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有五大保健特区,分别在背部、脊柱、前胸、腹脐和耳部。要身体健康,就要做好这五个特区的保健,适当的运动加茶饮,就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扶助正气,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效果。
特区一 腹脐
养生关键词: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脐部是养生专家很重视的保健“要塞”。中医称腹中央肚脐为“神阙”。对腹脐部按揉刺激、调理,可益肺固肾,安神宁心,舒肝利胆,通利三焦,防病健体。
揉腹还对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保健方法:两手重叠,按于肚脐,适度用力,同时保持呼吸自然,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对于平日缺乏锻炼的人群,建议养成在闲暇时间或散步的时候双手掌交替拍打(频率为每秒钟一次)中下腹部20分钟,有促进腹部新陈代谢的作用。保健茶饮
决明饮:草决明35克(打碎),沸水冲泡加盖10分钟,热饮,能润肠通便,且不伤正气,主治习惯性便秘。
桑冰饮:桑椹子40克,冰糖15克,沸水泡15分钟饮服。主治肠道津液不足引起的便秘,低热耗津引起的便秘及大便干燥难解、体质消瘦、津液亏损性便秘等。
潘泻饮:潘泻叶15克、冰糖10克,沸水冲泡10分钟,饮服。对大便燥结有速泻作用。
萝卜陈皮饮:萝卜15克,切片,陈皮适量,沸水泡半小时,代茶饮。主治气滞性便秘,神经官能症便秘,肝炎便秘等。
首乌当归饮:生首乌30克,全当归25克,沸水泡20分钟,代茶饮。主治气血亏损性便秘,尤其对妇女产后引起的便秘效果更佳。
特区二 耳部
养生关键词:预防耳部冻疮,帮助养肾。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冻疮,并能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保健方法:提拉耳垂。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
手摩耳轮。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提拉耳尖。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等功效。保健茶饮
桑寄生茶:中草药桑寄生为补肾补血要剂。桑寄生茶的制作方法是,取桑寄生干品15克,煎煮15分钟后饮用,每天早晚各一次。
玉米须茶:泡茶饮用每天数次,每次25~30克。在临床上应用玉米须治疗因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的疗效尤为明显。
特区三 前胸
养生关键词:增强心肺功能。
一个人免疫功能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胸腺素浓度的高低,对胸腺予以调理刺激,可以抗病防癌、强身延年。
保健方法: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来回擦摸50次;换左手用同样方法摩擦50次。然后,再用手掌跟对着胸部中间上下来回摩擦50次;还可用两手掌交替拍打前胸后背,每次拍100余下,早晚各做一次。
擦拍胸部能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增强心肺功能。保健茶饮
人参叶茶:人参叶3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次。功能益气生津,养心补元。适用于冠心病等心脏病所致的心悸气短、乏力口渴等症。
人参核桃饮:人参3克,核桃肉3个,煎煮后代茶饮用。功能养心补肾,益气补元。适用于心悸气短、胸闷自汗、腰酸足软等症。
丹参麦冬茶:丹参10克,麦冬10克,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功能养心补肺,活血滋阴。适用于冠心病等心脏病所引起的心悸气短、胸闷口渴等症。
特区四 背部
养生关键词:提高免疫力,防感冒。
经常对背部经络和肌肉进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可以疏通经络,安心安神,帮助预防感冒,另外,搓擦背部对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保健方法:在每天早晚擦(搓)背、拍背或用保健锤敲背部(包括背部和颈部);或采取背部按摩理疗如背部刮痧、捏脊、拔火罐等。保健茶饮
板蓝根双花茶:板蓝根、大青叶各50克,野菊花、金银花各30克。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频服。对预防性感冒、流行性脑炎及流行性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板蓝根抗病毒茶:取贯众、板蓝根各30克,甘草15克。以上3味中药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有较强的抗流感病毒的疗效。且清热解毒功效良好。
生姜红糖茶:取生姜3片、红糖适量。以开水冲泡,每日1~2次,随时温服。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咳嗽或恶心、呕吐、腹胀、胃痛等症。
生姜苏叶茶:取生姜、苏叶各3克。放入杯内以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分早晚2次温服。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等感冒症。
特区五 脊柱
养生关键词:促进消化,预防脊柱常见病。
现在约有70%的人因平时缺乏对脊柱特区的正确保健而使之产生了病变。脊柱特区有四个生理弯曲,最易发生病变的有颈部(颈椎病)和腰部弯曲(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
保健方法:儿童厌食、偏食可以沿脊柱两侧夹脊穴按摩。每天晚上对脊柱进行按摩理疗、刮痧、走火罐、轻轻拍打。在脊柱特区进行针刺、中医蜂疗及艾灸,对脊柱各段脊髓分出的神经疼痛及强直性脊柱炎有治疗效果。保健茶饮
