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即时评价是课堂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教学课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一些课堂即时评价的效果却不容乐观.本文针对当前初中科学课堂即时评价的困惑和问题,联系实际,从评价时机、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即时评价的应用策略.努力实现科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常态化、高效化。
【关键词】 初中科学 课堂教学 即时评价
《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科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更要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发现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发挥评价的诊断、教育和发展功能。”
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是教师运用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它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准确、即时的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很好的反馈、激励、调控、导向的作用,使教学活动更趋完善,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然而扫描我们的课堂,我们注意到有部分教师往往最关心自己的教学方案能否按计划完成,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重视不够,一些失败的即使评价还是频频出现,让人担忧。
一、直击课堂即时评价的败笔
(一)过分注重即时,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往往只有40分钟左右,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在学生完成回答的瞬间就给予学生或对或错的及时评价,几乎没有给学生一个反思和补充的机会。整堂课的及时评价,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
(二)过分注重教师评价,忽视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有些教师已经在课堂上形成了“我说了算”的习惯,课堂评价变成了教师的专利,成了教师“权威”的象征。教师一“言”定音,学生处在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等待教师指说、评说。这样的课堂评价,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这一课堂的主人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反思、评判能力的有效发展。
(三)过分注重表扬,忽视了对学生错误的正确引导。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中,以前教师们常说的“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已经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你真棒”、“你很聪明”、“你很了不起”……更有甚者在学生回答正确后就说:你说得真好,我们表扬他。接着就是“啪啪”整齐而有节奏的掌声。这种忽视学生回答内容就予以肯定的随意性赏识评价,不仅忽视了对学生所犯错误的正确引导,而且导致了学生养成了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的自尊自信演变为自高自大,渐渐地受不得一点委屈,给不起一点点“挫折(批评)”。
二、扬起课堂即时评价的风帆
忽视了评价时机是否恰当、评价主体是否多元的即时评价,不仅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也会对学生的认知、情感等形成误导,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怎样发挥课堂中即时评价的作用呢?这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基于此,致力于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策略的探索,以便构建教师交流对话的平台,切磋探讨。
策略一:把握张弛有序的评价时机
教师把握课堂即时评价的时机是实施成功评价的关键。评价时机适时到位,才能真正起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因此,评价时机应选在学生真正感到教师可亲、可信赖之时,选在师生情感在教育空间弥漫之时。
(一)及时评价,春风化雨润心田。
课堂教学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及时地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教师准确的及时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表态;教师点拨性的及时评价,是教学进一步深入的导向;教师赞美性的及时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这样的及时评价,就如春天的及时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案例1】 《大气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应用环节中的教学片断:
师:在道口等火车几乎是我们每天都会碰到的事情,那么大家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在道口等火车时,管理员要放下栏杆,并要求我们在栏杆外等候?
生:因为气流速度快,气压小呀!
