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88年担任青岛港务局(后改为青岛港集团,下称“青岛港”)局长到现在,在20年的时间里,常德传带领着青岛港,走出了一条和其他效仿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国企不同的发展路径。
“不把一名职工推向社会,不让管理层与普通职工收入差距过大”是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的治企准则。青岛港的发展之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不仅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的平稳过渡,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重创时期,青岛港硬是想方设法走出了危机阴影。今年1月份,港口生产实现首月“开门红”,吞吐量完成2572吨,集装箱完成85.2万标准箱。
在2月15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青岛港应对‘危机’科学发展实践与《常德传论国企》管理模式高层研讨会”上,当常德传把积蓄国有企业四十年工作经验凝结成的《常德传论国企》赠送给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国有的手中时,台下掌声雷动。其实,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是这本书的第一位读者,他在今年1月1日视察青岛港时,翻阅《常德传论国企》时爱不释手,并动情地说:“40年的心血,不容易啊!谢谢,谢谢!”。
确保“三个不动摇”
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贸易的大幅萎缩,青岛港作为我国重要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一时间,港口生产形势急剧恶化,骤然进入船少、货少的艰难局面。出口重箱量急剧下降,煤炭、矿石堆场爆满,进口原油无处接卸。2008年10月,港口铝矾土吞吐量下降60%,钢铁下降51.3%,化肥下降97.7%。各大货种进出口急转直下,港口生产遭受重创。
面对金融危机,常德传向全港职工发出号召:“青岛港是国有企业,在当前危机的形势下必须想尽千方百计干上去,这不是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党和国家在考验青岛港,广大员工在考验青岛港,青岛港就是要做到‘三个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增长指标不动摇、坚持造福职工不动摇。拿出‘当饭吃’的措施,‘当钱花’的办法”。
为了把“三个不动摇”落到实处,春节前后,常德传带领有关人员远赴210个地市县,走访了1105家船东、货主、合作伙伴,“抱团取暖”。他最多曾一天就走访了8家船公司。从正月初五开始,青岛港内部又举办了一系列的“坚定信心、战胜危机、科学发展”的研讨班、经营绩效分析会、学习班等,专门从能力、市场、现场、管理、人本等12个方面潜心研究,针对当前的瓶颈逐一拿出迎战对策。
与此同时,今年1月份,总投资达14亿美元的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QQCTN)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的正式批复,成功实现了与迪拜环球集团、马士基集团、中远集团、香港泛亚国际航运有限公司的“三国五方”合作,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前湾四期3408米码头岸线10个深水大型集装箱泊位。
这项青岛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将进一步增强青岛港抵御风险的能力。
其实,早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青岛港人在常德传的带领下,就已经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他们面对严峻挑战,保持了吞吐量8%、集装箱20%以上的快速增长。
然而,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波及面更广,挑战更大,“坚持增长指标不动摇”不是轻飘飘的一句话,而是国家的利益、企业的效益和全体职工的饭碗。
“在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面前,我们‘坚持增长指标不动摇’依然不会变。2009年,青岛港毅然确定5%的增长指标,吞吐量确保完成3.15亿吨,集装箱确保完成1050万标准箱。”常德传向《中国经济周刊》坚定地表示,在金融危机面前,青岛港将按照中央、省、市“扩内需、促发展”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抢抓原材料价格低廉的有利时机,在2008年国家级重点工程前湾四期工程建设四个泊位已经通过船舶试靠、重载测评的基础上,加快工程建设,力争2009年底10个泊位3408米码头岸线全线拉通;加快开发建设董家口新港区。在未来三到五年,青岛港将拥有世界上最领先的集装箱码头、40万吨级矿石和40万吨级原油码头,由三大港区发展到四大港区,港口发展后劲和竞争力将大大提升。
职工无一人下岗
金融危机引爆全球裁员降薪潮。随着国外企业降薪裁员潮此起彼伏,中国各行业裁员减薪潮也逐渐兴起,降薪裁员已波及房地产、航空、石化、电力、IT、证券、金融、印刷等多个行业。
但是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青岛港仍能克难而上,职工无一人下岗,靠的是什么?
