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南人民长期生活在特殊的气候环境中,在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留下了灿烂多姿的民族生态文化遗产。但是民族生态文化的发展在当前新形势下仍面临着很多困难。本文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入手,分析生态文化所面临的危机,探讨如何建设、发展、弘扬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态文明。这对创造性建设云南民族生态文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少数民族
0.引言
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是云南人民无形的资源,它是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长期沉淀,它的存在构成了一个可以维护人类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但是,当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化脚步的加快,自然的整体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与此同时,民族的生态文化建设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1.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种类
(1)“神林”文化。“神林”文化源于对原始的崇拜和祖先祭祀。云南人民长期从事着对自然依赖性极大的狩猎、捕鱼等活动,这造成了他们对自然的崇拜和感恩。在云南,许多民族都拥有着不同的“神林”文化。这种文化具有着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意义,在云南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神物”文化。这种文化主要源于“动物有灵”的观念。与“神林”文化相同,云南少数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赋予动物以神灵的概念,这从各民族的图腾中可见一斑。在“神物”文化的作用下,许多少数民族都禁止上山打猎,倡议保护弱小动物,这对生态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贡献。
(3)“水土”文化。水土文化由生存环境而生,在游牧、耕种的少数民族中尤为盛行。这种对自然、对土地的依赖让他们能以自己的方式妥善处理自然与人的关系。少数民族人民常会举办祈求谷物成长和丰收的仪式,这种看似封建迷信的仪式实则包含了他们对土地与人的关系的理解。这种人与土地的亲密关系决定了他们必须妥善地对待土地,这也形成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4)“环保”文化。在云南少数民族的宗教观念中有着许多环保理念。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大部分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他们非常强调人与自然和谐,把各种动植物看做人类的朋友[1]。
(5)“节制消费”文化。这种文化来自于对自然的感恩。因为云南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的需求不高,所以他们对待自然并非一味无节制的索取,而是由心底生出一种敬意来感谢赐予他们生存所需物品的大自然。
2.云南民族生态文化面临的危机
(1)农耕文化的破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云南少数民族近年来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云南,许多部落仍然使用木材作为主要能源,人口的增长意味着木材需求的增加,造成森林资源锐减。同时人口增加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农作物,大面积开荒、毁林种地等行为导致民族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
(2)生态价值观念的改变。在少数民族受到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后,发展经济以实现现代化和保存民族原有文化的矛盾日益尖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外地游客带来的外来文化,使得当地人的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会使云南民族特有的文化被主流文化同化而导致品质丧失,造成生态失衡。
(3)自然生态受到威胁。许多少数民族人民由于生产力低下以及科技水平不发达,生产、生活都需要依赖自然,于是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自然崇拜和尊敬的感情。这种感情随着现代科技的普及、生产力的发展开始慢慢消失。于是大规模开发利用资源乃至浪费自然资源的情况也就发生了[2]。
(4)国家政策导致传统生态文化中有利因素流失。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这段文革时期,由于“左”派思想的影响,将民族传统文化归结为封建迷信思想,导致许多有益生态保护的传统文化习俗遭到摒弃。
(5)市场经济的冲击迫使人们放弃原有习俗。随着外来观念的影响和旅游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发展经济的愿望也愈加强烈。这使得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传统习俗在发展经济与保护传统习俗的矛盾面前让位。
3.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建设的探讨
(1)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培育生态文明观。生态文化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处,并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3]。生态文化具有保护环境、降低能耗、保护生态平衡等特征,核心是“天人合一”。建设生态文明、培养生态文明观念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形成。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渗透到群众的生活,首先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弘扬生态文化,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通过编写教材、举办节庆活动等方式让当地居民重视生态文化的建设,并逐渐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
(2)规范制度。虽然少数民族人民已经具备生态保护的意识,可是多数却还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去。要想保持民族生态文化平衡,建设生态文明,仅靠宣传作用甚微,这时就需要形成一套完善、规范的制度,借助法律的强制性来实现人们对民族生态文化的保护。
(3)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经济落后而使少数民族人民产生的想要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是导致云南民族生态失衡的首要原因。云南少数民族由于生产力低下而采用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环境,只有使这种粗放型、低效率的生产方式朝向集约型、经济型转变,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4)重视生态教育。当代环保理念主要是通过文化变迁而融入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因此要尽可能地发挥生态文化教育的作用,让少数民族人民重新、正确认识本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使其自然而然地弘扬本族生态文化。
4.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从根本上说是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决定的,必须从根本出发,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弘扬生态文化的价值核心,完善法制法规,才能够更好地建设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林庆.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5.
