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是教育启蒙的最初阶段,学生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还可以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好的方法与习惯会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作为小学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到班里的每名学生,更应重点关注本班的“问题学生”,将对这一类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当作本班教育工作的重点来抓,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成长,有所收获。
关键词:德育;小学班主任;情感教育
一个班级体内部是由多个不同性格、不同特点的学生共同组成的,受到家庭环境、先天遗传、父母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势必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每个班级体内部也会出现一些难于管教的“问题学生”。班主任对家庭有特殊情况的,父母教育不足的学生更应给予特别的关怀,使这些问题学生在良好的班级体环境与班主任的鼓励与帮助下,健康成长。
一、真诚的情感教育是学生思想转化的基础
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应是一个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过程,这也印证了教育是一种充满情感与爱心的指导,因此没有投入情感的教育是无力的,也是低效的,特别是对于这些思想认识本身就存在问题的学生而言,效果更不明显。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从多年的管理经验中也可以总结出,情感教育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些叛逆的学生会在与教师的接触中感受到点点滴滴无私的关爱,并从中获得认可与尊重,从而使其对人生感到有意义,感到愉快。我班学生XX,是一名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但由于家庭结构的影响他时常在与同班同学的相处中产生矛盾,这对于他的思想道德培养是不利的。我了解了这一情况后,会不定时地在课下了解这名学生的生活情况,请他谈一谈在家庭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需求,对于他的不良情绪也会温和地加以指证,学生被“约谈”的多了,自己也会感到不好意思,而且他也渐渐明白班主任是关心自己的成长,渐渐地他的自觉性与纪律意识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到启示:班主任对学生真诚地关怀与教育会在无形之中感染学生,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温暖也会受到启发,可以将其作为问题学生思想转化的基础开展下去。
二、多样的指导方法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班主任在对问题学生进行管理指导的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管理方式中以灌输、说教为主的教育方法,这种单一的形式不仅不容易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虽然在表现上他们并没有直接反抗,然而内心深处他们并未完全认可教师的劝导。因此,应结合问题学生现阶段特点,运用多样化的指导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生是德育教学的主体,德育的直接接受者是学生,德育内容和途径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接受情况和德育效果。在德育教学中,如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被老师忽略了,就会对教学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教师的德育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应该从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不应当只做冷漠的知识传播者,还需要给学生多一些尊重与理解,做学生的引导者,这样才可以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作为班主任除了言语激励之外,还可以给问题学生一些展现自身长处的舞台,使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使其具备战胜“旧我”的信念,改变学生的错误思想。比如我发现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很容易融入到小群体中玩耍,但是却不懂如何与朋友相处,不会沟通、交流。面对这一情况,我在班会课堂上组织“我的问题是什么?”“我期待的理想朋友是什么?”“交友你我他”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与分享,让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表达个人观点,正视自己的不足,同时了解朋友的价值和意义。总而言之,班主任可以通过在班内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来感化问题学生,使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思想认识,并转化为外在的动力,从而使他们自发地开始遵守班风、班规,这样的熏陶感染比空洞的说教更有信服力,教育效果也更加理想。
三、发挥教育优势是班主任实现德育功能的途径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许多理论知识的讲解,然而讲解的过程并非只是说教课的全程体现。德育做为一种最真实的教育体验,对于学生的学习与身心成长有着巨大的帮助,如果只是单纯将其以理论课的形式呈现出来,那必将是固化的,也是单调的,既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深入吸收,也无法将德育教育的内涵发挥出来。因此,班主任应转变教学思路,让开发的课程成为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这与现阶段新课改强调的教学理念也是不谋而合的。良好教育课程的打造需要班主任在用心筹划、共同实施的基础上,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提高课程执行力,从而建构一个完整的德育体系。除此之外,广大班主任更应具备前瞻性,将教育活动拓展至课外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有序地实施与整合,凸显德育课程的细节与内涵。比如,针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课“面积”的教学内容,我除了带领学生通过认识面积、周长、边长关系等数学知识来商议长方形花园的美化方案,还为他们普及了植物属性、了解植物成长特点,向全校介绍多种植物的生长习性;与此同时,热爱劳动、珍惜粮食、团结协作的意识也得到了渗透……可见,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过程,在坚持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班主任要对当前教学现状及德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握,注重其路径和方法的实践操作性,结合经验找出解决办法,确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创新途径。
综上所述,发展小学德育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将德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使德育真正回归到教学的中心。从班主任的视角来看,班主任是小学生在学校中的“大家长”,不仅要负责小学生的学习,还要负责培育小学生思想道德等工作。班主任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班级管理方式都会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对此,班主任更应关注到本班内部的问题学生,运用好的工作方案与指导策略针对班级内部不同群体的学生进行积极转化,实现良好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鐘迪.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
[2] 王亚梅.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探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5).
