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现行生存型社会救助制度已经无法顺应“后小康时代”农村贫困形式变化的需要、无法满足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无力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迫切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后小康时代”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应该向积极和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转变:价值理念上,从消极被动的事后补救转向积极主动的事前预防;制度目标上,由满足贫困群体低层次需求转向兼顾高层次需求;救助主体上,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参与;救助对象上,从政策受益者向政策边缘人延伸;救助方式上,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救助体系上,由“碎片化”
【机 构】
:
贵州民族大学 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娄底市委党校,湖南 娄底 417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行生存型社会救助制度已经无法顺应“后小康时代”农村贫困形式变化的需要、无法满足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无力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迫切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后小康时代”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应该向积极和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转变:价值理念上,从消极被动的事后补救转向积极主动的事前预防;制度目标上,由满足贫困群体低层次需求转向兼顾高层次需求;救助主体上,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参与;救助对象上,从政策受益者向政策边缘人延伸;救助方式上,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救助体系上,由“碎片化”到“整体化”.转变.
其他文献
关于数学证明和数学真理客观性的争论从未停止过,这不仅导致了数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分,而且也直接导致了数学约定主义、直觉主义等学派的诞生.维特根斯坦对数学真理和数学证明的客观性都进行了否定,这也让大多数的理解者感到其观点过于极端而难以接受.但是,维特根斯坦并没有否认数学证明和逻辑推理的有效性,其观点也有着积极的现实作用与意义,不应该以偏概全地把他看成是一位数学建构主义者或一位严格有限论者.
在新发展阶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代际交叠(OLG)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人口结构变迁与家庭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我国农村家庭调查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理论研究和实证结果均表明,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家庭储蓄率都会产生负向影响,同时还发现少儿抚养比变化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要明显大于老年抚养比的影响。由于老年抚养比对家庭储蓄率的负向影响在边际效应上仍较小,我国在较长时间内虽然储蓄率趋于下降,但仍然
小农经济贯穿于中国数千年文明演进当中。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农经济的具体形态经过了多次演变,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后、新时代以来都各有其不同特点。为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当前以家庭或者家族为基本单元、自给自足为主的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可以从土地流转、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五个方面推进,以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司法权长期采取类行政方式运行,导致法官“上命下从”的行政化思维方式与行动逻辑,成为司法去行政化改革的隐性障碍.法律、程序与职业伦理等形塑法官裁判思维的诸要素在科层型司法结构中处于失灵状态,是为法官行政化思维方式的温床.法官思维方式的行政化表现为依赖集体决策与请示汇报,偏好法定证据,把司法解释当作行政命令加以执行等.司法去行政化改革通过内设机构改革与法官员额制,着力打造扁平化、同等型司法,为法官思维方式去行政化创造了客观环境.欲帮助法官实现思维方式的去行政化,一个有效的途径是培养法官的程序思维.
林逋、陆游、范成大和杨补之四人构成宋代梅审美的完整图景,其中陆游有166首咏梅诗,是考察宋代梅审美成就、视野与局限的经典个案.陆游咏梅诗表明,宋人从物相与物性两个层次欣赏梅树与梅花之美,此乃其基本成就.陆游许梅为花魁,仙化梅花,以之为高标,提出由"瘦""清"与"幽"组成的梅之性格系统,以"节"为梅之总体品质,形成对于梅审美价值的量的层次判断和质的风格判断.造境以赏梅、以梅比德和借梅抒情则代表了陆游赏梅之独特审美视野,典型地体现了中华古典自然审美的主观化传统.立足于当代环境美学理念,此传统属于"不恰当"的自
网络空间内容失序现象泛化及网络空间复杂多样化的趋势要求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为了遵循工具理性原则和契合政策网络的需要,网络空间内容治理中政策工具的选择受到工具特征、政策环境、应用背景和政策网络结构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问题特性和政策资源决定着政策工具选择的主要偏好,治理目标的多重性影响政策工具的组合模式及制约方式,政治因素和网络社会变迁使得非强制性工具成为"国家—社会"协作治理模式变革的重要表征等.政策工具选择与运用的基本逻辑体现为,"工具理性"是基本原则,优化组合和高效配置是核心,政策网络结构特征是关键变量
中国古代早期诗歌多属集体创编,抒写的主要是集体情志而非个人之志,诗之作者无署名诉求,所谓"三代无诗人"之说,正是此义."诗人"一词,最早见于宋玉《九辩》,此后"诗人"的指向和含义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战国末期至六朝,主要指《诗经》的作者;中唐之后,则普遍用指一切写诗之人,"诗人"作为一种身份类型得以确立;宋代之后,"诗人"除具泛称之义,在身份批评的语境中,还有别于"文人""才人"的特定身份内涵,即"真诗人"的观念.中国古代"诗人"观念的演变,潜含着一条从群体到个体、从"圣门"到"诗家"的内在发展理路,实质是
网络事件是网络表达、网络情感、网络舆论、网络动员和网络行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尽管虚拟世界的网络事件与现实世界的原始事件相对应,但网络事件并不是对原始事件的简单复制和再现,而是以原始事件为基础所发生的一种社会建构.因此,转化性是网络事件最重要的特征.从原始事件向网络事件的转化是一个网络议题的建构过程,也就是网络定义者和网络参与者基于原始事件的可辨特征所进行的一种归因想象.原始事件的信息越不充分,越容易激发建构者的想象力和拓展议题建构的空间.议题框架的建构、框架动员与认同、议题的展开构成原始事件向网络事件转化的
关于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判断标准,我国刑法理论中存在着“必需说”、“基本相适应说”和“相当说”三种不同的主张,但由于“相当说”理论根基的不稳定性和具体标准的模糊性,目前主要是“必需说”和“基本相适应说”之间的争论。结合正当防卫的立法目的、公民发动个人防卫权的必要条件以及判断防卫行为是否过当应秉持有利于防卫人的价值立场等参考因素,成立防卫过当必须同时满足“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损害”两个要件,而且行为要件是更为前置性的判断因素(二分说)。据此,“反杀型”案件是否成立正当防卫的司法判断需要将防卫
现代性从根本上塑造了作为当代人实践条件和实践情境的社会观及个体观,也由此形塑了一个与传统伦理生活截然不同的现代道德经验方式、道德知识的知觉和确证模式以及伦理情感的心灵习性.而从古代伦理到现代道德的历史性转变来看,现代道德面临的一大困境即是证成道德要求对人所施加的权威性根基,而非单纯说明道德本身的实质内容.从现代性进程内部产生的伦理困境要求道德哲学在现代性社会观和个体观语境内,既认可作为现代性后果值得珍视的个体性价值,更吁求一种公共伦理价值,并从其内部寻求一条可证成的解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