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只有激发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激发;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H319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漪老师也强调:“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只有激发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思想上要转变
我曾受朋友之托辅导过一个学生。她从小就到外地去学习舞蹈,各门功课落下不少,临近高考,请我去辅导一下语文。有一天,在上课时,她的一个今年也是回家参加高考的朋友偶然碰到,问她在补习什么。她说在补习语文。她朋友说,语文还要补习呀。言外之意就是语文不需要学习也能参加高考。确实,去各种补习班、网校随便一打听,补习语文的寥寥无几,说明有这种思想的人并非少数。进入中学,特别是上了高中,学生普遍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语文学不学都一样,平时不怎么学,考试成绩也不会太差,即使非常用功的学上一段时间,考试成绩提高也不大。而有的学科,一用功,成绩就上去了;一松懈,成绩就下来了。反差很大。为了高考的成绩,出于功利的目的,很多学生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错误思想不转变,要想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谈何容易。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转变学生这种错误的认识。兴趣源于需要。语文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语文不仅仅是为了高考,高考仅是我们学语文的副产品,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时需要语文,处处都用到语文,语文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中学阶段打好语文基础、提高语文素养将使我们终身受益。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转变了,学生才可能积极行动起来,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二、师生关系要和谐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是感性的,对各科的喜好和任课教师有极大的关系。你对学生好,学生就对你好;你真诚对待学生,学生就会真诚对待你。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神圣的,但不能因为这份神圣就疏远了学生。教师要随时抖落身上的这份神圣,面带微笑,多给学生关怀和帮助,以平等的态度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这种充满爱心的朋友般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轻松的学习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有利于调动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另外,在和学生近距离的交往中,老师更容易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并能及时对他们学习上的点滴进步给予毫不吝啬地赞赏,使学生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课堂上重引导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课堂的有限时间,引导学生落实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产生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1、课前设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就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课学习的准备。导语设计得好,就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就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课中激趣
只有充满趣味的语文课堂,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课堂效果。课中激趣的方法很多,如激将法、迁移法、表演法、冥想法、讲笑话、唱歌、师生互换角色、利用多媒体等等。只要语文教师勤于探索,因势利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就会越来越活跃。
3、结语引趣
导语的重要性教师早已形成共识,而结语的重要性却往往被人忽视。讲完即结束,或时间到即结束,或许早已成为许多教师的习惯。课堂结语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成功的结语,应是让学生沟通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的桥梁,应是让学生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纽带,应是激发学生向更广更深的知识领域探索的催化剂,应是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写作的切入点。因此,教师应重视结语设计,以精彩的结语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四、课堂外抓组织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因此,学生的课余生活是更大的语文课堂。如何有效地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所有语文教师都知道,仅靠课堂的45分钟,仅靠几本教材就想使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语文教师要把学生的课余生活看作语文课堂的延续,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利用青年的好胜好强之心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如书法比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书信比赛、朗诵比赛等等,也可以组织一些带趣味性的语文活动,如成语接龙、对对子、猜谜语、出班刊、古诗仿写等等。这些活动形式多样,适应面广,选择余地大,不管哪一层次的学生都会做一点,只要参与其中,积极思考,就有收获的机会。有了成功的喜悦,就能激发出学习的动力。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去思考,并从中获取知识,收获快乐,从而更爱学,更会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激发;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H319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漪老师也强调:“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只有激发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思想上要转变
我曾受朋友之托辅导过一个学生。她从小就到外地去学习舞蹈,各门功课落下不少,临近高考,请我去辅导一下语文。有一天,在上课时,她的一个今年也是回家参加高考的朋友偶然碰到,问她在补习什么。她说在补习语文。她朋友说,语文还要补习呀。言外之意就是语文不需要学习也能参加高考。确实,去各种补习班、网校随便一打听,补习语文的寥寥无几,说明有这种思想的人并非少数。进入中学,特别是上了高中,学生普遍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语文学不学都一样,平时不怎么学,考试成绩也不会太差,即使非常用功的学上一段时间,考试成绩提高也不大。而有的学科,一用功,成绩就上去了;一松懈,成绩就下来了。反差很大。为了高考的成绩,出于功利的目的,很多学生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错误思想不转变,要想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谈何容易。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转变学生这种错误的认识。兴趣源于需要。语文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语文不仅仅是为了高考,高考仅是我们学语文的副产品,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时需要语文,处处都用到语文,语文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中学阶段打好语文基础、提高语文素养将使我们终身受益。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转变了,学生才可能积极行动起来,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二、师生关系要和谐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是感性的,对各科的喜好和任课教师有极大的关系。你对学生好,学生就对你好;你真诚对待学生,学生就会真诚对待你。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神圣的,但不能因为这份神圣就疏远了学生。教师要随时抖落身上的这份神圣,面带微笑,多给学生关怀和帮助,以平等的态度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这种充满爱心的朋友般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轻松的学习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有利于调动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另外,在和学生近距离的交往中,老师更容易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并能及时对他们学习上的点滴进步给予毫不吝啬地赞赏,使学生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课堂上重引导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课堂的有限时间,引导学生落实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产生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1、课前设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就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课学习的准备。导语设计得好,就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就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课中激趣
只有充满趣味的语文课堂,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课堂效果。课中激趣的方法很多,如激将法、迁移法、表演法、冥想法、讲笑话、唱歌、师生互换角色、利用多媒体等等。只要语文教师勤于探索,因势利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就会越来越活跃。
3、结语引趣
导语的重要性教师早已形成共识,而结语的重要性却往往被人忽视。讲完即结束,或时间到即结束,或许早已成为许多教师的习惯。课堂结语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成功的结语,应是让学生沟通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的桥梁,应是让学生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纽带,应是激发学生向更广更深的知识领域探索的催化剂,应是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写作的切入点。因此,教师应重视结语设计,以精彩的结语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四、课堂外抓组织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因此,学生的课余生活是更大的语文课堂。如何有效地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所有语文教师都知道,仅靠课堂的45分钟,仅靠几本教材就想使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语文教师要把学生的课余生活看作语文课堂的延续,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利用青年的好胜好强之心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如书法比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书信比赛、朗诵比赛等等,也可以组织一些带趣味性的语文活动,如成语接龙、对对子、猜谜语、出班刊、古诗仿写等等。这些活动形式多样,适应面广,选择余地大,不管哪一层次的学生都会做一点,只要参与其中,积极思考,就有收获的机会。有了成功的喜悦,就能激发出学习的动力。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去思考,并从中获取知识,收获快乐,从而更爱学,更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