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MOOCs)平台应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we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MOOCs平台已经成为近年来网络教育的主要应用平台,因此,国内外涌现了许多慕课平台,“学堂在线”作为中国版的edX,是国家教育部MOOCs研究中心官方合作平台,对MOOC的推广和应用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影响深远。但该平台也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本文以“学堂在线”平台为例,探讨了慕课平台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以期能促进慕课的有效应用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慕课(MOOCs);学堂在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22-0111-05
  ● 引言
  自2013年慕课(MOOCs)引入中国以来,国内相继出现了多种慕课平台。2013年10月,清华大学推出第一个中文MOOCs平台“学堂在线”,其合作伙伴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部分C9联盟高校。[1]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学堂在线”(MOOCs)平台得到迅速发展,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但慕课实际的应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大批慕课学习者中途辍学的情况层出不穷,导致MOOCs完成率降低。本文在对“学堂在线”MOOCs平台进行功能结构以及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国内慕课平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学堂在线”慕课(MOOCs)平台概述
  1.MOOCs概述
  MOOCs,是英文单词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首字母的缩写,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中文简称“慕课”。MOOC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课程模式,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2008 年,由科米尔用来发布西蒙斯和唐斯的“连接主义和连接知识”课程。
  2.“学堂在线”课程内容分析
  “学堂在线”MOOCs课程从内容上可分为线上内容与线下交流(如下页图)。
  线上内容是由教师负责制作部分、助教和学习者参与构建部分组成的。教师负责的制作部分包括授课视频、练习题、主观题、考试题和补充讲义;助教负责汇总常见问题并解答;学习者参与构建内容包括Wiki(维基)、Piazza讨论区等。而线下交流的常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线下讲座。规定某年某月某日某个时段在学校的某处进行,所以只能面向学校附近的少数学习者,不可能覆盖到所有学习者。另一种是翻转课堂。这一般是因为学校里同时也开设了和慕课课程同名的正式课程,所以翻转课堂一般限于学校里选了该课程的学员。下面将对授课视频、主观题、常见问题与解答、Wiki和Piazza讨论区等四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分析。
  (1)授课视频
  这是授课的主要内容。从教育心理学上讲,一般人即便能够专心学习,也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并且一般认为20分钟是学习者保持注意力的上限。所以一般倡导将课程视频划分为20分钟以下的小片段。目前,主流慕课的视频短片在3~25分钟之间。[4]“学堂在线”平台上的视频长短受技术控制,采用HTML5视频播放器可变速播放视频,这样可以延长或减短视频的长度,便于个性化学习。   (2)主观题
  由于慕课平时的练习以客观题为主,所以在课程里面也适当添加一些主观题型,评价方式采取学员互评的方式。通过采取这样的方式,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并且有利于学员间的相互学习、交流。在“学堂在线”平台上有专门的主观题评测中心,既能显示课程中需要学员进行互评的主观题,又能显示学员自己已提交回答的主观题。
  (3)常见问题与解答
  常见问题与解答是学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问题作出的及时反馈,呈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答疑视频。它是由教师或者助教录制,学员在讨论区提出的常见问题解答,通过教师或助教亲切的语言表达,学员较易理解并掌握问题的解决办法和解除疑惑。唯一的缺点是比较浪费时间,看完一段答疑视频也不一定能够解决存在的问题,效率不够高。另一种是答疑文本。它相对答疑视频而言,效率较高,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问题的解答。通过关键词将不同的问题分门别类,能方便检索。
  (4)Wiki和Piazza讨论区
  这两部分是学习者参与课程建设的部分。前者可以在教师和助教的管控下,逐步构建以点成面的知识网,形成便于查询、主题分明的字典式知识库;而后者基本是由学习者发问,能反映出课程中不易理解的难点,或者学习者的发散思维引出的新问题。
