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一数学知识点很多,但比较简单。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进入初二,遇到困难后就凸现出来。部分同学跟不上教学进度,学习越来越吃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初一数学的基础性,重视不够。这也往往是初二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打好初一数学知识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就谈谈打好初一数学基础的几点拙见。
一、培养预习习惯与方法
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相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实践证明,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不理解的新知识,可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讲;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思维水平,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培养听课的习惯与方法:“听”、“思”、“记”
1.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一是听课要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二是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三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上指导时,应注意:一多思、勤思,随听随思;二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三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四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在思维时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应培养学生细心一点,深入一点,熟练一点。
3.“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一是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二是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三是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三、培养学生课后复习及作业习惯与方法
初一学生课后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要培养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中也应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培养学生一是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二是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三是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培养总结收集与讨论的习惯与方法
1.从初一开始就培养学生学会总结的习惯与方法。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类型的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学生总结与教师指导相结合,教师指导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2.收集个人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学生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解题关键目的不仅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题目中的演练,还是找出不足弥补不足的重要途径。而现实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发掘、冶炼,才会有收获。
3.培养提问讨论的习惯与方法。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很多同学闭门造车,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会更难理解。问题积累越多,就会造成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则彻底放弃。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
一、培养预习习惯与方法
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相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实践证明,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不理解的新知识,可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讲;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思维水平,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培养听课的习惯与方法:“听”、“思”、“记”
1.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一是听课要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二是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三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上指导时,应注意:一多思、勤思,随听随思;二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三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四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在思维时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应培养学生细心一点,深入一点,熟练一点。
3.“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一是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二是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三是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三、培养学生课后复习及作业习惯与方法
初一学生课后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要培养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中也应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培养学生一是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二是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三是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培养总结收集与讨论的习惯与方法
1.从初一开始就培养学生学会总结的习惯与方法。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类型的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学生总结与教师指导相结合,教师指导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2.收集个人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学生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解题关键目的不仅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题目中的演练,还是找出不足弥补不足的重要途径。而现实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发掘、冶炼,才会有收获。
3.培养提问讨论的习惯与方法。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很多同学闭门造车,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会更难理解。问题积累越多,就会造成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则彻底放弃。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