狗脊茶:取金毛狗脊20克,研成细末,置保温瓶中或保温杯中,冲入沸水泡焖2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可除风湿,健腰脚,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
特区一 腹脐
养生关键词: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脐部是养生专家很重视的保健“要塞”。中医称腹中央肚脐为“神阙”。对腹脐部按揉刺激、调理,可益肺固肾,安神宁心,舒肝利胆,通利三焦,防病健体。
揉腹还对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保健方法:两手重叠,按于肚脐,适度用力,同时保持呼吸自然,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对于平日缺乏锻炼的人群,建议养成在闲暇时间或散步的时候双手掌交替拍打(频率为每秒钟一次)中下腹部20分钟,有促进腹部新陈代谢的作用。保健茶饮
决明饮:草决明35克(打碎),沸水冲泡加盖10分钟,热饮,能润肠通便,且不伤正气,主治习惯性便秘。
桑冰饮:桑椹子40克,冰糖15克,沸水泡15分钟饮服。主治肠道津液不足引起的便秘,低热耗津引起的便秘及大便干燥难解、体质消瘦、津液亏损性便秘等。
潘泻饮:潘泻叶15克、冰糖10克,沸水冲泡10分钟,饮服。对大便燥结有速泻作用。
萝卜陈皮饮:萝卜15克,切片,陈皮适量,沸水泡半小时,代茶饮。主治气滞性便秘,神经官能症便秘,肝炎便秘等。
首乌当归饮:生首乌30克,全当归25克,沸水泡20分钟,代茶饮。主治气血亏损性便秘,尤其对妇女产后引起的便秘效果更佳。
特区二 耳部
养生关键词:预防耳部冻疮,帮助养肾。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冻疮,并能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保健方法:提拉耳垂。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
手摩耳轮。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提拉耳尖。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等功效。保健茶饮
桑寄生茶:中草药桑寄生为补肾补血要剂。桑寄生茶的制作方法是,取桑寄生干品15克,煎煮15分钟后饮用,每天早晚各一次。
玉米须茶:泡茶饮用每天数次,每次25~30克。在临床上应用玉米须治疗因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的疗效尤为明显。
特区三 前胸
养生关键词:增强心肺功能。
一个人免疫功能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胸腺素浓度的高低,对胸腺予以调理刺激,可以抗病防癌、强身延年。
保健方法: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来回擦摸50次;换左手用同样方法摩擦50次。然后,再用手掌跟对着胸部中间上下来回摩擦50次;还可用两手掌交替拍打前胸后背,每次拍100余下,早晚各做一次。
擦拍胸部能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增强心肺功能。保健茶饮
人参叶茶:人参叶3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次。功能益气生津,养心补元。适用于冠心病等心脏病所致的心悸气短、乏力口渴等症。
人参核桃饮:人参3克,核桃肉3个,煎煮后代茶饮用。功能养心补肾,益气补元。适用于心悸气短、胸闷自汗、腰酸足软等症。
丹参麦冬茶:丹参10克,麦冬10克,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功能养心补肺,活血滋阴。适用于冠心病等心脏病所引起的心悸气短、胸闷口渴等症。
特区四 背部
养生关键词:提高免疫力,防感冒。
经常对背部经络和肌肉进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可以疏通经络,安心安神,帮助预防感冒,另外,搓擦背部对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保健方法:在每天早晚擦(搓)背、拍背或用保健锤敲背部(包括背部和颈部);或采取背部按摩理疗如背部刮痧、捏脊、拔火罐等。保健茶饮
板蓝根双花茶:板蓝根、大青叶各50克,野菊花、金银花各30克。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频服。对预防性感冒、流行性脑炎及流行性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板蓝根抗病毒茶:取贯众、板蓝根各30克,甘草15克。以上3味中药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有较强的抗流感病毒的疗效。且清热解毒功效良好。
生姜红糖茶:取生姜3片、红糖适量。以开水冲泡,每日1~2次,随时温服。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咳嗽或恶心、呕吐、腹胀、胃痛等症。
生姜苏叶茶:取生姜、苏叶各3克。放入杯内以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分早晚2次温服。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等感冒症。
特区五 脊柱
养生关键词:促进消化,预防脊柱常见病。
现在约有70%的人因平时缺乏对脊柱特区的正确保健而使之产生了病变。脊柱特区有四个生理弯曲,最易发生病变的有颈部(颈椎病)和腰部弯曲(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
保健方法:儿童厌食、偏食可以沿脊柱两侧夹脊穴按摩。每天晚上对脊柱进行按摩理疗、刮痧、走火罐、轻轻拍打。在脊柱特区进行针刺、中医蜂疗及艾灸,对脊柱各段脊髓分出的神经疼痛及强直性脊柱炎有治疗效果。保健茶饮
狗脊茶:取金毛狗脊20克,研成细末,置保温瓶中或保温杯中,冲入沸水泡焖2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可除风湿,健腰脚,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