  ● 慕课(MOOCs)平台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用户即学习者角度分析
  (1)课程零散,缺乏系统性
  自2013年以来,“学堂在线”由最初提供7门课程发展到今天的478门课程,足见其发展的迅速,但现阶段的慕课处于迎合学员需求和兴趣的阶段,课程比较分散,平台上的很多课程仍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所以学习者缺乏系统性的学习。
  (2)学习效果不明显
  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受到开放教育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关注,大多数学习者抱着强烈的好奇心,以自我实现为目的来学习慕课,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有很大一部分学习者会产生倦怠心理,出现中途辍学的情况,使课程的完成率较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缺少同伴互助。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而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慕课学习时,虽然成百上千的学员共同学习一门课,但是学员之间很少有交流,如果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既不能及时得到教师及助教的反馈和帮助,也没有同学的鼓励、支持和督促,那慕课学习慢慢就不了了之。
  第二,线下交流不够。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线上内容和线下交流两者缺一不可,而在慕课建设过程中,人们容易把重心和注意力放在平台功能和课程内容建设上,忽视线下交流的重要性。就“学堂在线”而言,针对清华大学以及学校周围的学员提供的线下讲座以及翻转教学,让偏远地区的学习者无法参与其中。
  第三,学习支持不及时。在“学堂在线”平台上,每门课程都配备有相应的教师、助教和技术支持,但仍然有很多学员的疑问和困惑得不到及时解决,这样容易打击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辍学率增加。
  第四,平台功能局限。在使用“学堂在线”平台时,笔者发现平台上操作性较强的理工科课程配备有在线实验平台,但由于网络、浏览器兼容等一系列问题,学员很难进入实验平台进行相关的操作实践,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付诸实践,就无法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导致持续学习的动力不足。
  (3)结业证书认可度低
  “学堂在线”效仿国外的慕课平台,为学员提供证书项目,但却极少有学员愿意花钱去申请证书。在国外,慕课课程证书可以在大学内换取学分,并且颁发证书机构可以推荐工作机会。而在国内,“学堂在线”提供了清华大学与复旦大学合作的金融专业相关课程学习,并且这些课程可在这两所学校互认学分,但这样的情况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从目前来看是达不到的。
  2.从慕课建设与支撑维护者角度分析
  (1)课程设计者队伍弱小
  课程建设与开发需要大量优秀的高校教师以及技术人员,然而大部分教师不愿意加入其中,其原因在于:①教学工作繁忙与科研压力大,没有心思和精力投入到慕课建设中去。②慕课建设鼓励机制不完善,不能很好地驱使教师为慕课建设做贡献。③学校对通过慕课建设提高学校知名度的认同不够,对教师做“慕课”这件事既不反对也不支持。
  (2)技术支持力量薄弱
  MOOCs平台需要接受成千上万的用户访问和学习,只有稳定的平台环境以及足够的技术支持才能使其高效运转,但目前国内的慕课平台在使用时或多或少存在些问题,阻碍了学习者正常的学习。
  3.从商业运作者角度分析
  慕课(MOOCs)的优势是能免费并大规模地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但是它需要收入来保障和维持其开发以及平台的持续运行。
  “学堂在线”以清华大学为主导,前期资金投入以政府拨款和企业投资为主。截至2014年12月30日,“学堂在线”已完成1500万美元A轮融资。目前,清华大学仍是该平台的主要投资者,相关资金主要被用于平台开发和引进独家课程上。据估计,该轮融资足够“学堂在线”平台两年内的课程建设和开发。但这笔资金用尽后,拿什么来维持“学堂在线”的运转呢?这是供应商和投资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 建议与对策
  1.针对用户即学习者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1)深化慕课建设,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加强慕课平台与课程的系统建设,按照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来建设课程,不能停留在迎合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上。真正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应该是为学习者提供完整、系统的学习资源,帮助其发展,只有建设完整的课程体系才能使慕课之路走得长远。
  (2)发挥慕课功效,优化教学效果
  要真正发挥慕课功效,优化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第一,增设同伴互助。考虑到教师、助教以及技术支持的精力有限,面对成百上千的学习者铺天盖地的问题,无法做一一解答,这时就需要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动可消除学员学习的孤独感。助教可以对学员进行分组,选定每个组的组长,并给予组长相应的奖励措施,让其帮扶一下组内成员以及督促学员学习。