师: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这非常好,但你能结合这个题目具体的讲一讲吗?
生:因为火车的高速行驶,使栏杆内侧气流速度快,气压小;外侧气流则速度小,压强大,外侧压强较大气流就容易把人压向铁路内侧,所以在等候火车时要在栏杆外,防止被高速气流吸进去。
师:嗯,先说原因,再说结果条理清晰;还用科学原理来解释,理由充分。我想现在同学们一定知道道口管理员的良苦用心了。
此时我的语言平淡,但道出了学生回答正确的原因,当我评价完毕,发现这学生眼睛一亮,然后很得意地笑了,而其他同学则投去钦佩的目光。正是教师及时地点拨和赞美性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延时评价,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奥斯本提出的延迟评价原理认为:“新颖独特的设想多数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期,思维启动过程中的过早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深入的抑制因素。”所谓的延时评价即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去揣摩、去体验。在课堂中,当遇到学生错误的回答或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要学会延缓等待,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语言,巧妙地给学生的思维腾出“驰骋的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适时采用适当的方式更好地评价学生。这样,提供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亮出了自我,从而促使每个学生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案例2】《汽化和液化》一课时的教学片断:
师:每一小组取一温度计,玻璃泡上蘸上酒精,其余同学用书本或本子对着温度计扇动,观察温度计的读书变化,并思考温度变化的原因。(实验结束后学生反馈) 生:读数下降了,因为酒精蒸发使空气温度下降。
(学生回答到了酒精蒸发会使温度下降,但温度下降的主体错了,我没有马上否定学生的回答只是点了点头,并用期待的眼神观察另外的同学)
生:不对,我们小组认为教室这么大,空气温度应该不会变的。我们觉得是吹来的风是凉的,就像夏天吹电风扇感到凉快一样。
(学生在教师没有即时做出评价的时候,就会尽力思考回答问题的完整性。我在微笑的同时,还是保持了沉默。)
生:电风扇又不是空调,吹来的风雨空气温度应该一样的。我们认为是酒精蒸发带走了温度计周围的热量。
(学生们争得面红耳赤,显然第三组的同学已经回答正确,但我想如果我在此时评价其他两组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一定不能让学生信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是一知半解的)
师:我们先别急着下结论,我们不妨把各个小组的意见形成问题,再来探究一下,用实验来验证究竟那组同学同学的回答是正确的。
生:我们对着干的温度计扇动,温度计读数不变的,说明吹来的风不是冷的。
生:我们用两只温度计观察,蘸酒精的温度计读数下降,不蘸酒精的温度计读数没变,说明空气温度也没变。
生:那就只能说明酒精蒸发带走了热量。
师:刚才大家做的非常好,我们说事实胜于雄辩,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正确答案,老师觉得你们今天很了不起,已经能像科学家一样研究问题了。
从以上的教学片断可知,成功运用延时评价,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想的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迪,互相探索,彼此认同,思维能力在讨论中得到了提高,在思考中得到了发展,从而形成了更深刻的理解,使课堂呈现出科学思维齐飞跃的生动景象。
策略二:采用师生互动的多元评价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也是评价的主体,教师在评价中要适当地“让权”给学生,不能把评价作为教师的“专利”,可以变教师评价为师生、生生评价。否则,学生就处在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很少有自主调控的机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一)拓展生生互评的空间。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能使学习的整个过程都确实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种需要正是学生在精神上特别强烈需求的。引导学生到评价的过程中,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倾听别人发言,进行评价交流,深入学习,最终获得知识,这也正是布鲁纳所说的“知识的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学生课堂上的互相评价也是他们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
【案例3】《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教学片断:
师: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我们有什么办法设计实验证明植物分别需要氮、磷、钾三种无机盐?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设计。
某个小组选择一种氮元素设计实验(该小组的交流记录)
生1:用两个方有相同的泥土的同种花盆,分别种上同一种等大的植物,一个花盆浇蒸馏水,另一个花盆浇等量的含氮元素的水。
生2:氮肥过多会引起“烧苗”,我觉得氮肥溶液的质量分数应该控制。
生3:我觉得还应该将两盆植物放在同一地方,让他们接受阳光的机会相同。
生4:万一我们选的植物有一株生病了怎么办?
生1:一株植物容易出现偶然性,我们每盆多种几棵,比如10棵吧。
生2:好像还不对,你们说土壤中有没有氮元素呀?
生3:对呀,对土壤中也有氮元素,那我们改成无土栽培好了,10棵植物养在蒸馏水中,还有10棵养在含氮元素的水中,就好了。
生2:两组植物都不行,那怎么办能?
