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主张:
努力焠炼细腻、亲和、生动、高效的教学风格,做学生喜爱的教师,因为“以生为本”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应有课堂教学本领的支撑。
【人物简介】
林玉平,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盐渎校区副校长,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多次获省、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应邀在省、市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观摩课数十节,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数学论文十多篇。
参加“仓定志名师工作室”多年,经历了这个团队的发展全程,参与了团队几乎所有的活动,印象最深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在活动中的“纷争不断”。
争“理”
在团队的一次例行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老师把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中的例1和例2倒了个个儿,对这个问题,就争得不可开交。
“这样处理教材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从整节课的框架上看是合理的……”
“我反对,教材这样编排一定有它的道理,教者这样处理教材是对教材的误读,有失偏颇,我们应该在深入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设计本节课的教学……”
“我不同意你的意见,教材虽然重要,但是立足学生的学情更加重要,很显然,相对于例1来说,例2更加简单易懂,而且也能很顺畅地从例2引到例1,这样的换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
“什么是‘以生为本’?既然想要‘以生为本’,何不更彻底一点?以大问题驱动的模式,让学生自己到课本中‘要’知识,至于例1、例2,让他们自学,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其他学生解决不了的,老师再解决,岂不更好?”
……
磨课、研课是常有的事,这样的争论也就司空见惯,大到教学结构、设计思想,小到板书设计、语言面貌,都会听到不同的声音,似乎提不出意见就显得没“水准”一样。而贯穿其中的是对教育旨归的理论追问,是对教学设计的理性反思,是对教学实践的理智判断。教学因争论而获得了“理”的支撑,教师因争论而获得了“理”的滋养。
争“真”
在教学研究、学术讨论中有争论很正常,然而,在闲暇时间、茶余饭后,也常常“硝烟弥漫”。看似很小的一个问题、不经意的一句话、简单的一个判断,都可能成为导火索,引得大家“唇枪舌剑”一回。
“当下的课堂,到底应该多使用黑板还是强调使用多媒体?”这个话题发自一次集体活动之余的闲聊。
“当然是用黑板好,黑板挥洒起来尽兴,想在哪里添一句就添一句,想怎么调整就怎么调整,灵活,方便!一支粉笔在手中,黑板就活了。可是,多媒体课件呢?做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太死板!我是坚决不用多媒体的!”
“你要知道,多媒体的使用可以使一些课堂不易直观呈现的内容变得简单,比如长方形绕其中一条边旋转成圆柱体,你光说,学生能想象得出来吗?但是课件一演示,学生都明白了。多媒体的作用不可替代!”
“想当年,多媒体还没有诞生的时候,不照样教学?不照样出人才?不照样出大师?没有这么玄。”
“我前阵子到南京听课,全省的赛课,结果课件卡了,得,从头再来,贻笑大方啊!”有人附和。
“把需要学生想象的内容呈现出来,是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是相反?”继续质疑多媒体。
“最近,习主席在一封贺信上说,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我认为,如果教育改革不跟上信息技术科技革命的快车,教育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短板!这可是个大问题……”这个判断很唬人。
“课堂教学改革倡导把课堂交给学生,那就应该让学生多讲、多说,老师退到一边。让学生来讲,你怎么用课件呢?还是得用黑板!”唬不住。
“说到底,当前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基本上就是代替黑板、代替板书,并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再说了,资源数量和质量都是个问题,空把学生的视力给祸害了,你就饶了孩子们的眼睛吧!”打出情感牌。
“新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中,你说的问题很快就会解决,况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研究方兴未艾,我们要随着科技进步的潮流而动!走着瞧吧。”明显不服。
……
不管是这种率性而起的争论,还是围绕专题的讨论,求“真”成了“争”的基本思维方向: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正确的取向应该是什么?小学数学教学目前的实情因争论而“真”相大白,教学方式的选择面临的困惑因争论而“真”知层出,教学的有效性因争论而变“伪”为“真”,教学的生成性因争论而弄“假”成“真”。
争“明”
在2014年的“教海探航”征文活动中,我校青年教师田红梅荣获特等奖,并受邀在颁奖活动中执教一节示范课,内容为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可能性》。今年是苏教版新教材全面启用的第一年,《可能性》这节课新教材放在四年级上册,但这部分知识学生在二、三年级已经基本学过了,也就是说,这是新旧两个版本的教材在交接过程中出现交叉的一部分内容。既然学生已经学过了,那这节课到底教什么?