[2]杨桂芳,李小兵,和仕勇.少数民族地区世界遗产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云南为例[M].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12,11.
[3]杨华.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9,1.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少数民族
0.引言
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是云南人民无形的资源,它是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长期沉淀,它的存在构成了一个可以维护人类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但是,当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化脚步的加快,自然的整体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与此同时,民族的生态文化建设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1.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种类
(1)“神林”文化。“神林”文化源于对原始的崇拜和祖先祭祀。云南人民长期从事着对自然依赖性极大的狩猎、捕鱼等活动,这造成了他们对自然的崇拜和感恩。在云南,许多民族都拥有着不同的“神林”文化。这种文化具有着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意义,在云南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神物”文化。这种文化主要源于“动物有灵”的观念。与“神林”文化相同,云南少数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赋予动物以神灵的概念,这从各民族的图腾中可见一斑。在“神物”文化的作用下,许多少数民族都禁止上山打猎,倡议保护弱小动物,这对生态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贡献。
(3)“水土”文化。水土文化由生存环境而生,在游牧、耕种的少数民族中尤为盛行。这种对自然、对土地的依赖让他们能以自己的方式妥善处理自然与人的关系。少数民族人民常会举办祈求谷物成长和丰收的仪式,这种看似封建迷信的仪式实则包含了他们对土地与人的关系的理解。这种人与土地的亲密关系决定了他们必须妥善地对待土地,这也形成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4)“环保”文化。在云南少数民族的宗教观念中有着许多环保理念。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大部分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他们非常强调人与自然和谐,把各种动植物看做人类的朋友[1]。
(5)“节制消费”文化。这种文化来自于对自然的感恩。因为云南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的需求不高,所以他们对待自然并非一味无节制的索取,而是由心底生出一种敬意来感谢赐予他们生存所需物品的大自然。
2.云南民族生态文化面临的危机
(1)农耕文化的破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云南少数民族近年来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云南,许多部落仍然使用木材作为主要能源,人口的增长意味着木材需求的增加,造成森林资源锐减。同时人口增加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农作物,大面积开荒、毁林种地等行为导致民族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
(2)生态价值观念的改变。在少数民族受到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后,发展经济以实现现代化和保存民族原有文化的矛盾日益尖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外地游客带来的外来文化,使得当地人的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会使云南民族特有的文化被主流文化同化而导致品质丧失,造成生态失衡。
(3)自然生态受到威胁。许多少数民族人民由于生产力低下以及科技水平不发达,生产、生活都需要依赖自然,于是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自然崇拜和尊敬的感情。这种感情随着现代科技的普及、生产力的发展开始慢慢消失。于是大规模开发利用资源乃至浪费自然资源的情况也就发生了[2]。
(4)国家政策导致传统生态文化中有利因素流失。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这段文革时期,由于“左”派思想的影响,将民族传统文化归结为封建迷信思想,导致许多有益生态保护的传统文化习俗遭到摒弃。
(5)市场经济的冲击迫使人们放弃原有习俗。随着外来观念的影响和旅游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发展经济的愿望也愈加强烈。这使得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传统习俗在发展经济与保护传统习俗的矛盾面前让位。
3.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建设的探讨
(1)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培育生态文明观。生态文化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处,并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3]。生态文化具有保护环境、降低能耗、保护生态平衡等特征,核心是“天人合一”。建设生态文明、培养生态文明观念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形成。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渗透到群众的生活,首先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弘扬生态文化,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通过编写教材、举办节庆活动等方式让当地居民重视生态文化的建设,并逐渐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
(2)规范制度。虽然少数民族人民已经具备生态保护的意识,可是多数却还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去。要想保持民族生态文化平衡,建设生态文明,仅靠宣传作用甚微,这时就需要形成一套完善、规范的制度,借助法律的强制性来实现人们对民族生态文化的保护。
(3)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经济落后而使少数民族人民产生的想要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是导致云南民族生态失衡的首要原因。云南少数民族由于生产力低下而采用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环境,只有使这种粗放型、低效率的生产方式朝向集约型、经济型转变,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4)重视生态教育。当代环保理念主要是通过文化变迁而融入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因此要尽可能地发挥生态文化教育的作用,让少数民族人民重新、正确认识本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使其自然而然地弘扬本族生态文化。
4.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从根本上说是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决定的,必须从根本出发,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弘扬生态文化的价值核心,完善法制法规,才能够更好地建设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林庆.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5.
[2]杨桂芳,李小兵,和仕勇.少数民族地区世界遗产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云南为例[M].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12,11.
[3]杨华.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