  第二,拓展线下交流。线下交流的形式不局限于线下讲座以及翻转课堂两种,凡是可以优化教学效果的形式都是可以加以考虑和采用的,并且线下交流不能局限于在校学员和学校周围的学习者,应该让更多的学员享受到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如可以让教师、助教等到各地做关于该门课程的培训讲座,将翻转课堂和线下讲座的视频上传到平台上等,这样能让更多的学习者知悉。
  第三,加强学习支持。除了为课程配备相关的教师、助教以及技术支持外,应该注重保持教师、助教以及技术支持充足的在线时间,如在线时间在8:00_22:00区间内。鉴于教师、助教和技术支持身兼多职的情况,所以可采取轮班制。这样,学员在不确定的时间学习时,遇到困难和学习障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
  第四,完善平台功能。要不断优化以及增加平台的功能,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实验、实践课顺利开展,可以相应增加平台的使用终端,使其不仅能在计算机以及相应的浏览器上正常使用,而且也能在移动设备(平板、手机)上使用,从而推动移动学习的开展。还可以增加非在线服务建设,在网络环境较差或者没有网络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支持可以暂时在平台上进行学习并记录学习情况;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在线学习记录与非在线学习能够同步,实现慕课学习的完整性。
  (3)完善慕课考核机制,提高结业证书认可度
  目前,慕课结业证书的含金量还相当有限,难以成为用人单位用人的能力凭证。这就需要完善慕课的考核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技术支持监控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参与课堂的情况记录等,最后的课程考核作为整门课程最终成绩的一部分,而不能作为学习者最终成绩的唯一参考和依据;也可以采取线上学习、线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慕课;同时可以借鉴国外的身份认证技术,采用扫描脸部特征以及使用专门的键盘识别等实现。这一系列措施能保证学员学习情况的可信度,提高结业证书的认可度。
  2.针对慕课建设与支撑维护者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1)建立教师积极参与慕课的动力机制
  第一,将慕课建设与教学工作有效结合。教师可将慕课建设用于大学课堂的翻转教学,教师录制的课程除了放在慕课平台上使用,也可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这样教师不仅减少了平时备课的时间,而且减轻了教学负担。
  第二,慕课平台主办方应完善教师参与慕课的鼓励措施。主办方应采取薪酬的方式给予教师鼓励,同时颁发相关的证书以及荣誉,或者参与课程建设的教师可以获得某些收费服务的免费权限。
  第三,政府部门应号召各级各类高校积极参与慕课建设。首先需要学校主管部门重视慕课建设,才能进一步组织以及鼓励教师参与,并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并且学校可将慕课课程建设纳入学校职称评定的标准中。
  (2)引进先进技术,提供优质服务
  针对用户在使用平台时遇到浏览器不兼容、硬件支持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建议主办方引进先进的技术,并对技术人员开展相应的培训,提高其解决平台漏洞的能力,从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针对商业运作者的建议
  未来慕课商业模式的核心是设计、开发能够满足高等教育机构学位或证书授予需求的规模化在线课程,这一模式的基本商业逻辑是大规模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匹配,即慕课平台通过规模效应实现盈利。[5]慕课建设需要调动多方力量,并推动其市场化运行,同时借鉴国外的经验,寻找自己的商业模式,才能促进慕课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慕课结业证书的可信度,在考试环节可增设监考,并收取相应的监考费用;可以提供小规模的在线课程收费服务、平台使用费用等来增加收入。为保证课程质量,专业的远程教育机构在教学设计上具备丰富的经验,MOOCs供应商可以在课程设计上与其开展合作。
  参考文献:
  [1]刘蔚如.清华发布“学堂在线”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EB/OL].[2013-10-11/2015-7-17].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4/2013/20131011172652211893299/20131011172652211893299.html.
  [2]LiYuan,Stephen Powell.MOOCs and Open Education:Implica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EB/OL].[2013-05-29].http://publications.cetis.ac.uk/wp-content/uploads/2013/03/MOOCss-and-Open-Education.pdf.
  [3]清华慕课:《学堂在线》,打造最大中文MOOCs平台[EB/OL].[2013-10-17/2015-7-17].http://MOOCs.guokr.com/post/610595/.
  [4]陈江.慕课的建设与实施策略[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1).