生1:我想到了,我们让一组培养液含所有的无机盐,另一组只缺少氮元素。
……
一个实验设计在学生的相互质疑和相互评价中一步步改进,最终完善。学生在互相评价、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了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也学会了合作,并在合作中发展;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各种评价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促进了人格的发展。
(二)提升学生自我反思的评价能力
布鲁纳说:“教师必须采取学习者最后能自行把矫正机能接过去的那种模式,否则,教学的结果势必造成学生跟着教师转的掌握方式。”这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做好自身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通过比较而实现的。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一个问题或完成一项游戏之后,教师应鼓励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案例4】《物体的沉浮条件》我的探究环节中我设计的是:在学习了物体的沉浮条件后,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让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吗?学生在实验中几乎都考虑到了要把橡皮泥做成空心的形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有不少的的学生无法成功的完成实验。于是在实验汇报阶段我引导引导学生反思:物体沉浮与那几个因素有关?橡皮泥的密度与水的密度谁更大?要增大水对橡皮泥的浮力你有什么办法?要保证橡皮泥在水中一定能浮起来的关键是什么?我的操作存在什么问题?同时请实验成功的小组分析自己小组的实验成功的关键在哪里?,通过应道学生进行反思性评价后,学生都顺利的完成了实验。
策略三:采用真诚的评价态度
(一)探寻温馨激励的评价手段
一句平淡而又温馨的激励性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可以说,教师真诚的激励性评价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憾,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正如一位学者说得好:“教师的语言像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像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像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田。”它不断地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引领着学生向高处攀登。所以教师应细心地观察和汲取课堂上的信息,恰当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做到“赏识每一个学生,感受每一颗心灵”,让学生们的潜能源泉在课堂上奔流不息。 【案例5】在学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后,我布置学生做一个家庭实验:取两根长短不一的蜡烛点燃,然后用大杯子把它们罩住,观察哪一只蜡烛先灭。学生做完实验后,纷纷告诉我,高的那只蜡烛先灭了,学生感到非常疑惑;有的同学告诉我,他做了好多次,即使把杯子换成很大的,结果也是上层蜡烛先灭,这跟他们预期的下层蜡烛先灭完全相反(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看着同学们急切的样子,我首先表扬了大家:“你们真是好样的,对实验中的问题没有简单放过,而是多次实验,反复验证,很多科学家就是抓住实验中的细小问题做出了伟大的科学发现,如果你们能对问题进一步思考,那就更好了!”接着,我就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思考上层蜡烛先熄灭,肯定是二氧化碳向上散发了,二氧化碳为什么会向上散发呢?我点拨了一下生活中热气球的原理,此时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使得二氧化碳来不及下沉,都聚集在上方。这时,我趁势对同学们说:“有时人们思考问题会形成思维定式,希望同学们今后遇到问题时不要局限于原有的知识,而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质疑,这样努力下去,说不准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呢!”
教师的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个点头,一个手势……这些有声或无声的语言都会给学生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促使学生进行自我修正,自我完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创设一个民主、平等、温馨的评价氛围,给学生以首肯,使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真正促进学生自我调节,自我发展。
(二)考虑适时的批评艺术
表扬与批评是一对辩证统一体,只有表扬没有批评,学生就会沾沾自喜,不能及时的改正错误,成为“温柔”陷阱。学生出现了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的批评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地方向,“鼓励赞赏”是必须建立旨在“客观批评”的基础上。只有当我们时刻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才能把握好课堂评价中表扬与批评的度,从而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记录作用,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案例6】一次在让学生做“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这一实验时,有一名同学在熄灭酒精灯时,直接用嘴将其吹灭。当我发现他的做法后没有直接对他的做法采取直接的评价,而是走上讲台,向全班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
师:请问我们应如何正确地熄灭酒精灯?
生:用灯帽来熄灭(很多同学异口同声地说)
师:能否用用嘴吹灭?(我用眼睛看着刚刚用嘴吹的同学)
生:不能(该学生不好意思的说)
师:知道为什么吗?(我接着问)
生:用嘴吹很危险,假如火苗遇到酒精会燃烧,这样可能会引起爆炸。(看来他并没有忘记我说过的用嘴吹灭酒精灯存在的危险。针对此时学生的心理我做了如下的即时评价)
师:我想你和另外同学一样,已经知道了用嘴吹灭酒精灯存在的危险,今天真是比较幸运,假如发生了危险,一切都不不及了,所以我们在实验时一定要牢记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吗?(该学生很愉快地接受了我的批评,并且重新接科学的方法使用了一次酒精灯。)
