008年底获得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因此编者学历有了很大提高。为了成功创办JMS期刊英文版,编辑部加强了编辑流程,重新设置了更为高效的编辑规范,同时由于工作开展的需要,编辑部还聘请了多位优秀在读博士参与编辑部门的编辑工作。
  JMS期刊编辑部对于期刊的质量控制仍可以从以下五点来进行改善。①在来稿审查环节借助作者信息库可减少工作量和避免人为审查较高的失误率[3]。②重视与作者的互动交流机制,确立期刊自身的核心作者群,是保有期刊质量的关键。具体方法已在前文中提出,如帮助作者提供相关领域的综述性资料(可以通过期刊的历史档案库和编辑部领域的相关信息),对作者进行适当的激励等[4]。③注意提高编辑自身的学术能力和专业素质,如通过学习培训和课程函授、开展组织内学习等方式[5]。④强化关于期刊质量的信息反馈,如采取读者群调研、设立信息收集渠道(如读编意见信箱、读者意见电话等方式)。⑤编辑部内部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持续保持期刊质量的严格控制。
  4 结束语
  通过分析期刊质量控制实践经验,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期刊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改变编辑规范对编辑质量的提高作用非常明显,提高稿源质量是期刊质量提高的首要工作,作者素质对稿源质量的影响最为重要,作者机构分布数对作者素质的影响要相对大于作者学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军纪,马艳霞,阮爱萍.加强高校学报质量控制的策略. 编辑之友. 2007, (4): 66
  [2]张翊飞.论学术期刊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观察.2002,(2):82-83
  [3]武小琳,錢文霖.保证学术期刊审定稿科学性的若干理论思考.编辑学报. 2004, 16(1): 4-6
其他文献
房地产行业一直以来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核心助力,也攸关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态。如今,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已然成为企业增强竞争能力的王牌,是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受入市地块数量缩减影响,本月300城土地总成交建筑面积为34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成交经营性用地354幅,同比下降35%,土地成交金额共计1252亿元,却依旧保持同比正增长,较去
品牌创新之品牌再定位“青春·梦想·音乐”一直是蒙牛酸酸乳的代名词,也是消费者对其最为深刻的印象。从2005年的超女之路始发,蒙牛酸酸乳的品牌策略也始终驰往在这条路上。
农业产业化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的
资金是企业的命脉,能否获得经营资金、及时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在当前开放的、不断变化且竞争激烈的经济金融体系中,企业自有资金及经营利润的积累
云计算的出现,给ERP应用创新带来了契机。各国纷纷将云计算作为引领未来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创新的关键战略性技术和手段,作为云计算典型服务模式之一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事业发展较快,全社会正由传统互联时代向移动互联时代过渡。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为信息数据创造了新的载体,进一步提升了信息传播效率,为人们的生活、
对于20世纪中国美术历史来说,贺慕群这个名字几乎是一种历史性的“缺失”。很长时间里,在国内美术界的活动中见不到她的身影,她在海外的艺术活动消息也因为封闭时代的关山阻
网络的发展,目前主要是应用的多样化。特别是近几年来,P2P作为一项全新的Internet技术飞速发展,不断涌现出新型的P2P协议及应用软件。这些应用的发展,必然导致网络中数据流量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strategy is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of China. The cogni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ocean env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