  [5]许涛.MOOCs的商业模式及其盈亏平衡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5(02).
其他文献
编者按:当下很多学校正在尝试或已经搭建了属于自己学校的微信公众平台。不同的学校对微信公众平台的理解不同,也决定了微信公众平台具体的教育实现理念。但无论如何,由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便利互动性,很容易粘合学生、教师、家长、校友等学校关联者,进而通过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的富媒体传播形式给予他们一个展示自己更自由、更活跃思想的舞台。因此,学校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的意义不亚于开展一个综合教育平台项目。上期我们讲解
在钱塘江畔,有一群江干信息人,他们成立了一个APP工作室,一起研究用App Inventor开发手机App。作为一门较新的编程技术,目前国内还没有太多的资料和案例可供参考,工作室成员一起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学习的道路上前行。  草根研训 教学相长  在工作室中,有的教师较早地接触了App Inventor,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便主动承担起了培训主讲的任务,与大家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本
摘 要:教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者和创造者,丰富多变的实践情境是教学设计实践的源泉,信息技术为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工具交流及合作的平台。为此,中师音乐课教学要以信息技术作为课堂实现新课改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实践中不断开拓,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儿童歌曲弹唱伴奏音型综述》一课正是在此观念指导下的一次尝试。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方法 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信息科学技术以及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演进,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众所周知,教育游戏是教育信息化时代出现的一种寓教于乐的新型教学方式,在游戏化教学中,学生可以做到学习与娱乐相互结合,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文章首先阐述了教育游戏的概念,分析了教育游戏的目的,然后着重以RPG类教育游戏为例,详细分析了其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游戏;RPG;三维目标;作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摘 要:微课作为当今社会各院校课程资源建设的重点正被广泛推行。本文在论述微课概念和产生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微课应用于动漫专业类“三维特效”教学中的可行性,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活动的设计、突出教学特色等方面,以具体案例的形式阐述了微课具体制作和实现的全过程。  关键词:三维特效 微课 设计 制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
我喜欢电影《玛丽公主》。在电影里,她对自己不停地追问:我是谁?我要什么?在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下,她终于获得了重新生活的方向。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博客:众多教师在书写博客的过程中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远远眺望,却互相温暖……当我们的鼠标在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博客中点击时,我们确定:面对的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一个个情感丰富、真实善良、内心追求完美的人。文字与人,有时就是这样的关系。在网络时代,似
2014年9月,江苏省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团一行31人,从上海浦东出发,历经13个小时的长途飞行,跨越浩瀚的太平洋,降落在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伦多,多伦多是加拿大综合教育水平最高的省份──安大略省(以下简称为安省)的省会。对于计算机教师来说这样的机会为数不多,因此我们都倍加珍惜。21天的学习紧张而兴奋,通过专题讲座,丰富的考察活动和生动的课堂观摩,我们近距离观察到了安省的教育情况,特别关注了计算机课
慕课是MOOC的音译,是由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首字母组合而成的一个缩略词,其原文意思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它是一种学习者人数众多的(大规模的)、对注册学习者无限制且通常是免费的(开放的)、基于网络的(在线课程)、大学阶段的课程(通常由真正的大学教授教授)。  随着世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在线教育以及开放与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慕课这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业已发
虽然是同一篇课文,但在不同的教学价值追求影响下,就会采用不同的教学范式。语文课的教学整合,就是在教学价值影响下,倾向于某种教学范式的具体实施。《丝绸之路》在编排时,由于是相对于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因而在课文的后面,并没有像精读课文那样通过安排三至四道练习题来指示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只是在课文的前面安排了一段导语,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导读,并在课文的后面提供了一段关于“丝绸之路”的文字说明——“
● 用得广不如用得巧  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案、音效等资源于一体,其容量大,表现力强,且省时省力,操作方便,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内容都适合使用。我记得听过一节作文指导课,教师的教学过程非常精彩,师生互动非常积极,等到写了,学生个个奋笔疾书。为了不冷场,教师随手播放了一段背景音乐。这段音乐与她的作文内容毫无关联,反而打断了学生的思绪,使得部分学生不安起来,最终学生写得并不尽