对于这一段善意的批评不但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纠正了学生在实验中的一个科学性的错误,尊重与批评并重,学生在很愉快的心情下接受了批评,教育的效果不言而喻。
三、科学课堂运用即时评价的收获
笔者把针对性和科操作性的即时评价运用于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一)提升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肯定,让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了信心,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为了得到教师更多的肯定与表扬、同学更多的理解与信任,更主动地投入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问题讨论、科学探究等活动中来,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了学生的交往欲望、促进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同时养成了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全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既有真实性的及时评价能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在不断地反思中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同时教师在学生的变化照片那个不断反思,提高自己在教学中的综合时间爱你能力,师生直接爱你教学相长,由此真正提高了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评价模式的改进,使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增强,课堂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点拨者、引导者、合作者使师生之间没有了严格的等级之分。在亦师亦友的氛围中,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与亲密。
参考文献:
[1]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周建秋: 《探索初中科学教学即时评价》,《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11月
[3]吕伟丽:《巧用即时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 12期
[4]《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关键词】 初中科学 课堂教学 即时评价
《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科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更要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发现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发挥评价的诊断、教育和发展功能。”
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是教师运用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它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准确、即时的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很好的反馈、激励、调控、导向的作用,使教学活动更趋完善,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然而扫描我们的课堂,我们注意到有部分教师往往最关心自己的教学方案能否按计划完成,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重视不够,一些失败的即使评价还是频频出现,让人担忧。
一、直击课堂即时评价的败笔
(一)过分注重即时,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往往只有40分钟左右,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在学生完成回答的瞬间就给予学生或对或错的及时评价,几乎没有给学生一个反思和补充的机会。整堂课的及时评价,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
(二)过分注重教师评价,忽视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有些教师已经在课堂上形成了“我说了算”的习惯,课堂评价变成了教师的专利,成了教师“权威”的象征。教师一“言”定音,学生处在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等待教师指说、评说。这样的课堂评价,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这一课堂的主人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反思、评判能力的有效发展。
(三)过分注重表扬,忽视了对学生错误的正确引导。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中,以前教师们常说的“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已经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你真棒”、“你很聪明”、“你很了不起”……更有甚者在学生回答正确后就说:你说得真好,我们表扬他。接着就是“啪啪”整齐而有节奏的掌声。这种忽视学生回答内容就予以肯定的随意性赏识评价,不仅忽视了对学生所犯错误的正确引导,而且导致了学生养成了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的自尊自信演变为自高自大,渐渐地受不得一点委屈,给不起一点点“挫折(批评)”。
二、扬起课堂即时评价的风帆
忽视了评价时机是否恰当、评价主体是否多元的即时评价,不仅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也会对学生的认知、情感等形成误导,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怎样发挥课堂中即时评价的作用呢?这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基于此,致力于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策略的探索,以便构建教师交流对话的平台,切磋探讨。
策略一:把握张弛有序的评价时机
教师把握课堂即时评价的时机是实施成功评价的关键。评价时机适时到位,才能真正起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因此,评价时机应选在学生真正感到教师可亲、可信赖之时,选在师生情感在教育空间弥漫之时。
(一)及时评价,春风化雨润心田。