在这个方向性的问题上,参加研讨的团队成员们又“卯”上了。
“毫无疑问,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来设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要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学生都会了,哪能还照着书上的教呢?”
“你要想一想,组委会让青年教师同课异构这节课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给听课老师一些引导和启发,呈现一节类似‘样本课’的课来,还是只是想让大家看新奇?一味以学定教,脱离书本,会不会背离了展示这节课的初衷?”
两种意见,指向同一个问题:这节课的起点在哪里?
经过一番热烈的“民主协商”,基本形成统一战线:不同年龄的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所能达到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尽管学生之前学过,对可能性有初步的认识,但他们对随机现象的理解,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深。因此,教学应立足教材原本的呈现,兼顾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新的思考和探究中逐步走向深入。
因争论,迷茫的方向变得清晰,模糊的思路变得明朗;因争论,非此即彼的两难找到了中间地带,模棱两可的判断找到了答题密码。有了团队无处不在的争论,教学思想定位、教学方法选择、专业发展规划……都逐渐变得明确、明白、明晰起来。
“争论之风”是我们团队的文化底色,尚“理”、求“真”、探“明”是我们团队的价值追求。这里没有绝对权威,没有话语霸主,更多的是刨根问底的争辩,和而不同的讨论。作为这样一个貌似“不和谐”的团队的一员,我们都非常珍惜这样的行走方式,也因之而收获到了更深的“大我”情怀。
(林玉平,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盐渎校区,224001)
责任编辑:宣丽华
努力焠炼细腻、亲和、生动、高效的教学风格,做学生喜爱的教师,因为“以生为本”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应有课堂教学本领的支撑。
【人物简介】
林玉平,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盐渎校区副校长,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多次获省、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应邀在省、市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观摩课数十节,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数学论文十多篇。
参加“仓定志名师工作室”多年,经历了这个团队的发展全程,参与了团队几乎所有的活动,印象最深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在活动中的“纷争不断”。
争“理”
在团队的一次例行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老师把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中的例1和例2倒了个个儿,对这个问题,就争得不可开交。
“这样处理教材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从整节课的框架上看是合理的……”
“我反对,教材这样编排一定有它的道理,教者这样处理教材是对教材的误读,有失偏颇,我们应该在深入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设计本节课的教学……”
“我不同意你的意见,教材虽然重要,但是立足学生的学情更加重要,很显然,相对于例1来说,例2更加简单易懂,而且也能很顺畅地从例2引到例1,这样的换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
“什么是‘以生为本’?既然想要‘以生为本’,何不更彻底一点?以大问题驱动的模式,让学生自己到课本中‘要’知识,至于例1、例2,让他们自学,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其他学生解决不了的,老师再解决,岂不更好?”
……
磨课、研课是常有的事,这样的争论也就司空见惯,大到教学结构、设计思想,小到板书设计、语言面貌,都会听到不同的声音,似乎提不出意见就显得没“水准”一样。而贯穿其中的是对教育旨归的理论追问,是对教学设计的理性反思,是对教学实践的理智判断。教学因争论而获得了“理”的支撑,教师因争论而获得了“理”的滋养。
争“真”
在教学研究、学术讨论中有争论很正常,然而,在闲暇时间、茶余饭后,也常常“硝烟弥漫”。看似很小的一个问题、不经意的一句话、简单的一个判断,都可能成为导火索,引得大家“唇枪舌剑”一回。
“当下的课堂,到底应该多使用黑板还是强调使用多媒体?”这个话题发自一次集体活动之余的闲聊。
“当然是用黑板好,黑板挥洒起来尽兴,想在哪里添一句就添一句,想怎么调整就怎么调整,灵活,方便!一支粉笔在手中,黑板就活了。可是,多媒体课件呢?做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太死板!我是坚决不用多媒体的!”