[3] 谢广红.以爱施教,以情动人——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8).
关键词:德育;小学班主任;情感教育
一个班级体内部是由多个不同性格、不同特点的学生共同组成的,受到家庭环境、先天遗传、父母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势必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每个班级体内部也会出现一些难于管教的“问题学生”。班主任对家庭有特殊情况的,父母教育不足的学生更应给予特别的关怀,使这些问题学生在良好的班级体环境与班主任的鼓励与帮助下,健康成长。
一、真诚的情感教育是学生思想转化的基础
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应是一个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过程,这也印证了教育是一种充满情感与爱心的指导,因此没有投入情感的教育是无力的,也是低效的,特别是对于这些思想认识本身就存在问题的学生而言,效果更不明显。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从多年的管理经验中也可以总结出,情感教育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些叛逆的学生会在与教师的接触中感受到点点滴滴无私的关爱,并从中获得认可与尊重,从而使其对人生感到有意义,感到愉快。我班学生XX,是一名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但由于家庭结构的影响他时常在与同班同学的相处中产生矛盾,这对于他的思想道德培养是不利的。我了解了这一情况后,会不定时地在课下了解这名学生的生活情况,请他谈一谈在家庭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需求,对于他的不良情绪也会温和地加以指证,学生被“约谈”的多了,自己也会感到不好意思,而且他也渐渐明白班主任是关心自己的成长,渐渐地他的自觉性与纪律意识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到启示:班主任对学生真诚地关怀与教育会在无形之中感染学生,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温暖也会受到启发,可以将其作为问题学生思想转化的基础开展下去。
二、多样的指导方法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班主任在对问题学生进行管理指导的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管理方式中以灌输、说教为主的教育方法,这种单一的形式不仅不容易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虽然在表现上他们并没有直接反抗,然而内心深处他们并未完全认可教师的劝导。因此,应结合问题学生现阶段特点,运用多样化的指导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生是德育教学的主体,德育的直接接受者是学生,德育内容和途径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接受情况和德育效果。在德育教学中,如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被老师忽略了,就会对教学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教师的德育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应该从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不应当只做冷漠的知识传播者,还需要给学生多一些尊重与理解,做学生的引导者,这样才可以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作为班主任除了言语激励之外,还可以给问题学生一些展现自身长处的舞台,使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使其具备战胜“旧我”的信念,改变学生的错误思想。比如我发现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很容易融入到小群体中玩耍,但是却不懂如何与朋友相处,不会沟通、交流。面对这一情况,我在班会课堂上组织“我的问题是什么?”“我期待的理想朋友是什么?”“交友你我他”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与分享,让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表达个人观点,正视自己的不足,同时了解朋友的价值和意义。总而言之,班主任可以通过在班内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来感化问题学生,使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思想认识,并转化为外在的动力,从而使他们自发地开始遵守班风、班规,这样的熏陶感染比空洞的说教更有信服力,教育效果也更加理想。
三、发挥教育优势是班主任实现德育功能的途径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许多理论知识的讲解,然而讲解的过程并非只是说教课的全程体现。德育做为一种最真实的教育体验,对于学生的学习与身心成长有着巨大的帮助,如果只是单纯将其以理论课的形式呈现出来,那必将是固化的,也是单调的,既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深入吸收,也无法将德育教育的内涵发挥出来。因此,班主任应转变教学思路,让开发的课程成为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这与现阶段新课改强调的教学理念也是不谋而合的。良好教育课程的打造需要班主任在用心筹划、共同实施的基础上,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提高课程执行力,从而建构一个完整的德育体系。除此之外,广大班主任更应具备前瞻性,将教育活动拓展至课外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有序地实施与整合,凸显德育课程的细节与内涵。比如,针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课“面积”的教学内容,我除了带领学生通过认识面积、周长、边长关系等数学知识来商议长方形花园的美化方案,还为他们普及了植物属性、了解植物成长特点,向全校介绍多种植物的生长习性;与此同时,热爱劳动、珍惜粮食、团结协作的意识也得到了渗透……可见,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过程,在坚持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班主任要对当前教学现状及德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握,注重其路径和方法的实践操作性,结合经验找出解决办法,确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创新途径。
综上所述,发展小学德育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将德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使德育真正回归到教学的中心。从班主任的视角来看,班主任是小学生在学校中的“大家长”,不仅要负责小学生的学习,还要负责培育小学生思想道德等工作。班主任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班级管理方式都会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对此,班主任更应关注到本班内部的问题学生,运用好的工作方案与指导策略针对班级内部不同群体的学生进行积极转化,实现良好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鐘迪.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
[2] 王亚梅.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探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5).
[3] 谢广红.以爱施教,以情动人——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