“在金融危机下,青岛港依然坚持造福职工不动摇。青岛港坚持不把一名员工推向社会,特别下大力气保证9500名农民工的岗位不变,薪酬不变,并于2008年10月14日又对第六批转合同制的农民工进行了聘任。”常德传告诉记者。
此外,青岛港坚持为职工发放节日礼品,发放冬季取暖费一次性补助,为全港父老兄弟姊妹健康查体,为每一名职工和职工家属赠送生日蛋糕。认真落实劳动合同法,严格兑现加班费,严格落实带薪休假等。2009年,青岛港还全面启动惠及全港员工的21件实事。
“青岛港就是个大家庭,我是这个大家庭的‘长子’,上有老、下有小,都要尽心尽意地照顾好。离退休老同志就是我的老人,广大干部职工就是我的兄弟姐妹,幼儿园的孩子们就是港口的后代,孝敬老人、照顾好兄弟姐妹、培养好孩子是我这个‘长子’义不容辞的责任。”常德传向《中国经济周刊》动情地说。
“共和国长子”的自我定位
在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裁员削减成本是企业转型期获得竞争力的重要法则;在中国,类似“裁员削减成本”的说法是“减员增效”。从1992年开始,我国在国有企业大力推行“减员增效”。“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成为当时国企改革中的一股潮流,青岛港也面临“诱惑”。当时在青岛港的各种会议上,分公司的领导纷纷要求减员。有一段时间,常德传也一直在反复权衡是否要推行这项措施。有一天,当他步行在上班的路上,看到路边突然涌现出很多卖纺织品的小摊,过去一问,才知道是纺织厂的下岗职工。他感触颇深。在之后的全局职工大会上,常德传宣布:青岛港绝不让一名职工下岗,绝不把一名职工推向社会。而且郑重地告诫各级领导:“谁让职工下岗,我就让你第一个下岗!”
此后,青岛港先后转岗分流上万人次,没有让一名职工下岗回家,并与3787名合同到期的职工续签了合同。
“改革的阵痛不能让普通员工承担,领导干部要义无反顾地把责任担起来。”常德传说。
不仅如此,20年来,青岛港连续30次为职工涨工资,广大职工成为港口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青岛港先后购建了近7000套房子,建房面积达39.7万多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由1988年的4.5平方米增加到房改前的25平方米,使几代海港人居者有其屋。
“我是工人的儿子,从小家里就穷,所以我永远也忘不了自己当年受穷的滋味。我大学毕业后来到青岛港,先是当装卸工,在艰苦的一线出大力、流大汗,因此深知当工人的不易和辛苦,永远也忘不了码头工人过去被人瞧不起的滋味,永远也忘不了工人在想什么、盼什么。”常德传说。
常德传于1968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到青岛港当装卸工从事一线装卸作业,先后担任过技术员、机电科副科长、科长、作业区党委副书记、作业区主任。1981年担任青岛港务局副局长,1984年任青岛港务局党委书记,1988年青岛港实行局长负责制,改任青岛港务局局长,2002年12月,青岛港务局改制成为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常德传改任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副书记。如今,常德传已经在青岛港工作了长达40年。
“我这个人有‘两把骨头’,一个是‘穷骨头’,一个是‘贱骨头’。怎么叫‘穷骨头’?就是过去受穷受怕了,所以铁了心要带领员工艰苦奋斗、过上富裕美满的好日子;怎么叫‘贱骨头’?就是见了活儿亲,没有活自己要找活干,不偷懒,不耍滑,一心扑在工作上,白天晚上去研究,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常德传说。
“精忠报国”是常德传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在青岛港办公楼前,“岳母刺字”的雕塑静静矗立着。这是常德传用以激励自己和干部职工的。他经常教育青岛港各级领导和职工,青岛港是国企,就要当好共和国的长子、祖国母亲的孝子,就要创出世界一流的业绩,为国家争光,为国人争气。
“我始终牢记是党培养教育了我,是党信任选拔了我,我始终觉得自己欠党的、欠国家的、欠港口的、欠员工的,所以怎么干都觉得还不够,怎么干都应该。我发自心底地感受到,能为国家干活出力是自己难得的机会,能为员工干好事、干成事是自己一生的福气。”常德传由衷地说。
《常德传论国企》语录
国有企业就是一为国家,二为社会,三为员工。就是要对国家负责,对港口负责,对员工负责。“三个负责”是“紧箍咒”,无论多难,都要戴着这个“紧箍咒”一直走下去。
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实际上就是要给国家“打工”。我们的打法就是把自己一头交给组织,一头交给工作,尽职尽责,无怨无悔。我们要把企业发展好了,给国家多交钱,多缴税,这样我们才算是个好的“打工者”。
在管理上我最反对三条,一是克扣军粮,从员工口里抠钱,损公肥私。二是克扣军饷,从员工身上弄钱,应该用在员工身上的钱,挪作他用。三是克扣成绩,员工的成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农民工兄弟们上有老下有小,外出打工,背井离乡,困难很多。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姊妹一样去关心、去呵护他们。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农民工的朋友,我们的祖先都是农民,是他们种的粮食养活了我们,现在,我们富了,就是要团结和带领他们一起富起来,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一个人处在领导岗位,下面有几千只眼睛、几万只眼睛在盯着你,听你的言,观你的行,在心中给你打分,看看值不值得跟着你干。人都是有感情的,感情从来都是相互的,你对员工有感情,什么事都想着员工,员工肯定会对你有感情,员工的感情表露就是对你工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