课堂教学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及时地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教师准确的及时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表态;教师点拨性的及时评价,是教学进一步深入的导向;教师赞美性的及时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这样的及时评价,就如春天的及时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案例1】 《大气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应用环节中的教学片断:
师:在道口等火车几乎是我们每天都会碰到的事情,那么大家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在道口等火车时,管理员要放下栏杆,并要求我们在栏杆外等候?
生:因为气流速度快,气压小呀!
师: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这非常好,但你能结合这个题目具体的讲一讲吗?
生:因为火车的高速行驶,使栏杆内侧气流速度快,气压小;外侧气流则速度小,压强大,外侧压强较大气流就容易把人压向铁路内侧,所以在等候火车时要在栏杆外,防止被高速气流吸进去。
师:嗯,先说原因,再说结果条理清晰;还用科学原理来解释,理由充分。我想现在同学们一定知道道口管理员的良苦用心了。
此时我的语言平淡,但道出了学生回答正确的原因,当我评价完毕,发现这学生眼睛一亮,然后很得意地笑了,而其他同学则投去钦佩的目光。正是教师及时地点拨和赞美性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延时评价,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奥斯本提出的延迟评价原理认为:“新颖独特的设想多数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期,思维启动过程中的过早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深入的抑制因素。”所谓的延时评价即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去揣摩、去体验。在课堂中,当遇到学生错误的回答或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要学会延缓等待,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语言,巧妙地给学生的思维腾出“驰骋的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适时采用适当的方式更好地评价学生。这样,提供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亮出了自我,从而促使每个学生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案例2】《汽化和液化》一课时的教学片断:
师:每一小组取一温度计,玻璃泡上蘸上酒精,其余同学用书本或本子对着温度计扇动,观察温度计的读书变化,并思考温度变化的原因。(实验结束后学生反馈) 生:读数下降了,因为酒精蒸发使空气温度下降。
(学生回答到了酒精蒸发会使温度下降,但温度下降的主体错了,我没有马上否定学生的回答只是点了点头,并用期待的眼神观察另外的同学)
生:不对,我们小组认为教室这么大,空气温度应该不会变的。我们觉得是吹来的风是凉的,就像夏天吹电风扇感到凉快一样。
(学生在教师没有即时做出评价的时候,就会尽力思考回答问题的完整性。我在微笑的同时,还是保持了沉默。)
生:电风扇又不是空调,吹来的风雨空气温度应该一样的。我们认为是酒精蒸发带走了温度计周围的热量。
(学生们争得面红耳赤,显然第三组的同学已经回答正确,但我想如果我在此时评价其他两组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一定不能让学生信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是一知半解的)
师:我们先别急着下结论,我们不妨把各个小组的意见形成问题,再来探究一下,用实验来验证究竟那组同学同学的回答是正确的。
生:我们对着干的温度计扇动,温度计读数不变的,说明吹来的风不是冷的。
生:我们用两只温度计观察,蘸酒精的温度计读数下降,不蘸酒精的温度计读数没变,说明空气温度也没变。
生:那就只能说明酒精蒸发带走了热量。
师:刚才大家做的非常好,我们说事实胜于雄辩,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正确答案,老师觉得你们今天很了不起,已经能像科学家一样研究问题了。
从以上的教学片断可知,成功运用延时评价,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想的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迪,互相探索,彼此认同,思维能力在讨论中得到了提高,在思考中得到了发展,从而形成了更深刻的理解,使课堂呈现出科学思维齐飞跃的生动景象。
策略二:采用师生互动的多元评价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也是评价的主体,教师在评价中要适当地“让权”给学生,不能把评价作为教师的“专利”,可以变教师评价为师生、生生评价。否则,学生就处在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很少有自主调控的机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一)拓展生生互评的空间。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能使学习的整个过程都确实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种需要正是学生在精神上特别强烈需求的。引导学生到评价的过程中,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倾听别人发言,进行评价交流,深入学习,最终获得知识,这也正是布鲁纳所说的“知识的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学生课堂上的互相评价也是他们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
【案例3】《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教学片断:
师: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我们有什么办法设计实验证明植物分别需要氮、磷、钾三种无机盐?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设计。
某个小组选择一种氮元素设计实验(该小组的交流记录)
生1:用两个方有相同的泥土的同种花盆,分别种上同一种等大的植物,一个花盆浇蒸馏水,另一个花盆浇等量的含氮元素的水。
生2:氮肥过多会引起“烧苗”,我觉得氮肥溶液的质量分数应该控制。
生3:我觉得还应该将两盆植物放在同一地方,让他们接受阳光的机会相同。
生4:万一我们选的植物有一株生病了怎么办?
生1:一株植物容易出现偶然性,我们每盆多种几棵,比如10棵吧。
生2:好像还不对,你们说土壤中有没有氮元素呀?
生3:对呀,对土壤中也有氮元素,那我们改成无土栽培好了,10棵植物养在蒸馏水中,还有10棵养在含氮元素的水中,就好了。
生2:两组植物都不行,那怎么办能?