“你要知道,多媒体的使用可以使一些课堂不易直观呈现的内容变得简单,比如长方形绕其中一条边旋转成圆柱体,你光说,学生能想象得出来吗?但是课件一演示,学生都明白了。多媒体的作用不可替代!”
“想当年,多媒体还没有诞生的时候,不照样教学?不照样出人才?不照样出大师?没有这么玄。”
“我前阵子到南京听课,全省的赛课,结果课件卡了,得,从头再来,贻笑大方啊!”有人附和。
“把需要学生想象的内容呈现出来,是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是相反?”继续质疑多媒体。
“最近,习主席在一封贺信上说,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我认为,如果教育改革不跟上信息技术科技革命的快车,教育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短板!这可是个大问题……”这个判断很唬人。
“课堂教学改革倡导把课堂交给学生,那就应该让学生多讲、多说,老师退到一边。让学生来讲,你怎么用课件呢?还是得用黑板!”唬不住。
“说到底,当前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基本上就是代替黑板、代替板书,并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再说了,资源数量和质量都是个问题,空把学生的视力给祸害了,你就饶了孩子们的眼睛吧!”打出情感牌。
“新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中,你说的问题很快就会解决,况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研究方兴未艾,我们要随着科技进步的潮流而动!走着瞧吧。”明显不服。
……
不管是这种率性而起的争论,还是围绕专题的讨论,求“真”成了“争”的基本思维方向: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正确的取向应该是什么?小学数学教学目前的实情因争论而“真”相大白,教学方式的选择面临的困惑因争论而“真”知层出,教学的有效性因争论而变“伪”为“真”,教学的生成性因争论而弄“假”成“真”。
争“明”
在2014年的“教海探航”征文活动中,我校青年教师田红梅荣获特等奖,并受邀在颁奖活动中执教一节示范课,内容为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可能性》。今年是苏教版新教材全面启用的第一年,《可能性》这节课新教材放在四年级上册,但这部分知识学生在二、三年级已经基本学过了,也就是说,这是新旧两个版本的教材在交接过程中出现交叉的一部分内容。既然学生已经学过了,那这节课到底教什么?
在这个方向性的问题上,参加研讨的团队成员们又“卯”上了。
“毫无疑问,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来设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要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学生都会了,哪能还照着书上的教呢?”
“你要想一想,组委会让青年教师同课异构这节课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给听课老师一些引导和启发,呈现一节类似‘样本课’的课来,还是只是想让大家看新奇?一味以学定教,脱离书本,会不会背离了展示这节课的初衷?”
两种意见,指向同一个问题:这节课的起点在哪里?
经过一番热烈的“民主协商”,基本形成统一战线:不同年龄的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所能达到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尽管学生之前学过,对可能性有初步的认识,但他们对随机现象的理解,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深。因此,教学应立足教材原本的呈现,兼顾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新的思考和探究中逐步走向深入。
因争论,迷茫的方向变得清晰,模糊的思路变得明朗;因争论,非此即彼的两难找到了中间地带,模棱两可的判断找到了答题密码。有了团队无处不在的争论,教学思想定位、教学方法选择、专业发展规划……都逐渐变得明确、明白、明晰起来。
“争论之风”是我们团队的文化底色,尚“理”、求“真”、探“明”是我们团队的价值追求。这里没有绝对权威,没有话语霸主,更多的是刨根问底的争辩,和而不同的讨论。作为这样一个貌似“不和谐”的团队的一员,我们都非常珍惜这样的行走方式,也因之而收获到了更深的“大我”情怀。
(林玉平,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盐渎校区,224001)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