生1:我想到了,我们让一组培养液含所有的无机盐,另一组只缺少氮元素。
……
一个实验设计在学生的相互质疑和相互评价中一步步改进,最终完善。学生在互相评价、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了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也学会了合作,并在合作中发展;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各种评价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促进了人格的发展。
(二)提升学生自我反思的评价能力
布鲁纳说:“教师必须采取学习者最后能自行把矫正机能接过去的那种模式,否则,教学的结果势必造成学生跟着教师转的掌握方式。”这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做好自身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通过比较而实现的。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一个问题或完成一项游戏之后,教师应鼓励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案例4】《物体的沉浮条件》我的探究环节中我设计的是:在学习了物体的沉浮条件后,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让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吗?学生在实验中几乎都考虑到了要把橡皮泥做成空心的形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有不少的的学生无法成功的完成实验。于是在实验汇报阶段我引导引导学生反思:物体沉浮与那几个因素有关?橡皮泥的密度与水的密度谁更大?要增大水对橡皮泥的浮力你有什么办法?要保证橡皮泥在水中一定能浮起来的关键是什么?我的操作存在什么问题?同时请实验成功的小组分析自己小组的实验成功的关键在哪里?,通过应道学生进行反思性评价后,学生都顺利的完成了实验。
策略三:采用真诚的评价态度
(一)探寻温馨激励的评价手段
一句平淡而又温馨的激励性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可以说,教师真诚的激励性评价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憾,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正如一位学者说得好:“教师的语言像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像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像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田。”它不断地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引领着学生向高处攀登。所以教师应细心地观察和汲取课堂上的信息,恰当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做到“赏识每一个学生,感受每一颗心灵”,让学生们的潜能源泉在课堂上奔流不息。 【案例5】在学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后,我布置学生做一个家庭实验:取两根长短不一的蜡烛点燃,然后用大杯子把它们罩住,观察哪一只蜡烛先灭。学生做完实验后,纷纷告诉我,高的那只蜡烛先灭了,学生感到非常疑惑;有的同学告诉我,他做了好多次,即使把杯子换成很大的,结果也是上层蜡烛先灭,这跟他们预期的下层蜡烛先灭完全相反(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看着同学们急切的样子,我首先表扬了大家:“你们真是好样的,对实验中的问题没有简单放过,而是多次实验,反复验证,很多科学家就是抓住实验中的细小问题做出了伟大的科学发现,如果你们能对问题进一步思考,那就更好了!”接着,我就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思考上层蜡烛先熄灭,肯定是二氧化碳向上散发了,二氧化碳为什么会向上散发呢?我点拨了一下生活中热气球的原理,此时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使得二氧化碳来不及下沉,都聚集在上方。这时,我趁势对同学们说:“有时人们思考问题会形成思维定式,希望同学们今后遇到问题时不要局限于原有的知识,而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质疑,这样努力下去,说不准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呢!”
教师的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个点头,一个手势……这些有声或无声的语言都会给学生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促使学生进行自我修正,自我完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创设一个民主、平等、温馨的评价氛围,给学生以首肯,使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真正促进学生自我调节,自我发展。
(二)考虑适时的批评艺术
表扬与批评是一对辩证统一体,只有表扬没有批评,学生就会沾沾自喜,不能及时的改正错误,成为“温柔”陷阱。学生出现了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的批评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地方向,“鼓励赞赏”是必须建立旨在“客观批评”的基础上。只有当我们时刻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才能把握好课堂评价中表扬与批评的度,从而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记录作用,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案例6】一次在让学生做“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这一实验时,有一名同学在熄灭酒精灯时,直接用嘴将其吹灭。当我发现他的做法后没有直接对他的做法采取直接的评价,而是走上讲台,向全班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
师:请问我们应如何正确地熄灭酒精灯?
生:用灯帽来熄灭(很多同学异口同声地说)
师:能否用用嘴吹灭?(我用眼睛看着刚刚用嘴吹的同学)
生:不能(该学生不好意思的说)
师:知道为什么吗?(我接着问)
生:用嘴吹很危险,假如火苗遇到酒精会燃烧,这样可能会引起爆炸。(看来他并没有忘记我说过的用嘴吹灭酒精灯存在的危险。针对此时学生的心理我做了如下的即时评价)
师:我想你和另外同学一样,已经知道了用嘴吹灭酒精灯存在的危险,今天真是比较幸运,假如发生了危险,一切都不不及了,所以我们在实验时一定要牢记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吗?(该学生很愉快地接受了我的批评,并且重新接科学的方法使用了一次酒精灯。)
对于这一段善意的批评不但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纠正了学生在实验中的一个科学性的错误,尊重与批评并重,学生在很愉快的心情下接受了批评,教育的效果不言而喻。
三、科学课堂运用即时评价的收获
笔者把针对性和科操作性的即时评价运用于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一)提升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肯定,让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了信心,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为了得到教师更多的肯定与表扬、同学更多的理解与信任,更主动地投入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问题讨论、科学探究等活动中来,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了学生的交往欲望、促进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同时养成了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全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既有真实性的及时评价能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在不断地反思中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同时教师在学生的变化照片那个不断反思,提高自己在教学中的综合时间爱你能力,师生直接爱你教学相长,由此真正提高了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评价模式的改进,使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增强,课堂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点拨者、引导者、合作者使师生之间没有了严格的等级之分。在亦师亦友的氛围中,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与亲密。
参考文献:
[1]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周建秋: 《探索初中科学教学即时评价》,《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11月
[3]吕伟丽:《巧用即时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 12期
[4]《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